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戰地記者戰場見聞系列篇(七)—— 血戰“兩嶺”

瑪麗

作者 陳朝榮<div>攝影 陳朝榮</div><div>編輯 瑪 麗</div> <h1><font color="#ff8a00">  謹以此文獻給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負傷和活著歸來的戰友!</font></h1> <h3>1979年3月14日,戰地記者陳朝榮前線歸來,廣西龍邦凱旋門留影。(廣州軍區宣傳科記者段秋生攝)</h3> <h3>戰地記者陳朝榮在前沿陣地</h3> <h3>368團1營2連8班副班長 戰斗英雄 岑榮深</h3> <h3>368團1營2連指導員廖緒(左)、連長陳德洲(右)(連長馮廣仁負傷后接任)帶領全連指戰員們邁著堅定的步伐凱旋歸來。照片由陳德洲提供</h3> <h3><font color="#010101">368團3營全體指戰員們勝利凱旋歸來。走在隊伍前面的是3營營長董土根(左)、3營教導員陳雄輝(右)</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圖片來源:368團3營戰友(南腔北調)提供</font></h3> <h3>作者陳朝榮獲瑞典皇家藝術學院榮譽博士稱號</h3> <h3>戰地記者陳朝榮向醫生贈送《戰地記者見聞錄》書藉</h3> <h3><br></h3><h3><br></h3><h3><br></h3><h3>接上一集(六)</h3><div><br></div><h3> 這次八達嶺、八姑嶺陣地爭奪戰,368團指揮所卻安排2連為預備隊,在邊界突破口觀戰,別說干部心情多焦急,戰士們個個都按耐不住了,有的摩拳擦掌,有的唉聲嘆氣:高地都快攻完了,只剩下那么三、五個。別的連隊都在吃大肥肉,我們這個響當當的連隊,恐怕連塊骨頭都啃不上。別說,干部戰士發的是牢騷,卻與下面團指揮所給他們留下的任務——啃最后幾塊骨頭對上了號,而且是最硬的骨頭。12時,團指揮所命令2連投入戰斗,歸3營指揮,接替7連的任務。</h3><h3><br></h3><h3> 368團2連是廣州軍區的先進訓練先行連,曾獲廣州軍區授予的“硬骨頭6連式連隊”的榮譽稱號,干部戰士的軍事素質和身體素質都比較好,尤其單兵戰術班組進攻,個個機敏快捷,像老虎、似旋風。戰前,123師緊急擴編為甲種師,各團、營、連對人員進行相應調整補充,有的連隊骨干多,抽調部分加強其他連隊,而368團2連仍保留了77名老骨干,是全師保留骨干最多的連隊。</h3> <h3><font color="#010101">  八姑嶺最后的幾個陣地 。圖片來源:蒲廷英</font></h3> <h3><br></h3><h3> 八達嶺和八姑嶺絕大部分高地都已被各個連隊拿下,只剩下12、13號高地和202、302高地,這幾個高地敵人配備的火力較強,兵力也較多,最后的幾塊硬骨頭,讓2連來啃。</h3><h3><br></h3><h3> 13時50分,2連由團副參謀長率領到達301高地,與7連會合,歸屬3營指揮。3營長率重機槍一挺、82無后座力炮一門也到達了301高地,和副參謀長一起,組織配屬7連的3挺重機槍、2門無后座力炮掩護2連戰斗,并呼喚團炮群發射炮彈,壓制13號高地之敵。</h3><h3><br></h3><h3> 2連立即進入出發沖擊陣地,以301號高地為依托,準備向12號高地發起沖擊,同時友鄰連隊也做好充分準備,以火力支援2連,一起消滅13號及302高地之守敵。</h3><h3><br></h3><h3> 連長馮廣仁對連隊各排進行分工:1排為主攻,2排為助攻,3排為預備隊緊接著上,首先拿下12號高地。指導員廖緒進行簡短的戰前動員:“同志們,我們2連是硬骨頭6連式的連隊,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連隊,上級將最硬的幾塊骨頭留給我們,是對我們的信任,我們一定要將它拿下來,打好這一仗,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取戰斗的勝利……”</h3><h3><br></h3><h3> 突然,敵人的幾發炮彈從頭頂呼嘯而過,其中一發正落在2連的隊伍旁邊爆炸,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往地下臥倒。可其中的一塊彈片已將7班副甘友瑞的腦袋削去了半邊,頓時倒在血泊中。</h3><h3><br></h3><h3> 指導員站了起來,揮著拳頭“你們親眼看到敵人多么兇殘,我們一定要攻下陣地,消滅敵人,為7班副報仇!”</h3><h3><br></h3><h3> “為7班副報仇!為犧牲的烈士報仇!”干部戰士摩拳擦掌,情緒激昂。</h3><h3> </h3> <h3>  368團1營2連連長馮廣仁</h3> <h3><font color="#010101">368團1營2連指導員廖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68團1營2連連長陳德洲(連長馮廣仁負傷后接任)</font></h3> 守衛在202、302、12號、13號高地的越軍見又來了一批個個彪悍的中國軍隊,異常驚慌,用高射機槍、迫擊炮、火箭筒拼命封鎖住八姑嶺的東南側,這是攻打四個高地的必經通道。四個高地失守,意味著敵人末日的到來。<div><h3><br></h3><h3>  為了減少部隊傷亡,連長馮廣仁一邊命令配屬連隊的60炮占領11號高地山頂,壓制12號高地的敵火力;一邊呼喚團指揮所,請求以炮火支援,轟擊202、302高地的敵人,將敵人的兇猛氣焰壓下去。乘敵人火力減弱之機,全連迅速前進,沖至12號高地底下。</h3><h3><br></h3><h3> 經簡短的觀察研究后決定:1排由指導員廖緒率領,分三路從12號高地東側向該高地發起進攻;副連長陳德洲率2排分三路從12號高地北側進攻并奪取12號高地;3排為預備隊,和連部一起行動,由連長率領,從302高地北側迂回并奪取302高地。7連的部分兵力也以猛烈火力向12號、302高地的敵人射擊,對2連實施火力支援。</h3><h3><br></h3><h3> 14時33分,團的火力支援尚未結束,2連便發起攻擊。戰士們尤如猛虎上山,直闖敵陣。1、2排,迅速占領了12號高地的東側和北側山腰,但當快要接近敵人陣地前沿塹壕時,突然,302、13號、202號高地的敵火力點以猛烈火力向2連側面射擊,12號高地的敵人也發瘋似的,子彈密集地往下傾瀉,沖在最前面的1排長歐達仁不幸中彈犧牲,部隊前進受阻。在這危急關頭,共產黨員、1班長馬德俊接替指揮,組織全排分三路沖擊。</h3><h3><br></h3><div> 馮廣仁命令重機槍手狠狠地打,以猛烈火力壓制12號高地的敵人,掩護1排、2排繼續進攻,副連長陳德洲也重新調整火力,重點壓制202高地之敵。1、2排乘機勇猛沖鋒,突破了敵人的第一道塹壕。敵人見第一道塹壕失守,驚恐萬分,急忙退至12號高地頂端的掩蔽部進行死守。突然,202高地之敵人以更猛烈的火力,向1、2排掃射,企圖壓制中國軍隊的進攻,保住12號高地。這時的1、2排情況相當危急,在敵人火力抑制下無法抬頭,要攻下該高地困難重重。連長馮廣仁當機立斷,再次呼叫團指揮所炮火支援,襲擊202高地之敵。一陣火炮打過來,準確地落在202高地上,202高地濃煙滾滾,硝煙彌漫,高地上的火力幾乎全被摧毀。乘這一機會,2排立即在高地西側的塹壕一線展開;1排各個戰斗小組也向西擴張,集中火力圍攻敵人。</div><div><br></div><h3> 2班長蒲廷英把全班分成3組,他帶領3名戰士交替掩護前進,從陣地右側往上打,突然,敵人的機槍居高臨下向他掃射,他毅然決定舍身誘敵,只見他突然躍上塹壕,對著敵人,沖鋒槍一梭子彈猛掃過去,把敵人的機槍手擊斃,又閃電般地跳回原位。這英勇神速的動作,使其他兩名敵人頓時慌了神,集中火力向蒲廷英射來。這時,敵人又向他投過來4枚手榴彈,蒲廷英大喊一聲“臥倒!”自己就地一滾,避開了橫飛的彈片,兩名戰士也躲過一劫。乘著濃霧,蒲廷英向對面塹壕拋過去2枚手榴彈,消滅了這2名敵人。</h3><h3><br></h3><h3> 接著,他帶領2名戰士跳進塹壕繼續往前搜索,發現拐彎處,是一個敵人的掩蔽部,立即拋過去1枚手榴彈,再加上一梭子彈,掩蔽部讓蒲廷英給炸了。</h3><h3><br></h3></div> <h3><font color="#010101">  368團1營2連2班長蒲廷英</font></h3> <h3>  緊跟在班長后邊的新戰士王利龍見班長在戰斗中十分機靈果斷、動作利索,對“死”完全置之度外,“班長真是個榜樣呀。”這時的王利龍,面對敵人,面對真槍實彈的戰斗,面對生與死,不在害怕了,膽子也大了。在搜索中,他突然沖到班長前面,眼明手快,瞬間,便炸毀了敵人的一個火力點,打死敵人1名。蒲廷英趕上去,對王利龍伸出大拇指:“小王,真行!”</h3><h3><br></h3><h3> 眼看12號高地即將被中國軍隊占領,302高地的敵人急了,用火力支援12號高地,12號高地的進攻又受阻,連長當機立斷,率領3排向302高地進攻得更加猛烈,以減輕1排的壓力。3排長張紀生將3排兵分三路,他率領9班向左、8班中間、7班往右同時向302高地實施沖擊,連長立即組織三挺輕機槍以火力掩護。7班長蘇青沿塹壕往上沖,遇到敵人的一個火力點,行動受阻。連長馬上命令火箭筒手發射火箭彈將敵人火力點摧毀。7班繼續前進,當行進至拐彎處時,又遇到敵人暗火力點和13號高地敵人的高射機槍的攔阻,7班沖擊再次受到影響。3排長就地組織7班半個班的火力,與敵人對抗,實施火力牽制。</h3><h3><br></h3><h3> 這時,9班長于立解帶領全班戰士向上沖擊,突然,一發子彈打過來,他左腿負了傷,不由自主地跪了下來。他立即掏出急救包,簡單的包扎了一下,又帶領戰士們繼續往上沖。敵人以猛烈的火力封鎖住9班前進的道路,全班戰士不得不轉移至陣地中間的塹壕里,與全排匯集,繼續往302高地的敵陣地沖擊。</h3><h3><br></h3><h3> 在左、右進攻都受阻的情況下,8班長楊吉平頭腦清醒、沉著冷靜,指揮全班交叉掩護,向302高地發起猛烈進攻。戰士們平時訓練中所學的戰術動作,都派上了用場。</h3><h3><br></h3><h3> 這時,前方一個敵人向沖在最前面的楊吉平投來一枚手榴彈,手榴彈就在他腳邊打滾、冒煙。他立即撿起投向敵人,把敵人給炸死了。可另一側的敵人同時向他投來3枚手榴彈,第一枚還沒落地便爆炸了,15塊彈片扎進了他的頭皮和臉上,一陣陣劇痛刺著他的頭。他抓著沖鋒槍想堅持站穩,誰知第2枚又砸中他的左腰部并彈出一米外爆炸,他想臥倒已來不及,腰和腿又被插進15塊彈片,與此同時還挨了一槍,全身到處都是傷口,鮮血直往外冒,頓時倒在塹壕里昏了過去。激烈的槍聲把他叫醒,他睜眼一看,一個敵人正向他撲過來,他猛地抓起沖鋒槍,一個點射將敵人打倒。</h3><h3><br></h3><h3> 這時的楊吉平,他隱隱約約知道,兩個手榴彈的小碎片已插滿了他的臉和頭皮、插滿了他的腰和腿,自己已成了個馬蜂窩,他也知道,自己全身的血都在往外冒,他將要告別這個世界……又一陣暈眩,他什么都不知道了。</h3><h3><br></h3><h3> 8班副班長岑榮深在本班戰友的掩護下,正沿著左邊塹壕往上沖,上至302高地的半山腰時,見3名敵人持槍沿塹壕趕下來增援,岑榮深舉起沖鋒槍正準備向他們射擊,不料13號高地一個暗堡的敵人發現了岑榮深的舉動,一梭子彈打過來“鐺”的一聲,將岑榮深的沖鋒槍槍口給打扁了。岑榮深只好退回原進攻位置,發現班長楊吉平身負重傷,全身是血并已昏迷。他掏出急救包幫班長包扎,因班長受傷的地方太多,究竟哪一塊是重點傷口?而且軍帽和軍裝竟是窟窿眼,破破爛爛,他只好將班長的帽子摘下,軍裝和軍褲脫下,扔在草地上,身上只剩一條白色的短底褲,然后揀正在冒血的大傷口包扎,連同班長的急救包都取出來還是不夠用,最后只好將一條行軍用的長條空米袋捆住班長腰部受傷處。他迅速把昏迷的班長拖至塹壕旁一塊較隱蔽的草地上,抓起班長的沖鋒槍繼續往上沖……</h3> <h3>368團1營2連8班班長楊吉平</h3> <h3>  這期間,8班副班長岑榮深右臂和左肩胛骨等三處負傷,鮮血浸透了穿在里面的藍色球衣,但他堅持不下火線,以奇跡般的行動沖擊敵塹壕,用手榴彈連續炸毀兩個掩蔽部和一個火力點,為奪取13號高地創造了良好條件。與此同時,連長帶領7班趕來支援8班;7班長蘇青采取小群多路近戰殲敵的戰法,利用敵塹壕交替掩護前進,炸毀敵火力點5個。3排在副指導員李少才和排長張繼生的指揮下,激戰一個多小時,終于攻占了302高地。</h3><h3><br></h3><h3> 昏迷中的楊吉平仿佛覺得有人在翻動他的身體,在為他包扎,接著又奪走他手中的沖鋒槍。他已沒有力氣睜開眼,但憑他的感覺應該是副班長,因為他對岑榮深太了解了,也好,副班長會為自己報仇的。</h3><h3><br></h3><h3> 最后4個陣地被2連攻下后,后勤收容人員將受傷的干部戰士一個個抬走,送到我方在邊境檢查站后面的團戰地救護所進行包扎;楊吉平一直昏迷不醒,傷口還在淌血,抬他的人用手在他鼻孔探了探,發現沒了氣,以為這人已犧牲;又翻動他的身體,算了一下:頭上身上的確有30個窟窿眼,可這人除了下身穿著沾滿血跡的白底褲,上身幾條繃帶和綁在腰上的一條細長軍用米袋外,再也沒有啥能證明他是哪個連隊、哪個班的兵。最后民工和收尸的戰士把他當成犧牲的烈士,與其他犧牲者一起,用卡車拉回龍邦附近(準備日后建烈士陵園)的一片草地,扔在那里,趕著又去救護其他傷員和拉尸體了,這里的尸體一個緊挨一個,只能靠戰后各連隊的干部來辨認。</h3> <h3><font color="#010101">368團1營2連8班班長楊吉平</font></h3> <h3>  天逐漸暗下來,一陣陣晚風吹過,楊吉平突然醒了過來,覺得很冷,全身起了雞皮疙瘩。這時他才發現自己沒穿衣服,而且旁邊躺著一排排烈士的遺體。“啊,原來他們以為我死了,把我當成烈士放在這里!”他身上部分傷口還在流血,一些較小的傷口血已凝固,回想起敵人2枚手榴彈在自己身邊爆炸的整個過程,以為自己徹底完蛋了,沒想到又活了過來,用指甲掐了一下沒受傷的右腿,的確有點痛。“也許陽壽未盡,閻王爺不肯收留我吧!”</h3><h3><br></h3><h3> 據楊吉平判斷,這里距戰前居住的村子不足兩公里,他決心,爬也要爬回去,一定要見連隊領導,見到戰友們。</h3><div><br></div><h3> 2排仍在攻打12號高地,戰斗進行的越來越激烈。202號高地被炮火轟擊后大難不死的殘敵,火力不斷射向3排,支援12號高地的敵人。副連長陳德洲下了狠心,組織6挺輕機槍壓制202號高地上敵人僅有的火力點;3營的4挺重機槍也對12號高地塹壕實施層層壓制,無后坐力炮逐一摧毀剩余的敵火力點,掩護2連戰斗。</h3><h3><br></h3><h3> 指導員廖緒率領的1排,從另一方向同時向12號高地進攻。1班長馬德俊在組織進攻的同時,帶頭猛沖猛打,消滅了3個敵人,繳獲82無后座力炮1門,沖鋒槍2支。</h3><h3><br></h3><h3> 16時,1排和2排終于奪下了12號高地。</h3><h3><br></h3><h3> 為了不給敵人有喘息之機,連長又指揮3排分兩路迅速向13號高地發起進攻。由于遭到敵人高射機槍和重機槍的壓制,前進受阻,連長又一次請求團指揮所炮火支援,在我炮火的掩護下,3排迅速往上沖。9班長于立解兩次負傷,不能站立,就向前爬。身上多處受傷的8班副岑榮深還是沖在最前面,在7班長蘇青、連長馮廣仁及其他戰友的火力掩護下,岑榮深沿戰壕向13號高地搜索前進,并利用戰友們傳送上來的手榴彈連續炸毀了敵人的三個掩蔽部和兩個火力點,消滅了8個敵人,最后昏倒在陣地上……</h3><h3><br></h3><h3> 副指導員李少才緊跟上去,用3枚手榴彈炸毀了敵人的高射機槍火力點。此時,指導員廖緒率領2排及時趕到,從右翼加入戰斗;4連也在303高地以火力支援2連奪取13號高地的戰斗。眼看13號高地快守不住了,30余名敵人尤如被困的野獸,一陣猛烈火力之后,企圖從13號高地東南側的洼地潰逃,又被守衛在12號高地的1排干部戰士發現,用輕機槍和沖鋒槍進行阻擊。輕武器一般射程都是300—400米,最有效的射程是200米以內,12號高地距13號高地有500米,打不到敵人。不過,對這批狼狽逃竄的“老鼠”,也起到震懾作用,最終有7名被擊斃,其余的逃之夭夭。</h3><h3><br></h3><h3> 17時20分,2連終于攻占了13號高地,紅色的信號彈騰空升起,宣告八姑嶺戰斗勝利結束,這時,報話機里傳來了團長的聲音:“2連打的好,你們為全團的勝利立了頭功!”</h3><h3><br></h3><h3> 2連連續攻克了302、12號、13號和202號高地,軍心大振。</h3><h3><br></h3><div> 這一仗,2連殲敵68名,繳獲輕機槍3挺,沖鋒槍13支,子彈2萬多發,手榴彈53枚,摧毀敵重機槍4挺,高射機槍1挺,75無后座力炮1門,60炮3門,勝利完成了作戰任務。被廣州軍區授予“八姑嶺英雄連”榮譽稱號。</div><h3><br></h3> <h3>  至此,八達嶺、八姑嶺及周圍各陣地都掌握在我軍手中,龍邦經茶靈至高平的公路也被368團所控制。敵人剩下的殘兵敗將退守郭崗、931高地一帶集結。</h3><h3><br></h3><h3> 這次進攻八達嶺、八姑嶺的戰斗,是新中國建國以后,除朝鮮戰場以外,團級單位少有的一次攻堅戰。共進行了16個小時,擊斃敵人205名,打傷敵人57人,尤其677團的10連,幾乎全連報銷,整個戰斗中,摧毀敵人大地堡1個,暗堡和掩蔽部87個,繳獲各種火炮、槍支及子彈一大批;368團傷300余人,陣亡100余人。</h3><h3><br></h3><h3> 為防止越軍殘余部隊的反撲,團指揮所命令各連轉入鞏固陣地,配置和調整火力,準備抗擊越軍的反撲。</h3> <h3><br></h3><h3> 陣地,血染的陣地。八達嶺和八姑嶺的所有陣地,都被鮮血染紅了,有我們戰士的血,也有敵人的血,鮮血換來了這片陣地。</h3><h3><br></h3><h3> 368團指揮所命令各營、連重新調整兵力、火力部署,構筑工事,準備抗擊來自茶靈方向敵人的反沖擊。</h3><h3><br></h3><h3> 后勤指揮所組織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部隊和民工,為前線補充彈藥,運送傷員和烈士遺體回國,有的傷員因流血過多,在陣地上或運送途中壯烈犧牲。</h3><h3><br></h3><h3> 368團2營軍醫謝玉明跟著2營指揮所行動,這是負傷戰士救護的第一站。傷員一送到,他和衛生員立即進行簡單處理,然后交給民工隊往團救護所送。從他身上濕淋淋、沾滿血跡的軍衣就可看出2營犧牲和負傷的干部戰士有多少;</h3><h3><br></h3><h3> 設在龍邦我方邊防檢查站后面崎嶇公路拐彎處的368團救護所,團衛生隊的30名醫護人員更為忙碌,傷員和遺體一個接一個的送來。師醫院派醫生葉遠粦、劉俊才和衛生員岑達平到368團救護所參加搶救傷員,他們和衛生隊的醫護人員一樣,小的手術就在路邊的小帳篷里完成,大的手術取子彈頭、大傷口縫合等無法完成,便為其清理創傷面、止血包扎,而后送往設在靖西的野戰醫院救護所。甚至每送來一具遺體,他們都要再仔細檢查一次,看是否有希望生還還是確實犧牲了。他們的軍衣,都沾滿了汗水和血跡。</h3><h3> </h3> <h3>123師醫院軍醫葉遠粦</h3> <h3><br></h3><h3> 看著許多戰友流血犧牲換來的陣地,戰士們趁天未黑,加固工事,準備彈藥,決心抗擊敵人的反撲,奪到手的陣地,決不能讓敵人搶回去,“誓與陣地共存亡。”</h3><h3><br></h3><h3> 夜幕悄悄降臨,干部戰士嚴陣以待,密切監視茶靈方向敵人的行動。</h3><h3><br></h3><h3> 18時20分,團指揮所下達一道緊急命令:部隊全部撤出陣地!撤離戰場!</h3><h3><br></h3><h3> 突如其來的命令,頓時在干部戰士中炸開了鍋:血戰了一天一夜,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陣地,天黑以后要拱手還給敵人?誰想得通!</h3><h3><br></h3><h3> 軍令如山倒。營指揮所機械地向各連交代:執行命令,迅速撤離。連隊干部也只能向各排長和戰士下令:堅決執行命令,撤離陣地!</h3><h3><br></h3><h3> 看著自己的戰友灑下鮮血未干的陣地,許多干部戰士放聲痛哭。4連的干部戰士尤為傷心,連長和2排長犧牲了,還有一批戰友為奪取陣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h3><h3><br></h3><h3> 無論干部戰士如何傷心,如何不舍得 放棄奪到手的陣地,撤離陣地已是事實,撤離中,也出現許多曲折離奇的故事。</h3><h3><br></h3><h3> 20時,天氣開始灰暗,只有西邊還有一絲陽光,部隊開始撤離,清點人數,除了負傷的同志和犧牲者的遺體被擔架抬回,還有的找不到。6連只有30多人撤回至8公里外的原集結地上壩村。</h3><h3><br></h3><h3> 3營由8連掩護全營撤退,而8連直到18日上午7時才回到集結地—排干。</h3><h3><br></h3><h3> 接到撤離陣地的命令,5連立即派出班長韋錦佩帶著一個班到15號陣地通知1排回撤。可等了一個小時,仍不見1排歸隊。要是白天,指揮所的人揮揮手或者打信號旗,15號高地上的人都應該看到。可這時天快黑了,往1排占領的15高地望去,已是灰蒙蒙一片,啥也看不清。連部與1、2排不能留在這里,必須執行命令,撤回國境線內,于是連長鄧清忠又派通訊員陳全鋼和6班副陳聰出發前往15號高地,通知1排直接往邊境叫必村撤,鄧清忠又把5班長神燦強叫到跟前,交代一項特殊任務:“為了連隊能順利撤出陣地,安全回到國內,決定5班作掩護。”</h3><h3><br></h3><h3> “保證完成任務!”5班長堅定地回答。</h3><h3><br></h3><h3> 連長向他詳細交代:掩護的位置在前面的無名高地,為了部隊的安全,一定要堅持到天完全黑下來才能撤離。大部隊一離開,敵人會很快派兵占領周圍的陣地,你們要機動靈活,隨機應變,一個也不能少,把5班安全帶回來。</h3><h3><br></h3><h3> 神燦強帶領戰士跑步來到無名高地,迅速占領無名高地的幾個小山包,槍口對準茶靈方向和公路。</h3><h3><br></h3><h3> 看著連長帶領大家已撤離陣地,他再看看西邊,山頂的天空還有一絲淡紅色的彩霞,他想,再堅持10分鐘,也許連隊的安全系數會大一些。</h3><h3><br></h3><h3> 可就在這時,我們的部隊前腳走,敵人后腳跟上來,5班想撤已經來不及了。神燦強注意往高地四周一看:呀,真是不少敵人在無名高地四周轉:拇指山一帶也有黑影在活動,他馬上帶領大家溜進旁邊小樹叢里商量,決定由班長、班副和老兵黎瑞慶、張大業各領一組戰士分散隱蔽,要求大家沒有命令不能隨便露頭或開槍。如果小股敵人上來,也只能用拳頭、刺刀將其消滅。</h3><h3><br></h3><h3> 敵人也知道無名高地上有中國軍隊,但究竟有多少人?他們不清楚,也不敢向無名高地發起攻擊,因為中國軍隊的戰斗力他們很清楚,白天領教過了,貿然進攻會再次吃虧,只能在周圍加強巡查,把中國人困死在無名高地上。</h3><h3><br></h3><h3> 18日,5班在無名高地的樹叢里整整度過一個難熬的白天,看到周圍有許多敵人在巡邏,也見到15號高地815高地和拇指山一帶敵人正在加修工事,他們還注意到無名高地周圍敵人防守薄弱的地段。</h3><h3><br></h3><h3> 他們所帶的干糧和水全部用完,不能再呆下去了,不能讓連隊領導和同志們擔心。神燦強把大家招呼在一起,布置今晚的行動,時間:晚上9時左右,這時天黑的伸手不見五指,又是值班敵人開始松懈的時刻,是離開無名高地最好時機;人員安排:全班12人分成4個戰斗小組,第一組由班長率領負責探路;老兵黎瑞慶率領的第4組斷后,同時負責掩護;選擇的路線是西北方向,這里小樹叢多亂石多,路最難走,也是敵人防守薄弱的一段。</h3><h3><br></h3><h3> 他們輕腳輕步,秘密行進一個小時后,四個小組走散了,尤其第4小組,擔任掩護任務,距離前面三個組較遠,加上夜黑、有敵情的情況下,不能喊,不能發出聲響,每走一段,前后左右都要觀察。黎瑞慶小聲交代兩位戰士:不管遇到任何情況,都要沉著冷靜,不能亂;如果遇上越軍多人圍上來無法抵抗的話,寧可與敵人同歸于盡,千萬不能當俘虜,每人要準備一顆手榴彈留給自己……</h3><h3><br></h3><h3> 夜太黑,山溝坑坑洼洼,穿過三個山包,經過四個洞口,約摸走出4公里,便順著山洼向北走,因龍邦方向是北。凌晨6時左右,天已較亮,看清遠處灰蒙蒙的十二道門,他們興奮不已,加快步子。</h3><h3><br></h3><h3> “口令!”草叢里冒出個兵,槍口對準他們。</h3><h3><br></h3><h3> “不要開槍,我們是368團5連的,執行掩護任務才回來。”</h3><h3><br></h3><h3> “如何證明你們是5連的?”執勤的哨兵很謹慎。</h3><h3><br></h3><h3> 黎瑞慶想,不如說幾句方言給他們聽,肯定相信,于是,用粵語把剛才的話重復一遍。這下子的效果勝于半天的解釋。因解放軍部隊每個連隊的干部戰士都來自五湖四海,有客家話、潮汕話、川話、湘語,各種語言都匯集在一起,雖以普通話為標準,但家鄉話有時也講,尤其新兵,一時很難改變家鄉話口音。</h3> <h3><font color="#010101">  368團2營5連戰士黎瑞慶</font></h3> <h3> 又是壓縮干糧又是水,對方招待極為熱情。不一會,5連派人把他們領了回去。第4小組是第二個歸隊的小組,班長比他們早半個小時;接著二小組、三小組陸續回來了。</h3><h3><br></h3><h3> 19日上午,連長鄧清忠把5班歸隊的消息報告了團部,很快團首長帶著新華社記者趕來慰問和采訪。5班被上級榮記集體二等功。</h3><div><br></div><h3> 5連回到駐地后,韋錦佩帶著戰士們回來了,說是找遍15號高地的幾個角落,都不見1排的蹤影。這就怪了,難道他們轉移陣地?由于地形和敵情復雜,夜間不能叫,不能喊,造成聯絡上的困難。我軍一撤,敵人的殘余部隊必然占領陣地,一個排丟在敵陣地上,生死不明,是個大問題呀!深夜,鄧連長再次召集幾位連隊干部碰頭:再派一批人去找,一定要找到1排!于是,又派出第3組,由4班長夏德彬和副班長一起去找。可是天亮后回來報告:還是找不到。</h3><h3><br></h3><h3> 自衛反擊戰時期,我軍的通訊工具,除了口令,兩面紅黃小旗及信號槍之外,連部配備一臺如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背的那種報話機,團指揮所配了15瓦手搖發電機似的電臺,通訊設備基本上和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差不多,沒有更新的聯絡方式。現在陳全鋼和陳聰尚未回歸,1排下落不明,急壞了連隊干部,可將情況報告團指揮所,回話是:一個干部戰士也不能丟下,盡力尋找,其他連隊也有類似情況,部分干部戰士下落不明。</h3><h3><br></h3><h3> 1排一直沒接到撤退命令,在15號高地上堅守了三晝夜。白天,他們派出觀察哨,暗地里監視敵軍的活動,其他戰士分散隱蔽。被打怕了的敵軍殘兵敗將雖占領了部分陣地,又不知道15號高地上有多少中國軍隊,不敢貿然捅馬蜂窩,只要“各占各山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算了。</h3><h3><br></h3><h3> 排長多方觀察,與各班長反復研究:周圍各陣地都是敵軍在加修工事,埋設地雷、配備火力,看來,我們的部隊早已撤出陣地。并決定:今夜撤出。</h3><h3><br></h3><h3> 20日深夜,1排悄悄地離開15號高地,憑著熟悉的地形和不遠的路程,很快回到了連隊。</h3><h3><br></h3><h3> 尋找1排的第2小組陳全鋼和陳聰,不知道1排已歸隊,還在15號高地周圍轉呢。他們倆出發不久,因天太黑便走散了。但當陳全鋼在敲打敵人的散兵游勇時,陳聰也知道,甚至還多次見到敵人被擊中倒下的情景,雖然他倆相距不遠,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常識,陳聰懂,不能因為陳全鋼的槍響,敵人的倒下而跑過去找他;因為陳全鋼每擊中一個敵人,其余敵人便會包抄過去,這時的陳全鋼肯定溜走或轉移隱蔽點。陳聰算了一下,陳全鋼至少消滅了8個以上的敵人。而陳聰也沒有白躲藏,先后打死了4名闖到自己槍口上的敵人,每次打一槍,同樣迅速轉移隱蔽點。</h3><div> </div><h3> </h3> <h3>  到了第四天,陳聰所帶的干糧已吃完,水也喝光,感到開始感到體力不支,只能吃隱蔽點周圍的嫩草,爬進小石洞里取出鋼筆旋開,用筆套接下巖石上往下滴的水或巖縫中的少量積水,潤潤嘴唇與喉嚨。他真希望見到1排的戰友,和戰友一起歸隊。這時,他再也沒有聽到陳全鋼熟悉的槍聲了,難道陳全鋼離自己很遠?難道他已找到1排并已歸隊?難道他犧牲了?……</h3><h3><br></h3><h3> 第7天晚上,陳聰越發覺得自己的身體已支持不住了。找不到1排,無論如何也要回去給連隊首長有個交代。27日的戰斗陳聰記憶猶新,回去的路線他也清楚,但他確實無法站起來,只能靠爬,而在敵占區里,爬比走會安全的多。第八天清晨,陳聰終于爬回邊界線,但當哨兵發出“口令”時,他昏厥過去。</h3><h3><br></h3><h3> 當陳聰醒來已躺在連部的的帳篷里,連長守在他身旁。他的第一句話是:“連長我沒完成任務,找不到1排。”</h3><h3><br></h3><h3> 第二句話:“陳全鋼槍法很準,我親眼見他打死了8名敵人。”第三句話:“我槍法比陳全鋼差,才打死4個。”</h3><h3><br></h3><h3> 陳聰身體太虛弱,立即被送到團衛生隊吊瓶補液,同時,連長鄧清忠又趕到團指揮所,匯報陳聰已歸隊,陳聰提供的陳全鋼殲敵人數與其本人匯報的相同。團指揮所立即將此信息上報師指揮部。</h3><h3><br></h3><h3> 不一會,團長鄭志杰和參謀長歐陽金谷也趕到衛生隊,探望剛剛歸隊的陳聰。</h3><h3><br></h3><h3> 18日上午9時,軍、師政治機關派了幾位干部到368團2營駐地,看望作戰歸來的戰士。</h3><h3><br></h3><h3> 營長徐合山和教導員占益聲看到這零零落落的隊伍,傷心地落下了眼淚。</h3><h3><br></h3><h3> 他們在向機關的同志匯報這次戰況時談到:這次戰斗雖然殲敵不少,但我們部隊的傷亡也很大,戰斗一環扣一環,主力部隊無法顧及傷員,救護工作又跟不上,有的干部戰士負傷后,搶救不及時,流血過多而犧牲;犧牲或負傷的戰士,多數是頭部中彈,希望軍需部門能為戰斗部隊配備一批鋼盔。</h3><h3><br></h3><h3> 他們談到這次的撤退,由于通知太突然,有的戰士被打散后躲進山洞、草叢,上級突然命令撤退,無法一一通知和派人尋找;有的班排在撤退中,因天太黑,走錯了路;激戰了一天一夜,戰士們都很疲勞,回來后,有的鉆進草堆或什么角落里睡覺,因此,一時無法把他們集合起來。</h3><h3><br></h3><h3> 部隊撤下后,后勤處管理股長帶領炊事班和一批勤雜人員,為2營的干部戰士站崗,讓戰斗分隊能爭取更多的時間休息。</h3><h3><br></h3><h3> 團指揮所通知邊境沿線各哨卡:凡見有人越過邊境,口令對不上也不能急于開槍,要問明身份,用普通話對答,以免誤傷自己人。</h3><h3><br></h3><h3> 368團的這次戰斗,歷經16小時,炸毀敵人大地堡1個、暗堡30個、隱蔽部57個;斃敵197人、繳獲武器裝備、彈藥一大批,涌現出一批戰斗英雄和幾個英雄模范單位,為368團的團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h3><h3><br></h3><h3> 368團休息了三天后,又進入新的戰斗動員,做好新的部署。</h3><h3><br></h3><h3> 2營由于對“兩嶺”各陣地比較熟悉,又總結了第一次作戰的經驗,上級安排他們在第二次戰役中繼續擔任主攻,并為他們補充了一批從各部隊調來的戰斗骨干,火力裝備和物資也進行了加強。</h3><h3><br></h3><h3> 2月27日下午3時,第二次進攻開始。2營主攻目標為八姑嶺,3營為助攻,攻打八達嶺,牽制敵人兵力。這兩個營都已向團指揮所立下軍令狀:天黑前一定拿下“兩嶺”。各連也向營指揮所立下了軍令狀。<br></h3><h3><br></h3><h3> 戰士們有了第一次作戰的經驗,加之對“兩嶺”各陣地地形熟悉,尤如猛虎下山,直撲敵陣地。</h3><h3><br></h3><h3> 越軍在陣地前沿埋設大量地雷,沖在最前面的戰士都相繼被地雷炸傷。到處是地雷的爆炸聲,一個個戰士不幸倒在血泊之中。但是,“不要管我,快沖上去,消滅敵人”的呼聲、叫喊聲四處可聞。后面的戰士踏著戰友們用血和肉開辟出來的通道,攻上敵陣地,和敵人展開壕內肉搏戰,殺聲震天。</h3><h3><br></h3><h3> 戰斗不到3個小時,下午6時前,“兩嶺”絕大部分陣地被我軍占領。少數逃之夭夭,多數被圍殲在陣地之上。</h3><h3><br></h3><h3> 5連還是主攻15號和815高地,控制茶靈至重慶的公路,防止茶靈之敵向重慶龜縮。由于15號高地和815高地的地理位置對于越軍極為重要,敵人這次在兩個高地上布置了一個排的兵力,并加強了兩挺重機槍和兩門60炮,與14號、16號、43號高地形成交叉火力網,企圖阻止我軍從側翼進攻茶靈。</h3><h3><br></h3><h3> 攻打兩個高地的任務還是由1排擔任,并加強8班,2排以猛烈的火力掩護1排進攻:6班在鬼弄方向擔任警戒,4班、5班在拇指山東面兩側山口以火力吸引敵人,9班在15號高地東北側佯攻,7班為預備隊。</h3><h3><br></h3><h3> 5班進入掩護1排的位置后,老兵黎瑞慶帶領一挺機槍和正副射手進入陣地,首先向305高地放點射,引起305高地敵人的注意,同時為炮兵指引打擊目標。</h3><h3><br></h3><h3> 吸引敵人火力這一招雖然很好,指引我陣地上的迫擊炮準確地轟擊了敵人的火力點,但也招來致命的傷害:敵人的一發60炮彈在我機槍旁爆炸,機槍手當場犧牲,副射手負重傷(后送院犧牲)。</h3><h3><br></h3><h3> 戰斗進行至最激烈的關鍵時刻,炮連指導員楊尚榮又帶著2門迫擊炮趕來支援,15號高地兩個暗火力點和14號高地山腳的火力點未被發現,進攻中全排傷7人、犧牲5人,進攻受挫。</h3><h3><br></h3><h3> 天漸漸黑下來,連長鄧清忠和代理指導員胡漢章(指導員劉明玖負傷)進行研究并報請團指揮所,決定利用夜間采取行動。</h3><h3><br></h3><h3> 為了策應1排行動,迫擊炮向15號高地測好方位,7班副班長陳金全帶領兩名火箭筒手在拇指山南側山腳埋伏,準備消滅威脅1排的倒打火力點。</h3><h3><br></h3><h3> 20時30分,1排開始秘密行動;23時占領15號高地北側山腳,并發現幾名被打散的戰士天黑后已將15號高地的敵人消滅,于是兩股人馬合在一起,占領15號高地與815高地的鞍部隱蔽。 28日7時30分向815高地發起進攻,1班兩挺機槍首先對塹壕之敵進行射擊,當即擊斃敵人4名;無后座力炮向815高地敵掩蔽部開火,雖沒擊中,敵人卻被嚇得慌忙沖進掩蔽部,被重機槍的火力壓了回來,并封鎖住出口,無后座力炮又連轟2發炮彈,將隱蔽部連同敵人炸飛了。</h3><h3><br></h3><h3> 由于1排連續作戰比較辛苦,連命令2排掩護1排撤下陣地休息,由2排堅守陣地。這時,一發炮彈在老兵黎瑞慶身旁約2米的地方爆炸,一塊彈片飛過來插入黎瑞慶腰部,他倒在地上。</h3><h3><br></h3><h3> 第二次作戰,368團犧牲的人數不多,但負傷的干部戰士卻不少。</h3><h3><br></h3><h3> 駐守在各陣地的干部戰士加固工事,預防敵人偷襲,保障分隊陸續尾隨到達各陣地,為戰斗部隊補充彈藥、食品,搶救和運送傷員。</h3><h3><br></h3><h3> 第二天晚上,2營又派出一支奇兵,摸下831高地敵2營指揮所,第三天,368團派兵占領了茶靈縣城。至此,“兩嶺”戰斗宣告全部結束。</h3><h3><br></h3><h3> 至于敵人的傷亡程度,從一位越南人民軍戰俘口中便可了解。27日下午6時,擔架隊和幾名戰士正在搜索我方傷員,發現一名人民軍傷兵躺在一個防炮洞里呻吟。他的一條腿被打斷了,無法行動,見我方擔架隊經過,大喊救命。出于人道主義精神,我們的戰士先為他止血、包扎,又取出水和干糧喂他,并把他扶上擔架。這時,他臉上的痛楚消失了,伸出大拇指,對我們的戰士說:“中國軍隊,這個!”隔了一會,又伸出大拇指:“毛澤東,這個!”我們的戰士覺得很有意思,就通過翻譯和他交談。他說,他們團是去年從河內調來的,專門來對付塔山英雄團。他在10連,是個下士,10連有140號官兵,兩次戰斗,中國軍隊打死107人,還有一些負了傷,連隊幾乎散了架。“你們第一次打的太猛了,沒想到還會再打第二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猛。”</h3><h3><br></h3><h3> 677團死傷多少,損失多大,由此可見一斑。</h3><h3><br></h3><h3> (未完待續)2018年6月21日定稿</h3><h3><br></h3><h3>接下來請看下一集,戰地記者戰場見聞系列篇(八)——血戰“兩嶺”</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3> </h3> <h3><font color="#010101">八姑嶺英雄連祭奠英烈。照片由陳德洲提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68團2營6連新老戰友祭奠英烈。圖片來源:歐海林/美篇</font></h3> <h1><font color="#ff8a00"> 致敬</font></h1><h1><font color="#ff8a00">  為共和國英勇獻身的戰士!</font></h1> <h3>  作者 陳朝榮</h3><h3><br></h3><h3> 美篇全部文章及圖片均為陳朝榮作品,請勿隨意拆載。根據國家新版權法的規定,抄襲改編他人作品,最高罰款不超過五十萬元。如有采用轉載者,請與陳朝榮聯系,并注明出處,寫上陳朝榮供稿字樣。</h3><h3> 尊重原創 版權所有</h3><h3><br></h3><h3> </h3><h3> 本美篇選用了祁正剛、歐海林戰友美篇照片。瑪麗在此表示謝意!</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边县| 汾阳市| 大荔县| 武山县| 密山市| 陆丰市| 绥棱县| 三门峡市| 马鞍山市| 安康市| 鹤庆县| 乳源| 乌拉特中旗| 滦南县| 安远县| 台山市| 乡城县| 洛扎县| 定西市| 香格里拉县| 和静县| 鄯善县| 吉木乃县| 白水县| 思南县| 宣汉县| 蓬溪县| 英山县| 九江市| 庐江县| 阿尔山市| 逊克县| 张家口市| 锡林浩特市| 焉耆| 即墨市| 汾西县| 吴忠市| 涪陵区| 江源县| 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