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晚春初夏本是采風的好時節,孩子大了,學業漸緊,便沒了太多閑暇時間。這日,整理家中圖片,翻出了幾年前去貴州拍的照片,一張張照片,一幅幅回憶,歷歷在目,恍如昨日。</h3><h3><br></h3><h3> 我們是乘坐飛機來到貴陽,而后租車前行。</h3><h3> 先到鎮遠古城。古城文化底蘊深厚,博物館陳列的照片,讓我們對這個城市有了初步的了解。如今這里商業氣息濃厚,沿街酒吧林立、燒烤密集、夜市喧囂。夜幕降臨,這里就是不夜城,熱鬧氣氛和絢麗夜景同樣出彩。</h3> <h3> 清晨的鎮遠,空靈、安靜,走在光亮的石板路上,萬般的心緒涌上心頭。</h3> <h3> 從鎮遠出發,路過千戶苗寨,這里是著名的景點,既然路過了,豈有錯過之理。(PS:省會員以上攝影證可以免票,足以體現對攝影人的重視,難得刷了一次存在感。)</h3> <h3> 雨后的千戶苗寨,鉛華洗盡、清瑩秀澈。</h3><h3> 清晨,炊煙、雨霧夾雜在一起,猶如仙境。泡一壺茶,在窗邊靜靜的坐著,不知身是客,不知是何年。</h3><h1></h1> <h3> 苗族傳統手工藝——苗繡。</h3> <h3> 漂亮的苗族頭飾。</h3> <h3> 正巧趕上一年一度的畫眉鳥斗鳥節,鳥友們聚在一起交流、切磋。</h3> <h3> 聆聽天籟之音。</h3> <h3> 去從江的路并不好走,半路還下了點小雨,視線模糊,一路顛簸,趕到目的地已是晚上了,路上行人不多。從江縣城不大,印象最深的就是從江大橋了。</h3> <h3> 芭莎苗寨就坐落在從江,(芭發音為bia),這里被譽為最后一個槍手部落,佩戴火槍、用鐮刀剃頭,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部落。<br> 去芭莎的路上,偶遇芭莎苗寨的居民,帶著兩個孩子行走在山路上,我們用車順帶了她們一程,不想意外的來到了芭莎的老村長家。老村長看外表就是個有經歷的人,仙風道骨、氣宇不凡。</h3><h3> 老村長領著我們在寨子各處游覽,給我們講述寨子的過往,愜意至極。</h3> <h3> 在小女孩的眼睛里,我看到的只有清澈和純粹。</h3> <h3> 快樂童年。</h3> <h3> 遠山的呼喚。</h3> <h3> 去年,看到中央電視臺的一檔節目——城市之間,老村長和他的小孫子就是貴州的城市代言人,老村長氣度未變,只是他手里抱著的小孫子卻早已長高了。不想有此際遇,瞬間激動了一把。</h3> <h3> 路過侗寨,侗族媽媽正準備送小朋友去上學。</h3> <h3> 國內幾大有名的梯田中,加榜梯田算得其中之一。從江到加榜雖說只有一百多里,由于修路、塌方等原因,居然開了八九個小時,還體驗了一回時速5公里的搓板路。一路還飽受可能斷油的困擾,地圖上顯示有加油站,到了卻無油可加,幸虧有驚無險。</h3> <h3> 到了加榜,才發現,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h3> <h3> 路過的景色</h3> <h3>長發飄飄。</h3> <h3> 加榜梯田</h3> <h3> 貴州最后一站是丹寨———畫眉鳥籠之鄉,我對這個城市印象不錯,城市不大,很寧靜,又不乏現代。入住政府招待所,是此次貴州之行住宿條件最好的。</h3> <h3> 路過水族、布依族的居住地。籃子里的手工,至今我還保留著。</h3> <h3> 山村里的學校,教學環境還真是挺不錯的。</h3> <h3> 放學了。</h3> <h3> 孩子們活潑極了,非要我們幫著拍照留影。我能想象,當他們收到我們寄出的照片時,是怎樣的情景!</h3> <h3> 我常常問自己,攝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為了在朋友圈露個臉,還是在攝影大賽上得個獎?顯然都不是。</h3><h3> 在我看來,攝影是對人生軌跡的記錄,是一種經歷,更是一種磨煉。按下快門的一瞬間,對于拍攝者,對于照片里的人,都是無法重復的。</h3><h3> 剎那便是永恒!</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作者:王偉</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8年6月</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古丈县|
明星|
灵山县|
惠东县|
芒康县|
海晏县|
东乡|
连山|
方正县|
勃利县|
巴里|
武陟县|
平度市|
安新县|
玉田县|
德江县|
永新县|
新巴尔虎右旗|
龙海市|
新闻|
商丘市|
东辽县|
富民县|
杭州市|
崇州市|
海兴县|
泸溪县|
襄垣县|
平塘县|
阳信县|
富锦市|
巴彦淖尔市|
静乐县|
洪江市|
武义县|
前郭尔|
辛集市|
曲水县|
资溪县|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