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難 忘 兒 時 打 糧 場<br /></b></h3><h3><b> 圖 文/成鴻</b></h3><h3><b><br /></b></h3><h3><b> 農諺道:立夏三巴掌,家家連枷響,棗樹花香沾面糠。芒種前幾天,老家的堂哥從鄉下帶來一袋面粉,說是今年新收的沒用藥熏的小麥面粉,送我家嘗嘗鮮。堂哥走后,我電話催促在外玩的老婆趕緊回家,和面蒸饃吃。打開面粉袋,室內很快就彌漫著有別于超市購買的面粉所沒有的一股淡淡的麥香,我仿佛看到熱氣騰騰的廚房里,灶臺上蒸鍋里蒸氣散發出的白面饃特有的香氣,讓饑腸轆轆的我食欲倍增。此時,我坐在沙發上發呆,老家房前那寬寬的打糧場浮現眼前,記憶猶新,至今難忘!</b></h3><h3><b> 說起打糧場,其實就是農戶家門前的大場子。記憶中的打糧場,亦叫稻場、打麥場,夏打麥子秋打谷。分田到戶前的打糧場是一生產隊好幾個,主要是在生產隊倉屋旁邊,便于打糧儲藏。分田到戶后,家家戶戶門前都要平整一塊場地,作為打糧場,這也成為了農民家家戶戶的標配,生產隊原有的打糧場也就改成田塊,分到農戶耕種了。</b></h3><h3><b> 每到小滿時節,草長鶯飛,麥浪翻滾,或是中秋前后,魚肥稻谷黃,勤快的農戶已經做起夏收和秋收前的準備了。收拾打糧場上的雜物,平整場地。記憶中平整打糧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等一場雨過后,趁著干濕合適,我爺爺便架上磟碡架子,套上牛韁繩,趕著牛拉著磟碡,磟碡架后面用稻草繩綁一小梱樹枝雜草拖著,在糧場上反復的轉圈一遍遍碾壓,稍濕的地方還要撒草木灰,讓其干快些。經大半天的功夫的碾壓清掃,場地硬挺板實,恰似為新郎新娘準備的新房,布置得干凈整潔,直待新糧入場。</b></h3><h3><b> 隨著小麥和稻谷成熟時節的臨近,家家戶戶忙著拾掇或添置掃帚、楊杈、木锨、鐮刀、耙子、草帽,打草腰子,為新糧入倉做著各種準備。俗話說:農家無閑月,五月八月人倍忙。農時季節不等人,麥、稻入場晝夜忙,快收、快打、快入倉,也成了世世代代種田人傳承的傳統。打糧場上,石磙碌碌團團轉,不知轉了多少年,麥子打了一茬又一茬,稻谷鋪了一場又一場,茬茬都有好收成,場場都打好口糧。隨著父輩們鐮刀的舞動,草腰子的捆綁,楊杈木锨的起落,掃帚耙子的進退,經割、捆、挑、堆、碾、翻、揚、曬等幾道工序過來,金燦燦的麥子和黃金金的稻谷便可顆粒歸倉了,再經無數道工序加工,面粉和稻米華麗轉身,也就成了我們餐桌上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了。</b></h3><h3><b> 回想兒時的打糧場,父輩們在打糧場上一揚一掃間,付出多少辛酸和汗水,收獲的是一家老少的生計和期許,打糧場上那麥草紛揚、揮汗如雨的繁忙勞作場景,我深深地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詩句的內涵。夏秋兩季收糧過后,打糧場便暫時失去了它特有的功能,這里便成了孩子們的玩耍嬉鬧的樂園。全塆子小伙伴湊在一起打玻璃珠子、翻跟頭、跳飛機、抓逮羊、捉迷藏,一起玩耍,樂得屁顛屁顛的,偶爾還有隔壁鄰居小孩晃晃悠悠學騎自行車,叫人好生羨慕;最熱鬧的當數村里一年一次巡回放電影,每逢放映時,選一大的打糧場,在場邊栽上兩根長木桿子,掛上一塊特制的大白帆布,用繩子綁著繃緊,電影機子放在打糧場中間,調好直待到天黑。此時,扛著板凳、搬著長椅的男女老少,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擠滿整個打糧場,隨著一道刺眼亮光直射到白帆布上,精彩紛呈的電影就開始了,打糧場上人們的說笑聲頓時安靜下來,或站或坐,直到電影放映完畢,人們紛紛離去,打糧場上才恢復它少有的寧靜。</b></h3><h3><b> 兒時的我,那時候,最盼著一塆人在打糧場上,大人們忙碌著,說著種植作物的品種,交流著種植技術,分享著一年收成,盤算著來年的種植計劃,憧憬著來年的生活飽暖。那時,有打糧場相伴的時光,童年的記憶彌漫著濃濃的鄉情,心底里有一種無一言表的喜悅和快感。</b></h3><h3><b> 那靜靜地佇立在村莊房前屋后的打糧場,散發著米香面甜的味道和飽蘸著濃郁鄉村氣息的地方,伴著陽光雨露青草的芬芳,慢慢變窄變小,忙碌熱鬧的場景一去復返,漸漸消失在人們視線里,成了記憶。打糧場上那沿用千年的樣樣都派上用場的農具,紛紛退出了舞臺。瞧那磟碡已完成了使命光榮退休,躲在場角草叢里打著瞌睡,拉磟碡碾場的牛兒已放歸山林難見蹤影,連枷、木锨、釬擔都失去了它的效力,鐮刀、楊杈、耙子已漸漸成為過往,取而代之的是一臺臺先進的聯合收割機,將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那收割麥子稻穗撐手的快感和打糧場上那"楊杈掃帚并家人"忙碌的身影漸行漸遠了。</b></h3><h3><b> 歲月無痕,驀然回首,回到出行時的渡口,時光如水,日月無言,靜美如初。倚在歲月的門楣,回望往昔濃濃鄉情,兒時的打糧場如著火暖炕,安暖依然。分田到戶后,我便隨父親到城里住居了,離開了故土那三畝六分地,也遠離了那打糧場。算起來,時至今日快四十年了,家鄉農事農活的很多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淡忘,唯有那充滿嬉鬧、歡騰、快樂和鄉情的寬大平整的打糧場,在記憶的深處時常打撈起,叫我忘也忘不了,真心地感謝和懷念那難忘的打糧場,那是生我養我給我快樂,送我出發去遠方的地方……</b></h3><h3><b><br /></b></h3><h3><b> 2018.6.3.於湖北隨州田園詩語隨想</b></h3> <h3>農具之一:連枷</h3> <h3>農具之二:木锨</h3> <h3>農具之三:掃帚</h3> <h3>農具之四:耙子</h3> <h3>農具之五:釬擔</h3> <h3>農具之六:楊杈</h3> <h3>農具之七:拉板(又叫抱板,分木制和鐵制)</h3> <h3>磟碡(亦叫石磙)</h3> <h3>打糧場(如今成了農戶堆放雜物和積肥的場地)</h3> <h3>農戶購置的聯合收割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寿县|
古蔺县|
兰溪市|
青神县|
安福县|
建水县|
寿阳县|
象山县|
公安县|
运城市|
元氏县|
丹东市|
浮梁县|
内黄县|
南昌市|
高青县|
南城县|
原阳县|
张家界市|
新河县|
隆回县|
农安县|
台安县|
舞钢市|
哈密市|
安图县|
双桥区|
芜湖市|
荥经县|
灵武市|
兴安盟|
密山市|
东源县|
恩平市|
博爱县|
旌德县|
丰台区|
高安市|
察隅县|
太原市|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