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早就聽說“上帝”在南半球有個后花園,綠茵茵的生態環境,自然風光一流棒,濃縮了天上人間美景之精華:湛藍的星空、皚皚的雪山、瑩瑩的冰川、茵茵的草原、粼粼的湖泊、涓涓的河流,還有海獅、海豹和藍企鵝……在這里,可以盡情游覽風景名勝,盡興參與滑雪、登山、蹦極、騎行、徒步、漂流、觀鯨、觀星等各種戶外活動,乘熱氣球、直升機和游艇登天入海觀光,不一而足。</h3><div> 這個“上帝的后花園”,就是素以“綠色”著稱的新西蘭(New Zealand),其北島多火山、溫泉,南島多冰川、湖泊,尤其是以基督城(Christchurch)為中心的坎特伯雷(Canterbury)地區擁有無與倫比的美景美色,神秘而秀麗,令人向往。</div> <h3> 最近,聯誼假期提供了機會,我如愿以償。從香港乘新西蘭航空班機,飛去南半球的新西蘭,經北島的奧克蘭(Auckland),前往南島最大的城市-基督城。</h3><h3> 中午到達后,導游Kelvin帶著我們瀏覽了基督城坎特伯雷博物館(Canterbury Museum)。這座1870年的古老建筑,典型的歐式建筑,位于城市中心花園。館內不僅展示新西蘭歷史、自然和毛利文化、藝術,以及很多與南極相關的主題。</h3><div> 從博物館出來,一股冷空襲襲來,這才醒悟過來:地處南半球的新西蘭之四季與中國相反,當中國進入春夏之交時,新西蘭已然徘徊在深秋與冬天之間。在公園里行走,滿地的楓葉,讓人感受到了晚秋冬涼。</div> 第二天,早早起來,前往麥肯齊,開始坎特伯雷地區的美麗行程。沿途是廣闊的草原,藍天白云下,處處是那種“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致,但又沒有“天茫茫,地茫?!钡幕臎?。從眼前的牧場到遠處的村莊,一幅幅層次分明的豐富畫面,延申至天際,那里是延綿的雪山,因其長度與縱深、以及地形地貌酷似阿爾卑斯山,被譽為“南阿爾卑斯山”。<div> 坎特伯雷地區遍布著高山、冰川、河流、湖泊、草原和牧場,其間點綴著形形色色的、不計其數的自然景觀。溫帶海洋性氣候,使得這里植物生長十分茂盛,森林覆蓋率近30%,天然牧場占土地面積的一半。廣袤的森林、草原和牧場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div> <h3> 進入蒂卡普湖(Lake Tekapo)區時,鶴立湖邊高處的“好牧人教堂”凸入眼球。教堂位于三面環水的半島上,建于1935年。教堂外墻由石塊壘砌而成,外觀非常簡樸,沉穩而厚實。透過教堂的窗戶,湛藍的湖水和皚皚的雪山仿佛就是鑲在畫框里那般精致。</h3><div> 蒂卡普湖位于基督城和皇后鎮之間,是新西蘭風景最美的高地湖泊之一。站在那塊高地,環顧四周,但見巍峨雪山環抱,一池迷人的碧綠湖水猶如鑲嵌在南阿爾卑斯山中的一塊綠寶石,與藍天相映,與雪山相依。的西畔便是庫克山脈,山上的積雪融化之后順勢注入湖里,在流動過程中把山上的礦物質沖刷下來,久而久之堆積在湖底,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如夢如幻的碧綠色,有時呈乳藍色,人們稱之為土耳其蘭。</div><div> 湖邊有成片的魯冰花,春夏季節,成熟的時候會呈現出像薰衣草般的紫色,在碧藍的湖水和青青的草地映襯下,呈現一片繁花似錦的景象。初冬時節,我們看到了尾季的魯冰花,在陽光下一片金黃。</div> <h3> 蒂卡普小鎮依偎在雪山腳下,傍水而居。Tekapo的名字來源于毛利語,意思是星空下的草席。這里是世界上罕有的“世界星空遺產”保護區,可以拍攝到完整的銀河、大型星團。導游Kelvin說,這個只有300多居民的小鎮,嚴格管理燈光的使用,潔凈的天空,每當夜幕降臨,坐在靜謐的蒂卡普湖邊,抬頭便是繁星點點,忽明忽暗,閃耀的銀河從頭頂流淌而過,這時候你才會明白什么叫愜意的生活。</h3><div> 這里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美食三文魚。蒂卡普其湖水溫度一直保持在攝氏7至10度,適合鱒魚(三文魚)生長。所以這里的三文魚鮮嫩可口,特別有名。我們中午就在這個毛利小鎮,一飽三文魚口福。意猶未盡,在不遠處一個景點超市,又買了兩盒三文魚,以期晚上再次品嘗。</div><div> 蒂卡普小鎮附近有一座青銅制作的牧羊犬雕像,在紀念碑上銘刻著“沒有牧羊犬,就沒有這片富饒的牧場”字樣,表現出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牧羊犬的喜愛和崇敬之情。</div> <h3> 沿著蒂卡普湖繼續向南,來到庫克山(Cook Mount)國家公園。放眼望去,廣袤的草地連接著森林,遠處是一片銀白的世界,庫克山高高矗立,云霧繚繞,猶如少女白色的圍脖在飄逸。</h3><div> 庫克山高3754米,為南阿爾卑斯山最高峰,有“新西蘭屋脊”之稱。毛利語稱為奧拉基,含義是“穿云破霧”。其周圍有22座3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被白雪覆蓋,延綿幾百公里,十分壯觀。據說,早年的航海家駛近南島東岸時,一眼看到一列高聳入云的雪峰,即將這里定名為“長白云之地”。</div><div> 這個新西蘭的國家公園,占地7萬公頃,包含雪山、冰川、陡壁、瀑布、河流、湖泊、溫泉、山林、草地,覆蓋著高原植被,珍藏著大鸚鵡、鷹、羚羊和野貓等各種高原動物。尤其是呈深赭石色的冰蝕湖,湖水清澈翠綠,碧波山影,氣象萬千。在群山的谷地里,隱藏著許多條冰河,其中的塔斯曼冰河是世界上除極地以外最長的冰河。搭乘直升機可登頂觀賞冰川美景。</div><div> 更讓人驚奇的是,庫克山植被垂直帶的層次變化,依海拔高度呈現不同景致:雪線(1000米)以下是山地森林帶,森林茂密;山前的廣闊地帶是一片綠茵茵草地和牧場,成群的駝羊在那里悠哉樂哉;2150米以上屬于高山地帶,寸草不生,只見玄黑色的巖石交錯于冰雪之間,山間多冰川、瀑布。</div><div> 真是鬼斧神工,大自然的造化。于是,這里成為滑雪、爬山、徒步、狩獵的理想處所。在這里,無論走到哪里,都會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奇。</div> <h3> 黃昏時分,來到著名的滑翔圣地奧瑪拉瑪。夜晚,仰望藍色屏幕般的星空,享受燦爛銀河的洗禮。</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三天的皇后鎮行程,在雪花中飄舞,在風雨中蕩漾。 皇后鎮(Queenstown)以“探險之都”著稱,有“新西蘭最著名的戶外活動天堂”之美譽。在這座聞名遐邇的高山度假名鎮,不僅有世界一流的滑雪場,更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世界蹦極的發源地,還是探險者享受噴射快艇的驚險與刺激的地方,隨處可見漂流、山地自行車及其它戶外探險者。 前往皇后鎮途中,一路的雪花飄飄,而后又轉為風雨蕭蕭。進入皇后鎮之前,來到蹦極中心。它建在卡瓦勞大橋(Kawarau)之上。雖然天不作美,但看到那險峻而壯麗的地勢,空中滑索飛架在山崖之上,蹦極跳繩懸吊在橫跨峽谷的鋼架橋上,兩邊是絕壁懸崖,地下是濤濤的河流,蹦極者不畏風雨與峻險,自天而下,垂直降落,心中激蕩著刺激的波濤,感受到風雨的蕩滌。</font></h3> 進入皇后鎮,發現這座美麗小鎮,依山傍水,因背靠南阿爾卑斯山而凸顯雄峻,又因臨瓦卡蒂普湖 (Lake Wakatipu)而顯得恬靜。導游告訴我們,在夏季,天然的湖泊與充足的日照令皇后鎮成為一個享受陽光、享受垂釣、遠足與休閑樂趣的理想之地。秋日天高氣爽,是打高爾夫的好時節,美麗的楓葉將山峰映襯得格外絢麗。冬天,群山白雪皚皚,無以數計的滑雪與雪板愛好匯聚于小鎮附近的滑雪場地,其盛景一直持續至寒風料峭的初春。<div> 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我們在湖邊、在街道散步,感受著小鎮的整潔與清新,不乏浪漫色彩。而后乘空中纜車登上皇后鎮背后的鮑勃峰,以220度的廣角視野,將皇后鎮壯麗景色盡收眼底。巍巍的卓越山脈、瓦卡蒂普湖的絢麗景色在細雨蒙蒙中時隱時現,目光所至,攝人魂魄的山湖風光一直綿延至塞西爾峰和瓦爾特峰。</div> 下了纜車,在皇后鎮碼頭(Queenstown Pier)乘坐TSS號游船游覽瓦卡蒂普湖。這艘1912年打造、目前南半球唯一還在航行的蒸汽游船,讓我們仿佛看到一個世紀之前的古典遺風。<div> 瓦卡蒂普湖是新西蘭第三大湖泊,景色優美,是戶外活動的集中去處,上山滑雪、下水沖浪、拖行降傘、噴氣飛船、激流劃艇應有盡有,風靡世界的"蹦極跳"就是從這里最先興起。我們隨著游船向湖泊深處蕩漾,四周群山環抱,處處是壯麗的峽谷風光,我們邊享受鋼琴伴奏,邊欣賞沿途美景,好不愜意!花燈初上時,回到碼頭,去享用海鮮火鍋晚餐。夜宿皇后鎮。</div> <h3> 第四天,體驗神奇的米佛峽灣(Milford Sound)。所謂峽灣,是被海水入侵淹沒的遠古時期的U型冰川槽谷,兩側山壁平直陡峭,谷底寬,深度大,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海灣。世界上最著名的峽灣有兩處,一是北歐挪威的四大峽灣,再就是這個峽灣國家公園。</h3><div> 米佛峽灣的毛利語“Piopiotahi”,意思為“第一只野生畫眉”(First Native Thrush)。這是位于南島的西南部峽灣國家公園內的一處冰河地形,世界著名的自然奇觀,英國作家吉普林稱其為“世界第八大奇觀”。米佛峽灣是新西蘭峽灣公園14個峽灣中規模最大、最為壯觀且保存最完整的峽灣。</div><div> 從皇后鎮去米佛峽灣的公路號稱全世界最美公路之一,有“世界最佳地理教室”之稱。沿途路經鏡湖、米爾福德步道、荷馬隧道和眾多山泉瀑布等景點。幸運的是,出發的時候還是雪雨天,過了荷馬隧道后,竟然陽光燦爛,Very Luck!</div> <h3> 進入峽灣地區,兩邊高山聳立,陡峭、嶙峋的懸崖自平靜的水面穿出,巖壁上生長著茂密的雨林,山下是片片草地,山體2/3是青松翠柏,1/3的山頂白雪皚皚,就像戴了一頂白色的太陽帽。山體數不清瀑布,從數百米高的地方飛瀉而下,遠看像一條條白色的絲線,故被稱為絲線瀑布。</h3> <h3> 來到峽灣,哇塞!不是一般的美色美景。眼前是深遠的碧波,遠處雪山矗立,倒映湖中。</h3><div> 我們乘坐郵輪沿著峽灣游覽,峽灣兩側的山峰矗立在深深的湖水中,山體峭壁萬仞,直沖云霄,與峽灣水面垂直相交。不時就有飛流泉瀑,沿途這些大大小小的瀑布,在峭壁上叮咚、轟鳴,匯成動聽的天然交響樂。最著名的是蘇瑟蘭瀑布,位于峽灣峭壁之上,總落差580米,飛流直下,猶如銀河墜落。忽然間,從湍急的瀑布中看到了彩虹,七色光芒,映射在湖面崖壁上,美輪美奐。</div><div> 這進深22公里的峽灣如詩如畫,處處是奇山異景,時不時還可看到是鯨和海獅可愛的身影。毛利人認為,這個峽灣是一個叫圖蒂拉基法努阿的力大無窮的鐵匠創造的,他用神奇的斧頭雕出了米佛峽灣的峭壁和宏偉的山巒。</div> <h3> 下了郵輪,更大的驚奇等著我們:乘坐直升機登頂,觀賞福克斯冰川。這是另一個世界,讓人有一種穿越冰河世紀的感覺。瀅瀅冰川,雪山林立,冰河表面的無數裂縫和冰塔,造形千姿百態,在陽光照射下耀眼奪目。這景象令人情不自禁歡呼雀躍,不由地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h3> <h3> 帶著滿身驚魂從福克斯冰川下來,回程途中經過一個小小的湖泊,名叫馬瑟森湖(Lake Matheson)。這湖就在群山腳下,湖面不大,湖水清澈透明,似一面明鏡,當地人取名“Mirror Lakes”,即鏡湖。</h3><div> 與??怂贡ㄏ啾?,這是又一番意境:寧靜而秀美。</div><div> 從公路到湖邊只有幾步之遙,來到湖邊才發現,說是個湖,實際上很小,就像中國的池塘。湖池至山腳是一片沼澤,茂密的植物,野草、蘆葦、灌木,除了棧道,這里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狀態。這清澈透明的湖池,倒映著峽灣的群山、茂密的植物、銀白的山頂。倒映中的天更藍,云更白,樹更綠,白云朵朵。沿著木制棧道漫步于湖邊,鏡湖的秀美,如油畫般或濃墨重彩,或輕描淡寫,色彩分明。</div> <h3> 結束當天的行程,來到蒂阿瑙湖(Te Anau)。這是南島第一大湖,是進出米佛峽灣的必經之地,被譽為“南阿爾卑斯山的珍珠”。夜宿蒂阿瑙鎮,依偎在樸實純美的湖光山色里,進入夢鄉。</h3> 第五天,游覽了南島第二大城市-但尼丁市(Dunedin),這是一座具有濃厚蘇格蘭風味的城市。城市建筑為典型的蘇格蘭風格,被喻為“蘇格蘭以外最像蘇格蘭”的外國城市。印象深刻的是鮑德溫街、古老的愛德華火車站、圣保羅大教堂和八角廣場。<div> 鮑德溫街(Baldwin Street)是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認證的世界最陡街道。這是一條短而陡的街道,總長只有350米,街道最陡處的坡度1:2.86即19度或35%,即每走2.86米,高度就提升1米。登頂遠眺,整個城市盡收眼底,有點極目楚天舒的味道。</div> <h3> 愛德華火車站是一座龐大的古建筑,建于1906年,經過1999年的全面整修,恢復了往日的風采。車站前是綠草茵茵的廣場,車站建筑壯觀而富麗堂皇,使用科孔加玄武巖建造, 以奧瑪魯石灰巖為裝飾面。</h3> <h3><font color="#010101"> 圣保羅大教堂坐落在八角廣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物,建于1873年。其雄偉的造形,尖尖的塔頂直沖云霄。教堂前有一座赤陶雕像,立于的廣場林蔭道中。</font></h3> <h3> 午后前往奧瑪魯,這是一個海濱城市,東海岸第2大漁港。途中經過毛利基石沙灘。這是一個奇特的海灘,數公里沙灘上散落著許多巨大的圓石頭,大的石頭直徑達1米以上,重約4噸。這即是神奇的莫埃拉基巨卵石。據說,這種莫埃拉基巨卵石,在大約4萬年前火山爆發后形成于海底,后來卻神奇地暴露在海岸上,被千年風沙打磨成奇異的圓球形狀。這些奇怪的圓石頭,外面看似很粗糙,據說里面似玉石般細膩。這也是一種自然天成的造物吧!</h3> <h3> 傍晚時分去海邊觀賞可愛的藍企鵝。晚上7點多鐘來到企鵝保護中心,靜靜地等待藍企鵝的回巢。等了大約40分鐘,一批批藍企鵝從海浪中冒出來,四處觀望一番,踮著小腳一歪一歪地爬上巖石,回到自己的巢屋。這種藍企鵝很小,好像不到一尺大,很是可愛。</h3><div> 作為收官之旅,藍企鵝給了我們一個美好的心情,也給了此次新西蘭南島一個美好的結局。遺憾此次時間太短,走馬觀花,錯過了很多美好的行程,只待下次再來欣賞這“上帝的后花園”,深度品味新西蘭的原始風貌。</div> <h3>企鵝保護中心嚴禁拍照,故沒有藍企鵝照片</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巴彦淖尔市|
静乐县|
清新县|
太白县|
增城市|
库尔勒市|
外汇|
宝应县|
鸡泽县|
泰来县|
清丰县|
绥江县|
富平县|
张家川|
曲阳县|
嘉定区|
寻乌县|
泌阳县|
海南省|
四川省|
双柏县|
洛扎县|
阿拉尔市|
棋牌|
河西区|
台东市|
沙田区|
高陵县|
双牌县|
宜城市|
通许县|
兴山县|
石楼县|
桃园市|
中宁县|
会东县|
惠州市|
鹤壁市|
杭锦后旗|
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