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大約在我三、四歲開始后,便逐漸記得有關錢的一些事情了,隨筆記錄如下以紀念兒童節。</b></h1> <h1><b>剛上幼兒園時,每當六一兒童節時,記得幼兒園老師給每個小朋友一個紙袋袋,里面有兩顆糖、三四塊餅干,但是舍不得吃,拿回來給父母看了,再給周圍鄰家小孩看了,才舍得吃!</b></h1> <h1><b>而父母回來了,有時會給每個小朋友發個二分、五分的錢!這大概是我們獨立掌握的"財產"了!一般玩了五天、一周后,便上繳大人作了菜金錢了!</b></h1><div><br></div> <h1><b>1969年隨父母回到江南老家的農村,對錢越發精貴起來了!隱約中,雞蛋是7分錢一個,一個雞蛋可以換取半盒香煙。</b></h1> <h1><b>豬肉很緊俏,要七角三分一斤還要有肉票才能買到,因此一二個月才能吃一回肉!</b></h1><div><br></div> <h1><b>但是大骨頭(筒子骨)只要一角錢一斤,而骨頭上的肉已刮得干干凈凈的了。吃完筒子骨剩下的大骨頭還可以賣錢,兩分錢一斤呢,大約是回收回去磨骨頭粉當飼料吧。</b></h1><div><br></div> <h1><b>那時,鹽是七分五厘錢一斤,買一斤是八分錢,為了不給商家多掙五厘錢,每次都是一角五分錢買兩斤為妥。</b></h1><div><br></div> <h1><b>土鱉蟲</b></h1> <h1><b>知了殼</b></h1> <h1><b>蜈蚣</b></h1> <h1><b>蛇衣</b></h1> <h1><b>蝎子</b></h1> <h1><b>桃仁</b></h1> <h1><b>雞內金</b></h1> <h1><b>牙膏皮</b></h1> <h1><b>雞毛</b></h1> <h1><b>在農村,很多東東是與錢能掛上鉤的。殺雞后的雞肫內側的一層黃色內膜,仔細剝下洗凈曬干,稱為雞內金,上好的二個可以賣一分錢;廚房大灶草木灰里繁殖了一些土鱉蟲,開水一燙曬干,也可以賣錢,大約三個賣兩分錢吧。有人回收去做中藥。</b></h1><div><br></div> <h1><b>大公雞的雞毛能夠賣5分錢,但是有段時間,雞毛給我們拔了去做雞毛撣子,雞毛就跌價了。<br>知了殼、蝎子、蜈蚣、蛇皮、桃仁、牙膏皮等,都可以賣到錢,主要靠搖撥浪鼓的貨販子來物物交換了。</b></h1><div><br></div> <h1><b>董糖</b></h1> <h1><b>炒米糖</b></h1> <h1><b>炒米糖</b></h1> <h1><b>每逢過年,我們都在大人安排下去親戚家拜年,吃完飯回來,親戚家的回禮中,除了董糖、炒米糖外,都有一角或者兩角的壓歲錢,還慎重地用紅線扎起來,這些錢我們有時可以玩幾天,最后自然是給父母統一掌握了,要給禮尚往來的小親戚當壓歲錢,或者是給我們今后當書費。</b></h1><div><br></div> <h1><b>飯盒</b></h1> <h1><b>腌菜</b></h1> <h1><b>當年上學在四公里外的茶場中學,每天一頓午飯在學校蒸飯吃,菜是自己帶,以腌菜為主。米飯用飯盒蒸飯,每盒要付一分錢蒸飯費用,有一段時間,有人想出點子,兩個人合蒸,每人可以節省半分錢,每個月還可以節省一角多錢呢。</b></h1> <h1><b>大了一些后,周日、假期到生產隊里勞動,大人說,一是鍛煉體格,二來也可以掙點工分。剛開始我起早探晚地只能掙三分工(大人一天是十分工),到年底一筆筆帳算清后,一個工(十分工)大約是三角錢,那么我干一天就是九分錢了。到考上大學前,我干一天農活有六分工了。<br>(插秧)</b></h1> <h1><b>除草</b></h1> <h1><b>施肥</b></h1> <h1><b>釆茶葉</b></h1> <h1><b>上中學時,我們在學校安排下,到茶園釆茶葉。剛開春時,釆茶葉時三分錢一斤,但半天釆不到一斤的,到谷雨季節,茶葉好釆了,半天也能釆十斤、八斤的,但這時釆三斤才一分錢了。但有同學手快,一季也能掙十幾元呢,我們望塵莫及呀。</b></h1><div><br></div> <h1><b>本人</b></h1> <h1><b>轉眼,高考后為了省錢,又填報了軍校,可以不要費用還可以有津貼,記得第一年每月是6元,第二年每月是7元,第三年漲到每月9元,第四年每月是10元,這些錢,主要是買一些日常用品,包括牙膏、牙刷、肥皂,另外,還需要自己買汗衫(所以有軍人汗衫票這種特殊的布票了)。每年暑假回家,都有用節省下來的津貼大包小包地買一堆點心之類的回去孝敬老人、回饋親友了。</b></h1><div><br></div> <h1><b>軍人汗衫票</b></h1> <h1><b>肥皂</b></h1> <h1><b>牙刷</b></h1> <h1><b>四年本科畢業,成為我軍最基層的軍官,一下子拿到了54元(行政24級)。</b></h1> <h1><b>微信名,River bridge (老王子)<br>工學博士,橋梁教授。<br>平時以寫《渡河詩集》、《軼事隨筆》、手機隨拍等自娛自樂。<br>全部照片(除本人照片外)均為網絡下載!<br>伴曲為網絡下載的《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江县|
綦江县|
乐安县|
玛沁县|
永州市|
浙江省|
江安县|
泸溪县|
阿拉善右旗|
黑水县|
南昌市|
油尖旺区|
略阳县|
全南县|
宁强县|
邢台市|
济南市|
吴堡县|
拜城县|
泰州市|
宜城市|
甘洛县|
若羌县|
乡宁县|
余江县|
许昌市|
江永县|
古田县|
柳州市|
乐陵市|
来凤县|
桂阳县|
荥经县|
拉萨市|
德阳市|
布拖县|
汉川市|
东兰县|
无为县|
铜山县|
肇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