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 歲月如歌</h3><h3> 在歷史的長河里,十年僅是一瞬之間,如一朵浪花稍縱即逝。但它對于人生曾有一段刻苦銘心上山下鄉經歷的人來說,那將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是一場水與火的洗禮!也許,它還是一個輕年人夢想開始的地方……</h3><h3> 五十年前,資中曾是我們第二故鄉,楊泗灘是曾經養育我們的熱土,在那片方圓二十幾公里的土地上,從一九六九年開始到一九七六年結束,共有六十多名來自各地的知識青年,插隊落戶鍛煉成長……</h3> <h3> 我們不管人們怎樣評價這段歷史,不管是用“磋砣”還是“崢嶸”,或是用其他什么詞來定義它,這段歷史對每一個知識青年,從學校走向貧脊的山鄉,都是一段艱苦的磨練;從身心到意志,都是用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考驗。</h3><h3> 是貧脊和困難,讓我們懂得珍惜;是農民的勤勞與質樸,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價值;在那片蒼茫的土地上,讓我們看到了追求的目標;也是在那一條條通往大道的小路上,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希望!</h3> <h3> 二. 清清的濛溪河</h3><h3> 楊泗灘很美,偶去閑住,常常會體會出一份山居生活,自得其樂的淡然。</h3><h3> 楊泗灘的美,是那種靈山秀水之間,山、水、人的自然融合。</h3><h3> 是的,楊泗灘的美,還美在那條清清的濛溪河。是大自然的恩賜吧,楊泗灘還是資中唯一,兩條濛溪河環繞的場鎮(大、小濛溪河在兩河相匯)。</h3><h3> </h3> <h3> 美麗的濛溪河,由龍江鎮流入資中境內,經騎龍的古石墩子橋彎入馬鞍鎮的楊泗灘。隨后,濛溪河便靜靜地停了下來,緩緩地儼然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圖畫。</h3> <h3> 楊泗灘很美,尤其是它的春天。當雨絲飄灑在你的臉上,你還可以漫步在鄉間的小路上,聽風聽雨,淡然的心會自然地流出古人的詩句:</h3><h3>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h3><h3>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h3><h3> 在楊泗灘鳳嶺,也是一個春雨灑落的早晨,一位女士要去探望她當知青時的農戶老人,且邀我陪同。</h3> <h3> 一路走著,我一直在腦子里搜索四十幾年前的印象,但的確讓我意想不到,鳳嶺是那么地美!映入我們眼簾的,或是竹林青郁,或是松風搖曳,或是溪水空濛。自然天成的田園景色,頓時讓我心無塵垢,仿佛那種素心已閑的心境終于又回來了……</h3> <h3> 三. 歸去來兮</h3><h3>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h3><h3> 這是唐代詩人孟郊一首詩中的名句。詩人用這首詩表達和贊喻了仁慈母親的博愛(大愛無疆)……</h3><h3> 其實,可以與母愛相比擬的還有寬厚、無私的土地……</h3><h3> 五十年前,恰逢文化大革命,在那段社會上充斥著革命的狂熱和人性扭曲的年代,正在成長期的我們,帶著幾分驚恐和徬徨,來到了楊泗灘,來到這片遠離喧囂的凈土……</h3><h3> 是的,是這片凈土給了我們自由呼吸的環境;給了我們賴以果腹的糧食;還有熱情、質樸的農民手把手地教會我們農耕細作,也煅練和培養我們生存的的堅強……</h3><h3> </h3> <h3> 光陰荏苒,斗轉星移。</h3><h3> 五十年后的今天(2018年4月20日),我們這群游子(知青)又回到了楊泗灘,來看望這片熟悉的土地和讓我們思念的鄉親,他們是一九六九年下鄉的羅義明、朱紅旗。</h3> <h3> 他們是一九七二年下鄉的朱敏、廖文鳳。</h3> <h3> 她們是一九七五下鄉的李雪波、曾辯。</h3> <h3> 也許是青春的追憶,讓他們牽手楊泗灘的老橋,暢敘友情,引吭高歌。</h3> <h3> 也許是愛情懵懂的回憶,讓他們走進百畝花海,專注、深情地欣賞這片美麗的小精靈,淚灑花蕊。</h3> <h3> 也許是人生成長的艱辛,讓他們走進昔日的農家院,走進場鎮的老屋與村社干部和白髪蒼蒼的老人把酒言歡,共同傾述著一段又一段昨天的故事……</h3> <h3> 也是阿敏的提議,他們又去了兩河。在生產隊大家為鄉親打起鐮蓋,分享豐收的喜悅。</h3> <h3> 下午,生產隊的老鄉帶著他們垂釣池塘,用鮮美的生態河鮮款待遠方來的親人。</h3> <h3> 時間匆匆,步履匆匆。</h3><h3> 也許還有幾分不舎,是阿敏和義明提到了那座造型優美,歷經三百年風雨的石墩子古橋。</h3><h3> 4月22日下午一場楊泗灘版的《芳華》在石墩子橋拉開序幕</h3> <h3> 她們更衣,他們講述劇情。在汩汩作聲浪花的伴奏下表演開始了。</h3> <h3> 她們依次踩著尤如巨大琴鍵的石墩子,曼妙地緩緩舞動著身姿。剎那間彩巾飛揚,歌聲四起。她們時而相擁,時而佇立?;驌嵝湟鞒?,或盤坐佛姿……</h3><h3> 在像機的卡噠聲中,男主角登場了。他大長腿在石墩子上倒提,不斷變幻著造型,直到芳華中“情與欲”的浪漫表達和演繹完成后,石墩子橋上的表演才慢慢地落下惟幕。</h3> <h3> 四. 讓我們守望共同的記憶</h3><h3> 懷舊,是人心靈中一種共同的美,是情感中的散文詩。</h3><h3> 我們要懷念的東西,不一定是它的美好,或者說不一定完全因為它的美好。比如懷念青春,因為青春的成分太復雜,又有別于生命的其他階段……</h3><h3> 每一個人都會進入遲暮之年,半個世紀彈指即過,我們不可能再有半個世紀了。</h3><h3> 生命的寶貴,懷舊——象我們上了年紀的人,最好手中持有一張巨額的銀行卡,隨時可以停在某時某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尤其是那些東西能完整地概括我們的前半身……</h3><h3> 寫到這里,忽然記起了詩人席慕容的一首詩《永遠在路上的青春》,我錄上幾句算作本篇小文的結尾吧:</h3><h3>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h3><h3> 所有的淚水也都啟程</h3><h3> 卻忽然忘記了是怎樣一個開始</h3><h3>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h3><h3> 無論我如何去追索</h3><h3> 年輕的你卻如影掠過</h3><h3>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h3><h3> 逐漸隱沒在落日的群嵐</h3><h3> ……</h3><h3><br></h3><h3> . 完 .</h3><h3> 本篇風景圖片由朱敏創作;</h3><h3> 人物、場景圖片由羅義明、</h3><h3> 曾辯、朱敏等人創作。</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武冈市|
襄樊市|
芦山县|
神木县|
万山特区|
陕西省|
白玉县|
凤阳县|
苗栗县|
辰溪县|
海晏县|
木兰县|
伽师县|
松溪县|
英山县|
宾川县|
安平县|
永州市|
襄汾县|
永康市|
东兴市|
河东区|
远安县|
隆昌县|
白河县|
体育|
五大连池市|
仁怀市|
霍州市|
漳州市|
井冈山市|
江北区|
丹江口市|
镇雄县|
延川县|
黄大仙区|
牙克石市|
闽侯县|
丹江口市|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