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浦口火車站(現稱南京北站),位于南京長江北岸,始建于1911年,建成于1914年,距今104年,是民國時期進京的唯一鐵道入口,津浦鐵路的南端終點站,歷來為南北交通要沖和兵家必爭之地。蘊含著深厚的民國歷史底蘊</h3> <h3> 在中國近代史上,浦口火車站是一個經常出現的地名</h3> <h3> 1918年冬,朱自清去北京上學,在浦口火車站與父親話別,寫下了散文名篇《背影》。 </h3> <h3> 1919年春,毛澤東送湖南留法學生去上海,在浦口火車站丟失了一雙布鞋,陷入困頓,幸遇老鄉,解了燃眉之急。 </h3> <h3> 1927年,郭沫若在浦口火車站中轉渡江,到南昌去尋找革命同志。 </h3> <h3> 1929年5月,孫中山的靈柩由北京運抵浦口火車站,然后過江至中山陵。 </h3> <h3> 1949年4月25日,鄧小平和陳毅由合肥到達浦口火車站,當夜過江,驅車進駐總統府,南京從此解放,也標志著全國解放 </h3> <h3> 因為是全國唯一較完整地保存了民國特色的火車站,21世紀初成為以民國為背景的影視拍攝基地。在浦口火車站拍攝的影視劇有:《孫中山》、《國歌》、《情深深雨蒙蒙》、《金粉世家》和《北平小姐》等等。 </h3> <h3>歷史</h3><div> 1908年1月,清政府與英國華中鐵路公司和德國德華銀行簽訂了《津浦鐵路借款合同》,規定“鐵路建造工程以及管理一切之權,全歸中國國家辦理”,當時,浦口火車站的承建者是王佐卿。</div><div> 1911年,津浦鐵路建成通車,浦口火車站成為連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11省的交通樞紐。火車站周邊,煤港、輪渡、駁運、汽車、郵局、醫院、學校、飯店等設施齊全。民國時期,定都南京,浦口火車站成為北方人“進京”的必經之地。</div><div> 1919年,孫中山在《實業計劃》里,設想在南京與浦口之間筑起一條穿越長江的隧道,鋪以鐵路,使南北相通。1968年10月,南京長江大橋通車,津浦與滬寧鐵路連成一線,列車直過大橋,溝通浦口與下關的火車輪渡停運,浦口火車站的客運中止。</div><div> 1971年的一場大火從下午1點多燒到了傍晚,大火中,火車站許多設施被燒毀,內部全是木頭的場站樓也部分受損。</div><div> 1985年4月,為減輕大橋負擔,中斷了16年之久的客運再次恢復,先是四對慢車,后來到成都、蘭州、齊齊哈爾、連云港的快車也在此發車,浦口火車站更名為“南京北站”。</div><div> 1998年,隨著大橋交通能力增強,浦口火車站只剩下了一對往返蚌埠的慢車。</div><div> 2004年10月,浦口火車站正式停辦客運,各項客運設施全部封存,但仍擔負著貨運任務。</div><div> 2006年,浦口火車站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div> <h3>這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部隊在浦口車站。</h3> <h3>照片后面的樓就是浦口火車站的車務段(現派出所)樓和車站主體大樓的一角。</h3> <h3>建筑布局</h3><div>浦口火車站為典型的英格蘭風格,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火車站主體大樓、售票處、車務段大樓、月臺和雨廊,以及后建的停靈臺。 </div> <h3>主體大樓</h3><div> 浦口火車站主體大樓坐北朝南,黃色樓體墻面斑駁陸離,窗戶高而窄,屋脊紅而尖。上下三層有大小62個房間;屋頂有脊,全部用瓦楞鐵覆蓋;大樓內部都是木質結構,底層西首外接拱型長廊,直達浦口輪渡碼頭。 </div> <h3>售票處</h3><div> 位于主體大樓的東南,與主體大樓同為黃色樓體紅色屋頂。曾經做過電報房。1984年恢復通車后將其又改為售票處。 </div> <h3>車務段大樓</h3><div> 位于西側,紅頂黛墻,極為精致。最早是火車站的車務段大樓,后曾改為貴賓室。21世紀初成為派出所的辦公地點。 </div> <h3>月臺和雨廊</h3><div> </div><div>雨廊分為兩段:一段是月臺上的單柱傘形雨廊,在中國鐵路建筑史上極為少見;另一段是候車大廳西首通向碼頭的拱形雨廊,以前一直橫穿過馬路直通碼頭,旅客從火車上下來,一路無需打傘。 </div> <h3>中山停靈臺 </h3><div> 停靈臺位處火車站主樓前方的廣場花園正中央。1929年,孫中山的靈柩通過津浦鐵路從北京運抵南京,在這里稍作停靠后,通過浦口碼頭運過江,最后安葬于中山陵。</div><div> 廣場中央有一個圓球形雕塑,原是孫中山奉安大典的標志性雕塑——直徑5米的地球儀。文革期間,石球下方的漢白玉基座被砸毀。被毀的漢白玉基座上燙金雕刻著孫中山的遺書及三民主義的部分內容。 </div> <h3>近處拍攝的旅客候車大廳</h3> <h3>朱自清先生在《背景》所描述的父親爬上的站臺</h3> <h3> 最靠西側的一條線路是一條軍事運輸專用線,曾經在解放南京(解放全中國的標志)時,專門用于運送戰備物資。 </h3> <h3> 從站臺里面拍攝的旅客進站口,這里寄托著無數人久久不愿離去的牽掛</h3> <h3> 旅客出站口,這里留下多少人翹首期盼著親人團聚的幸福</h3> <h3>從接站人站立的位置拍攝的出站口</h3> <h3>行李房和食堂在主體大樓的東側</h3> <h3>這是一座火車站,是中國的一段鐵路縮影,記錄這段歷史,是對鐵路的回憶,也是對鐵路的尊敬。鐵路改變了我們交通的方式,改變著我們的出行速度。幾乎每個人都乘坐過火車。我見證著從內燃到蒸汽再到電力一直到現在的高鐵機車的變遷和發展,但是我依然懷念那時的綠皮車。記錄浦口站,不僅是告訴后人那段鐵路歷史,同時告訴后人,那段珍貴的近代史。篇中涉及到部分浦口站的歷史珍貴照片和電影劇照,是從網上搜索到的,由于無法確定作者,在此向這些不知名的拍攝者致敬!————韓光明</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鄢陵县|
东兰县|
彩票|
蒲城县|
浪卡子县|
绍兴市|
绍兴县|
乌鲁木齐市|
梓潼县|
英山县|
余江县|
武平县|
阿荣旗|
甘南县|
江华|
麻栗坡县|
潮州市|
灌云县|
定襄县|
宣恩县|
阳新县|
利津县|
砚山县|
尚义县|
西乌|
中宁县|
安岳县|
上思县|
泸溪县|
信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阜南县|
房产|
静宁县|
广元市|
威宁|
随州市|
高陵县|
汉寿县|
堆龙德庆县|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