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上班的路

墨白

<h1><font color="#010101">   作者 劉憲榮</font></h1><h1><font color="#010101"><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今年是知識青年響應毛主席的號召上山下鄉,到廣闊天地去50周年,也是我參加工作50周年的日子。 &nbsp;</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1968年6月11日,遜克縣隆重召開第二次66,67,68屆初高中畢業生上山下鄉歡送大會,又一批學生奔向遜克縣的各個農村,在廣闊天地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無私奉獻的知青生活。我們馬場子弟則回到了父輩創業的地方~遜克軍馬場。場里通知我們:13號和來場的安達知青一起到一場五連參加新職工集中培訓。</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這一天~1968年6月13日開始了我人生的新起點,歲月和生命,希望和憧憬伴隨。彈指一揮間,我的上班路已走過50載。50個春秋,綠了路邊草,紅了達子香;老了青春年華,美麗了我的時光。上班的路由最初的幾十步遠到最后的幾公里遠,上班的路由窄窄的土路變成寬闊的柏油馬路,上班路上時間由不到一分鐘變成近半小時,上班由徒步逐漸變成騎自行車和摩托,上班路漸行漸遠。</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教師的上班路不同于普通上班族的路,教師是培育呵護花朵的園丁,園丁和辛勤同義。教師每天上班是和朝霞同行,與繁星相伴。50年來,我在上班路上奮力前行,或風和日麗,或風雨交加,或踏冰蹚雪,每一個相遇的人都是一個緣分,每一處風景都各有其美。上班的路越來越長,越來越寬,路邊的樹漸漸高了,路兩邊的平房變成了樓房,人們的衣服變漂亮了……上班的路就像一本書,我一路行走,一路閱讀,一路領悟,一路收獲。歲月沉淀,豐富了我的閱歷,鑄就了我的思想,我在上班路上進步成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一個特別的時代,給我們特別的經歷,我們收獲了不曾有的閱歷。上班的路承載著難忘的歲月,漫長的路上有著說不盡的故事,歲月逝去,記憶永存。</font></h1> <h1>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通知書封面</h1> <h1>遜克縣奇克中學教師合影 1963年</h1><h1> </h1> <h1>我珍藏的初中畢業證書</h1> <h1>畢業證封面</h1> <h1>我班的畢業合影</h1> <h1>  我上班后第一個工作單位是遜克軍馬場二場七連,這個連隊在總場南面河對岸的一個山崗上。一條土路穿過連隊,把連隊家屬區和連隊功能區一分為二。路左邊是家屬區,家屬區的左邊是一條小河,蜿蜒流淌著隱身在小樹林里。河水清澈見底,小魚,小蝦,蝲蝲蛄……形態各異的卵石構成美麗的河底世界,似一幅靈動的水墨畫。這條小河是連隊職工洗衣服,小孩子玩耍,青年人感情寄托的地方,它曾帶給連隊的人們許多歡樂和美好的回憶。</h1><h1> 路右邊是大食堂和職工單身宿舍,食堂和宿舍之間是座機房,是供連隊用水的地方。再往右的一塊空地上是連隊的機械場地,鮮紅耀眼的“東方紅”拖拉機整齊的排成一排,向人們昭示著它們在連隊的地位,康拜因英姿挺拔的站在后面,在它們旁邊是兩門大炮,昂首挺立,隨時待命,后建的小學校在大食堂的右前方。</h1> <h1>驕傲的軍馬戰士</h1> <h1><font color="#010101">我的同學,連隊的女放牧班班長。</font></h1> <h1>連隊放牧點的小溪流</h1> <h1><font color="#010101">連隊由機務排,牧工排,農工排和連部后勤組成,我剛上班時分配在農工排,工作比較雜,所以我上班的路可能每天都在變化,是以連隊為中心向周圍輻射,近的就在連隊,遠的可能有幾公里不等。農工班較多的工作是夏天去草原打馬草,播種鏟地,收獲小麥,冬天上山打柈子,跟車拉柈子。無論做什么工作,我都滿懷熱情,高高興興的做,我在上班路上不知疲倦的興奮的奔跑著! 兩個月后,連隊的代銷員調到總場商店了,我接替了她的工作。 代銷店是在大食堂里面的一頭隔出的一個房間,安上門,鑲上大玻璃窗,那就是我工作的地方。這段時間我的上班路其實就是從大宿舍到大食堂的將近20米的距離。每天我要在這20米的直線上走不知多少趟,因為連隊人少,買東西時間不集中,人們習慣不管什么時間,想起來抬腿就去買,代銷員也習慣賣完就走。有時我正在吃飯,有人來買東西,撂下飯碗就去賣貨,連隊的代銷員工作特點就是隨叫隨到。我那時能量滿滿,在這20米的路上,不是在走,而是來回小跑!現在連隊的戰友聚會時,還會說起我那時走路的樣子,總是看到我出門就跑。我的工作熱情源自我的家庭父母親的影響和教育,父親是離休干部,他的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軍人品質,造就了我一生樂觀向上,爭當先鋒的性格。兩個哥哥參加工作后進步很快,成長為黨員,他們是我的榜樣,前進的動力。我經常告訴自己:要好好工作,將來也要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向連黨支部認真地遞交了我的入黨申請書。我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盡力做一些其他工作,比如農忙時去廚房幫廚,趕著小炮車去地里送飯,麥收時去場院幫助小麥入庫,和工人一起打馬草或跟拖拉機值夜班拉馬草。 連隊代銷員每月都要到總場辦兩三次貨,幾十里地的途中有一條河橫在中間,行人和各種車輛都要在這里停下來登上大船擺渡過去。每逢冰河解凍或河流封凍之時,都是信息,物資,車輛流動極為困難時期,甚至會出現一段時間相對隔絕的封閉狀態。春天,有一次我隨連隊的車去總場辦貨,回來時冰已經出現裂縫,車不能過河了,想到職工隨時需要買生活用品,所以我必須回連隊。我決定步行回去,路過河邊的沼澤地時,草甸塔頭下面是融化的冰水,我小心翼翼的踩著塔頭前行,不時滑下來踩進冰水中,鞋都濕透了,冰水泡的腳生疼。過河時河里有的冰層已開始塌陷,我提心吊膽的走過一個個冰排,正在慶幸時,腳下的冰排斷裂了!我掉進冰河里,萬幸的是還沒到河水深處,水只到我膝蓋處,我趕緊爬上來伸手去夠另一塊冰排,就這樣冒著危險終于過了河,幾十里路,硬是走回了連隊。 過冰河危險,夜走山路同樣危險。也是去總場辦貨,沒找到車拉貨,只好坐良種站的車先回連隊。到良種站時天已大黑,我下車還要走近10里的山路。看著茫茫的夜色,我很害怕,但也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往前走。走到一個山溝,我們都叫它二道溝,人們都說溝上面和溝下面是明顯的兩個溫度,溝里常有狼,狍子,熊出沒。前段時間,南大崗白天就出現一只狼,牧工排潘排長(老軍人)聽到消息后立刻背起槍,躍上他的大白馬奔向南大崗,須臾不見了蹤影,只聽得南邊“砰”的一聲槍響,不一會兒,潘排長就馱著他的戰利品回來了!想到南大崗那只狼,看著眼前漆黑陰森的山溝,我緊張極了,大氣都不敢出試探著躡手躡腳的往前走,生怕驚動了藏在什么地方的野獸,走沒幾步聽到樹葉“沙沙”響,就嚇的連跑帶癲起來,跑到溝里,立刻覺得渾身發冷,眼前的山和樹是昏黑一片,直覺得陰森森涼颼颼的,恐懼極了!汗毛都豎起來了!真害怕狼一下子鉆出來,邊往前走邊左右警惕地觀察,這時我突然想到在書上看到過:野獸之間也是相互害怕和互相防備的,于是我壯著膽將皮大衣翻過來,毛朝外穿在身上,這樣覺得自己也像一只動物了,估計狼這時候出來,看到我這只它從沒見過的動物也會害怕的。我壯著膽一路小跑著過了這個讓我恐怖到極點的二道溝。到了溝上面,我才稍稍松了一口氣,終于看到連隊土房窗戶里透出的星星點點的微弱燈光了。&nbsp; 那時上班路上,我走路都是風風火火,蹦蹦跳跳,滿腔激情。上班那一年九月份,場里召開《中國人民解放軍遜克軍馬場第三屆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我剛參加工作三個半月,就被連隊選做代表參加大會。</font></h1> <h1>中國人民解放軍遜克軍馬場第三屆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全體合影 1968,9,27</h1> <h1>  &nbsp;連隊發展了孩子增多了,要增加教師,我成了連隊的小學老師,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h1><h1> 教室在家屬區的一間屋子里,從宿舍到教室,我的上班路增加了10米,我每天行走在去教室上課的路上。學校5個年級共23個學生,兩位老師,我教1,2,5三個年級共11個學生,另一位老師教3,4年級共12個學生。我的學生和她的學生背對背上課,我倆臉對臉講課。簡陋的小學,沒有現在的升旗儀式,甚至上課時連立,禮,坐儀式也沒有。但是我們有認真負責的思想作風,勤奮踏實的的工作態度,無論學生多少,上課要盡責,要教好自己的學生。</h1><h1> 上課時,我先給一年級講,另兩個年級做題,然后一年級做題,再分別給二,五年級講。講課中有時學生們也會聽別的年級的課,有好笑的地方一起跟著笑,聰明的孩子也能把高年級的課聽會一點,并且瞅準時機大聲顯擺一下,讓人忍俊不禁,現在回憶起來也是蠻有趣的。</h1><h1> 下課后,我倆就帶著孩子一起玩丟手絹,老鷹捉小雞,拔河等。玩拔河游戲時,有時我們兩個老師拔,各自的學生是啦啦隊,有時班與班拔,各自的老師是啦啦隊,有時是老師和學生拔。我拔我們班的學生,如果是一年級的,我能拔三四個孩子。兩個老師和學生們每天都很愉快,雖然有時候熊孩子們也會氣老師。</h1><h1> 冬天,為了孩子們玩的高興,玩的內容豐富一點,我們兩個老師挑水在院里澆了一條冰道。</h1><h1> 后來連隊新建了小學校,有兩個教室了,但由于學生少,我們仍是復式教學。</h1><h1> 去教室上課路過連隊拖拉機和康拜因停放的場地,每當看到這些“鋼鐵英雄,”我都會有一種沖動,我那時讀過我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的故事,很羨慕她,我也非常想成為一名拖拉機或康拜因駕駛員,想象著我駕駛著“東方紅”拖拉機工作在藍天白云下的黑土地上,或坐在高高的康拜因的駕駛臺上,在金色的麥浪中享受收獲的喜悅,真的是太美了!</h1><h1> 去教室上課的路上,還會遇到女放牧班的姑娘們揮動馬鞭趕著馬群出牧。那匹棗紅色馬??是頭馬,它揚著頭英雄般引領著龐大的馬群隊伍向草原遠處飛奔,馬蹄下揚起一陣陣塵土,漂亮的長長的馬鬃如美女的秀發向后飄動著,那場景蔚為壯觀。姑娘們一邊揚鞭一邊大聲吆喝著,真是威風極了!我羨慕至極,多想自己成為她們中的一員,騎著大白馬或是棗紅馬(黑馬也可以),揮著小馬鞭,指揮著我的大馬群馳騁在大草原上,當然我想的這些始終沒有成為現實。我仍舊伴隨孩子們一起快樂成長。</h1><h1> 1973年我去齊齊哈爾上學,同學們送我,在連隊小河溝照了集體像,美麗自然的畫面,孩子們稚嫩的笑臉!讓人難以忘懷,我一直珍藏著這張照片。現在我會經常拿出來看看,那是一段最美好的,最溫馨的歲月。</h1><h1> 二場七連這條上班路,承載著我很多的夢想和憧憬,我喜歡讀書??,渴望能像在學校一樣學習知識,我追求進步,希望能像父親和兄長一樣,早日加入黨組織。</h1><h1> 1972年6月2日我的愿望實現,我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h1><h1> </h1><div><br></div><div><br></div><h1> </h1><h1> </h1><h1> </h1><h1> </h1> <h1>我的學生王軍和劉軍</h1> <h1>  1973年我通過從班,排,連一級一級的推薦,再到場里的審批,終于獲得去遜克縣參加高考的寶貴機會。</h1><h1> 1973年7月18日,參加高考的各連隊知青在總場集中,19日總場派車送考生去遜克縣,20和21日兩天考試,考場是我的母校。畢業5年后又回到我曾經讀書的學校,看到我的老師和遜克縣的同學,我倍感親切,他們由衷地祝賀我參加這十分難得的高考,祝愿我取得好成績!感恩母校,感恩老師和同學!</h1><h1> 1973年9月18日我來到齊齊哈爾師范學院讀書,我的路同樣是宿舍~教室~食堂,但是它寬了長了!路上的風景變了!這里有大學的教室,有圖書館,閱覽室,路上的人群變了!他們是大學老師和莘莘學子,我感到真的是到了知識的海洋。去食堂的路上,排隊買飯的分秒時間,昏暗的路燈下,學校大型會議前的時間,都可以看到外語系的學生們在背單詞和短文,理科學生在研究討論他們遇到的問題,中文系的學生較輕松一些,他們在看世界名著或是在交流各自對文學作品的觀點。我被校園濃厚的學習氣氛感動,慶幸自己從北疆狹小閉塞的空間走出來,看到外面的世界,開闊視野,增長見識。</h1> <h1>遜克軍馬場政治處贈送的日記本</h1> <h1>  班里的同學在上學前大部分是單位的骨干力量和優秀人才,他們中有兵團連隊的指導員,小學校長,會計統計,教師,衛生員等。文化基礎從老初中一年級到老高中三年級全都有,有條件優越的高干子弟和知識分子家庭子女,也有家境貧寒的工人和農民子女,都是懷著求知若渴的心情和改變自己命運的愿望來學校學習的。</h1><h1> 我從小愛學習,酷愛讀書,心里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但是我小時候生活在落后的農村,到了該上學的年齡,我又跟隨父母親在部隊生活。那時父親在鐵道兵部隊,為加快國家經濟建設,部隊正在搶建和修建黎湛鐵路,鷹廈鐵路,寶成鐵路,他們轉戰在粵桂閩贛的崇山峻嶺中,住在大山的山洞和帳篷里。1956年鐵道兵部隊又響應國家號召,揮師北上,開發建設北大荒,住馬架子和地窨子。我沒有穩定的學習環境,上學也是斷斷續續的,直到上中學才穩定下來。參加工作后在基層連隊,書籍匱乏,視野有限。</h1><h1> 我和所有能上大學的知青一樣,知道這幾年的大學學習有多重要,我必須把握住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珍視這個非常好的學習環境,不荒廢時間,學習知識充實自己。學習專業課的同時,我經常去圖書館和閱覽室看自己喜歡的書,用如饑似渴來形容不過份,用如魚得水形容也恰如其分。我班的高干子弟可以看到很多內部書籍,我也分享了一部分書籍。有很多的書讀,和有共同語言的人在一起學習知識探討問題,經常能接受到新鮮事物,這就是我喜歡的環境,我想要的生活。</h1><h1>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h1><h1> 站的高,才能看的遠! 師范學院明亮寬闊悠長的路,讓我視野開闊,學到知識的同時,在思想上有了許多領悟,感恩連隊的培養,感恩大學校園。</h1> <h1><font color="#010101">去扎蘭屯實習植物分類</font></h1> <h1>在學院去拜泉縣開門辦學留念</h1> <h1>  按當時國家高等院校畢業生分配政策(哪來哪去),我從師范學院畢業后又回到遜克軍馬場。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我想去更遠更遠的地方,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事不如愿,最初的時間,我情緒低落,甚至有些沮喪。</h1><h1> 我被分配到總場學校任教,當時高中沒有生物課,只在高二年級一周有一節農業基礎知識課,類似講座。農業基礎知識課,學生不感興趣,我也不愿講,我心里很苦悶。</h1><h1> 新學期課程調整,校長根據工作需要和我的愛好,讓我擔任初高中的歷史課和初一政治課。我喜歡歷史,雖然情緒低落,工作還是要完成的,課還是要講好的。當時高考還沒恢復,學生在上學路上還處于迷惘狀態,不管是八年寒窗還是十年寒窗結果都是畢業后在場里參加工作。所以多數學生學習沒有動力,積極性不高。如果教師應付課堂,講課時照本宣科,課堂就會死氣沉沉,我當然不能這樣給學生講課。我平時喜歡閱讀,讀過一些歷史方面的書,我在講課時,結合歷史事件,會給學生講一些小故事,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做也確實收到比較好的課堂效果,據有的老師和同學反應,學生喜歡上歷史課,知道他們喜歡我的課,心里還是有一些安慰的,漸漸的情緒穩定一些。</h1><h1> 這時我上班的路,走路只需5分鐘。這幾年的上班路上,斗轉星移,風云變幻,中國經歷了磨難和重大的改變命運的事件。</h1><h1> 我畢業后的短短的幾年里,我國發生了一些重大事情,偉大領袖毛主席和朱德委員長相繼離開我們,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陰謀被粉碎,“四人幫”倒臺,社會撥亂反正,全國高等院校恢復高考,知青大返城潮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定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方面等。</h1><h1> 恢復高考不僅給全國千千萬萬的知青帶來了機會和希望,也給學校教育帶來了新的希望。教師燃起了工作熱情,學生學習有了目標和動力,我們的學生開始備考。我討厭的農業基礎知識課取消,有了新的高中生物教材,我擔任了高中生物課的教學。學生分了文理科,老師進行分科輔導。我輔導高中生物課的同時,還輔導文科班四個學生的歷史課。那一年高考,四個文科生中有三個過了錄取分數線,因此學校幾位文科輔導教師受到場里的嘉獎。</h1><h1> 國家的大好形勢和工作上的進步鼓舞著我,我逐漸的走出低谷,振奮起精神工作。</h1><div><br></div><div><br></div> <h1>  1981年春,我隨丈夫調到安達市工作,我的工作單位是安達育才高級中學,擔任高中生物教學。由于我國文革后剛恢復高考不久,生物科缺少專業教師,我一人擔任高二和高三兩個學年的任課教師多年。</h1><h1> 學校離家有一段路,騎自行車需20分鐘,走路則需35分鐘,我往返于這條上班路上29年。</h1><h1> 每天我騎著自行車向著東方太陽升起的地方出發,出了家屬區的大門,進入安達最長的一條主街(正陽街),一路向東,迎著朝陽,追著晨風,沿途經過安達各大局,市政府,兩所學校,商場,醫院,銀行……大半條街然后左拐直行到頭就是我工作的學校。太陽慢慢露出身姿,晨曦中,路邊的環衛工人在工作,路上穿各色校服的學生和老師成群結隊的匆匆走向自己的學校。</h1><h1> 我在這條路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上班下班走了29年,我在路上和同時間上班的人群相伴多年。“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我們迎面相視一笑,彼此懂得其中的辛苦,不經意間我成了這條路上的名人,常會有人在后面追上來問我在哪里上班或做什么工作,說上下班時間經常會在這條路上看到我風風火火的騎車趕路。</h1><h1> 想起村上春樹說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h1><h1> 上班路上,我在想什么?</h1><div><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班路上這20分鐘的時間里,我的大腦也在運動,學生都知道我上課時從不看教材和教案,不照本宣科。他們不知道,我在學校備好課后,每天早晨在上班路上這20分鐘時間里,我把昨天準備好的講課提綱在頭腦中再過一遍,記住了講課提綱,綱舉目張,這樣到課堂講課時板書“綱”,“目”自然口中出。</span><br></div><h1> 在育才高中這些年的教學中,我一直是在輔導學生高考,講臺神圣,高考美麗!</h1><h1> 高考是一扇窗,打開~是一幅更廣闊的風景。高考讓學生更成熟,更堅強,懂得每一分收獲的背后是另一分耕耘的辛苦,每一個人的高考都是一個故事,高考是一次機會,失去過一次機會才會懂得更加珍惜。</h1><h1> 高考~一條通向美麗的路。</h1> <h1>上世紀80年代的高中教室</h1> <h1>遺傳課</h1> <h1>  一年一度高考時,是考學生也是檢驗老師的過程。每年6月7日這天,無論是陽光明媚還是風雨交加,我們老師都會去送學生進考場,老師和學生一樣,很興奮也很享受這一時刻,這是很隆重的時刻。我們老師會不約而同的穿的鮮艷些漂亮些,一方面是心情使然,另一方面也便于學生在眾多人中能很快看到老師,讓他們知道,老師一直和他們在一起,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學生答卷順利 ,我就會很開心,下班路上騎車人少時就高興地撒個歡,噌噌幾下連超幾個人釋放一下心情,覺得很愜意,如果這時被超的人不服又追上來,我就使勁連蹬幾下和他較量幾分鐘,直到把他甩后邊,他要再追上時,瞅他一笑就拐彎了!</h1><h1> 當一名教師還是挺幸福的!</h1> <h1>《人口教育》講座</h1> <h1>學校教學基本功大賽</h1> <h1>備課</h1> <h1>在《生物報》上發表的論文</h1> <h1>高中生物實驗考查</h1> <h1>  上班路上也不光是陽光明媚,風和日麗,鮮花綻放,綠草茵茵。上班路上電閃雷鳴,狂風暴雨,風雪交加,也是常態,走的路多了經歷多了,也就不在乎了!“水來土掩,兵來將擋。” 夏天在路上如遇到大雨,反而覺得挺爽,干脆就雨中騎,讓雨從頭到腳痛痛快快澆一把也挺高興。有時路面一片汪洋,也勇敢的沖過去。</h1><h1> 有一年去山東探親,在市場看到一個老太太騎著摩托車買菜,覺得老太太挺帥,很潮流,心里想我也能騎摩托車上班啊!遂下定決心學騎摩托車。從山東回來后我買了摩托練習騎,練會后我騎摩托車上班,那一年我59歲。</h1> <h1>所在學校門前留影</h1> <h1>第一個教師節合影留念 1985,9,10</h1> <h1>第十四個教師節</h1> <h1>教研組教師</h1> <h1>高三年組教師</h1> <h1>任課班級畢業照</h1> <h1>任課班級畢業照</h1> <h1>  當我望見了太陽,我就感覺到了生命給予的幸福;當我望見了秋天,我就感覺到了耕作給予的幸福!</h1><h1> 花開成朵,花落成詩。</h1><h1> 太陽漸漸上來了!一張圖畫于是展開,過去曾是鮮明的,現在!</h1> <h1>退休后仍在講臺</h1> <h1>  2009年7月12日,我的最后一課,教學生涯畫上句號。</h1> <h1>學生給我的滿滿的祝福</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枣阳市| 天柱县| 威海市| 宜宾市| 宿松县| 五寨县| 十堰市| 陵川县| 宾川县| 嫩江县| 商南县| 霍林郭勒市| 丹寨县| 沙湾县| 县级市| 漠河县| 佛冈县| 武清区| 台南县| 崇仁县| 建始县| 花垣县| 内江市| 喀喇| 梁山县| 万荣县| 尼勒克县| 浦北县| 温宿县| 石柱| 南康市| 大渡口区| 太白县| 新泰市| 金湖县| 横峰县| 林州市| 万盛区| 永安市|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