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流坑蘭兒非洲鼓,孩子們的歡樂谷</h3> <h3>母女同心非洲鼓,志愿者董蘭蘭很棒</h3> <h3>音樂,不分年齡,非洲鼓,簡單歡快</h3> <h3>非洲鼓敲起來,留守兒樂起來</h3> <h3>留守兒童 “鼓”動快樂</h3><div>(現場音)“咚噠咚咚噠……”</div><div>一首歡快悅動的音樂從樂安三小的音樂活動室里傳來。二十名留守兒童在愛心志愿者董蘭蘭老師的指導下,跟著節奏,快樂地拍打著非洲鼓。</div><div>余詩蕾是樂安三小四年級五班的學生,一直跟著爺爺奶奶在家讀書。自從參加了非洲鼓學習后,余詩蕾每天放學第一時間就來到教室,與其他的同學一起學習非洲鼓。</div><div>【同期聲】 學生 余詩蕾:我跟爺爺奶奶住,每天放學回家除了寫作業,就沒有什么業余活動。今天一放學我就來到活動室學非洲鼓。這里的老師教得很好,我學到了很多。學非洲鼓讓我很開心。</div><div>【同期聲】 非洲鼓老師 董蘭蘭:我從小也是留守兒童長大的,我很理解留守兒童的心情。他們很需要溫暖,這次通過愛心協會的平臺,能夠靜靜讓留守孩子們一起體驗課程之外的娛樂活動,隨音樂一起開開心心,給孩子們心靈上的溫暖。</div><div>據了解,“扶自立”是省慈善總會為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而設立的一項慈善項目,在樂安縣分兩批共投入30萬資金,第一批15萬資金已啟動。該項目依托樂安縣慈善總會開展的“扶自立”項目,是以樂安愛心協會為實施主體,為學校的留守兒童服務。目前,愛協通過對各校留守兒童進行摸底建檔,并利用課余時間開設了“四點半課堂”。該課堂開設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蛋雕等有趣的教程,為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創造有利環境和條件。</div><div>【同期聲】 樂安縣愛心協會常務副會長 章紅云:我們樂安愛心志愿者協會自承接省慈善總會“扶自立”項目以來,在三小、四小都設立了非洲鼓興趣班。讓孩子們在放學以后,業余生活之中有個更好的學習平臺。這樣的項目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我們會把這些快樂帶到其他更多的學校,讓更多的孩子受益。</div><div>樂安臺 曾水英</div> <h3>左右右,左右右,大家跟著我的節奏開始練習。”在縣三小的活動教室里,愛心志愿者董蘭蘭老師正在指導孩子們敲打非洲鼓,孩子們的小手跟隨節奏歡快地拍打著眼前的非洲鼓,拍打過程中孩子們時不時地你望我我望你地眉花眼笑起來。</h3> <h3>這是我縣三小開展的“四點半課程”,來到這兒的孩子情況多為相似,父母在外打工,爺爺奶奶只能照顧他們的生活,而課外業余時間除了做作業便沒有了其他的娛樂活動。對他們的關愛、教育、管理,以及從思想上疏導、學習上輔導、言行上引導成為了學校工作的重點。為讓他們感受家的溫暖,我縣各校在課余時間開展了蛋雕、籃球等課程,讓“四點半課堂”成為他們的“第二個家”。</h3> <h3>9歲的陳宇浩便是其中的一員,母親租房在撫州崇仁康復中心陪伴腦癱哥哥,父親則在福建務工。父親一人的薪水既要支撐哥哥的康復費用,又要支撐陳宇浩和奶奶的日常開銷,陳宇浩由奶奶照顧。放學后,陳宇浩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單調枯燥。起初和小伙伴們一起參加非洲鼓課程時,內心緊張又好奇,在老師的帶動下,陳宇浩已經完全融入到非洲鼓的奇妙樂趣當中。</h3> <h3>說起來此義務教孩子們非洲鼓的初衷時,董蘭蘭老師說道:“我從小也是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父母沒有在身邊,所以我能感同身受。我很高興自己能為孩子們盡到一份心意,這不僅僅是讓他們的課余生活豐富,更希望他們心中多一些溫暖,也愿他們能夠快樂地成長。”</h3> <h3>據了解,我縣各校的“四點半”課程為江西省慈善總會“扶自立”公益項目活動之一。“扶自立”是省慈善總會為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而設立的一項慈善項目,在我縣分兩批共投入30萬資金,第一批資金15萬已到賬。該項目依托樂安縣慈善總會開展的“扶自立”項目,是以我縣愛心協會為實施主體,為學校的留守兒童服務。目前,愛協通過對各校留守兒童進行摸底建檔,并利用課余時間開設了蛋雕、籃球等有趣的教程“四點半課堂”,為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創造有利環境和條件。</h3> <h3>https://mp.weixin.qq.com/s/bWEEEBSZSAkHeMd1Q3LXfg</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间市|
佛山市|
沂源县|
玛纳斯县|
建阳市|
印江|
遵义市|
陆丰市|
土默特左旗|
焦作市|
阿坝|
潍坊市|
石嘴山市|
建瓯市|
观塘区|
舟山市|
房产|
玉环县|
祁门县|
廉江市|
邓州市|
金沙县|
乌恰县|
根河市|
静安区|
叶城县|
武定县|
大埔区|
文山县|
同心县|
民和|
中阳县|
江源县|
莆田市|
邯郸市|
阿尔山市|
沂南县|
五指山市|
瑞丽市|
商南县|
合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