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從來沒有為了一部電影,去電影院兩次,尤其是今晚準時走進放映室的時候,發現里面居然空空的,只有我一人。我不怕一個人看電影,就像我不怕一個人去很多地方,做很多事情。甚至,有時候我覺得,電影就是應該一個人看的,因為那樣你才可以全心投入,全然的讓自己的情緒流動,而不用顧及旁邊的人的感受。</h3><h3><br></h3><h3></h3><h3>前幾天,我也是一個人去電影院,去看這部《后來的我們》。那天可能是剛剛才開始放映,看的人還比較多。這個電影的前半段,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只是覺得好多畫面都好熟悉,故事發生在和我的家鄉一樣冰天雪地的地方,還有北京,那也是我大學畢業最初奮戰過的地方。不知道為什么,那天晚上,看到電影的后半段,我就開始淚流滿面,那種流淚不是如同我平時,因為淚點非常低,只要看到別人流淚,我就忍不住眼睛濕潤。那種流淚是止不住的,伴隨著一種深入骨髓的心痛。電影結束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我走出電影院,淚還是止不住在流。因為晚上沒吃飯,心疼開始伴著隱隱的胃痛,于是我走進電影院旁邊的肯德基,點了一杯熱牛奶,一對雞翅,還有一個蛋撻,坐在那里慢慢吃的時候,發了一些感慨的信息給我一個生命重要相關人,淚還是一直流,眼淚和著牛奶咽了了下去。</h3><h3><br></h3><h3><br></h3> <h3>今天晚上,我是去找答案的,我想搞清楚這部電影到底是什么觸動了我,讓我如此的心痛。</h3><h3><br></h3><h3></h3><h3>如果說第一遍看的是熱鬧,是感覺,那么第二遍看的一定是門道,是主題和內容。因為對電影情節已經有了預期,所以今天晚上,我是帶著覺知在看電影的,甚至是會跳出我自己去看這部電影的。雖然在片尾曲響起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流下淚水,但是我也終于看懂了,為什么上一次,我會那么入戲,那么的痛徹心肺。</h3><h3><br></h3><h3>電影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兩個來自東北黑龍江一個叫遙江鎮的年輕人,男的叫正清,在北京一所大學讀書,畢業后選擇留在北京創業。女的叫小曉,沒讀大學,早早的就去到北京闖蕩。兩個人在回家的火車上相遇,后來在北京,作為老鄉彼此照顧,然后開始戀愛。再后來,北漂的日子充滿了艱難困苦,正清一度很頹廢,小曉決定離開他。失戀后的正清奮發圖強了一陣子,成功開發了一套很受歡迎的游戲軟件,賺到錢之后馬上在北京買了套房子。他想讓父親和小曉都搬進去他的新居,兩個人他深愛的人都拒絕了他。正清后來娶妻生子,在北京過著穩定也時時有壓力的日子。小曉一直沒有碰到合適的可以結婚的男人,也許是因為她不想過一眼就看穿未來的日子。<br></h3><h3><br></h3><h3><br></h3> <h3>電影有兩條時間線:一條是從2007年春節,他們在火車上相遇開始,向后推進;一條是2018年春節,他們在飛機上重逢,又趕上航班因故取消,兩個人有時間一起回顧過去,向前推進。當兩條時間線接上以后,故事回到2018年春節,兩個人回到北京后,開始正式的作別。</h3><h3><br></h3><h3></h3><h3>第二遍看完這部電影,我才明白為什么我有那么多感同身受。</h3><h3><br></h3><h3></h3><h3>第一,這個故事的源頭是黑龍江的一個小鎮,如此肯定,是因為電影中2018年正清和小曉租車開回北京的車牌是黑A開頭,我知道那是哈爾濱的車牌。那一望無際的曠野,那冬天里一切被白雪籠罩,那筆直的馬路,旁邊種滿了筆直的白樺樹,那些青春有活力的大學生,不怕風雪,不怕路途遙遠的走在曠野中,我都一模一樣的經歷過。</h3><h3><br></h3><h3></h3><h3>第二,那小鎮人的純樸,彼此的溫暖,平房前昏黃的燈,幾十年都不變化的日子,每年年夜飯的菜譜,粘豆包、酸菜燉豬肉、香腸、大醬,熱騰騰的火鍋,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嘮著家常,真的如同我的家鄉,好熟悉,好想念!</h3><h3><br></h3> <h3>第三,正清的爸爸是和我爸爸一樣溫和厚重的東北男人,那么呵護兒子,那么努力地做小生意供兒子讀書,那么希望兒子畢業了可以回到自己身邊,卻又要大氣地表達希望兒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實現自己的夢想。心里永遠都牽掛著在遠方的兒子是否健康、幸福,卻又最不愿意自己老了,成為兒子的負擔。我看著正清的爸爸演的真好,那種對孩子無條件的愛,那份再怎樣遙遠也扯不斷,也不會減損半分的父親的牽掛,那份即便沒有去過大城市見過大世面,卻真的懂得什么叫真情,什么叫愛的通透,讓我每看他一眼,就超級想我遠在黑龍江,已經年近七十的爸爸。</h3><h3><br></h3><h3></h3><h3>第四,大學畢業,我的第一站也是選擇去北京闖蕩,可能那是大部分東北人的夢想。看著電影中那些熟悉的畫面,讓我想起,我也曾每次坐公交車經過天安門、德勝門的時候,心里就涌起一份對于這個有著古老歷史的城市的愛。我也記得那時候,我剛剛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工資很低,租的房子也是很小很小,冬天沒有暖氣,夏天又很悶熱。即便是我后來來到廣東,我也是經歷過很多和正清、小曉一樣輾轉租房子艱難的日子。</h3><h3><br></h3><h3></h3><h3>第五,沒錢的時候,我們擁有的愛情很純粹,可是為什么如同電影里講的:“后來,我們好像什么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小曉說:”I Miss You,我錯過了你。“ 正清說;”我最大的悲哀是我沒有權利悲哀,我沒有資格為你做任何事情。”</h3><h3><br></h3> <h3>周冬雨演的小曉,率性自然,真誠懂事。父親早亡,媽媽改嫁去了國外。沒有讀過大學,早早進入社會的她,做過很多種職業,都是社會的底層。她曾經很想嫁個北京人,因為在2008年,對于一個普通的打工妹而言,房子已經是天價了。她想通過結婚,留在北京,并且有個安穩的家。她就是率性到在朋友面前,毫不掩飾自己交男朋友的動機,那種真實的急功近利,真實的不懈努力,哪怕要穿很高的增高鞋,戴假發,給男朋友的媽媽脫鞋,受盡了臉色,她都會去做,都會忍,可是她如同很多抱著這樣期待的妹子一樣,屢次被騙,被嫌棄,被傷害。</h3><h3><br></h3><h3></h3><h3>井柏然演的正清,血氣方剛,很想成功、很愛面子,很想證明自己。大學畢業留在北京,先是和幾個同學在電腦城開個檔口,再到生意做不下去,在地下過道買盜版碟,再出去打工做電話客服,他都是郁郁不得志的。他很愛他的父親,但他心里嫌棄這個無能的父親,不富裕的家,包括一成不變的家鄉。他剛剛掙了一點點的錢的時候,就要租車從北京開回家,再買上一車的烤鴨,花干了自己的年終獎還要負債,被同學看穿后拼命地喝悶酒。</h3> <h3>其實正清和小曉之所以分手,正清一直都是沒有搞懂,而小曉心里是很清楚的。當正清事業有了很大的氣色,邀請小曉跟他一起回家過年的時候,已經分手了一年的小曉是同意和他一起回去的。可是正清并沒有正面的跟小曉談戀愛之所以分手,而他渴望和好的事情,而是在提到自己在北京買的大房子時,他輕描淡寫的說希望爸爸和小曉都搬進去。當他聽到小曉說不會搬進去時,他有些失望、氣急敗壞,這時候,小曉講出了心里話,她說:“如果當時你覺得我不能和你過苦日子,怎么現在會認為我可以和你過你想要的日子呢?”正清說:“小曉,我真的一直想成為你想要的樣子。”小曉說:“可是,我已經不是以前的我了。”</h3><h3><br></h3><h3><br></h3><h3></h3><h3>這段話,好深刻。正清一直想成為別人希望的樣子,他希望被認可,被同學認可,被同行認可,被社會認可,當然也包括被小曉認可,可是,當他給自己過大的期許和壓力時,他的行動是逃避的。很長一個階段,他活得很頹廢,在那個不見天日半地下室的住處,他沒日沒夜的玩游戲,和網友聊天,無視小曉的存在。而當小曉離開的時候,他并沒有理解到小曉不是因為不能過苦日子,而是真的感受不到愛了。他追到地鐵站,眼睜睜看著小曉離開,而沒有勇氣把她帶回家。</h3><h3><br></h3><h3></h3><h3>第二次,小曉給他機會,跟他一起回家過年的時候,他如果走心,就會真誠的檢討自己之前錯了,并表達渴望小曉回到他身邊,而不是理所當然的以為,自己事業成功了,買了房子了,小曉就一定會投懷送抱。他不懂得當小曉沒有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她會選擇一個給她一個屋檐的男人,而她真正愛上一個人的時候,能夠感受到那份愛就比一個屋檐對她重要的多。</h3><h3><br></h3><h3></h3><h3>第三次,當他再次和小曉在飛機上見到,因為飛機停飛,需要去酒店留宿一晚的時候。他為了跟兒子視頻,讓小曉在房間里很尷尬的到處躲藏。他那么懼怕別人的目光,當酒店里有同事認出他時,他緊張地握著小曉的手僵硬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小曉是多么聰慧敏感的女人,她知道這個男人已經活在了角色責任里,她知道他從前就認為錢比愛重要,現在有妻有子,有事業,更加不會為了這愛的重逢,破釜沉舟。于是,她選擇了跟正清正式的作別,幫助他對過去釋然,放下。</h3><h3><br></h3> <h3>從這部的電影的所有情節看,正清都是深愛著小曉的,小曉也是非常愛正清的,好像他們之間,沒有什么過不去的恩怨,沒有真正的第三者出現,也沒有真正窮到日子過不下去,可是為什么這樣深愛的兩個人,卻無法回頭的錯過彼此呢?</h3><h3><br></h3><h3></h3><h3>我看第一遍電影的時候,就是覺得好遺憾,替他們惋惜,為他們的錯過心痛。可是看到第二遍,我看懂了,這樣的錯過如同我們自己生命的發生的一切一樣,都是看似偶然的必然。</h3><h3><br></h3> <h3>游戲里伊恩和凱利再次相逢,世界從黑白變成了彩色。看起來正清活得很高興,雖然有妻子的嘮叨聲,但他還是親手蒸起了粘豆包。小曉回到家鄉,不知道是偶爾駐足,還是永遠靠岸。</h3><h3><br></h3><h3></h3><h3>我真的越來越覺得中國電影總是追求一個看似圓滿的結局,其實很無趣,也很假。小曉不知道有沒有可能遇到那個可以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男人,她很孤獨,很無奈,但也活得很真實,很自我,好在她還有一個不可知的未來。正清過上了他曾經向往的生活,有房子、車子、妻子、兒子、票子,所謂五子登科,可是他永遠錯過他生命最愛的人。在我看,始終活給別人看的他,會越來越活不出自己,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會失去更多對他的生命,對他的心而言最寶貴的一切。</h3><h3><br></h3><h3><br></h3><h3></h3><h3>片尾正清的爸爸寫給小曉的信中,有一句話,很有意思。他說:“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很難。”這么文藝的話,真不像正清那個老實巴交, 開小餐館的爸爸說的話,我猜想是作者透過他的口想傳達的訊息。對于這句話,我有不同的觀點,我認為:人活著,首先一定要不辜負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勇敢的去追。發現別人給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也要勇敢的放下,哪怕心里很舍不得,很疼。一個辜負了自己的生命,此生一定會辜負很多人。辜負自己的人,活在別人的目光中,忙忙碌碌過一生,到頭來,得到的都是自己不想要的,失去的都是自己最寶貴的。可悲! 可嘆!</h3><h3><br></h3><h3><br></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铅山县|
会东县|
鄂尔多斯市|
沅陵县|
滦平县|
资中县|
祁门县|
临西县|
垫江县|
营口市|
剑阁县|
广西|
五峰|
桐城市|
广汉市|
云林县|
白城市|
洛隆县|
体育|
漠河县|
郁南县|
新营市|
阿坝|
敦化市|
永兴县|
丹巴县|
定西市|
通道|
合水县|
噶尔县|
乡城县|
梁河县|
乌鲁木齐市|
容城县|
铁岭市|
遂昌县|
南平市|
磐安县|
江西省|
沙河市|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