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云蒙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密云城區西部。云蒙山,古稱云夢山,是京郊有名的自然風景區。公園總面積2208公頃,主峰海拔1411米。園內景觀資源豐富,是一座具有山岳風光特征的北京郊外風景名勝區,有北方“小黃山”美稱。</h3> <h3> 2018年5月27日星期天,早上7點多鐘驅車向“云蒙山”出發。接近景區時,公里兩側的山巔上,雄偉壯觀的古長城,俯視著每個游人的到來。</h3> <h3> “云蒙山”地處北京市密云縣和懷柔區交界處,古稱“云夢山”,是京郊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也是北京市著名的國家級森林公園。</h3> <h3> 進入山門購買門票后,汽車在坡陡彎急的山間公路上又行駛2.5公里,才來到景區簡易的停車場。</h3> <h3><font color="#010101"> 稍事休息后,開始向海拔1411米的主峰攀登。</font></h3> <h3> 步入景區后,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凈身池”,“凈身池”坐落在山腳下溪水旁,頗具神韻,巖石溪水,曲徑通幽,別有風味。</h3> <h3> 行走在山間小路上,抬頭仰望,一座巨大的山石橫臥在道路中央。路旁邊有一塊不醒目的牌子,告訴人們這塊巨大的山石叫“藏寶石”。</h3> <h3> 大概是景區遠離繁華的城區,山上的游人稀少,山谷中偶爾能聽到游客的說笑聲。</h3> <h3> 正式進入登山道路時,一個“山高坡陡 量力而行”的牌子提醒著每一個游人,在這條山路上將要攀行海拔8、900多米高的路程,如果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足夠的體能,最好還是打道回府。</h3> <h3> 今天將要征服的“云蒙山”,對我來說是近十年來最具有挑戰性的山峰了。2010年秋季第三次登“黃山”后,這幾年很少登千米以上高山了。</h3> <h3> 云蒙山在抗日戰爭時期是豐(豐寧)灤(灤平)密(密云)三縣聯合政府辦公所在地。在“云蒙山”蓮花潭東1000米懸崖上有一處洞穴,當地人稱“豹子洞”,就是當年聯合政府辦公的地方。</h3> <h3> 1941年前后,“云蒙山”地區成為抗日戰爭八路軍的根據地,當地村民為抗戰奮不顧身地貢獻力量,八路軍晉察冀步兵十團就在云蒙山一帶與當地民眾一起開展抗日戰爭。</h3> <h3> 1941年春天,日偽軍4000余人在“云蒙山”地區實施梳篦式掃蕩十多天,妄圖一舉將平北抗日根據地摧毀。當時豐灤密黨政機關就住在豹子洞,掃蕩中敵人幾乎接近洞口,為不暴露目標,一女同志用衣服捂住自己一歲孩子嘴,洞內幾十位同志的生命保住了,孩子卻因窒息而死。這次日偽掃蕩以失敗而告終,“云蒙山”作為平北抗日根據地又一次經受了考驗。根據地像鋼鐵一樣堅不可摧,直到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h3> <h3><font color="#010101"> 上山的道路基本上就是沿著這樣的石階攀登。</font></h3> <h3> 在登上主峰半山腰“鐵脊背”的上方,有一處人工修建的觀光平臺,難得能在這么平坦的地方稍事休整。</h3> <h3> 景區內氣候涼爽宜人,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極高,山中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云蒙山”最炎熱的7月,平均溫度為20℃,比避暑山莊還低。高空負離子高于城市6—12倍,空氣濕度與通風條件優越。</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對年輕的夫妻,帶著一個5、6歲的小藍孩登山共渡周末,小盆友的“壯舉”得到了游客的贊譽。</font></h3> <h3> 距主峰還有二百米左右的地方,回眸遠眺,可以看到“天狗守門”那奇異的山峰。</h3> <h3> 歷時2小時45分,在體力將要透支的危難時刻,終于登上了傳說中的“云蒙山”。</h3> <h3> 休息了十幾分鐘,補充了些正能量,開始沿著山間棧道向山下走去。大山里異常的幽靜,除了鳥鳴、風吼的聲音,聽慣了城市車水馬龍的喧囂聲,這里安靜的有些令人不安。走出近半個小時都沒有遇到上山或下山的游人。</h3> <h3> 終于遇到一對中年夫妻,求他們幫我留下一張頗具紀念意義的照片。</h3> <h3> 一對情侶手拉著手,漫步在林蔭棧道,享受著美好的周末時光,和他們一起出行的“汪星人”見證了主人的這趟愛情之旅。</h3> <h3> 下山的道路只有三分之一的棧道,之后揍是那種最原始的山間小路了。由于景區對基礎設施投入少,各個景點指示牌都很少見,所以在管理上打了折扣。</h3> <h3> 下山的路上看到和欣賞了很多美麗的景色。</h3> <h3> “云蒙山”雖然比不上“黃山”的大美,“華山”的險峻,但這里的奇峰異石真好像在“黃山”“華山”似曾相見。</h3><h3>(照片由網絡提供)</h3> <h3>(照片由網絡提供)</h3> <h3> 篆刻在巨大巖石的“字”,還真說不出來正確的讀音。</h3> <h3> 這里是“舊村遺址”,“遺址”的來歷沒有相應的介紹和怎樣的歷史沿革。</h3> <h3> 從破敗的殘存遺物來看,村落的形成年代不會久遠,應該是近百年發生的故事。</h3> <h3><font color="#010101"> “懷古石屋”就是山腳下天然形成的大洞穴,被先人們利用做藏身歇息之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返程的路上,在公路邊又忙里偷閑收藏了幾張風景照片。</font></h3> <h3>(照片由網絡提供)</h3> <h3> 下山用了足足耗時兩個點,用身心疲憊這個詞來形容當時的感受絕不為過。雖說腿腳有些酸木,但在生命的經歷中,又一次把祖國的美好河山,北方的“小黃山云蒙山”納入視野中,豐富了我的人生和閱歷,“累并快樂著”。</h3> <h3>2018年5月28日</h3><h3> 趙 剛</h3><h3>(封底照片由網絡提供)</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伽师县|
蓝山县|
稻城县|
安乡县|
乌海市|
鹿邑县|
金平|
星子县|
宁夏|
晋江市|
峨眉山市|
黄骅市|
肇州县|
长沙县|
安宁市|
家居|
绥芬河市|
高要市|
靖边县|
三都|
衡水市|
太原市|
婺源县|
秦皇岛市|
永寿县|
韩城市|
普格县|
茂名市|
罗定市|
中江县|
梧州市|
海安县|
黄平县|
响水县|
梅州市|
江都市|
永寿县|
女性|
林口县|
安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