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焦裕祿蘭考人民心中的精神圖騰</h3> <h3>蘭考,河南省直管縣,行政區劃隸屬于河南省開封市,焦裕祿精神發源地,城市定位豫魯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地區副中心城市、全國知名紅色文化名城、中原經濟區新興戰略支點,位于九曲黃河最后一道彎,鄭州、新鄉、菏澤、商丘四市的中心地帶,是河南通往魯西南的重要門戶,是河南省“一極兩圈三層”中“半小時交通圈”的重要組成部分。</h3><div>蘭考,古為戶牖,秦置東昏,歷儀封、蘭儀、蘭封、考城。1954年6月,蘭封縣與考城縣西部合并,以二縣首字為名,稱蘭考縣。</div><div>蘭考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隴海鐵路、鄭徐高鐵穿境而過設蘭考站、蘭考南站,蘭考至菏澤菏蘭城際鐵路、蘭考至菏澤至青島董家口港鐵路、蘭考至鄭州航空港物流通道、蘭考至開封鄭開蘭城際鐵路等即將開工建設。國道G240、G310、G106在縣城交匯,連霍高速公路、日南高速公路、蘭焦高速公路(在建)在境內交叉而過。距離新鄭機場僅1小時,距離連云港僅4小時。</div><div>蘭考是著名的泡桐之鄉、亞洲最大品牌家居生產基地(在建)[7]、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民族樂器生產基地、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級生態縣、全國雙擁模范縣、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縣、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綜合性示范試點縣、全國首個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河南改革發展和加強黨的建設綜合試驗示范縣。</div><div>2017年3月27日,蘭考縣成為河南貧困退出機制建立后首個脫貧縣。</div> <h3>蘭考夜景</h3> <h3>飛馳穿越蘭考而過的鄭徐高鐵</h3> <h3>蘭考高鐵站遠眺</h3> <h3>蘭考的百貨大樓</h3> <h3>桐鄉國際</h3> <h3>蘭南湖</h3> <h3>蘭考的城市會客廳</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文化交流中心</font></h3> <h3>焦裕祿陵園鍛煉的人們</h3> <h3>你能猜出這是哪里嗎?</h3> <h3><font color="#010101">用建筑垃圾堆積起來的假山,已成為220與106國道的一道風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興蘭路上的某小區</font></h3> <h3>蘭陽湖休閑的老人</h3> <h3><font color="#010101">蘭陽湖夜景</font></h3> <h3>焦裕祿的故事……</h3> <h3><font color="#010101">春天的“焦桐”</font></h3> <h3>金牛湖的一角</h3> <h3><font color="#010101">星河公園</font></h3> <h3>夜幕下的蘭陽湖</h3> <h3><font color="#010101">文體路上的足球場</font></h3> <h3>雨后清晨的裕祿大道</h3> <h3>裕祿大道的整體風格</h3> <h3>全國基層干部的“搖籃”</h3> <h3>蘭考新一高</h3> <h3>蘭考老一高</h3> <h3>改擴建中的二高</h3> <h3>充滿著朝氣的三高</h3> <h3><font color="#010101">一棵樹見證了中原油田的變遷</font></h3> <h3>體育場</h3> <h3>蘭考音樂廳廣場</h3> <h3>隴海鐵路</h3> <h3>蘭考圖書館</h3> <h3>恒大進駐蘭考</h3> <h3>黃河灘萬畝太陽能基地</h3> <h3>紅色記憶</h3> <h3>蘭考也有煙雨江南</h3> <h3><font color="#010101">充滿活力的產業集聚區</font></h3> <h3>人民廣場</h3> <h3>蘭考新民居</h3> <h3>以下為蘭考周邊風光</h3> <h3>黃河在這拐了個彎</h3> <h3>編后:對蘭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自己的家鄉,陌生的是從沒有這么近距離的感知她,九十三天,利用休息的時間轉轉,拍的不夠全面,以點帶面見證蘭考發展,加油蘭考!!!</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交流攝影的朋友請掃描二維碼,非誠勿擾</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泸溪县|
彰化县|
鄂伦春自治旗|
乡城县|
安陆市|
连山|
堆龙德庆县|
永定县|
澄江县|
芦溪县|
高要市|
酉阳|
赤城县|
台中县|
黑山县|
大姚县|
佛教|
孝感市|
丹江口市|
文化|
哈尔滨市|
水富县|
枞阳县|
筠连县|
元江|
咸宁市|
井研县|
鸡东县|
民和|
舟曲县|
上饶县|
玛沁县|
建始县|
凤冈县|
白玉县|
栾川县|
永善县|
云阳县|
冷水江市|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