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中國古詩詞是中華文化之瑰寶,三千年來我國詩人輩出,佳作如林,許多古代詩詞,或寫景或敘事,或豪放或委婉,無不是作者的精辟之作。這些優美的名人佳句,往往以簡潔明了的詞語表現豐富多彩、深邃的意境,讓讀者產生無限空間的遐想,給人以美的享受。</div> <h3> 呤頌古詩詞使人明智,常讀古詩詞使人靈秀。學習古詩詞不僅能夠使人聰明,理智,更重要的是使人脫離庸俗和低級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h3><div> 學習古詩詞能造就和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能陶冶一個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華。</div> <h3> 一首好詩就是一位良師益友。學習古詩詞猶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聞其香、嘗其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凈化自己的靈魂、開闊自己的視野,求得身體和精神上的健康。</h3> <h3> 本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h3><div> 此詞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優美,富于哲理,情感動人,而絕唱至今。</div> <h3><font color="#010101"> 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的史詩,是中華詩詞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園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亞子盛贊為千古絕唱。這一首詞一直是人民大眾的最愛,每一次讀來都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一個指點江山的偉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種豪放的風格、磅礴的氣勢、深遠的意境、廣闊的胸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這一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通篇采用問答,以問起,以答結,以高亢快速的調子,刻繪詞人悲恨相續的心理活動。“春花秋月”,人多以為美好,可是過著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見了反而心煩,他劈頭怨問蒼天:春花秋月,年年花開,歲歲月圓,要到什么時候才能完了呢?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好奇!然而,從后主處境設身處地去想,他對人生已經絕望,遂不覺厭春花秋月之無盡無休,其感情之極端悲苦可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全曲無一秋字,但卻描繪出一幅凄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并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贊為秋思之祖,這一首成功的曲作,從多方面體現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特征。</font></h3> <h3> 這一首詞是蘇軾47歲謫居黃州游赤壁時寫的。通過對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三國的周瑜談笑破敵的英雄業績的向往,抒發了詩人憑吊古跡而引起的自己功業無成而白發已生的感慨。</h3><div> 這首詞是蘇軾的代表作。雖然結尾流露了消極情緒,但從全詞看,氣魄宏偉,視野闊大,對壯麗河山的贊美,和對歷史英雄人物的歌頌及懷念,構成了豪放的基調。</div> 這是一首描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div>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div> <h3><font color="#010101"> 在這一首詞中用典較多,然而這些典故卻用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它們所起的作用,在語言藝術上的能量,不是直接敘述和描寫,平淡無奇,而是含蓄有力,用典多是辛棄疾的特點,體現了他在語言藝術上的特殊成就。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著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詞中用典貼切自然,緊扣題旨,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font></h3> <h3> 這首詩是陶淵明在隱居田園生活之后著作的,主要體現隱居田園生活的樂趣,表達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歡喜及對大自然的贊嘆。表達了作者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田園,超脫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h3> <h3><font color="#010101"> 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此詩語言精練,通篇對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對,充分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把握運用已達圓通之境。</font></h3> 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div> 從全詞看,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蕩氣回腸,不由得在心頭平添萬千感慨。在讓讀者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并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div> <h3> 這一首詩是杜牧千古傳誦的名篇。這首詩將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交織起來進行描寫,把美麗如畫的江南自然風景和煙雨蒙蒙中南朝的人文景觀結合起來。在煙雨迷蒙的春色之中,滲透出詩人對歷史興亡盛衰的感慨和對晚唐國運的隱憂。</h3> <h3><font color="#010101"> 此詞以全幅意境寓寫整個襟抱、運用比興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實之藝術造詣,實為中國美學理想之一體現。全詞一片神行又潛氣內轉,兼有神理高絕與沉郁頓挫之美,在詞史上完全可與李太白同調詞相媲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這一首詩是吊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國風·周南·關雎》這一首短小的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著特殊的位置。它是《詩經》的第一篇,而《詩經》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雖然從性質上判斷,一些神話故事產生的年代應該還要早些,但作為書面記載,卻是較遲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說,一翻開中國文學的歷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關雎》。</font></h3> <div> 這一首詞大氣包舉,別無枝蔓,相關情事逐一說來,卻始終緊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賦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語的樸素清新的語言譜入新聲,運用凄清的音樂性語言進行抒情,又卻體現了倚聲家的不假雕飾的本色,誠屬個性獨具的抒情名作。</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font></h3> <h3> 《行路難》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這首詩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后的感慨,反映了詩人在思想上既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獨善一身的矛盾。正是這一種無法解決的矛盾所激起的感情波濤使此詩氣象非凡。詩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又使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而成為后人廣為傳誦的千古名篇。</h3> <h3>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人們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詩人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田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h3> <h3><font color="#010101"> 這一首詞運用分合頓挫,虛實結合以及敘述白描等多種藝術的表現方法,來表達作者懷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對亡妻的哀思中又糅進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將夫妻之間的情感表達得深婉而摯著,使人讀后無不為之動情而感嘆哀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這是一首詠史詩。作者借游覽武侯祠,稱頌丞相輔佐兩朝,惋惜他出師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統觀念,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 《蜀相》是我國唐代偉大詩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蜀相》七律,標志著唐時懷古作品的典則,是憑吊武侯詩歌的極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蒹葭》這一首詩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與人物委婉惆悵的相思感情澆鑄在一起,從而渲染了全詩的氣氛,創造了一個撲朔迷離、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的體現。總之,《蒹葭》詩的豐富美感,不論是從欣賞的角度,還是從創作的角度,頗值得我們重視和予以認真探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龜雖壽》全詩樸實無華,格調高遠,慷慨激越,顯示出詩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熱愛生活的樂觀精神,本詩是一首慷慨多氣的抒情詩,體現了建安風骨的鮮明特點,讀起來鏗鏘有力,決無纏綿凄惻的情調,透露著詩人堅定的意志和內外如一的質直個性。不僅如此,這首詩詩情與哲理交融,構思新巧,語言清峻剛健,將詩人的千里之志表述得氣雄力堅。</font></h3> <h3> 《登幽州臺歌》這一首短詩,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全詩語言奔放,富有感染力,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在人們面前展現了一幅境界雄渾,浩瀚空曠的藝術畫面。</h3> 岳飛此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抗戰期間這一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div> 此詞筆力之沉厚,脈絡之條鬯,情致之深婉,皆不同凡響,倚聲而歌,乃振興中華之必修音樂藝術課也。 </div> <h3><font color="#010101"> 這一首詩句句形象鮮明,可感可畫,句與句之間邏輯關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內容曉暢易解。不僅是中國歷代各種唐詩選本和別集選入此詩,連亞洲一些國家的小學課本也曾收錄此詩。寒山寺也因此詩的廣為傳誦而成為游覽勝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詞作之一。詞中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真是絕妙工巧,不著痕跡。詞人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春望》這一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表現了在典型的時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時代的人們熱愛國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達了大家一致的內在心聲。也展示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感。</font></h3> <div>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是眷懷友人之作。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可謂絕句的上乘佳品。</div> 詩人以飽蘸激情的筆觸,用鏗鏘激越的音調,奇麗耀眼的詞語,定下這開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猶如突然間拉開帷幕,在人們的眼前展現出五光十色、琳瑯滿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這景象使人驚喜,使人興奮,為全詩的抒情創造了氣氛,定下了基調。<div> 也有人認為全詩抒發的是反戰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戰爭以來生還者極少的悲慘事實,卻出以豪邁曠達之筆,表現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情緒,這就使人透過這種貌似豪放曠達的胸懷,更加看清了軍人們心靈深處的憂傷與幻滅。</div> <h3><font color="#010101"> 這一首是久客異鄉、緬懷故里的感懷詩,寫于初來乍到之時,抒寫久客傷老之情。詩的感情自然、逼真,語言聲韻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樸實無華,毫不雕琢,在不知不覺之中把讀者引入了詩的意境。像這樣源于生活、發于心底的好詩,是十分難得的。</font></h3> <h3> 這一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后為誓死明志而作。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一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范圍。</h3> <h3> 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于孤獨,過于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h3><div> 柳宗元用具體而細致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精雕細琢和極度的夸張概括,錯綜地統一在一首詩里,是這一首山水小詩獨有的藝術特色。</div> <h3><font color="#010101"> 這一首詩,以奇麗多變的雪景,縱橫矯健的筆力,開闔自如的結構,抑揚頓挫的韻律,準確、鮮明、生動地制造出奇中有麗、麗中奇的美好意境,不僅寫得聲色宜,張弛有致,而且剛柔相同,急緩相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邊塞佳作。全詩不斷變換著白雪畫面,化景為情,慷慨悲壯,渾然雄勁。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產生的惆悵之情。</font></h3> <h3> 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一直受到歷代文論家和文學史論著的一致好評。對它的學術研究,時至今日也經久不衰。</h3> <h3> 從這一首詩來看,在謀篇布局、逐層推進,乃至每一個細節的刻畫方面,都非草率從事,實是精心構思、斟字酌句、反覆錘煉的結晶。只是有一種真實的情感始終貫穿在詩歌中,并呈現為一個完整的意境,詩的語言完全為呈現這意境服務,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詩便顯得自然。總之,這是經過藝術追求、藝術努力而達到的自然。</h3> <h3><font color="#010101"> 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意思是:處變不驚、處危不屈、堅守節操、榮辱從容的精神。既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負,若無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一種志向。這結合作者官場的起起落落,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font></h3> <h3> 此文高風亮節,清雅脫俗,精短,瑯瑯上口,有押韻,實為古文中難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雙解,內容厚實而意境深遠。加上其文近似白話,易讀易解,所以成了流傳后世膾炙人口的佳品。在賞析此文的時候,如果能感動于文中的志節,這也就是讀此文的最佳所得吧。</h3> <h3> 這一首是詩人幽冷倔強性格的寫照。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h3><h3> 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h3> 這一首詩的藝術性很高,他把歌詠者與被歌詠者的思想感情融二為一,說你也是說我,說我也是說你,命運相同、息息相關。詩中的寫景物、寫音樂,手段都極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寫身世、抒悲慨緊密結合,氣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終浸沉在一種悲涼哀怨的氛圍里。<div> 它所敘述的故事曲折感人,抒發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鳴,語言美而不浮華,精而不晦澀,內容貼近生活而又有廣闊的社會性,雅俗共賞。</div> <h3><font color="#010101"> 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對仗嚴整,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音調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容獨樹碑石。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體現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font></h3> <h3> 人民日報評出中國歷史上高水平的40首詩詞!(值得收藏和背誦)</h3><h3> 詩詞選自《弘揚傳統文化》</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仓市|
丰镇市|
峨边|
元阳县|
峨眉山市|
饶平县|
古田县|
乌兰察布市|
青田县|
镇沅|
宝兴县|
衡南县|
镇赉县|
滦南县|
合江县|
安乡县|
景宁|
安远县|
日喀则市|
开封县|
庄浪县|
万安县|
紫金县|
永宁县|
望江县|
宁晋县|
全州县|
镇康县|
鸡西市|
云龙县|
怀柔区|
烟台市|
遂宁市|
桦川县|
瓦房店市|
赤城县|
新野县|
阿拉尔市|
闽侯县|
深圳市|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