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i>南美風光之三 —— 世界的盡頭火地島</i></font></b></h1> <h3>火地島位于南美洲最南端,是個由數百個小島和巖礁組成的群島。距阿根廷首都3200公里,而離南極只有800公里,是地球上最靠近南極的地方。1520年,航海家麥哲倫在發現后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時,首先看到的是島上土著居民為取暖燃起的堆堆篝火,遂將此地稱為“火地島”,西班牙語為 "Tierra del Fuego"。</h3> <h3>火地島主島面積4.8萬平方公里,總面積約了7.3萬平方公里,1881年智利和阿根廷在此劃定了邊界,其中約 1/3屬智利, 2/3屬阿根廷,隨即阿根廷在所轄境內設立了火地島區(相當于一個省),1884年確定首府為烏斯懷亞。</h3> <h3>圖中的豎線與橫線是阿根廷與智利的分界線,烏斯懷亞就位于橫線上面比格爾海峽的一個港灣處,它扼海峽咽喉,東臨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邊就是聞名世界的合恩角和德雷克海峽,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是地球上除南極外最南端的陸地,把它稱作"天涯海角"或"世界的盡頭"一點也不為過。</h3> <h3>說起火地島的地形地貌,就得先介紹一下號稱“南美洲脊梁”的安第斯山脈了:北起加勒比海岸的安第斯山脈,像一道延綿起伏的屏障,沿著太平洋東海岸向南貫穿了南美大陸的西部,全長近9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平均海拔3660米,其最高峰阿空加瓜山達6962米。但它的南端在伸至火地島之前高度不斷降低,成強弩之末啦,海水開始漫涌上來,加上強風、冰河和巨浪的作用,最終被撕裂成一大堆支離破碎的海島與島礁,其中我們登上的那個最大的島就是火地島主島。</h3> <h3>在火地島上,隨處可見安第斯山的余脈,海拔不高,但山巒迭起,云霧飄渺,雪線高度僅500米,一年四季均可見到覆蓋山頂的皚皚白雪。</h3> <h3>要說到火地島的歷史那真是一把辛酸淚哦!火地島的原住民為印第安人,主要有奧納族、雅甘族和阿拉卡盧夫族等游牧民族,已有幾千年的歷史。16世紀開始被入侵的殖民者統治、奴役,被迫參加放牧、淘金等苦力勞作,大批土著人被殺害(有點像澳大利亞唉)。因殖民者認為奧納族人阻礙了自己淘金賺錢,于是發布懸賞任務,聲稱可以用奧納族人的耳朵人頭等器官來換錢,鼓動當地的外來人口合伙驅逐、滅絕了僅存的奧納族人。這種慘無人道的鎮壓、滅絕行為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期。2010年據聯合國報告稱,奧納族的語言已經滅絕,最后一個會說這種語言的奧納族人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去世。</h3> <h3>實際上火地島的歷史是整個南美歷史的代表和縮影,這次我們到訪的南美四國,一說起印第安人,一說起土著,無不意味著逃跑、退守,甚至被消滅,歷史總是這樣的殘酷與悲情,不知道現在住在這里享受著現代生活的后人們,是否還知道他們的祖先曾經作過的孽?</h3> <h3>在火地島上,最大的特點就是什么都可以冠上“最南端的”或“世界盡頭”的稱號,因為這里不僅有最南端的城市,有世界盡頭的海峽、湖泊、森林和國家公園,還有世界盡頭的公路,鐵路,機場和港口。</h3> <h3><b><font color="#167efb">世界最南端的機場</font></b></h3> <h3>沒有想到吧,從布宜諾斯艾利斯飛過來的大灰機就降落在這個獨具特色的國際機場上啦:鵝卵石的基礎,木結構的支架,完全就是個大木棚哦。</h3> <h3>后來才知道,在這個遠離世界中心的小島上,只有木材和石頭是來源最多、成本最低的建筑材料啦!</h3> <h3>可能除了復活節島的機場像個大茅草棚外,這是我見過的最簡陋的機場了,以至于在我們離開那天,同行的朋友只顧拍照忘了換登機牌,居然也和我們一樣坐在候機室里,直到要踏上飛機的那一刻才被發現。</h3> <h3><b><font color="#167efb">世界最南端的城市</font></b></h3> <h3>1884年,阿根廷政府在這里開始建設世界最南端的城市-----烏斯懷亞市。</h3> <h3>整個城市三面依山,一面朝海,十分迷你,就像個袖珍嬰兒依偎在大山與比格爾海峽的懷抱中,直到現在全市人口還不到6萬。</h3> <h3>遠遠望去,她鑲嵌在深秋的山坡上,各種植物的火紅與金黃環繞著她,裝扮了她,遠處的雪峰和云霧陪籿著她,使她分外美麗、別致、典雅、妖嬈。</h3> <h3>這是個值得你在此慢慢品味的小城,房屋都依著緩緩的山勢建在少有的幾條街道兩側,沒有火柴盒似的高樓,多是造型各異、小巧精致、色彩鮮艷、最多兩三層高的小房子,使整個小城多姿多彩,活潑明快,極具特色。</h3> <h3>尤其是那童話世界里才會出現的、屬于白雪公主的可愛小木屋,更讓人流連忘返不舍離去。</h3> <h3>全市只有一條主要街道,叫圣馬丁大街,與海岸線平行,還有幾條很短的街道則與這條大街垂直交錯,一頭通向海邊,另一頭就延伸到山坡上。路邊多為旅館、飯店和體現南美風情的裝飾品、工藝品及旅游用品店,我們入住的酒店就在圣馬丁大街上,從這里步行到海邊只需5分鐘。</h3> <h3><font color="#167efb"><b>世界最南端的銀行</b> </font> 這座米黃色帶有鐘樓的建筑從招牌上得知是巴塔哥尼亞銀行。</h3> <h3><b><font color="#167efb">世界最南端的教堂</font> </b><font color="#010101">據說這已是烏斯懷亞最高的建筑了。</font></h3> <h3><b><font color="#167efb">世界最南端的中國餐館</font> </b>我們在烏斯懷亞的中晚餐都是在這個唯一的中餐館里解決的哦。</h3> <h3>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個像大蜘蛛似的帝王蟹啦,味道鮮美,一只足有一公斤重!</h3> <h3>烏斯懷亞的緣起,也與澳大利亞相似,19世紀末20世紀初,阿根廷政府效仿歐洲國家把囚犯流放到殖民地的做法,在此建立了烏斯環亞監獄,這就是烏斯懷亞的前身。</h3> <h3>1947年,阿根廷總統貝隆下令關閉監獄,并把監獄改建成了博物館。如今博物館的外墻上,還特意設計了獄警值守、犯人企圖越獄、獄警捉拿逃犯的多組雕塑,意在提醒人們這里曾經發生過的故事。</h3> <h3><b><font color="#167efb">世界最南端的政府 </font></b> 這里是烏斯懷亞市政府辦公的地方。</h3> <h3>政府辦公樓對面的小廣場上有飄揚著的國旗和持槍軍人的雕塑。</h3> <h3>路邊的街心花園里保留著記載印第安人發展歷史的兩組白色雕塑。</h3> <h3>似乎我也應該在這里標上“<b><font color="#167efb">世界最南端的街心花園</font></b>”。</h3> <h3>只有在面向港灣的海邊看到幾棟稍高的樓房,這可都是<b><font color="#167efb">世界最南端的海景房</font></b>哦!</h3> <h3><b><font color="#167efb">世界最南端的港口</font></b></h3> <h3>烏斯懷亞港坐落在比格爾海峽的港灣里。 1832—1836年間,英國生物學家查理·達爾文曾率隊從這里登陸,用了四年時間對火地島生態環境進行考察,此后火地島便名聲大振,這條海峽也因達爾文考察時所乘英輪“比格爾號”而得名。</h3> <h3>烏斯環亞港是個天然深水港,可以停靠大噸位游輪,因此該港也成為世界各國去南極考察的主要出發地和重要后方基地,所有考察船都在這里補充燃料和食品。隨著南極熱的興起,我也無數次向往從這里出發,踏上去南極的航程,終因懼怕德雷克海峽的暈船而一次次放棄哦!</h3> <h3>立在海邊的標志牌提醒著來往過客,這里才是世界的末端。相比起我國海南三亞的“天涯海角”,澳洲塔斯馬尼亞省亞瑟港的“世界盡頭”,南非開普敦好望角標注的“世界最南端”,葡萄牙的羅卡角“陸止于此、海始于斯”的石碑......在南緯53度的烏斯懷亞港面前都只能是乖乖離開啦!</h3> <h3>港區的進出大門,里面堆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集裝箱。</h3> <h3>雖然南半球的夏季早已過去,但港灣里仍停靠著不少豪華游艇和帆船,人們都愿意在這"世界的天涯海角”領略地球最南端的海洋風光和火地島那獨特的原始景觀。</h3> <h3>導游說這艘戰艦還是二戰時期留下的,一直停泊在這里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那段歷史。</h3> <h3>矗立在海港西邊的雪山見證了烏斯懷亞港的繁榮與驕傲:這里留下了無數探險家和航海家的足跡------麥哲倫的船隊,繞過合恩角的荷蘭航海家斯豪滕,登上此島的達爾文,考察比爾格海峽氣候的“小獵犬號”的科學工作者們.....感謝他們為烏斯懷亞的今天所做的貢獻!</h3> <h3>烏斯懷亞在印第安語里,是"觀賞落日的海灣"之意。我們在港口游覽的第一天并未見到落日的輝煌,卻在第二天早晨,意外地欣賞到萬里朝霞的美景,沒想到世界盡頭的日出居然是如此壯觀,如此磅礴!</h3> <h3>何曾見過這樣富麗堂皇的火燒云?</h3> <h3>幾乎整個天空都被極其夸張的紅色渲染了。</h3> <h3>港口被籠罩在美麗的云霞中。</h3> <h3>港灣里平靜的水面似乎要被天上的云彩點燃啦!</h3> <h3>金色的云彩越來越低、越來越濃,云蒸霞蔚,水天一色,那停靠在港口的紅色游輪反而成了這幅油畫中的點綴。</h3> <h3>晨風輕卷著云彩,霞光變幻莫測,空中與水中都布滿了神奇的圖案,就是最著名的畫家也描繪不出這樣動人心魄的場景哦!</h3> <h3>東方逐漸亮了起來,山脊后面隱約可見那即將噴薄而出的太陽。</h3> <h3>最后一抹霞光如探照燈般直射在西邊的雪山上,我還是第一次拍到如此輝煌的金頂!真是太幸運了!</h3> <h3><b><font color="#167efb">世界最南端的國家公園</font></b></h3> <h3>距離烏斯懷亞12公里的火地島國家公園面積約630平方公里,從前是一片原始森林,在烏斯懷亞建城過程中,流放這里的犯人曾大肆砍伐樹木,對生態造成了一定的破壞。為保護生態,改善環境,阿根廷政府于1960年在這里設立了世界最南端的自然保護區,并正式成立了火地島國家公園。</h3> <h3>慶幸的我們是在最美的秋季來到這里,觀賞它的極地自然風光:清澈見底的湖泊溪流、長滿毛菌的原始森林、水草豐沛的海灣綠地、紅黃交織的各種植被,以及那遠遠陪籿著的雪山冰川。步行在林間小道上,品味那冷凝清新的空氣,真正體驗了一把 “世外桃源” 的驚艷和 “天涯海角”的愜意。</h3> <h3><b><font color="#167efb">世界最南端的火車站</font></b></h3> <h3>公園里的小火車站歷史要比公園久遠的多:1902年為建設烏斯懷亞監獄,被流放到島上的囚犯們被迫來到深山老林里伐木采石,用公牛拖動裝載建材的車廂運往建筑工地。1910年年初,人們發明了這種寬度60公分的鐵軌,可以取代昔日的木質軌道,總長25公里的鐵路先后建設了18年才完工。那時的小火車每天運送囚犯從監獄來到這里干活,所以被叫做“囚徒列車”。1947年阿根廷總統下令關閉監獄后,小火車也就此停運。直到1994年,島上政府為發展烏斯懷亞的旅游業,火車站在復建后重新開始運營。</h3> <h3>現在小火車行駛的路線只保留了當年25公里的最后7公里行程,全部是在火地島國家公園內運行,沿途可看到群山環抱、森林密布,湖水清靜,風光秀美的原始景色,中途還可停靠馬卡雷納站,下車穿過草地密林去欣賞冰川與瀑布,因而成為公園里最受歡迎的旅游項目之一。</h3> <h3>火車站內懸掛著各國國旗。</h3> <h3>檢票窗口只有一名美女在值守。</h3> <h3>因為深秋的緣故,氣溫較低,游客并不多,小火車都靜靜地停靠在站臺上。</h3> <h3><b><font color="#167efb">世界最南端的郵局</font></b></h3> <h3>沒想到舉世聞名的郵局居然是如此的簡陋:一個舊鐵皮房架在短短的棧橋上,如果沒有棧橋中部的郵局標志,誰也不會想到這就是世界盡頭的郵局。</h3> <h3>導游介紹說,這個郵局是私人的,主人名叫卡洛斯,不過因年事已高,多數時間不在崗,遺憾的我們沒法從這個紅色郵筒里給家人發一封蓋有世界盡頭郵戳的明信片啦!</h3> <h3>雖未見到老人,但卻被他的愛國情懷所感動:不僅棧橋四周插滿了國旗,還模仿比格爾海峽上的那座被稱作“世界盡頭的燈塔”在這里建了個航標燈供游客拍照,并把自己幾十年來的營業收入全部捐給了火地島國家公園。</h3> <h3><b><font color="#167efb">世界最南端的公路</font></b></h3> <h3>大巴車載著我們穿過整個公園,終于見到這塊著名的標志牌了,它就是貫穿美洲大陸的3號泛美公路的終點(當然也可以說是起點)牌子上標注著:拉帕塔亞灣,阿根廷3號公路,距離布宜諾斯艾利斯3079公里,距離美國阿拉斯加17848公里。</h3> <h3>在標志牌的后面,伸展到海灣旁的岬角上建有木制的棧道,長長棧道的終點,是烏斯懷亞市陸地的最南端。</h3> <h3>我們走到了棧道的盡頭,再往南就是南極洲了,讓我們集體發個來自世界盡頭的問候吧!</h3> <h3>突然想到:當你面對海峽、面對南極時,確實是站在了世界的盡頭;可是如果你轉過身來,難道不就是世界的開始嗎?</h3> <h3>允許我借用這張廣為傳播的明信片上的那句話作為本篇的結尾吧:</h3><h3>烏斯懷亞,世界的盡頭,也是世界的開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长泰县|
新郑市|
嘉峪关市|
边坝县|
常熟市|
乌拉特后旗|
腾冲县|
靖西县|
麻城市|
保定市|
加查县|
清水河县|
澄迈县|
永丰县|
改则县|
巴彦县|
慈利县|
延长县|
涞水县|
德化县|
龙山县|
尼木县|
岑溪市|
田林县|
合肥市|
晋江市|
芜湖市|
新泰市|
衡水市|
龙海市|
界首市|
石河子市|
泗水县|
南江县|
华亭县|
含山县|
咸宁市|
买车|
金华市|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