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無限風光在險峰之一陜南篇

凌空飛舞

<h3>西南行自駕游歸來多日,思緒似乎依然飄蕩在青藏高原的上空,好像拽不回來。回味一下,此行有我們老兩口的"幾個之最":一是行程最長。倆人單車、30天、1萬公里,穿越12省區游覽38縣、鎮:北京-河北-山西-陜西-四川-西藏-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北-北京。二是路程最艱難。之前多次自駕,經歷諸多復雜路況,走過各種"爛路、險路",也算"身經百戰"了。但以往的"爛路、險路",基本上是局部,或百十公里或一兩天。此行自陜南進川北、川西,之后川藏進、青藏出。整個行程,有一多半的時間,是持續行駛在險峻、擁堵、破爛的道路上,應付各種復雜和突發情況。也許這并不是我們走過的最險路段,卻是最艱辛的路程。三是"海拔"最高。之前曾幾次進入高海拔區域,并無恐懼。但此行方知,川藏線"險"、青藏線"高",過拉薩后,連續70小時,每一口呼吸都在4200-5200的海拔之間,那種感覺與白天在四五千米經過、停留,晚上則睡在3500以下,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很多人走過了川藏線,卻在拉薩之后的行程發生"高反"。我們終于挺過來了!四是最酣暢淋漓。此行是對體力、耐力、毅力,甚至心智的極大考驗。又一次證明先生駕駛技術超一流;而我的行程設計也更詳盡周密,導航、后勤保障無一紕漏,旅行圓滿平安。當我們兩個合計136歲的老人,經歷了艱難險峻,馳騁在青藏高原連綿不絕的雪山之間,那種自由翱翔之感覺,愉悅、奔放之心情,確實無與倫比。面對布達拉、面對然烏湖、面對可可西里無人區,竟熱淚盈眶,激情澎湃,一句毛澤東詩詞涌上心頭,此行"無限風光在險峰"。</h3> <h1><b> 一、陜南篇</b></h1> <h3>北京-山西新絳-陜西富平習仲勛陵園-商洛市鎮安縣-安康市瀛湖-漢陰漩渦-石泉熨斗-漢中市-寧強青木川-四川廣元市</h3> <h1><b> D1日行八百到絳州</b></h1> <h3>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城距G5高速很近,是歷史悠久的古城。原名絳州,春秋時曾為晉都,戰國時屬魏,隋代時是州治,距今已1400多年。&quot;龍興寺&quot;、&quot;絳州三樓&quot;和&quot;絳州大堂&quot;,分別為國家和省級重點文保單位。龍興寺創建于唐,原名碧落觀,唐成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稱龍興寺,宋太祖趙匡胤曾在此寓居。寺中最醒目的是始建于唐代、1941年重修、至今保存完好的龍興寶塔。塔高43.7米,八面十三層,塔身系磚木結構,塔型呈圓錐型。看去甚為古樸端莊。如今已是新絳縣的標志性建筑。</h3> <h3>沿貢院街西行兩三百米即尋到&quot;絳州三樓&quot;鐘樓、鼓樓、樂樓。最低處是樂樓,即戲樓,樓臺上有對聯&quot;一口述說千古事,雙手操縱百萬兵&quot;,想必這里演過許多皮影戲吧。高坡之上是高大的鼓樓和不起眼的鐘樓。鼓樓下、鐘樓前有些練習鼓樂的人們。鼓樓北側是城隍廟,西側則是&quot;絳州大堂&quot;。</h3> <h1><b> D2鎮安縣</b></h1> <h3>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是此行第一個"目標"。下車即被這個山坳中的小城所吸引。先登上西山的"繡屏公園"俯瞰縣城全景,再到東山游覽夕陽余暉和夜幕華燈下的"金臺山文化旅游區",足足逛了4個多小時,余興未盡。"金合山文化旅游區"是在鎮安古興隆寺基礎上,依山勢而建的一組仿古建筑群,綠山環繞,兩河懷抱,建筑雖不夠精美,但很有特色。</h3> <h3>鎮安縣城的地域有很大局限性,四周被群山緊緊裹挾,狹小空間內既有層層疊疊的住宅,又要有休閑娛樂區,顯得很逼仄。</h3> <h3>金臺山的仿古建筑與周邊高樓初看很不協調,但晚上在金臺山與許多市民同賞夜景,聽著看著他們悠閑愜意的狀態,又感覺這兩者其實缺一不可,也是一種和諧吧。</h3> <h1><b> D3壯哉塔云寺</b></h1> <h3>縣城至塔云山景區40公里繞山路,連續急彎。據說景區的特色是險峰、怪石、古松、云海、幽洞、峽谷、密林和道觀。游覽之后,我印象最深的一是云海。進山途中即看到云霧繚繞,進景區后,總算云霧尚未散去,搶到幾張,差強人意。有發燒友4點就來拍了,真心佩服。<br /></h3> <h3>二是道觀與山體的絕妙搭配。始建于明正德年間的多座道觀建筑群與各個山頭巧妙相融,相互映襯。最著名的是是&quot;觀音殿&quot;。塔云山主峰金頂海拔1665.8米,形似寶塔,直聳云霄,素稱&quot;金頂刺青天,松海云霧間&quot;。所謂金頂,就是建于塔云山的萬仞絕頂之上的觀音殿,三面懸于萬丈深淵,真是鬼爺神工,嘆為觀止。攀上陡峭的臺階,走進那僅僅五六平米黑咚咚的小廟堂,里面居然坐著位白胡子老道,接受香客們虔誠的膜拜。景區游覽圖將其稱為&quot;舍身廟&quot;,似乎更為貼切。</h3> <h3>先后登上三處最高的山頭,即金頂、玉皇殿和福壽亭。其實金頂并不是最高峰,從通天梯爬到福壽亭才是最艱難的,坡度45度左右,臺階的層級又很高,不過途中可俯拍觀音殿和摩月樓。拍攝觀音殿的另兩個絕佳處是紫嵐臺,可拍正面全貌;去摩月樓的棧道處則可拍"秦楚一柱、絕頂道觀"之景象。摩月樓適合從不同角度遠觀欣賞,近看并無特色。旁邊的玻璃棧道35元,亦如此。下山坐"滑道",就是長880米的石滑梯,不時有彎道,有護欄很安全、速度可控,蠻有趣味,</h3> <h1><b> D4瀛湖和鳳堰古梯田</b></h1> <h3>安康市的瀛湖是西北五省最大的淡水湖。總面積100多平方公里,水域有77平方公里,它是安康水電站樞紐工程、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2012年建成生態旅游區。我們未坐船游湖,而是開十余公里盤山路到天柱山白云寺,登高遠眺。漢江、瀛湖、電站大壩、一眾大小島嶼等一覽無余,盡收眼底。瀛湖四面被翠綠青山環繞,凸出的島嶼將瀛湖好似諾大一片的楓葉,漢江則向飄向遠方的綠綢。湖面蒙著一層薄霧,加上相機焦段不足,拍照效果受限,但景象依然頗為壯觀。天柱山又名天竺山,白云寺孤傲地坐落于山巔。下山后到瀛湖碼頭轉了轉。</h3> <h3>下午沿G65-石蒿路-漢漩路往漢陰縣漩渦鎮。漩渦鎮的"鳳堰古梯田"是目前秦巴山區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距今逾250年,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梯田綿延十幾公里,分散在海拔五六百米的深谷中,阡陌縱橫,高低錯落,村舍點綴其間。我們沿盤山路邊行邊看,在東興、東河、鳳江、黃龍幾個點停留賞拍。這里比不上元陽、龍勝、紫鵲界等那么恢弘壯闊,色彩斑斕。山谷中那些梯田,大小不一,很多甚至只有幾行,但它們在崇山峻嶺間歇連綿,在溝溝坎坎中延伸。很多線條也有如行云流水,耐人尋味。而那田間的房舍、裊裊的炊煙、勞作的農夫和老牛,又似一幅濃濃的山水田園詩畫。據說油菜花盛開時觀賞性更強。</h3> <h1><b> D5漢陰和熨斗</b></h1> <h3>晨起小雨迷蒙,暫緩出發,在縣城轉轉看雨勢再定行程。漢陰也是座山城,城北的龍崗山頂有座寶塔,直奔而去,竟有意外"發現"-2008年修建的龍崗城市郊野生態運動公園。最醒目的是矗立在數十級石階之上"龍崗閣",五層十二角重檐、雕梁畫棟,建筑精美。周邊有"陜南抗日第一軍紀念碑"、林蔭廣場、千步梯牌樓、抱翁丈人雕塑、鳳凰亭、朝陽門等,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站在龍崗閣,整個城區盡收眼底。周邊群山環抱,森林翠綠、云霧繚繞;漢江繞城而過,建筑高低錯落,不禁大贊,美哉漢陰!林間小道上不時有雨中漫步之人;龍崗閣旁還有醫務室、警務室,大夫熱情引路。小縣城鎮安、漢陰,市民們均有如此休閑好去處,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成果和縮影吧。</h3> <h3>從漢陰縣走十余公里G7011十天高速后,即進入石蒿路-喜熨路,行駛在喀斯特地貌的富水河峽谷之中,秦嶺巍峨,漢江碧綠,竹林青翠,已是一派江南景象。石泉縣熨斗鎮位于三縣交界處,曾是川楚古道上的重要驛站,距今已千余年。古鎮并不大,如今因公路交通發達,當年"小漢口"的謂稱早已風光不再。近公路的一部分生活氣息濃郁,與一般小鎮并無區別。過了"川楚古道"的牌坊門才是刻意保留的古街區。石板路、木板門、小店鋪,恬淡、古樸、清凈。當地的甜酥麻餅2元一個,純瘦臘汁肉夾饃8元,酸湯餃子一大碗20個10元,實惠好吃便宜。</h3> <h3>看古鎮全貌需上對面的&quot;茶山&quot;,坡陡彎急路窄,無法錯車,幸虧車少車技高。山頂有&quot;熨斗茶葉現代農業園區&quot;、大片的茶林和一個小觀景亭。極目遠眺,漫山遍野的翠綠之中,熨斗古鎮的白色建筑群恰如一柄長長把手的鐵熨斗,安寧靜臥在青山翠谷之中,如世外桃源。</h3> <h1><b> D6(上)漢臺和石門</b></h1> <h3>漢中市的口音、餐飲、狀態,極近川味。零星小雨中步行去古漢臺和拜將壇。周邊的漢臺路、將臺巷等是老街道,綠樹成蔭。古漢臺是公元前206年,劉邦在漢中當漢王時的王府,為楚漢相爭時期筑建。劉邦駐漢中發跡而定鼎,故將國號定為漢。這高臺就被后人尊稱為古漢臺。宋代張少愚"留此一坯土,猶是漢家基",就是指殘存的高臺。也說明那時漢臺已殘敗。1958年,依托古漢臺,建立漢中市博物館。進館后迎面的高臺即古漢臺,臺上最高處原為南宋時修建的天漢樓,現在是三層的望江樓,飛檐斗拱,色彩艷麗,頗顯奢華和氣派。不過如今站在這里已望不到漢江了。博物館有三個院落,均為明清建筑以主的園林式風格。有館藏宗教造像陳列室、石門十三品陳列室、褒斜古棧道陳列室、東西華亭、北大門仿古建筑群、桂蔭堂等。古漢臺免票,昔日的帝王宮廷,如今已成為訪古覽勝的佳境。</h3> <h3>距古漢臺800米的拜將壇,相傳為劉邦拜韓信為大將時所筑。過去的一切早已蕩然無存,如今諾大的場地,最突出的是韓信的巨型雕塑。我印象深刻的是園中一組仿漢建筑中的&quot;天漢古韻文物展&quot;,擷取了漢中市境內出土的歷代精美文物以及一些發生在漢中的著名歷史事件,以6個展廳分別介紹了石器、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唐宋和元明清時期的漢中,展示漢中源遠流長的歷史、燦爛輝煌的文化、悠久深厚的底蘊。漢中北倚秦嶺,南屏巴山,中部是漢中盆地。勝跡歷歷,史冊煌煌;棧道干里,漢水東流,史稱&quot;天漢&quot;。漢中,在國家的地位雖不及歷史上鼎盛、但從展覽中看到了這個城市難以褪卻的底色和文化源流。</h3> <h3>石門棧道風景區距漢中市中心20公里。門票80,65歲以上免。川陜之間的棧道始建于戰國,興盛于秦漢,其中南起褒谷口(今漢中市褒城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縣斜峪口),全長235公里的褒斜道被稱為&quot;蜀道之始&quot;,石門棧道是其中一部分。&quot;明修棧道暗渡陳倉&quot;就出自這里。真正的古棧道和石門早已被水淹沒,目前景區是2006年興建。進景區后是沿褒河前行的2公里步道(觀光車單程12元),兩側是歷史人物和典故雕塑等,最巨大的兩組是劉邦、蕭何、韓信和漢武帝、霍去病、衛青。</h3> <h3>到翠屏橋后走一段仿古棧道就登上宏偉的石門大壩-70年代曾是中國最高的混凝土雙曲拱壩。站在大壩上,南邊是褒河兩岸懸崖峭壁,東岸上方是高高的水泥墩支撐的316國道,載重大貨車不時飛馳而過、穿入隧道;下方則是不知建于何時、已破敗不堪的川陜老路,新舊對比,一目了然。大壩北邊廣闊的水面是石門水庫。照片6是抗戰時期修筑西漢公路開鑿的&quot;新石門&quot;,岸邊還有設計、修造者張佐周之墓。為人民為國家造福的人,青史留名。照片7是石門水庫,對岸是郵亭、風雨橋和石門驛站。</h3> <h1><b> D6(下)勉縣之武侯</b></h1> <h3>勉縣原名沔縣、1964年更名。勉縣歷史文化悠久,最早的文物遺跡可追溯至舊新石器時代。據縣旅游局宣傳冊介紹,&quot;勉縣的三國歷史文物古跡是全國數量最多、密度最大、影響最廣&quot;的,有&quot;蜀漢重鎮&quot;&quot;武侯故里&quot;之稱。西漢初年,劉邦遣韓信從勉縣&quot;暗度陳倉&quot;出定三秦;三國時期,諸葛亮在勉縣定軍山下設八陣圖、制木牛流馬,八年屯兵,五次北伐,最后遺命定軍山下。我們重點游覽了武侯祠、諸葛古鎮,拜謁了武侯墓。</h3> <h3>全國多地興建過武侯祠,名氣最大的在成都,而最早的則在勉縣。它始建于公元263年(蜀漢景耀六年),是唯一由皇帝(后主劉禪)下詔修建的。占地80余畝,現有明清風格的古建筑30余座150余間,有漢以來的碑刻、匾聯和館藏文物200多件。特別是匾額極多:"大漢一人""其猶龍乎""天下奇才""山高水長""精忠敬德""醇儒氣象""季漢伊姜"……對這位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給予了極高評價。園區環境很好,許多古樹名木,碩大的荷花玉蘭和紅、白兩色的石榴花非常漂亮。這里不僅可尋古探幽、也是清雅的園林藝術區。</h3> <h3>穿過1803年重建的望江樓、出武侯祠后門,即是諸葛古鎮。這是陜旅集團以諸葛亮生平為線索打造的人造景觀。面積300余畝,有水街、旱街、八卦陣、馬超墓、草船借箭等。多種建筑風格、多組雕塑景觀、博物館和大型實景演出等。休閑娛樂的性質更濃郁些,恰逢周末,游客眾多。</h3> <h3>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伐魏時,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軍中。當時為迷惑曹魏,密不發喪。后來蜀漢朝廷按其責命,歸拜于定軍山下。諸葛亮生前輔位劉備建立了蜀漢朝廷,死后追謚"忠式侯"。千百年來人們稱其墓地為武侯墓。勉縣武侯墓20多年前就是國家文保單位,面積大,環境清幽,古柏眾多。特別是山門院內22株1700年樹齡的古柏,高大參天,環繞在巨大的墓丘周邊,更添肅穆。</h3> <h1><b> D7古鎮青木川</b></h1> <h3>沿勉鋼路-G5京昆-大羊路-014鄉道-大青路行駛180公里,抵達漢中市寧強縣青木川古鎮。</h3> <h3>青木川地處陜甘川三省交界處,為&quot;一腳踏三省&quot;、羌漢雜居地。因川道中一棵古青木樹而得名。古鎮形成于明代,成型于清中葉,鼎盛于民國,歷來商賈云集,兵家必爭。如今古木已杳然無尋,但青木川名字卻流傳開來。古鎮歷經滄桑,保留許多獨具特色的古街、古祠、古道、古建筑群等遺跡。</h3> <h3>登上新街中部的棲鳳樓,可東西南北四望,看古鎮格局、看眾生百態。整條古街呈現出&quot;平盤端凳,雕窗扇門,院落集中,四水倒淌&quot;的格局。</h3> <h3>古鎮中有條金溪河,將鎮子分為新街、老街,其實都是明清老建筑,新街建的稍晚些。河上一座華美艷麗的古廊橋-飛鳳橋,將兩街連接起來。老者、娃娃們閑靠在廊橋邊,那樣安逸。</h3> <h3>古鎮現在還留存的幾處不同風格的大宅院。&quot;榮盛魁&quot;又名&quot;旱船房&quot;,是座三層的船型建筑。每層若干包廂,仿照輪船的船艙等級排列。當年是三省邊界有名的休閑娛樂場所。我看著就像&quot;花樓&quot;。</h3> <h3>青木川最著名的建筑是"魏府宅院"。由二進式新、老兩宅組成,是當年魏輔唐生活和處理政務的地方。魏輔堂是個復雜的傳奇人物,靠種植罌粟發家,買槍屯兵,結交綠林,培植羽翼,因殺死民團團長而掌握了當地大權,擁有上千人數百條槍,成為陜甘川邊界一支強大的地方武裝。當過團總、寧西人民自衛總隊長、川陜甘九縣聯防辦副主任等,建有多處豪宅,娶了6個太太。但他重視文化,辦中學,辦劇社,送鄉里貧困孩子出去念書;他種大煙,自己不抽,也不許部下抽。作家葉廣岑的長篇小說《青木川》及由此改編的電視劇《一代梟雄》,就是以魏輔堂為原型,也讓青木川的知名度大為提升。1950年1月,魏率三百余人向人民政府繳械投誠,1952年4月,因反革命罪被處決于青木川。1987年經寧強縣法院重審,撤銷當年的刑事判決,對其不予追究刑事責任。&quot;人&quot;真是不能以簡單的&quot;好壞&quot;二字來定論。老街背后山坡上是保留至今的輔仁中學,鮮艷的國旗在操場上飄揚。</h3> <h3>攀上鎮子東邊山頂的"回龍閣",俯瞰整座鎮子,金溪河還真像一條臥龍呢。</h3> <h3>下一篇為&quot;無限風光在險峰之川西北篇&quo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宁| 蒲江县| 噶尔县| 冷水江市| 会昌县| 高碑店市| 甘南县| 刚察县| 芮城县| 永和县| 莫力| 涪陵区| 新宾| 庄河市| 和硕县| 英德市| 合肥市| 桑日县| 新昌县| 望都县| 峨眉山市| 砀山县| 孝昌县| 宁晋县| 邵东县| 邢台县| 牡丹江市| 永胜县| 苏州市| 苍溪县| 迁安市| 汝南县| 博湖县| 普宁市| 大邑县| 梁平县| 保定市| 正定县| 定陶县| 诸城市|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