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知青,“知識青年”的簡稱,是一個專有名詞,特指那些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間、在城市中學畢業以后到農村去工作生活的年輕人。<br></h3> <h3>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毛主席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于是全國從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到六八年聚集的三屆城鎮初中、高中畢業生紛紛響應偉大領袖的號召上山下鄉,這就是稱之為的“老三屆”。<br><br></h3> <h3>2018年5月20日廣雅知青與陽山知青重游當年參與建設的 水晶背水庫<br></h3> <h3>隨著歲月靜靜的流過,許多往事會在歲月中沉淀。而我們那段充滿激情的知青歲月,沉淀越久,越覺珍貴。<br><br></h3> <h3>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已過50年。</h3> <h3>再聚首的喜悅,使我們這些年過半百的人,煥發出了青春的活力。<br><br></h3> <h3>依然英姿颯爽</h3> <h3>知青歲月是一代人的共同記憶。下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是歲月的味道。<br><br></h3> <h3>還是當年那口水井,心比瓜還甜。</h3> <h3>這里的山,水還那么的熟悉。</h3> <h3>知青,是懷舊的。每個知青都會講一些當年的故事。對我們來說,只要一提起知青生活,便能立刻把我們帶回到青年時代,帶回到廣闊天地。<br><br></h3> <h3>當我們的芳華遇見你時,我們便成為了知青。<br><br></h3> <h3>淚眼朦朧中讓我們再一次回望這熟悉的一切,真不知道再次見到時會是什么時候啊!<br><br></h3> <h3>還是一樣的房子,一樣的人。</h3> <h3>這一代人始終堅信:不管吃多少苦,都要保持樂觀。<br><br></h3> <h3>走過激情燃燒的歲月,積極、向上、樂觀、執著是這一代人留給后輩的精神食糧和寶貴財富。<br><br></h3> <h3>1970年,時任縣委書記,縣革命會主任,縣武裝部部長張仕儒同志為建設水晶背水庫所作的一首詩。</h3> <h3>縣委書記大會上說話。</h3> <h3>即是書記,又是戰斗員,時任縣委書記,縣革命會主任,縣武裝部部長張仕儒同志(前一)在水晶背水庫建設工地上帶頭挑土方。</h3> <h3>知青是一段光輝的歷史,知青是一曲壯麗的凱歌!</h3> <h3>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一段歷史,其中發生的一個個故事令人或唏噓、或悲傷、或贊嘆、或激昂。這個舉措改寫了千千萬萬個下鄉知青的命運。他們用自己所經歷的苦難和磨煉譜寫的青春之歌,是當代中國歷史上激情澎湃的樂章。在后來的歲月里,經過錘煉和洗禮的他們,不論是在城鎮還是在鄉村,不論是在田野里還是在機床旁,他們用辛勤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又為中國的發展建設貢獻力量。他們所做的這一切,值得永遠鐫刻在共和國的豐碑上。<br><br></h3> <h3>現在的石坳在保留生態環境中尋求發展 保留淳樸的鄉土情懷<br>石坳村美 山水無處不田園<br>石坳鷹嘴桃園</h3> <h3>完整的村莊。整個石坳生態公園保留了六七十年代的建筑。</h3> <h3>石坳聚賢居農莊(位于坑口村)</h3> <h3>石坳村莊攝像基地(位于坑口村)</h3> <h3>石坳瀑布(位于婆皮坑村)</h3> <h3>石坳仙人石(位于陂頭村)</h3> <h3>石坳田園風光(位于塘下村)</h3> <h3>石坳迎客石(位于陂頭村)</h3> <h3>石坳水晶背水庫(位于水晶背村)</h3> <h3>陽山縣石坳村,是一個有著歷史文化的旅游生態公園。<br></h3> <h3>地址:清遠市陽山縣陽城鎮石坳村,導航:陽山縣石坳村(即可)</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东莞市|
洛浦县|
儋州市|
库尔勒市|
潜山县|
孟村|
双流县|
汉阴县|
阿拉尔市|
金湖县|
诸城市|
古丈县|
南江县|
曲靖市|
定边县|
瑞丽市|
宜川县|
祁连县|
华宁县|
嘉义县|
靖远县|
澎湖县|
什邡市|
钟祥市|
荆门市|
扎赉特旗|
长治县|
庆阳市|
板桥市|
紫阳县|
安乡县|
晋江市|
凤冈县|
厦门市|
浮山县|
渭南市|
新野县|
灵丘县|
湾仔区|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