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拉林中學77班同學聚會集錦</h3> <h3> 浩瀚星空,時光或許真的不會老;渺渺人生,我們都有老的那一天。</h3><h3> 五十年的悠悠歲月,悄然而逝。歲月的滄桑,改變了我們的容顏,卻改變不了那份濃濃的同學之情。</h3> <h3> 在泛黃的照片里,也許你記不清了每個人的名字,也許你我已模糊了昔日熟悉的面孔,但鮮活感人的故事猶存。</h3> <h3> 人生路上我們一路回味,一路分享。我們堅信同學之情在我們的記憶中永不散場。</h3> <h3> 多年的翹首期盼,終于迎來了同學聚會。一聲"老同學"喚起了昔日的所有記憶。</h3> <h3> 一晃又漫長的等待。歲月積淀了太多太久的思念。</h3> <h3> 一個親切的回眸,一句溫暖的話語。</h3> <h3> 時光靜好,淡淡流年,依舊笑顏相對。</h3> <h3> 我們有緣,我們彼此掛念,瞬間就是永遠。</h3> <h3> 別時青澀,聚時鬢白。滄桑坎坷,情愫依舊。</h3> <h3> 無論是飛黃騰達,還是堅守平凡,仍是同桌的你。</h3> <h3> 無論是風彩依舊,還是容顏漸老,還是心中那個她。</h3> <h3> 這是同窗幾載的依戀,這是歲月青蔥的證明。</h3> <h3> 老同學是一段難忘的歲月,是一生共同的作業。</h3> <h3> 團支書又上起久違的政治課。</h3> <h3> 一邊品美酒,一邊翻拾記憶。</h3> <h3> 兩鬢霜白,仍風情萬種。</h3> <h3> 相逢如畫,確美輪美奐。</h3> <h3> 興尤未盡,再敘山莊。</h3> <h3> 談至興濃,載歌載舞。</h3> <h3> 同學們能常相聚得益于徐芝清前幾年建立的77班微信群。網絡架起同學之間聯系的橋梁。</h3><h3> 那時群里雖然人少,話語卻多。二個男生被稱為"黨代表",常常被幾個嘴尖舌快的"娘子軍"說得"敗下陣"</h3> <h3> 群之橋初次促成的較大型聚會是在陳玉良家舉辦的盛夏綠色鄉村宴。</h3> <h3> 留下了珍貴的合影。</h3> <h3>回程在拉林又照了像。</h3> <h3> 從此同學們各種形式小聚不斷。</h3><h3> 這是二次在山河相聚的幾個鏡頭。</h3> <h3> 在五常相聚的次數就更多了。</h3> <h3> 在哈市聚會。</h3> <h3> 在秦皇島聚會。</h3> <h3> 同學進京也與在京同學常聚。</h3> <h3> 第一件事就是看望恩師。</h3> <h3> 應蘭樹文同學之邀赴北極村旅游。</h3> <h3>在黑龍江畔留念照。</h3> <h3> 今年5月決定去北京拜見老師聚會在京同學。</h3><h3> 徐芝清又把幾個同學先拉到秦皇島。</h3> <h3> 兵分兩路同日先后到京。</h3> <h3> 受到在京同學的熱情接待。</h3> <h3> 不忘初心,永記師恩。見到了久違的老師。</h3> <h3> 老師身體真好!</h3> <h3> 老師摯意要請同學們聚餐。</h3> <h3> 五十年了,再道一聲"老師您好!"</h3> <h3> 老師家小區附近風景真美!</h3> <h3> 師生邊走邊憶那段時光。</h3> <h3> 與老師交換老照片。</h3> <h3> 在老師家合影。</h3> <h3> 幾個女同學緊緊圍在老師身邊。</h3> <h3> 這三個同學不服老登上了長城。</h3> <h3> 與老師在天安門前合影留念。</h3> <h3> 古語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讀。</h3><h3> 讓我們珍惜這難得同學之情,抓緊這有限時光常相聚吧!</h3> <h3> 四載同窗情誼深,一朝分別數十春。</h3><h3> 歷盡滄桑重聚首,留幾念照常駐心。</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宁县|
崇礼县|
会同县|
汶川县|
织金县|
当雄县|
泰来县|
化州市|
库尔勒市|
册亨县|
越西县|
武鸣县|
江孜县|
巫山县|
伊宁县|
铁力市|
成武县|
施甸县|
甘德县|
澳门|
友谊县|
乾安县|
常熟市|
章丘市|
通州市|
遵化市|
武乡县|
安顺市|
手游|
太原市|
伊金霍洛旗|
东安县|
德化县|
松溪县|
金坛市|
石景山区|
二手房|
无极县|
贡觉县|
上饶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