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大運河全景照片兩張接片為一張~中間的樓叫梅爾蘭奇宮。</h3><h3><br></h3><h3> 我們參觀德國商會會館,里面現在是商場。墻壁內外加擺設還有很多雕塑都是古跡。頂層要排隊坐電梯上去才能看見大運河的全景。(推薦)</h3> <h3> 4月27日早上離開入住了7天的郵輪回到威尼斯,兩岸景色依然震撼新奇。</h3><h3><br></h3><h3> 威尼斯,一個令人心醉神迷、無限遐想的地方,古老而又浪漫,是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大運河的水碧綠、清澈、透明,天空湛藍。岸邊時而還可見到一對對情侶相擁而吻,與美景自然和諧。</h3><h3><br></h3><h3> 運河兩岸的建筑風格迥異,藝術家的足跡隨處可尋。每個房子都有基督教故事的雕像,讓你觸目興嘆,看不過來,只希望船開得慢些再慢些。美景令人有住下來的沖動,很想逐個好好看看這些古老建筑,它們都在敘述著什么樣的故事?</h3><h3><br></h3><h3> 在澳門威尼斯人見過模仿的大運河,也坐過船。到了威尼斯才發現真是小巫見大巫。威尼斯有一條長4公里、寬30~60米的主運河,與177條支流相通,全城由118個小島組成,城市里共有2300多條水巷。此外,運河兩岸的店鋪、市場以及銀行等等比比皆是,也給這個水上大都市增添了無窮無盡的活力。</h3><h3><br></h3> <h3> 威尼斯賭場古色古香的外觀。</h3> <h3> 水上巴士的船票在岸邊機器上刷卡。</h3> <h3> 觀兩岸風景可以坐船穿堂過巷,島與島之間坐水上巴士是其基本交通工具。一般選好旅游線路,然后在碼頭買票即可。乘著巴士欣賞大運河兩岸的景色,既便捷又經濟。"水上巴士"可是威尼斯大運河的一道獨特的景觀,它們小巧玲瓏,色彩鮮艷,不過通常也比較擁擠,游客很多。</h3><h3><br></h3><h3> 一艘艘客運船只載著各色游客,坐在水上巴士在大運河穿梭,形成了威尼斯特有的公共交通網。這是威尼斯最吸引人的地方。乘坐水巴,是體驗水城的重要方法。</h3><h3><br></h3><h3> 我站在船頭,有團友站在船尾,為了共同的愛好"拍、拍、拍",不想漏掉每個景色。</h3><h3><br></h3><h3> 說起大運河也挺有意思的,各種各樣各色船只在水中穿梭而行,非常繁忙。游輪、渡輪、客輪、貨輪的航速非常快且有序。我們坐的這艘水上巴士跑得不算快,每站都停,客人可以隨時下船,就和公共汽車沒什么兩樣。只不過一個在陸地,一個在水上,一個有輪子,一個無輪子而已罷了。在船上看看熙熙攘攘的船只和陸地上等船的各色人等,還有像的士一樣的快艇等著生意上門。</h3><h3><br></h3><h3> 兩岸邊有開餐館的,有賣服裝和旅游產品的小販,多數嘴里會說幾句中國話,希望能光顧他們的生意。說實話,當地的皮子不錯,做的包包非常好,60歐左右。以至于當天晚上逛街就變成了剁手黨。</h3><h3><br></h3><h3><br></h3> <h3> 里亞托橋~威尼斯四座橫跨大運河的橋梁之一,也是最古老的橋,建于1588 -1591年,屬于文藝復興風格。莎翁的名作?威尼斯商人?的背景發生地。</h3> <h3> 圣馬可廣場</h3><h3> </h3><h3> 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圣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圣馬可大教堂、圣馬可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侖翼大樓、圣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鐘樓和圣馬可圖書館等建筑和威尼斯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廣場四周的建筑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代都有。</h3> <h3> 圣馬可大教堂</h3> <h3> 我們坐水城的水上巴士,慢慢欣賞著兩岸的美景到島上的圣馬可大教堂附近的酒店住下,中午飯也不吃就馬不停蹄地走幾分鐘路直接到了圣馬可廣場。<br /></h3><h3><br /></h3><h3> 圣馬可鐘樓高98.6米,構造簡單,下半部是由磚塊構成的巨大柱狀建筑,每邊長12米,高50米;上方則為拱形鐘樓,共放置了5座鐘,拱形鐘樓的上方是方形建筑,外墻有獅子與威尼斯的正義女神的雕像。</h3><h3> </h3><h3> 圣馬可鐘樓的頂部陽臺是最佳觀景位置。威尼斯城和圣馬可廣場盡收眼底,景觀還是非常震撼。上頂層要排長隊和買門票(推薦)</h3><h3><br /></h3><h3> </h3> <h3> 廣場上的飛獅雕像是威尼斯的標志,包括飄揚在空中的旗幟也有飛獅的圖案。</h3> <h3> 在水城走路如果不坐水上巴士就全靠橋了,所以威尼斯水城就是橋多。</h3> <h3> 嘆息橋~以前這里是總督宮經過判決的犯人通往后面監獄的必經的橋。犯人經過橋時常懺悔而嘆息因此得名。</h3> <h3> 遠處白色的樓是海關大樓</h3> <h3> 晚上在大運河奧爾奧塞洛灣岸邊吃意大利餐,說實話披薩和炸雜魚的味道還是不錯,就是分量太大,以至于要大家幫忙才能吃完。</h3> <h3> 餐廳望出去河的對岸可見圣喬治-馬焦雷教堂。</h3> <h3> 奧爾塞奧洛灣</h3><h3><br /></h3><h3> 晚上8點06分日落</h3> <h3> 4月29日早上又跑去圣馬可廣場看日出。</h3><h3><br /></h3><h3> 日出是6點09分,每天都玩得太累,永遠追趕不上太陽的升起。</h3> <h3> 維羅納古城堡</h3> <h3> 維羅納~狼哺嬰像是羅馬城徽,取材于羅馬城起源的傳說:古時意大利有位國王叫儂多米爾,他的弟弟阿木留斯篡奪王位,軟禁國王,殺死王子,并強迫公主當女祭司。公主與戰神相愛,生下一對孿生兄弟。阿木留斯為斬草除根,派人將孩子扔進臺伯河。一只母狼趕來搭救,用乳汁哺育孩子。后來孩子被一對牧羊夫婦收養,取名為羅姆洛和雷默斯。他們長大后殺死阿木留斯,重新建都,羅姆洛爭得王位后,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都為"羅馬"。(資料來自網絡)</h3> <h3> 維羅納~ 圓形大競技場</h3> <h3> 意大利維羅納城</h3><h3><br /></h3><h3> 因莎翁小說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使維羅納成為全世界戀人朝圣的"愛之都,也因"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而出名,吸引了不少遊客!</h3><h3><br /></h3><h3> 當天參觀莎士比亞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背景地,朱麗葉之家。游人很多擠都擠不動有排隊的,也有不排隊的為摸摸"朱莉亞"的胸而帶來"愛"的好運。</h3><h3><br /></h3><h3> 作為女性我不是很理解人們的思想,也許我是老朽。總覺得有傷風化,為"愛"而死后還得不到安寧,死后還要受此恥辱。</h3> <h3> 意大利的雪糕3歐左右一個。</h3> <h3> 波波作為導游和講解員我們非常滿意,對每一個景點熟悉,講解耐心,有問必答。</h3> <h3> 4月29日入住加達爾湖。</h3><h3><br></h3><h3> 加爾達湖在行政上歸維羅納和另外兩市分管,歷史上曾是維羅納的管轄地。</h3> <h3> 4月29日到米蘭</h3> <h3> 斯爾福扎城堡入口前的噴水池</h3> <h3> 感受一下老外的生活習慣~陽光、草坪。</h3> <h3> 米蘭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規模雄踞世界第二,是僅次于梵蒂岡的圣彼得教堂,也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教堂之一。坐落于米蘭市中心的大教堂廣場,教堂長158米,最寬處93米。塔尖最高處達108.5米。總面積11700平方米,可容納35000人。(信息來自于網絡)</h3> <h3> 米蘭大教堂留影</h3> <h3> 市政廳</h3> <h3>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建于1867年,現在成為奢飾品購物街。幾天的行程下來對人少已經習慣了,結果今天是他們的假日 ,長廊里除了游客又多了本地人。買東西排隊,吃東西也排隊。</h3><h3><br /></h3><h3> 里面的商店都是大品牌奢飾品,當然價格不菲。</h3> <h3> 從米蘭又回到美麗的加達爾湖。</h3><h3><br /></h3><h3> 在鎮上吃意大利餐,突然一場大雨后驚喜見到彩虹,之后更大驚喜居然湖上的天空升起了明月。</h3> <h3> 團友姐姐溫柔的手捧起了超大的月亮。</h3> <h3> 在湖邊搭建的帆布陽亭里的一對情侶不知在大風大雨中是怎么浪漫的。</h3> <h3><br /></h3><h3> 4月30日~圣路加圣母朝圣教堂</h3><h3> </h3><h3><br /></h3> <h3> 通向朝圣教堂的圣路加拱廊是世界上最長的拱廊/ 騎樓,3.5公里,共666個拱門。</h3> <h3> 阿奇基納斯歐宮 - 博洛尼亞大學圖書館(博洛尼亞大學建于1088年,是世界是最古老的大學)</h3> <h3> 當晚入住,放下行李就去橋上看阿諾河落日。天上有飛機拉出來的氣霧線,河里有野鴨暢游,天空時不時飛來幾只海鷗。我們一直遠望到天黑,真希望此時時間靜止。美翻了,美醉了。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快十點了,真的忘記了十幾天的疲憊、勞累和奔波。</h3> <h3> 5月1日博洛尼亞 ~學者之都 ,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建于1088年),胖子之都 、美食之都、意大利肉醬面的故鄉,紅色之都 - 以紅色建筑著稱。</h3> <h3> 圣彼得尼歐大教堂</h3> <h3> 雙塔斜塔</h3> <h3> 四方區鎖匠街頭書吧。</h3><h3><br /></h3><h3> 四方區鎖匠街午餐: 博洛尼亞名吃-博洛尼亞肉醬面</h3> <h3> 圣十字圣母教堂</h3> <h3> 尼普頓海神噴水池群雕</h3> <h3> 佛羅倫薩在阿爾諾河兩岸綿延伸展,在晴朗的曰子里,遙望海岸隨著時間的漸變,將攜著的陽光灑滿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使整座城市的景色完美無比。</h3> <h3>"五一"勞動節快樂!我們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小鎮上的小街小巷走走走,看看看,女人們買買買,男人們累累累。</h3> <h3> 5月2日雨~佛羅倫薩圣母大教堂也叫:佛羅倫薩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h3> <h3> 鐘樓</h3> <h3> 圣母百花大教堂參觀,上午排隊進不去,下午排了半小時,看了20分鐘終于揭開里面的神秘面紗,為了看這幅《最后的審判》,腿都快累斷了。</h3> <h3> 佛羅倫薩圣母百花大教堂里的壁畫: 但丁與?神曲?</h3> <h3> 領主教堂,隔壁就是博物館。</h3><h3><br /></h3><h3> 一天都在下雨,沒有等到亮燈看夜景。</h3> <h3> 傭兵涼廊~從廣場到這個廳9個雕塑分別是:擄劫薩賓婦女、大衛海格力斯戰勝卡庫斯、帕爾修斯與美杜莎、麥涅勞斯與帕特洛克洛斯、海格力斯大戰半人馬涅索斯、獅子雕像、第一任托斯卡納大公科西莫美的奇、皮魯士祭獻寶麗希娜(美篇圖片有限量,就不一一展示了)</h3> <h3> 領主廣場到博物館的畢竟之路</h3> <h3> 5月2日佛羅倫薩烏菲齊博物館</h3><h3><br /></h3><h3> 烏菲齊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個成為向世人開放的藝術品收藏館,一共有三層樓供人參觀,101個展廳,名畫、雕塑無數。繪畫多已圣經故事開篇。畫廊內部創造"博物館式"的奇跡始于1581年,其內部設計裝修奢華,巧奪天工之作。</h3> <h3>3:朱蒂塔弒首奧羅菲爾內~畫家:真蒂萊斯基?阿爾特米斯亞(公元1630年)</h3><h3><br /></h3><h3>4: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畫家 :佛朗切斯科?瑪麗亞?德拉?羅未萊</h3><h3> 埃萊奧諾拉?貢查卡?德拉?羅未萊</h3> <h3> 神圣羅馬之站~公元1435~1438 和1456~-1460之間</h3><h3><br /></h3><h3> 畫家:保羅?烏切羅</h3> <h3> 烏菲齊宮的教壇</h3><h3><br /></h3><h3> 中間雕像是梅第奇家族的維納斯,希臘公元前二世紀雕塑復制品(希臘大理石,高153厘米)</h3> <h3> 亞當和夏娃~畫家:老路卡斯?克拉納克(1528年)</h3> <h3> 博物館二樓遠望老橋。</h3> <h3> CUCCI公司在弗洛倫薩的總部,也是在這里發家。鋪面不大,色彩鮮艷,一件老衣服是鎮店之寶。也有導游介紹它的發家過程,只是"脫落脫落"的意大利語聽著茫然。團友買了它家的包包。??????</h3> <h3> 再見佛羅倫薩~看見美景久久不愿離去的團友。</h3> <h3> 去五漁村路經比薩斜塔</h3><h3> </h3><h3> 比薩斜塔是意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于意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h3><h3>比薩的名氣,很大程度上是受惠于比薩斜塔。該塔竣工于1350年,但是工程早于1174年就開始了。當年,工程進行到第三層時,人們就發現,由于地基、建筑結構等原因,塔身出現了傾斜。于是工程中斷了。后來,當政者換了,又延請了新建筑師繼續此工程。隨著時間的推移,比薩塔的傾斜程度不斷增大,目前已達到4.5米,而且還在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繼續傾斜。</h3><h3><br /></h3> <h3> 離開佛羅倫薩后,也許老天爺不舍得我們,整天都是多云小雨,到了比薩斜塔當啵啵告訴我們比薩斜塔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傾斜,老天聽了述說如落淚般下起了雨。為了比薩斜塔不至于倒塌,團友們努力做出各種托塔姿勢與它合影。</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阳县|
亳州市|
屯昌县|
夹江县|
文山县|
旺苍县|
札达县|
浮梁县|
晴隆县|
嘉兴市|
南澳县|
鸡泽县|
高要市|
温泉县|
元谋县|
峨山|
平和县|
百色市|
富锦市|
钦州市|
渝中区|
乌兰察布市|
樟树市|
遂昌县|
岑溪市|
登封市|
渝中区|
武穴市|
开远市|
大新县|
芜湖市|
清原|
鄂尔多斯市|
邵阳市|
云安县|
临泽县|
深水埗区|
山西省|
九台市|
苏尼特左旗|
西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