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回到拉薩,回到了布達拉。"當這首《回到拉薩》在我耳邊響起時,我真的相隔一年多又一次回到了拉薩。這次是應大學同學-周同學的邀請(他將在后續第三篇中繼續出現)從成都出發,拼車(豐田4500)沿318國道一路往西。歷時10多天回到了拉薩。于是,也結識旅行中的朋友們,當時來之北京的Apple(真正的攝影師),王偉。來之廈門的 邱悅(我們后來推舉她為邱幫主)。還有來之深圳的敏姐,向護法(也是我們推舉的),華華和小紅。還有兩位重慶的司機大哥-偉哥與李哥。是的,沒錯,寫到這里細心的同學會問,兩部越野車除了司機,9位乘客,怎么坐的?我們的王偉同學是臨時最后加入的,他表示就算坐后備箱也要上車,于是他真的是進了后備箱坐的。這"川藏南線"是有多大的吸引力啊!好在中東版的"4500"真的是當年專門跑川藏的"良駒"。我到現在依然喜歡它。</h3> <h3>記得原本出發那天,我們是計劃往汶川方向走,再折返到318的。但是由于計劃中的路線臨時修路,偉哥改變了路線,先南下雅安。之后去寶興 ,翻越夾金山后直取 丹巴藏寨方向。大致第一二天就這樣吧。我也記得不是特別清楚了。當年微信剛剛出來,我還沒玩(其他隊友已經開始用上了),所以也翻不了回憶了。只記得 第一頓中午飯,就是在雅安的寶興縣城吃的飯,一條沿河的主道邊上就是它的主要縣城中心了。很干凈,也很安逸。這里也是中國第一只野生大熊貓的發現地。只是可惜這張照片中的景色,在2013年的雅安地震中毀了。現在的應該是重建了。</h3> <h3>沿途有很多農家自己種植的水果在販賣。我們也是圖個新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的"邱幫主"居然高反,蹲在路邊嘔吐了??。正因為她是第一個,所以被封為"嘔吐幫幫主"。后續第二位,是周同學,于是他榮登"副幫主"。再后來就是"向護法"了。她(他)們可都算是有地位的人了。</h3> <h3>沿路這樣的"擺拍"比較常見,反正那些年路上車也不算多。</h3> <h3>"亞拉雪山"是我們見到的第一座雪山,往后我們還會翻越無數個埡口,見到數座雪山。川藏線的魅力之一,我覺得也來之于此。相比現在,越來越多的隧道連通山脈,這種在埡口凝望雪山的感覺會越來越少了。所以旅行還是乘早吧。</h3> <h3>拍完集體照,準備繼續前行時,猛然發現前方的道路宛如在仙境中啊。這里的海拔高度大概4000以上吧。</h3> <h3>繼續下行到半山坡,前方空無一人的道路,依然遼闊。</h3> <h3>來到山腳下后,就邂逅第一座喇嘛廟"惠遠寺"。這是清雍正七年,清政府為七世達賴喇嘛避難所建,又是十一世達賴喇嘛的降生地。</h3> <h3>每一個轉塔,轉山的人都是虔誠的</h3> <h3>看到這個標志性建筑與草原,就知道這里是"塔公寺"。它屬于藏傳佛教薩迦派(花教)寺廟。之前的"惠遠寺"屬于格魯派。</h3> <h3>新都橋-"攝影天堂"。這里有神奇的光線,無垠的草原,彎彎的小溪。川西平原的美麗風光讓人流連忘返。</h3> <h3>我們一部車四個人。我,Apple,幫主三人三臺單反,只有周同學輕松。于是,需要模特也就他上了。</h3> <h3>沿路最多的野花,反正我們就叫它"格桑花"。真的是"亂花漸欲迷人眼"</h3> <h3>這么好的天氣,老天應該是故意留我們一下,"4500"車子有點小故障,安全起見偉哥去檢修車輛。而我們就多出了這半天悠閑的時間。敏姐 向護法 華華 紅紅估計或多或少都有點高反,直接睡覺休息去了。剩下我們五人決定騎馬看雪山去嘍。</h3> <h3>我們臨時雇的馬隊,其中這位大爺的馬是"賽馬"性子有點烈。于是這幫隊友毫不客氣的把這匹馬留給了我</h3> <h3>大家騎馬上了山坡后,就坐下來看雪山并拍照。周同學現在好像還挺活潑。接下來,我讓他按我的要求給我拍了兩張照片(見下圖),結果讓我"整"高反了。</h3> <h3>這兩張都是周副幫主躺地上拍的。要知道在高海拔地區,躺下 起來是非常容易高反的。幸苦了。</h3> <h3>至于雪山,我都忘了是哪座山。是"貢噶"還是"亞拉"?這是Apple 拍的,但不一定是我們在上坡上看到的。我拿來湊數。</h3> <h3>英雄的川藏線汽車運輸兵團。這在以前真的是拿生命在行進。西藏的補給也主要靠它們。現在,這些應該主要是給天上的監控衛星看了。但盡管如此 ,見到這么龐大的運輸兵團,我們還是很興奮的。邊揮手邊拍照。</h3> <h3>川藏線四川段很多路面都是土路。我們的車也是一路"灰頭土臉啊"</h3> <h3>經過一整天的奔波,整個行程基本在海拔4000左右。我們終于接近此行第一個重要的景區"稻城亞丁"。已經可以看到景區三大神山之一的"仙乃日"了</h3> <h3>夏諾多吉</h3> <h3>稻城亞丁景區的門票是可以進兩次的。所以,當天下午我們一進景區就先去了離景區大門最近的沖古寺附近。由于下午了,所以基本沿路沒其他人哦</h3> <h3>晚上在亞丁村休整了一晚(吃飯還沒燈,戴頭燈吃飯)。第二天一早景區一開門,我們就直奔"洛絨牛場"而去。我由于2012年被海拔5300觀看"拉姆拉措"的慘痛經歷搞后怕了。所以,直接放棄去海拔5千多的地方看"牛奶海"與"五色海"。安安靜靜的洛絨牛場,拍照,看景。周副幫主與邱幫主也怕高反都沒上去,Apple 上了一段,發現也撐不住。只能下撤。其余隊友憑著強大意志力,終于上去了。但是下來我問華華,她說反正下山時,她只希望后面有人踹她一腳,滾下來最好。不過,我在2017年走"洛克線"是彌補了這個遺憾,并且堅持認為只有從"洛克線"反穿下來的時看到的"牛奶海"才是最漂亮的。在景區無法看到這樣的景色(見我2017年寫的有關"洛克線"的美篇)</h3> <h3>洛絨牛場可以見到三座神山,這被云遮住最后一點的是 央邁勇。</h3> <h3>周副幫主為了拍照也是夠拼的</h3> <h3>由于不去看"牛奶海"。我們三在洛絨牛場拍完照就來到了離景區大門最近的"珍珠海"。這張是后來Apple 拍的。我們三來時天氣一般。正常情況下就應該是還像一塊跌入人間的深色翡翠。</h3> <h3>周副幫主,此時估計高反有點減輕。所以就骨頭輕了。要給我們表演一段"太極"。表演完,你們懂得,又高反了。人啊!不作就不會有事。</h3> <h3>離開稻城亞丁景區返回的路上正好沒啥車。我又想表演一段高難度擺拍照片。反正我沒高反,我可以跳。周副幫主又慘了。繼續被我要求躺地上拍照片。我后來覺得,周副幫主的高反遲遲沒緩過來,也許跟這個有關。最后到了拉薩,他徹底解放了 可以有資格去鄙視別人了。哈哈??</h3> <h3>遠處山坡上停留歇腳的飛禽。是"禿鷲"還是"蒼鷹"我也分不清楚。反正是野生動物需要保護。</h3> <h3>由于現在的季節是秋天,所以青稞都已經熟了。等待收獲。Apple 下車拍照。她的羽絨服是黃色的,在這個季節就不是很亮眼。當然,比我跟周同學的要好。我倆一身黑色,我覺得在戶外是不大適合的</h3> <h3>藏地的寺廟其實很多的選址,位置還是不錯的。這里草原遼闊,河流縱橫。這是"蚌普寺",稻城地區最古老的噶舉派寺廟。距今900多年。據說后面有很多古老的巖畫與密宗修行的山洞。只是可惜,我們時間有限匆匆一瞥而已。</h3> <h3>臨近黃昏,光線剛剛好。這樣的藏居風格隨處可以見。</h3> <h3>一派祥和氣氛,"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h3> <h3>這里應該是要過金沙江大橋了。將要正式告別四川進入西藏。橋是有武警部隊把守,偉哥特意關照不要拍照,否則人被扣下來麻煩。好吧,我就拍下關口的花。</h3> <h3>那幾年非常流行騎車進藏,這樣的騎行者經常能遇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我估計做不了這樣的事情。那就為他(她)們點個贊。</h3> <h3>又見擺拍照片</h3> <h3>站在高山上,望向遠方前行的道路。發現前面正在下著傾盆大雨。你是什么感覺。反正我是幸災樂禍的。??</h3> <h3>川藏南線過了邦達(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后面的路跟滇藏線是重合的。這里是著名的"72道拐",對騎行的人來說有一定危險。對我們開車的。感覺好爽,什么"秋名山賽道",簡直小兒科。</h3> <h3>在四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有這么一塊綠色。這是多么辛勞的付出啊!</h3> <h3>川藏線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限速了。這里當年基本沒有探頭,全憑每段路一個道口檢查點。司機下車填寫限速單。規定了到下一個檢查點的時間</h3> <h3>不能比規定時間早到,所以臨時停車也是經常性的</h3> <h3>耗時間的時候,路邊的景色也是隨手就能拍來。要不怎么說這是"中國最美景觀大道"呢。</h3> <h3>進入西藏后有一個著名的景點"米堆冰川"。我們在景區門口吃完那小有名氣的一碗面后,就騎馬進山啦(節約時間)</h3> <h3>我們的背后就是"米堆冰川"真要走到那里,還是有點距離的。真所謂"望山跑死馬"。</h3> <h3>這潺潺流淌的小溪,就來之于"米堆冰川"融化的雪水。</h3> <h3>"然烏湖"畔。318國道的路邊。看過電影《岡仁波齊》的都知道這個安靜的堰塞湖。</h3> <h3>周副幫主找到了"知音"所寫的留言。</h3> <h3>"然烏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湖面的平靜,只有相當的平靜,才能拍出鏡面的感覺。只是這天湖水不夠藍。</h3> <h3>也就是在這里,我們遇到了真正的朝拜者。他們將沿路一直這樣磕長頭,直到拉薩大昭寺。</h3> <h3>四個小伙子毅力是驚人的。他們已經出來1個多月了。從康定藏區而來。</h3> <h3>離開然烏湖,下一站就是"通麥天險"。又稱"通麥墳場"(當然現在應該好點了吧)。14公里路 有時要開2小時以上。主要是一邊是帕隆藏布江,一邊是高山滾石,懸崖峭壁。路窄錯車空間很小。經常走的越野車隊在這里往往集合幾輛車,由經驗豐富的司機領隊通過。照片是沒發下去拍了。由Apple 在副駕駛位上掃幾張。</h3> <h3>過了通麥天險,我們就進入低海拔的林芝地區,一個號稱"西藏的江南"的地方。</h3> <h3>倆小伙,也想學別人搭搭車。可別說你是男的。還穿成這樣。你覺得我是司機我會理他們嗎?</h3> <h3>都蔫了吧</h3> <h3>在臨近拉薩的時候,我們遇到了每一個攝影師都追求的完美光線(當晚我們是乘著夜色入拉薩市區的)。時光不等人,我們也不愿負時光。停車,拍照,拗造型。享受旅行將要到來的盡頭,心中也釋然。什么高反。我們無所畏懼。拉薩,我們來了。</h3> <h3>尼洋河依舊如此平靜的歡迎我回來</h3> <h3>連道路兩邊的樹,都修剪的如同時光隧道。</h3> <h3>這應該是最后一個山口大家的合影。我有點想不起來了。難道是米拉山口?怎么看上去不冷嘛!</h3> <h3>進入拉薩后的當晚,我們在一起吃了旅行中最后一頓集體大餐。我記得很清楚"自貢鹽幫菜"很有特色。飯后各自去預定的酒店入住。第二天,華華與紅紅換成另一部車去了納木錯,當天來回。而我們剩下的幾位,在我的提議下去了,先去扎基寺拜財神。后去了,格魯派在拉薩最重要的三座寺廟之一的色拉寺。這里最著名的就是下午3點的"辯經"活動,每到這個點,在寺廟各類學習班中的喇嘛們都會聚集在此進行相互探討。</h3> <h3>我們盡管聽不懂,但是望著他們專注的眼神。心中也是油然而生的充滿敬意。我后來在北京機場遇到一位青海的活佛,有幸交流時。我問過他,"辯經"辯什么?他說"任何東西,任何事情。都可以拿來辯論。凡事都有兩面,甚至多面。看你如何從佛法中領悟相關的道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當時在機場幫他打開了鎖著密碼的行李箱。這就可以辯。為什么我能打開,而他不能。</h3> <h3>不管多么有傳統的地方,也躲不開現代文明的進入。請看大爺的塑料袋。</h3> <h3>看完"辯經",我們來到布達拉宮下面轉轉。高海拔地區,白天特別長。月亮早早升起,而太陽遲遲不愿意落下。</h3> <h3>其實我們再怎么樣也還是"俗人"一個。當晚大家再次集合找了一家量販式KTV。喝酒,唱歌。盡管"俗"但還是符合我們的本性。網上有人會很文藝的說,進藏旅行是一次心靈的凈化。我只能呵呵。</h3> <h3>最后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每個人對高反的態度。我基本全程無任何不適,華華 紅紅 王偉仗著年輕每次被折磨后,依然能扛過來。邱幫主 周副幫主 向護法反正一路嘔吐 一路吃,到了拉薩已經完全適應,經常鄙視那些剛剛來到西藏的有點高反的驢友,"看在這種海拔哥(姐)們喝酒沒問題。"而我們的敏姐 一路是磕藥過來的,她的理論是,"我反正不會住在這里,十幾天時間就回去了。高反了就吃止疼片,睡不著就吃安眠藥。"這點我并不贊同,自然適應最好了。最可憐的是攝影師-Apple (封面照片來之她,里面還有幾張也是她的),因為是攝影師,所以她跟我上篇的"狼外公"一樣,都是5D的佳能,手動拍攝,凡事追求完美,當你在全神貫注做一件事時沒有問題。一旦歇下來。問題就來了。到了拉薩她反而被擊倒了,還去了診所掛點滴,布達拉宮都無法爬上去了。唉,攝影師都這樣,太累。我就只用模式方式或者P檔拍攝 快速構圖 其他交給機器。好的構圖 你就成功了80%。不知不覺,時光已經過去快6年。感謝當年我的旅行中有你們。愿大家都安好!扎西德勒!</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市|
定兴县|
麟游县|
三明市|
潜江市|
天祝|
乌恰县|
上犹县|
海安县|
桦甸市|
福贡县|
上犹县|
新田县|
康保县|
西林县|
磐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汉源县|
新密市|
苏州市|
平舆县|
开江县|
普定县|
虎林市|
上林县|
平乡县|
连城县|
镇雄县|
修水县|
长岭县|
宁南县|
霍林郭勒市|
霍山县|
彝良县|
白玉县|
鹤峰县|
旬邑县|
多伦县|
富顺县|
台江县|
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