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韻的抒發情感作用: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詞賞析(教案)——剛剛(許傳剛)<br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br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br />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br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br /> 上次詩詞班《韻的抒發情感作用 閱讀領悟李白<夢游天姥--->》一課收效特好,今天我們老協詩詞組也來一次《韻的抒發情感作用》,看看能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的賞析與任何人都不同,用押韻抒發情感切入。<br /> 閱讀方法 三部曲:把脈 分析脈象 解剖癥結<br /> 一、把脈<br /> 根據我給大家的押韻分類表,看看六類中此詞用了哪幾種?(討論)從各人所找,可歸納出:<br /> 1.排韻;2.轉韻;3.擲韻;(使用了進退格)<br /> 二、分析脈象<br />⊙○⊙●○○▲ ⊙○⊙●○○▲ ⊙●⊙○△ ⊙○○●△<br />⊙○○●▲ ⊙●⊙○▲ ⊙●●○△ ⊙○⊙●△<br /> 1.排韻:這是詞譜的要求,作者選擇這個詞譜,是因為這種排韻是句句押韻,急促,可顯出情緒的波動、急激的變化。我們說的填詞先得選調,調選對了,情感抒發才會生動感人。不是隨便抽一個詞譜便能填出好詞的。作者為什么要選這樣的詞譜,讓我們來回憶一下當時的環境背景,在座的都是老革命老領導,一說時間大家就明白。大家談一下吧(討論)。好,發言到此為止,作者當時心情大家都明白了,那么選這個排韻的詞譜是不是很適合?<br /> 2.轉韻:當然也是詞譜的規定。轉韻的作用,大家已知道一些了,一是起劃分層次的作用,二是表示思想的變化,韻組越多,思想感情的變化越大。根據上面對時代背景的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復雜的,要表達這種復雜的思想感情,是用一韻到底好呢,還是轉韻好呢?(討論)。------結論轉韻比一韻到底好。大家沒有異議吧。<br /> 3.擲韻:看看一共幾組韻?----四組。用擲韻也是詞譜的規定。擲韻的作用一組一組非常緊促,很適合思想翻騰起伏的場合,所以很適合作者這種情況下的情感抒發。<br /> 從這三點可以看出,作者選這個詞譜真的選得不錯。<br /> 請大家想想,現在大家選菩薩蠻這個詞譜,有多少人會考慮我為什么要選這個詞譜?討論一下,你們是怎樣想的(討論)-------有隨意的,有感覺這個詞譜適合我寫的,有我對它比較熟悉的,就是沒有我感到它適合我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的。怎么樣,大家有所觸動吧。<br /> 以上講的是選調。<br /> 下面分析選韻。<br /> 前面三點都是詞譜規定的,是死的。但選韻就是活的了。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刀就是韻了。砍柴就是抒發情感的過程。<br /> 1.這四組韻,可以是雙韻、三組韻、四組韻,很靈活的,為什么不選雙韻,雙韻多好寫呀,只要兩個韻部,找起來方便,也不選三組韻,卻選擇復雜難寫的四組韻?(討論),從抒發情感的角度想-----對啦,上面的分析已反反復復的強調他的思想感情的此起彼伏的復雜的,所以組數越多越能表現他的情感。其次四種韻比兩種韻讀起來變化也更多,聲韻更有變化之美。<br /> 2.選幾組韻決定下來了,便到了選擇怎樣的韻部的關鍵,能不能隨便選擇四個韻部,或選擇易寫的韻字多的韻部。那是玩詞,不是認真的填詞啦。<br />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規定仄聲韻,為什么選入聲韻,不選去聲上聲?入聲韻短、急、促,是表達郁勃情緒的最好選項,(分析兩句所反映出的全國形勢來結合情感的抒發。)<br />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為什么選ang不選ou,ang可以表示大喜但也可以表示大悲,ou是大家熟悉的最好表達憂愁的韻。這里我們看看當時的形勢,你看用ou好呢還是用ang好?(討論)----結論ang好,ang表示悲憤比ou強,越來越嚴峻的形勢,用ang表達的情感比第一層更高,更悲憤。<br />.<br /> 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用u,進入深思,情緒趨于緩和。<br />.<br />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用ao。復習一下韻腹為a的,有ang、an、a、ao、ai,雖然都是開口韻,但ao排在第四位,也就是說開口韻雖然比其他非開口韻洪亮,但ao沒有前三個強,為什么不選前幾個呢?----逐浪高不是突然高,所以不用ang,而且ang已用過了。an、a、都是無阻力的,ao的發音先開后收縮,比前三個多少有些壓抑,很適合逐浪高的狀況。<br />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四組韻的情感波瀾的層次,悲憤是一浪高于一浪,然后心情開始趨于平靜,進行深思,然后情感積極向上。<br />可以說這首詞的韻選得非常到位。<br />.<br /> 三、解剖癥結 在韻的基礎上我們看看本詞的四個意象。<br /> 本詞結構可分為兩部分,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br /> 情與景的關系是前四句明景暗情,叫借景抒情,后四句明景明情,抒情為主。因此我們要分析的意象主要存在于前四句中。<br /> 景的基點----長江; 景的基調----低沉:茫茫、沉沉、莽蒼蒼、鎖。<br /> 景的意象----九派,一線,煙雨,龜蛇。<br /> 既然是借景抒情,景便多有象征作用(注意,不是比喻),下面便分析這四個意象分別象征些什么。<br /> 九派,本為九條之流,九示多,不必像一些古人硬找出九條支流來。它表示當時全國的形勢,茫茫九派,茫茫(茫茫:廣大貌,遠貌。)全國革命形勢的一片迷茫。<br /> 一線是什么,有長江和鐵路兩說,近十年的公務員考試,教師職稱考試等,答案都是說鐵路,今年長江之說喀什占上風。到底是什么?(討論)----我們來歸納,說鐵路的是因為說作者回憶二七大罷工。既然是明景,那么鐵路要"穿"的話靠什么呢,當然是大橋,有么?沒有,因此大橋是虛構的,明景中虛構是不恰當的。鐵路說還改變了基點,四句中變成了三句長江,一句鐵路,別扭吧。說是長江,基點沒變,指的是長江的主干。"穿",穿過。這樣一線的象征意義也出來了,指的是革命主力,若說鐵路,意象的象征意義也不好表達。沉沉一線,用沉沉(沉沉:也作沈沈。湛湛,深遠貌),說明力量很小,受到壓抑。<br /> 煙雨,指反動勢力造成的低迷局面,莽蒼蒼(莽蒼,迷茫。)<br /> 龜蛇指龜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城西長江邊,龜山在它對岸的漢陽,隔江對峙,好像要把長江鎖住一樣。在大革命失敗前夕(715前),毛澤東曾途經武漢,懷以蒼涼悲壯之情登上樓一吐心曲。龜蛇代表兩股反革命勢力。一個"鎖"字,連接雙山大江,形象地描繪了龜蛇夾峙的形勢,寫出了形勢的嚴峻。<br /> (小結:略)<br /> 講課主題所限,其他分析不說。今天的課到此結束,請大家把聽課感想發在網校本網頁之下。<br /><br /></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台湾省|
龙岩市|
綦江县|
工布江达县|
遂平县|
五河县|
峡江县|
潍坊市|
乐山市|
清原|
宝兴县|
新晃|
南康市|
故城县|
沐川县|
黄大仙区|
苍溪县|
石阡县|
商都县|
社旗县|
象州县|
博兴县|
奈曼旗|
临城县|
南木林县|
罗甸县|
电白县|
奇台县|
嘉义市|
神农架林区|
五华县|
五常市|
沭阳县|
扶绥县|
子长县|
柳州市|
万宁市|
吉首市|
宁国市|
邯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