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很多年前,魯迅先生在《藥》一文中,寫到殺了革命黨,無知愚民爭搶人血饅頭治病的故事,痛斥無知與愚昧。誰知大半個世紀過去了,搶人血饅頭的人依然那樣多,那樣瘋狂。而且搶饅頭的人從愚民換成了所謂的文化人。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就在母親節前,鄭州一個花季女孩子,一位空姐在打的過程中被殘忍地殺害了。她只有21歲,正值妙齡。她被殺死在赴朋友婚宴的路上。而春天剛剛過去。這本是一件令人悲痛,令人傷心難過的事。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不僅讓人憤怒,還有悲哀。為什么呢?</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事情發生后,媒體輔天蓋地的報道沒有反思,缺少悲憫不說,一些自媒體(也包括電視報紙網絡媒體)盤絲刨底,瘋狂打起了爭搶流量之戰。其中獲得下作排行榜第一名的屬自媒體公眾號“二更食堂“。</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他們發布頭條推文《托你們的福,那個殺害空姐的司機,正躺在家里數錢》。用詞之猥瑣、格調之低俗、行文之惡毒,瞬間從“毒雞湯”等傳統爭議爆文中“脫穎而出”,成為所有讀者追打海扁的無節操爛文之“集大成者”。雖然道了謙,CEO李某被免了職,甚至這個公眾號永久性關停,但留給人們的傷害卻是長久的。留給我們的思考也是深刻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這讓我們不由得想起前不久某樓盤的狗血廣告:春風十里醉,不如樹下學生妹。賣房子扯上學生妹,當時我真想爆個粗口,朝那房產商吐上一口:操你妹!</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無論是當時的廣告還是今天的空姐被殺的炒作,但凡有一點良知的人都明白是不可以做的。就象那個屠殺空姐的家伙明白不應該殺人一樣,但他們都做了。這些人與殺人者有什么質的區別嗎?他們都是心中有惡念或貪婪而沒有被良知道德或法律所阻止。</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更讓人難受的是前二者文盲是絕對想(寫)不出來的,這樣的廣告詞,這樣式的推文,這樣的方案只有所謂的文化人才弄得出來的。我想問:這些文化人的底線到哪里去了?古人說,盜亦有道。怎么文化人連盜都不如了呢?</font></h3><h3><br></h3><h3> 回想起來,應該是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瘋狂的地攤文學開始的吧?寫書的不如賣書的,賣書的不如盜版的,盜版的不如搞地攤的。后來有了QQ,有了博客,有了微信,有了自媒體,我們不難發現,網絡小說的興起,一直行走在情色與暴力的邊緣。甚至動畫片也開始涉黃。如今很多微信群里推廣,也是充滿色情的標題,打開一看,掛的是狗頭,里面是羊肉。</h3><h3><br></h3><h3> 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并不錯的文學作品要披了色情的外衣?很顯然裝低俗是為了讓人看。這是一種文化人的整體的墮落。說穿了,為了點擊率,為了利益。在湖南某臺有一檔所謂親情節目,里面除了偷情就是棄子;除了通奸就是私奔,除了不孝就是不教,沒有一點正能量,整個節目里沒有一個好人。市民們在那里面學會了作奸犯科,學會了拋夫棄子,學會了有錢就換配偶,但節目收視率不錯。</h3><h3><br></h3><h3> 讀書人到底怎么啦?為什么那些藝人樂此不倦參加那些無聊透頂令人作嘔的真人秀?還帶著幾歲的孩子一齊上?無非是為了銀子。據說某電視臺開出了幾千萬元的天價來請這些賣臉(包括孩子的臉)的所謂名星收割廣告。</h3><h3><br></h3><h3> 電視臺的娛樂至死至今在繼續。炒作無下線。他們以為是自家的洗手間,不是公眾視野下的媒體。</h3><h3><br></h3><h3> 無論是樹下學生妹,還是空姐遇難的炒作,這些或許只是他們的一個文案而已。無非是為了露個臉。就像明星炒作私生活一樣。當一個時代,在遇到任何事情時,第一個想到的是利益,臉面,效益這樣的東西,而忽略了道義公理悲憫時,這個社會是悲哀的。</h3><h3><br></h3><h3> 還有令人作嘔的明星代言,比如游戲,比如那些保健品。本來對這位演員印象還不錯,可天天一打開電腦就看到小丑般在騷首弄肢,厭惡之情油然而生。甚至,他們所演的戲和節目也沒興趣看了。比如陳某春,比如宋某寶,看到他們代言的游戲真的很惡心,我不知道天天喜歡上網的孩子們是不是還把他們當成偶像?他們的家長會作何感想?</h3><h3><br></h3><h3> 前段時間馮小剛就開過炮,罵一些所謂的明星不務正業,參加電視臺的秀場,其實,電視臺花重金只是買你的名氣,你所丟掉的是你的份,你的價。你好像賺了些錢,但你的份丟了。其實電視臺看重的是你的名氣,至于你是只猴子還是只狗熊或者是所謂的人,這個都不重要。他們要的是收視率和廣告費。有的電視臺就是燒錢。燒企業的,當然也有納稅人的,不管帶給觀眾的是什么。</h3><h3><br></h3><h3> 打開網絡棄拆著關于下半身的隱喻或故事,我常常想,難道國人的生活情趣已到了這份上了嗎?讀書人,藝人應該是完全不同的。現在的讀書人因為藝人錢多,便生理上過不去,向他們看齊,向他們學習。無論是寫文還是編劇,讓別人看完不是愉悅,思考,或流暢,而是憋屈,恐懼,痛苦,難受,興奮,主要是感官得到刺激。這是文化和藝術的倒退和悲哀。</h3><h3><br></h3><h3> 內心的空虛,無止的欲望,不是權力金錢所能填補的。當然,人肉饅頭更治不了這個頑癥。唯有靜下心來,重讀經典,讓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給這個唯利是圖的時代來一場刮骨療毒。<br></h3><h3><br></h3><h3>15日記于長沙湘江畔,17日午間改于伍家嶺</h3> <h3>作者簡介:</h3><div>江湖笑小生,原名符佳保,后更為符嘉寶,筆名修山狂人,符號等。中國作協湖南分會會員。生于鄉間,長于鄉野。喜歡牧牛,更喜歡寫文章,以前以為寫文章的人風光,輕松。后來知道,這一想法是很幼稚的,但依然不改初心,我行我素。人到中年,住在別人的城市里,賣文為業。著有《愛情三部曲》(中篇)《英雄有淚》(中篇)《別把自己當回事》(長篇)等及其他文字若干。做記者小半生,實在不堪一提,都為稻糧謀,辜負了時光與夢想。現為千卷文化傳媒編輯部主任,首席編輯。如此而已。如果喜歡我的文字,請分享。感謝。若喜歡請加微信fjb80266721</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胜|
郓城县|
桂平市|
时尚|
蒙阴县|
克什克腾旗|
湖南省|
和林格尔县|
赫章县|
白城市|
台东县|
宁南县|
嘉黎县|
班戈县|
肃宁县|
临沭县|
济阳县|
昭通市|
平泉县|
蛟河市|
亚东县|
淮北市|
井陉县|
安塞县|
乌什县|
法库县|
吴江市|
沽源县|
香格里拉县|
阳曲县|
吴忠市|
大余县|
鹤山市|
滨州市|
区。|
民县|
岐山县|
湟源县|
罗定市|
郴州市|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