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08年5月30日下午,我榮幸的成為牡丹區委、區政府第一批對口援建四川省北川縣慣我個人一次嚴峻的考驗,也是我人生中一段刻骨銘心的寶貴經歷。</h3> <h3>為了方便和便于開展工作,菏澤所有援建隊員都穿上了寫有“山東菏澤”字樣的迷彩服山區的氣候是早晚溫差較大,早晨起來感覺比較冷,還得穿上迷彩夾克。大家清一色的迷彩服,不仔細看,儼然是一座‘軍營。牡丹區參加援建的都是從預備役民兵中抽調的業務棒和政治素質高的同志,每天的吃飯、休息等都是軍事化管理。在早晨飯前的集合會上,牡丹區常務副區長練建軍同志發表了令人振奮的戰前動員講話。練區長說,我們帶著全區百萬父老鄉親的囑托而來,為災區人民的需要而來,這幾天的災區的情形大家也都親身體會了,雖然說災區危險性極大,能來到四川北川縣災區第一線,本身就是一個壯舉,“來的就是英雄,干活的都是功臣”這句話是一點不含糊。災區和家鄉的人民都在看著我們,我們一定要在確保大家安全的基礎上,加班加點,克服一切困難,一切行動聽指揮,要爭取在當地雨季來臨之前盡快把群眾急需的過渡房保質保量的建立起來。</h3> <h3>過渡房的各種部件正通過公路運輸源源不斷的從1600公里外的家鄉山東省菏澤市運到桂溪鄉菏澤援建總部。由于大車無法直接到達貫嶺鄉和都壩鄉,需要有當地政府組織人員和車輛從桂溪鄉從大車轉卸到小車上,再運到貫嶺鄉和都壩鄉的各個板房援建地點。由于路途遙遠和當地路況不好,板房的部分構件因為來回裝卸受損較為嚴重,大部分的援建地點因為海拔較高,車輛無法直接上去,所有過渡房材料都需要大家和當地群眾人力搬運上去。加之當地為山區,平地及其稀少,援建過渡房的困難程度超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h3> <h3>我們的帳篷駐地和教室板房建設地點海拔有1000多米,四面環山,山的最高處據說有3000多米。當地山清水秀,峽谷中河水清澈,流淌的河水很大也很急,如果不是地震災情,平時絕對是個休閑度假避暑的好去處。雖然我們的住所搬到了高地,但是地面是潮濕的土地面,當地氣候也是濕度早晚很大,因此早晨起床是感覺到被褥很潮濕,尤其是連續下雨時,潮濕的被褥有擰出水的強烈感覺。帳篷的內表面也是潮濕不堪,用收一劃,水流馬上順著手掌手腕流淌下來。</h3> <h3>因為潮濕和氣溫的較低,早晨飯后全身的皮膚開始感覺很癢,比較的厲害,腿上有些地方起了一些丘疹疙瘩。向牡丹區醫院的張醫生要了些抗過敏的賽庚啶藥,上下午各吃了兩片,才感覺好多了。四川是南方氣候,多雨而空氣潮濕,久住北方較為干燥地區的我們在災區時間長了會很不適應的。因此,藥品中要多帶賽庚啶、撲爾敏、息斯敏等抗過敏藥物,外用藥品主要是爐甘石、皮炎平。我們的體會是皮炎平絕對不能長時間使用,皮膚濕疹后期特別是皮膚破潰后容易引發或誘發感染,使用爐甘石則較為溫和,配制時如果再添加些抗生素效果會更好。賽庚啶的最大副作用就是發困,全身極其倦怠,覺得渾身軟綿綿的,非常影響工作,最好不要服用,撲爾敏還是首選。息斯敏的副作用據說也不小,副作用也是最近才發現的。</h3> <h3>六月三日上午各發生有強烈震感余震兩次。據網上資料說自汶川“5.12”大地震之后,4級以上余震已經發生200多次了,4級以下有1萬余次,專家預測余震將持續半年以上。余震發生時,我們正在作為臨時倉庫的一間教室里登記發放從菏澤帶來的各種救災物質。感覺到地動,大家紛紛從教室內沖了出去。這樣的情況下午又發生了一次。余震絕大多數震級較小,震感輕微,人只有靜止的時候余震才會感覺的多和強烈些。為了防止余震引發的傷害,王市長特別強調,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盡量不要呆在房屋內或者屋檐下,也不要在屋檐下行走,以防落瓦砸傷。雖然中午時分帳篷的溫度在40℃以上,但如果沒有事情要盡量呆在帳篷里。帳篷中還是比較安全的。</h3> <h3><font color="#010101">唯一的通往貫嶺鄉山路</font></h3> <h3>住的帳篷</h3> <h3>不論職務人人都參與勞動</h3> <h3><br></h3><div> 短短的二十多天,一排排整潔、明亮的板房落成了。 200多名群眾已住進板房,我們還援建了65套板房教室,以切實解決350名孩子的讀書困難。</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增城市|
绥阳县|
额尔古纳市|
夏河县|
横山县|
华安县|
和静县|
鄢陵县|
顺平县|
鲁山县|
三原县|
深州市|
内黄县|
邻水|
新宾|
秦皇岛市|
岳阳市|
新绛县|
永顺县|
云林县|
吕梁市|
玉环县|
奉新县|
施秉县|
红河县|
阿克苏市|
哈尔滨市|
博兴县|
肥城市|
荥经县|
兖州市|
三门峡市|
清水县|
紫阳县|
蕲春县|
虞城县|
张家港市|
邵阳市|
甘南县|
阿拉善左旗|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