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紅軍被迫向西轉移,1年多的征程“山高路險溝深”。在這股鐵流之中,有一支專門從事無線電技術偵察的特殊隊伍~軍委二局,他們擔負著為長途行軍作戰的中央紅軍,不間斷地提供及時、準確情報的重大任務,系全軍之安危。</font></h3> <h3>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二局(軍委二局前身)成立于1932年底,是年10月曾希圣、曹祥仁在福建建寧首次突破國軍密碼,標志著紅軍掌握了無線電偵察的關鍵手段。</h3><h3>二局在總部首長直接關懷下工作、成長,特別是周副主席、朱總司令幾乎天天都要到二局來。賀俊偵說:在瑞金的時候,周總理、朱總司令經常來視察,基本上每天都要跑一次,來分配任務,今天聽哪里,明天收哪個。他講的時候,我們的科長就寫在黑板上面。許多任務是周總理親自在那兒下達。緊急的時候,他一個是打電話,一個是直接跑上來。“周渾元,你們好好注意周渾元的?!?就寫上。一個是周總理,一個是朱老總,主要是他們兩個。</h3><h3>在總司令部首長的親自培育下,長征之前二局已是一支裝備精良,技術熟練,敢于攻堅,戰功卓著的技偵力量。</h3> <h3>偵收是二局工作的基礎。長征時軍委二局裝備有偵察電臺6部,技術人員30余人,人數最多的是偵聽科(3科),其中有:李力田、錢江、李廉士、胡備文、唐明、賓玉、李行律、劉少宏、賀俊偵、雷永通、陳銘興、葉根、賴際發、郭顯勛、曾慶標等,科長胡立教。按照總司令部在長征出發前制定的特別方案,為了保障長途行軍中情報供應不間斷,偵收人員分為2個梯隊,交替前進,輪班工作。李行律說:“我們每天要比部隊早出發3、4個小時,中途停下來工作,或是晚出發3、4個小時,晚上也必須通宵工作,平均只有3、4個小時睡眠,疲勞長時不能得以恢復,相當部分的同志是在與死亡斗爭、掙扎?!?lt;/h3> <h3>破譯是二局工作的關鍵。二局一科(破譯)僅有曹祥仁和鄒畢兆正副科長2人,他們在曾希圣局長的領導和參與下,分析、破解國軍的新密碼。經過“反圍剿”斗爭的大量破譯實踐,已能熟練破解特別本、來去本等高級密碼。為了表彰他們在二局初創時期的貢獻,以及在破譯工作中的優異表現,中革軍委授予曹祥仁、鄒畢兆三等紅星獎章。</h3> <h3>紅軍勝戰密旨(延安軍委二局教材)</h3> <h3>二科(譯電)負責使用一科已破密碼本,直接將偵收的電碼翻譯成明文??茊T:陳仲山、葉楚屏、段連紹、戴鏡元、林茂源、吳元、鐘鼎新等,科長李作鵬。</h3> <h3>局長曾希圣曾任長江局軍委秘書長、上海中央軍委諜報科長,為表彰他在創建和領導二局工作中的重大貢獻,中革軍委特授予曾希圣二等紅星獎章;副局長錢壯飛系中共著名諜報英雄,為保衛上海中央做出特殊貢獻。</h3> <h3>??紅軍在贛粵和湘粵邊境突破三道封鎖線后不久,即在湘江之畔第一次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紅軍出發20天后,蔣介石已判明紅軍西進意圖,開始在湘江集結重兵,一場生死決斗即將展開。</h3> <h3><font color="#010101">正所謂,風起云涌湘江畔,探明敵情務在先,保障朱周施計謀,浴血強渡過險關。</font></h3> <h3>紅軍通過無線電偵察及時掌握了蔣介石的動向。軍委二局破譯能手鄒畢兆說:二局在湘南得悉,蔣已調5路大軍共20個師快速向湘南推進,沿湘江渡口密集布防,防線達150公里??偹玖畈繐嗣罴涌煨熊?,并派部隊出嘉禾、藍山佯動,示意進攻桂林,力圖調動桂軍主力撤離湘江防線。</h3> <h3>由于左傾領導排斥毛澤東、彭德懷避開湘江死戰的建議,執意貫徹原定計劃,冒險強渡已無法避免。二局全神貫注地進行無線電監控,為保障總司令部尋找搶渡之機提供情報。</h3> <h3><font color="#010101">??時機就出現在敵情變化之中。11月22日二局偵獲蔣介石給湖南軍閥何鍵的電令,告:桂軍為防紅軍進攻廣西,擬將主力撤至恭城(現屬桂林),“撥請轉飭何總司令所部”調往江防空虛地段。這表明紅軍佯攻即將達到調動桂軍主力撤離湘江防線的目的。</font></h3> <h3>桂軍護家意識很強,調動迅速。24日,一科破譯前日下午何鍵給下屬部隊電報,通告桂軍已向恭縣轉移,湘軍正在調往湘江陣地途中。湘江防線此時出現一個約50公里寬的大缺口。當日深夜,紅軍總司令部向各軍團通報了上述情況。翌(25)日下午5時,朱總司令下令搶渡湘江。</h3> <h3>27日一軍團二師渡過湘江,并架設浮橋。28日三軍團四師十團渡江后進至光華鋪、楓林鋪,渡口南北兩翼均被紅軍控制,紅軍主力陸續過江。但中央機關行動遲緩,削弱了紅軍的機動能力。</h3> <h3>28~29日,二局偵譯李宗仁密電:催令撤走的桂軍主力速返湘江戰場。各路國民黨軍正從南北東三面逼近渡口。鄒畢兆和錢江回憶:二局與軍委機關是29日過江的,當時還聽不到戰斗聲音,30日就打起來了,敵人同我激戰,敵機轟炸,最后堅持打到12月1日,部分后續部隊沒法過來。</h3> <h3>30日戰斗更加激烈,朱德催促中央縱隊加速前進,但機關仍行動遲緩,喪失渡江良機。12月1日,國軍全線進攻,紅軍浴血奮戰,當日17時中央機關和大部主力終于渡過湘江。</h3> <h3>此時,紅八軍團大部潰散,殿后的五軍團三十四師和三軍團第十八團戰至彈盡糧絕,全軍覆沒。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被俘,在敵人擔架上咬斷外漏的腸子,壯烈犧牲。圖為陳樹湘烈士遺像。</h3> <h3>??渡過湘江后,中央紅軍銳減至3萬余人,全軍上下強烈質疑左傾領導,博古、李德的威望跌至谷底。</h3> <h3>中央紅軍遭受重創,但黨中央和大部主力總算過了湘江。如果沒有二局的情報,使紅軍抓住時機選擇防御空虛的江面,先敵2天搶占渡口,后果將更為嚴重。</h3> <h3><font color="#010101">湘江的損失如此慘重,西征究竟如何往前走?面對險象叢生的道路,悲憤的紅軍期盼能夠率領這支軍隊絕境求勝的領頭人。</font></h3> <h3>錢江回憶:到了湘江以西,毛主席知道了二局情況和生活上遇到困難,派人送來豬肉表示慰問,支持、鼓勵二局工作。</h3> <h3>??渡過湘江后,紅軍翻過老山界,經龍勝到達湖南通道。一路山道狹窄難行,常有騾馬摔死崖下。</h3> <p class="ql-block">二局運輸隊的同志更是辛苦,要抬著幾十、上百斤的充電機、蓄電池、收發報機等器材翻山越嶺。鄒畢兆說:運輸員同志病、掉隊的不少,需要不斷補充,多由戰士轉來,先后多達500人。由瑞金到陜北的仍有鐘其漢、謝寶金、段九長等三同志,他們做了辛苦的貢獻,也證明了他們的堅強意志。</p> <h3><font color="#010101">一到宿營地,二局連飯都顧不上吃,馬上選擇山坡、高地架線。此時鐘福祥(夫翔)、李建華(女)等同志從三局調來加強二局的偵收工作。長征期間調來支援或轉而參加二局業務工作的還有:石痕、黃志文、黃華炳、匡思賢、黃榮、郭應春、張伍桂、吳正興、鐘保等同志。</font></h3> <h3>紅軍轉戰新區域,二局即停止抄收與當前作戰無關的敵報,以便集中力量掌控國軍首腦機關和當面之敵的動向。鄒畢兆說:渡過湘江后,陳濟棠與我們已沒有戰爭關系,1934年12月4日破譯陳的“銀密”后,粵系電報就不抄收了,“此時,蔣介石認定中央紅軍要與二、六軍團會合”。</h3> <h3>到達湖南通道前,二局從偵譯國軍數份密報中得知,何鍵判斷紅軍“循肖匪故道,向西急竄”已甚明顯,令劉建緒和薛岳部分別組成第一、第二兵團,并在湘西修筑4道碉堡封鎖線,張網以待。11日紅軍進駐通道縣城,深夜二局破譯劉建緒發給李云杰、李韞珩、陶廣等的密電,進行具體作戰部署。綜合敵情,各路追堵兵力約15個師,有紅軍5、6倍之多,疲憊的紅軍硬向國軍的伏擊圈前進,無異再入狼群,自投羅網。</h3> <h3>??生死危機再次向紅軍逼來??偹玖畈恳痪肿鲬饏⒅\呂黎平說:毛澤東看到二局的情報和我軍次日的行動計劃時非常生氣,立即來到一局激動地對周恩來、博古說,“哪有把紅軍投入蔣介石設計好的陷阱里去自尋滅亡的道理?” 在中革軍委緊急碰頭會上,博古、李德被迫同意毛澤東的主張,向貴州黎平方向進軍,避免了一場自投羅網被殲滅的厄運。</h3> <h3>毛澤東在軍委召開的緊急碰頭會上堅決主張放棄北上與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力主向敵兵力虛弱的貴州進軍,周恩來、朱德贊同。這是毛澤東長征以來第一次在會議上得到中央多數人的支持。<br></h3> <h3>??周恩來分別于12月18日和1935年1月1日二次召開黎平和猴場政治局會議,再次肯定了向貴州進軍的方針。突破烏江后不久,總司令部根據二局情報于1月5日通報各軍團:蔣介石正調整部署,薛岳的追剿可能推遲到12日以后。7日總司令部在一軍團二師之后進駐遵義城。</h3> <h3>中央政治局抓緊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總結教訓,取消三人團,補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并指定他為周恩來軍事指揮的幫助者。在其后的軍事會議上又決定西進入川,與紅四方面軍會合。但誰也沒有料到,通往四川的道路竟是如此的曲折和漫長。</h3> <h3>(未完待續)??</h3> <h3>??本篇制作為白鹿西行和賀安亞,其間得到鄒雪芳魏華、彭宏遠、李征東吳大蘇、李松華鄭智、何慶元、余敬東、曹索菲石鼎,以及伍星的鼎力支持。??</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达县|
二连浩特市|
广饶县|
宣威市|
赣榆县|
乾安县|
龙川县|
朝阳县|
乳山市|
南木林县|
通河县|
分宜县|
新安县|
甘孜县|
科技|
长子县|
杭州市|
黔江区|
綦江县|
城口县|
抚州市|
庆安县|
瑞金市|
方山县|
静海县|
泽普县|
砚山县|
个旧市|
遂川县|
商河县|
广宗县|
皋兰县|
威信县|
罗山县|
张家港市|
东阿县|
扎鲁特旗|
涿州市|
茶陵县|
肥西县|
洱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