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回憶文字:繹霖和妹妹</h1><h1>圖片提供:妹妹</h1><h1>音樂?? :《離開你的那一天》</h1><h1>整理編輯:繹霖</h1> <h1> 今天是母親節,我們懷著無限的感激之情,回憶我們的二姑對我們一家的恩情。</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姑在撫順雷鋒紀念館</h3> <h1> 二姑,是我父親的二姐,名謝聯元,字慧君。四川省自貢市榮縣人,生于1910年陰歷9月14日,卒于2008年5月8日下午4:24分。享年98歲(虛100歲)。</h1><h1><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姑在石油化工大學</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姑在吉林師大的果園里</h3> <h1> 二姑一生未嫁,從48歲來到我家直到去世,都是和我們一家生活在一起。和我們一家共同經歷了大時代的風風雨雨,小家庭過日子的雞毛蒜皮:幫著我父母把我們姐弟妹培養成人;又在我們成家后,孩子尚小帶回家去的時候,幫我們帶孩子。</h1><h1> 半個世紀的風雨同舟,二姑為我們家做的一切天地可鑒,她是我們家的大功臣,在我們心里二姑的重量位居第一。</h1><h1> 今天我在這里只講幾個小故事,幾個和下面七個人有關系的故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姑和我父親</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我奶奶一生生過11個孩子,活下來的只有4個,前邊3個,加最后1個。二姑老3,我父親老11,年紀相差16歲。</h1><h1> 我父親小的時候,奶奶患有很嚴重的心臟病,我父親就由哥哥姐姐幫著帶大的。</h1><h1> 四川人帶小孩子,大多是把孩子放在背簍里背著,我父親就是我二姑背大的第一人。</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親和二姑在吉林師大家門口</h3> <h1> 二姑從18歲開始,就和幾個姐妹做織布的生意,即:白天自己買來紗線,晚上織成布,第二天還要去趕集,把織好的布賣出去,非常辛苦!</h1> <h1> 我奶奶心臟病很嚴重,給奶奶治病的錢主要都是二姑織布的收入。到我父親該考大學的時候,父親的舅舅來找我大伯,說不要讓我父親繼續讀書了,家里的開銷太大,怕沒錢給奶奶治病。這話讓二姑聽到了,她立刻反駁說:“錢是我賺回來的,我一定要讓我弟弟讀完大學,家里沒有讀書人,永遠都會讓人欺負。”在二姑的堅持下,父親也很爭氣,高中畢業,鄉里敲鑼打鼓把喜報送回家。那時候真是給我們家族增了光,接下來二姑更是下決心讓父親讀大學。</h1><h1> 在哥哥姐姐的支持下,我父親讀完了大學。大學畢業的時候正趕上新中國成立????,父親作為新中國第一批的大學畢業生,積極響應祖國的安排,被分配到了吉林省長春師專工作,從此遠離故鄉直到1987年夏天,去四川成都參加一個全國高校的會議,會后,才順便回了一趟老家。</h1> <h1> 在我二姑的堅持下,從我父親開始到我侄子,我們謝家走出了三代大學生。三代人的學歷一代高過一代,工作成就一代高過一代,對社會的貢獻一代高過一代。而這一切的基石只是一位身高不足一米五、沒有文化的、從鄉村走出來的、小手工作坊的女子。</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姑和我們</h1><h1> 我四個月的時候,二姑來到我家。因為父母工作調到了吉林師專,原來的保姆不能隨遷,后來的保姆都不合適,父母商量讓老家的大姑過來幫忙。大姑膽小不敢獨自出遠門,已經在公私合營紡織廠工作的二姑就請了假決定來幫忙一段時間再回去。</h1><h1> 二姑絕對沒有想到,從此她再也沒有回過養育了她的故鄉。</h1>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二姑帶著我和弟弟在吉林市江南公園。(二姑身高不足150公分,我和弟弟長大后也拍過幾張這樣的照片,我170公分,弟弟181公分。)</h3> <h1> 二姑對我們視同自己的孩子,生活上的照顧非常周到。從衣服的洗洗涮涮,到放學后鍋里總是有烤好玉米餅子或是饅頭片。在我們身體的發育期保證了充足的營養,我們的身高在同期孩子里都是最強壯的。這強壯的身體使我們一生受益。</h1> <h1>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我二姑總是格外的關照我弟弟。她把她對我父親的情感灌輸給我,希望我也像她一樣對待我弟弟。在她的影響下,我和我妹妹雖然做的沒有她好,但的確也是把我弟弟放在我們心里很重要的位置。</h1> <h1> 我弟弟出生的時候,正是國家特困難時期,由于營養不良,弟弟的體質很不好,經常有點小毛病,我印象中弟弟經常是趴在二姑的背上,睡著了才放下來。后來我知道,我們都是在二姑的背上度過的童年(包括我父親)。</h1> <h1> 我和弟弟差兩歲多,我的性格外向,比較像我二姑,有男孩子的淘氣一面,更有女孩子能嘚瑟的一面。弟弟生性沉穩,性格內斂。(我們各自的性格決定了我是長不大的孩子王,弟弟是個做大事的帥才。)</h1><h1> 性格決定了帶弟弟出去淘氣的一定是我,回家受罰的也一定是我??。</h1><h1> 小時候帶著弟弟去和別人家的孩子打架、上樹爬墻、去小河溝滑冰爬犁、去果園摘果子,所有孩子們淘氣的事情,在二姑沒看到的時候,我都帶著弟弟去體驗,二姑為此也是大傷腦筋??。</h1> <h1> 后來有了妹妹,二姑太多的時間要照顧妹妹,我帶弟弟玩的時間就多了一些。淘氣、“惹禍”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挨批評的次數也越來越多。??</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們在吉林市的時候。</h3> <h1>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有一年夏天,我七歲,弟弟五歲,我帶著他跟著鄰居的小朋友,到我們家附近的吉林化校那邊的松花江游泳????。說是游泳,其實就是在江邊玩水。家里二姑找不到我們急死了,等我興高采烈的帶著弟弟回家的時候,二姑拿著燒火的鐵鉤子追著我打。由此我記恨過二姑,后來懂事了也就明白了,我這事兒做的是該打。</h1> <h1> 我父母對工作認真負責,教導我們成長的重任基本都是我二姑做的。</h1><h1>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秋天,二姑帶著我們去人家收割后的地里撿黃豆、玉米,帶著我們開荒種地,自己種菜吃。在農村的時候帶我們去大草原摟草、打柴火,帶著我去社員家向大娘嬸子學做針線活。二姑告訴我:“只要不懶,就餓不死。”在我們的家里是不準許睡懶覺的,除了生了重病。二姑很反感看到大白天睡大覺的,她說:“大好的時光睡覺可惜了。”小時候不懂事的我,對此還恨過她呢。</h1><h1> 二姑對我們的學習始終很重視,即便在學校不上課的時候,她同樣監督我們看書,看有用的書。別看二姑自己沒文化,她可是知道什么是閑書,(她稱課本以外的書為“白日鬼”)區分的辦法大概就是厚薄了。??每當我們白天看小說,晚上我母親必定知道,必定要批評我們。后來我們知道是二姑告訴母親的,就背地里給她起了外號:“克格勃”。</h1><h1> 后來我們都有了很不錯的發展,弟弟就稱她為我們家的“教育部長”。今天看來,這稱號她老人家當之無愧!??</h1> <h1> 我高中畢業那一年,學校統一查體,我被查出得了肺結核。那時候肺結核還是讓人害怕的病,尤其是再有兩個月就要去農村插隊了。我母親堅持每天督促我吃藥,打針。二姑則每天都給我弄偏方吃,九月份我堅持和同學們一起去了農村,兩個月后查體痊愈了。我一直都很感謝在我生病期間,二姑給我的照顧。</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們的芳華</h3> <h1> 妹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和二姑感情最好的孩子。我13歲就在學校住宿,周末才回家,后來工作了也基本不在家里住。弟弟也離家早,離家也很遠。只有妹妹在家時間長些,后來工作調動了,雖然也離家遠,但比我和弟弟離家還算近些,妹妹就經常接二姑去她家里小住。</h1><h1> 二姑一直都閑不住,80多歲了還是在堅持做家務,自己洗衣服。每當我們回家的時候,她都是忙里忙外,把我們喜歡吃的食材準備好,然后陪在我們身邊,一邊看我們做飯一邊聊家常。</h1><h1>在處理家庭關系上,二姑算得上寬容大度的人。在為人處世方面我們都從她身上學會了很多,而且隨著年紀的增大,反思起來更是覺得受益匪淺。</h1><h1> 比如:二姑幾乎從不背后論人是非長短,而是多說別人的好話;二姑常說:“好人壞人都不要得罪,尤其不能得罪小人。”二姑非常善良,同情弱者。我們家在農村的時候,鄰居劉家的一個小孩子,六歲了沒見過大米,她把高粱米飯叫大米飯??。二姑就從家里拿大米給劉家嬸子,讓她給孩子做一頓大米飯吃。</h1><h1> 善良,是二姑就給我們最大的財富。</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剛參加工作的妹妹和二姑</h3> <h1> 1993年春節前夕,我父親因腦出血住院了。當我們從四面八方趕回家,那時候醫療技術還是不行,只能采取保守治療。八天后我父親出現腎衰竭,做醫務工作的母親已經有了思想準備,讓我回家接二姑來醫院和父親告別。到了醫院,我背著二姑一口氣跑上了五樓。進了病房,二姑走到父親的病床邊,握著父親的手看了一會,突然打了父親一巴掌,說:“為什么走到了我的前面!”停了一會,二姑極其冷靜地和我說:“你爸不行了,送我回家吧!”現在回憶起來,她心里該有多難過?那一年她84歲,無兒無女,唯一的弟弟就要先她而去了,她絕對是最最難過的人!</h1><h1> 父親走了,開始我要帶她到煙臺我家,可是她不同意,很多老鄰居也不贊成。84歲,火車倒輪船,怕她體力不支。在后來的日子里她就和我母親一起生活,也會去我妹妹家小住。</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在吉林師大家屬區</h3> <h1> 二姑87歲那年,我母親67歲,二姑做出了去養老院的決定,她是為了不給我們增加負擔啊。</h1><h1> 從她87歲到99歲在養老院期間,她以她特有的人格魅力,贏得了院里工作人員和老伙伴們的敬重和喜愛,當然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顧。我們每年都回去看望她,她把我們留給她的錢物都交給護理員大姐代管。人們也很羨慕她有三個發展得很好的侄子和侄女,我們是她晚年的安慰。</h1><h1> 二姑在養老院多次被評為五好老人,每年過年都作為老人代表接受市里領導慰問。</h1><h1> 2008年5月8日,二姑在四平市養老院無疾而終,這是老天爺對一位智慧老人的眷顧。</h1><h1> 二姑一生無兒無女,她把愛都無私的給了我們一家。對我們的恩情,我們會永遠銘刻在心!</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福利院的宿舍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被評為五好老人的照片</h3> <h1> 下面兩個孩子是我的外甥女和侄子,他們小的時候二姑也背過他們。如今這兩個孩子:一個是藥學博士;一個在美國,是世界頂級公司的大數據工程師。</h1> <h3> ?左面的女孩子是我的女兒,四歲以前,我放寒暑假帶她回家,都是二姑背著她出去玩兒。二姑逗她說:“小督督,你好好讀書,我一定要活到花你的錢啊!”后來女兒大學畢業工作了,二姑還真花到這侄孫女的錢了。老人家好福氣!(健康地活著就是王道)</h3> <h1> 二姑背大了七個人,這七個人都大學畢業,都學有所成,都成了對社會有用的人。</h1> <h1> 二姑和我們家的第三代。(和我女兒的照片在煙臺家里,以后加進來。)</h1> <h3> ?二姑自己都沒想到抱著的孩子成了美國世界頂級公司的工程師</h3> <h3> ?沒想到抱著的小丫頭成了藥學博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今年清明,我們回去掃墓。</h3> <h1> 去年我母親去世,我們給父母和二姑的墓地買在了一起,在二姑的墓碑上刻著“母親謝聯元”,這碑文也刻在我們的心里,二姑的一生平凡而偉大!</h1><h1> 我們在二姑的墓前很坦然的告訴他們:“二姑,放心吧,我們都活出了你期望的樣子!”</h1> <h1> 后記:親愛的親戚朋友們,我的老同學和老同事們,你們早就知道我有這么一個可愛的姑姑,今年她去世十周年了,我謹借母親節之日以此文告慰天堂的姑姑,她老人家恩澤后代,我們永記心中,良好的家風一定世代相傳!感謝大家的關注,老人家天堂有知也一定會保佑大家幸福安康!謝謝大家!謝謝轉載的親戚們!![抱拳][抱拳]</h1> <h3> ?四川資陽籍校友,現在中央民族大學讀俄語碩士,轉發了此文</h3><h3> 文章寫的很感人,每讀一次都會淚流滿面??</h3> <h3> ?謝曉東,我大伯的孫子。我們一直沒有聯系上,因為此美篇的轉發讓我們獲得了彼此的信息。他的個人奮斗史也是我們謝家的又一個典范。</h3> <h3> ?船長:</h3><h3>這是一篇用愛和心血寫就的文章,也是母親節之日對二姑最好的緬懷和紀念。</h3><div><br></div><div>作者以二姑一生無悔的付出為主線,拾取一些日常生活小事,表現了二姑面對苦難自強不屈的性格、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內心世界、照撫謝家三代的美好品德、以及寬容善良的處世態度,抒發了作者對二姑的感激感恩之情。語言平實而有表現力,感情真摯充沛,感人肺腑。</div><div><br></div><div>二姑一生未嫁,甘為人梯,為七人奉獻半世,其心仁厚,其情純真,其行可彰。</div><div><br></div><div>是的,我們愛過的人,會在我們身上留下痕跡。經歷過后,我們才會明白過去才是唯一的,我們能站得高穩一些,全仰仗二姑的傾心照顧和扶持勉勵。</div><div><br></div><div>斯人已逝,音容宛在。</div><div><br></div><div>將所有的日子,所有的美好,記住并發揚光大,就是對老人最好的回報!</div><div><br></div><div>愿老人安息!</div><div>愿好人一生平安!</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水市|
高密市|
南乐县|
容城县|
攀枝花市|
鱼台县|
南开区|
鹰潭市|
九江市|
都昌县|
双辽市|
龙江县|
武隆县|
厦门市|
庆元县|
吉林市|
抚宁县|
曲松县|
巴中市|
拉萨市|
绥阳县|
南陵县|
策勒县|
玉树县|
旺苍县|
沂源县|
二连浩特市|
藁城市|
黔西县|
文成县|
永清县|
三穗县|
滨海县|
定西市|
韶关市|
炉霍县|
姜堰市|
奉节县|
彰化市|
新郑市|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