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以前小的時候,我孃孃在古宋工作,一到放假最盼望的就是去那兒玩,后來初中的時候終于還在古宋二中讀了一學期初三。在那兒上學過后,我孃孃也調離了古宋,再加上古宋屬于宜賓,與敘永聯系很少,因此我也就再也沒有去過古宋了,但是心里總是對古宋有著比較特別的感情,總是想找個機會再去走一走,看一看。<br> 經過幾天的籌備,今天終于騎著自行車上路了…<br> </h3> <h3> 在出行之前,濤哥曾告訴過我,說這條路比較手易惹。今天的騎行,從爛泥溝分路出去,沿路綠色不斷,兩旁的樹木郁郁蔥蔥。由于森林覆蓋率比較高再加上昨晚的夜雨,氣溫宜人,空氣新鮮,風景獨特,看來本次騎行不僅手易惹,而且可能還會飽眼福啊!心情大好,這也直接導致腳下虎虎生風………<br> </h3> <h3> 很快到達古宋境內,然而一進古宋境內,立馬風云突變,狠狠給了我一個殺馬特式的下馬威:不僅天上開始飄著細雨,地上的路況也是坑坑洼洼,猶如家中貼地板磚前釬地的放大版,面對如此不用設計的天然減速帶,我真TM擔心我腰桿上那兩匹瘦弱而且還并不牢實的肋巴被抖散架……<br> </h3> <h3> 一邊詛咒一邊前行,尼瑪21世紀都過了十多年了,居然還有這樣的公路讓我開如此眼界,看來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除了美帝和臺灣,還應該包括古宋人民啊!……<br> 后來一打聽,說是因為修高速公路,重車太多壓壞了… 唉,修一條好路就必須以損壞另一條路為代價,這也太令人無語了吧!</h3> <h3> 進入古宋城區已近中午,瞄了一眼時間,還沒到12點,于是決定逛逛城區先。</h3><div><br></div> <h3> 由于多年未到古宋,其城市建設變化之大,令俺這曾經的半個古宋通都再也無法辯別東南西北中了,只能停車問路。恰巧對面走來一對老年夫婦,于是上前詢問,剛聊幾句,瞬間立即圍攏來五六個大媽,七嘴八舌,上至古宋教育的發展,下至人民群眾生活的變化,前至烈士陵園的搬遷,后至環城大道的修建,有如竹筒倒豆般滔滔不絕如數家珍,我趕腳如果直接將其變為文字的話,那將是秒殺磚家學者的一部絕好的《古宋近代發展簡史》。猛然覺得腿腳有些發麻,抬頭看時間,好家伙,站起聊了近二十分鐘,大媽們熱情依舊,精神還在上好,我不得不感嘆:廣場舞才是秒殺一切健身運動的王者啊!可惜不好意思拍照,否則發表出來,廣場壩壩又要告急了…<br> </h3> <h3> 告別熱情的大媽,按照大媽們的指點,終于來到了古宋人的驕傲——環城大道。這環城大道果然不錯,干凈,寬闊,雖來往車輛并不多,但豪車比例卻不低,在大道上閑逛時,溜過的卡宴,奧迪,寶馬不低干十輛。除了豪車多,還有那雞冠式的紅頭發,塞起耳機的洗剪吹,框起大墨鏡腰纏拴狗鏈的鄉非也著實不比豪車的數量少!<br> </h3> <h3> 整個大道綠化做的還不錯,街邊還偶有花園小徑供路人小憩和玩耍。</h3> <h3> 走著走著突然一雄偉的建筑引起了我的注意,仔細一看原來是興文縣體育館,眼光下移卻全是鋪面,賣百貨的,賣副食的,賣家電的應有盡有,卻木有賣與體肓相關的,恐怕這也算是一大奇葩吧</h3> <h3> 在古宋的環城大道上,公交車站還真不少,隔幾百米就是一個,公交車站不僅密度高,而且修的也不錯。估計設計者考慮到本地鄉非數量眾多,設計時專門使用全不銹鋼打造,扎實而干凈,縱然鄉非再多也奈何不了!<br> </h3> <h3> 說起古宋的公共交通,不得不提起人力三輪,這個流傳了數十年的傳統公共交通工具,現今仍大行其道,數量甚至遠遠的超過了的士和公交車。和三輪車司機聊了幾句,他告訴我:三輪車起步價基本統一為外地人三元,本地人兩元,繞通城十五至二十元。我問:現在的士、公交啥都有,他們生存空間是不是比原來更窄?答:的士起價十元,公交數量少得可憐,因此三輪車司機收入還是比較可觀,除去十元的租車費用,每天還是有百十元的進帳。<br> 后來我也留意了一下,的確三輪車生意還是不錯,也有不少穿著時尚,打扮入時的美女帥鍋站在街邊,瀟灑而不失優雅的輕呼“嗨,三輪兒…”</h3><div><br></div> <h3> 人們都說:不跳廣場舞的大媽不是好大媽。但因為當時是白天,所以我也沒辦法見證古宋好大媽的數量和陣仗,不過不遺憾,因為我見證了古宋大媽們另類的廣場舞:打百分兒,我是第一次見到百分兒在古宋的大伯大媽們中這么流行,街邊花園的石桌石凳全部被他們占領!</h3> <h3> 他們打得聚精會神,且偶有爭吵,當時我在想:他們在玩啥呢?斗地主?這個他們年輕時就是主流游戲,現在應該不會再玩了吧,跑得快?雖說老了,身體原因跑不起了,玩玩百分兒的跑得快應該問題不大吧?橋牌?拱豬?頭發都白了,玩這個也太……那他們玩什么呢?這么認真,輸贏有多大呢?看了一會兒,終于看出點門道,原來是擺二打三!</h3> <h3> 古宋的廣場是整個縣城的中心,猶如北京的天安門,敘永的揚武坊。現在古宋的這個廣場已經由原來的全敞式變成了現在的半封閉,周圍均被各種建筑包圍,上下廣場的出口不僅被擠壓的很窄而且也改造成了臺階,下面也被充分運用,被挖空改造成了地下商場,我進去掃了個描,趕腳商場的規模以及商品的陳列可能算是古宋的零售業翹楚了。<br> </h3> <h3> 回到地面,在廣場的左角安置了一些大眾健身器材,目測其利用率還蠻高,其利用率恐怕在全國也算翹楚了!<br> 廣場右邊就是一幢電梯,這應該是古宋第一高樓,由于還沒完工,正在掃尾,因此只能從外初步判斷,估計可能是古宋各類精英的聚集地吧<br> </h3> <h3>廣場的正中央,原來應該是烈士塔,現在被兩個倒土不洋的,可能是啥圖騰柱之類的玩意兒占據了。就這兩根柱柱,我讀書少,也不敢亂吐槽,姑且用四個字形容算了:怪眉日眼!就像西游記頭那些妖怪使用的鋼叉之類的武器,要指望這兩個叉叉來圖啥子雞蛋的騰,我覺得還不如找兩個道士畫個符還現實點</h3> <h3> 穿過廣場,下面就是古宋的老城區了,古宋的老城區是一條獨街,與環城大道完全平行,長度也大抵差不了多少,但是對比就非常的明顯了:一個猶如艱難困苦的解放前,一個猶如率先實現了4個現代化</h3> <h3> 老街房子破舊,道路不平,買賣也比較傳統,花圈店,打打藥當街售賣,城管也不管,顧客也不克,但它依舊傲然而立</h3> <h3> 不知道為毛這么多年了,古宋的這老街依舊沒有改變,在佩服其百毒不侵的同時,我懷疑是不是當地政府為市民們苦心經營的憶苦思甜的活教材</h3> <h3> 最后一站當然就是俺曾經就讀過的古宋二中了,古宋二中現已更名為興文二中,從校門看遠比當年宏偉大氣得多了,不過校門上居然木與之匹配的校名,僅有兩塊小木板倦縮在校門的左角角頭,隱蔽的還不錯,在正面的教學樓欄桿上倒有幾個說明地點的大字“興文二中”,不過都褪色變形了……<br> </h3> <h3> 走進校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綠色,二中的綠化搞的非常之好,各種樹木又粗又大,完全可以用遮天蔽日來形容,在校園的小徑中幾乎見不到陽光!</h3> <h3> 令我非常意外的是,當初我讀書時的兩根鐵樹還依舊得以保護,現在居然還長高了不少,甚至鐵樹后面那幢破房子也都還沒拆除,而且還得以重新油漆粉糊,顯得古樸而莊重,更加彰顯了二中悠久的歷史。</h3> <h3> 不過教學樓前那壁石雕字就有點日白了,一眼便知是后來畫蛇添足的,更日白白的是還整了一首毛伯的《長征》在正中央,我硬是搞球不懂這首詩詞與二中有毛瓜葛,這馬屁屁拍得又太不沾邊了吧……</h3><div><br></div> <h3> 原來二中的教學樓全是分散于半山之中,現在已全部拆除重新修建成一幢幢的大樓,顯得相對集中,而挪出的地盤基本上都建成了教師宿舍,這教師宿舍居然有好幾棟,組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小區,我猜想這毛是人手一套吧,這也堪稱學校中的戰斗機了…不過宿舍門口胡堆亂放的二三十輛摩托車又貌似告訴我,老師們的待遇應該還是不咋地(整個校區內僅停有兩輛小車),你看咱敘永一中的老師們擁有小車的比例恐怕都超過了他們擁有摩托車的比例吧</h3> <h3> 后來看到學校的收費公示欄上的公示,終于證明了這一猜想:擇校費僅2500元/期,這標準離敘永一中差了好幾個檔次</h3> <h3> 逛完該逛的,溜完該溜的,意外滴捧著一個師德標兵的稱號回家了……<br> </h3> <h3> 古宋給我的整體趕腳還不錯,建設快,進步大,雖然各個方面離敘永還有一定差距,但是在起點比敘永低那么多的情況下不斷追趕跨越,已經很令人滿意了,祝愿他們繼續努力,不斷創造新的輝煌!!!</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川市|
广汉市|
盘山县|
利津县|
霍州市|
洪雅县|
五指山市|
兴城市|
泽州县|
宁远县|
瑞金市|
顺义区|
祁门县|
安岳县|
车致|
瑞昌市|
奉节县|
井陉县|
肥城市|
峨眉山市|
绥滨县|
青州市|
新乡县|
巫溪县|
罗江县|
雷州市|
喀什市|
巩义市|
兴宁市|
秭归县|
蓬安县|
六枝特区|
新沂市|
金寨县|
新干县|
如皋市|
通州区|
清涧县|
南华县|
马尔康县|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