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山嘴漁村是上海市沿海陸地最早的漁村,也是上海最后一個漁村,濱臨杭州灣畔,滬杭公路北側與大海僅一步之遙,與海中金山三島隔海相望。</h3><h3> 上世紀八十年代,漁村達到頂峰,出海漁民1000多人,擁有大小漁船45條,1650噸位,年產漁貨116萬擔,捕漁范圍也從杭州灣走向遠洋,南至釣魚島,北近韓國濟州島,是上海漁業戰線上的一面紅旗。但80年代后期起,大量污水流入杭州彎,又加上過度捕撈,漁業資源逐步衰竭,大部份漁民上岸改行,有的仍不忘大海,堅持近海捕魚,同時辦起了養殖,漁貨加工等業務,也有漁民,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滬杭公路一側,開出了數十家海鮮酒店,形成有特色的海鮮一條街。</h3><div> 今天,金山嘴老街,修繕一新,開設漁村博物館,漁具發展史,畫家工作室,漁家客棧等朝著頗具海洋文化特色的方向發展。</div><div>勤勞勇敢的漁村人民,不僅創造巨大財富,又用聰明才知創造了精神財富杭州灣海洋文化。</div><div><br></div><div><br></div> <h3> 我們有批志同道合的伙伴早就有去游這個上海最后漁村的意向。選了一個大家都空閑的日子,從上海南站乘去金山列車,約一小時許就到金山衛站。</h3> <h3>短距離的列車也是動車組的,坐的十分舒適。快速,平穩。</h3> <h3>現代化的金山衛站。</h3> <h3>漁村口</h3><div>金山嘴老街。</div> <h3>一群玩童來到漁村。</h3> <h3>哈哈,我在拍景,也成了別人相機里的景。感覺真好。</h3> <h3>我又入鏡了。</h3> <h3>海岸邊遙望金山三島。</h3> <h3>海邊漁船模型。</h3> <h3>漁村口的望江亭。</h3> <h3>有特色的民宿。</h3> <h3>漁村人家。</h3> <h3>漁村老街。</h3> <h3>漁村有江南小橋流水人家。</h3> <h3>茶莊。</h3> <h3>曲徑通幽。</h3> <h3>枕水而居。</h3> <h3>老街。</h3><h3>據說逢周末或節假日,來的人還不少。</h3> <h3>年年有余啊。</h3> <h3>墻上漂亮的裝鈽。</h3><h3>隨處有著海洋文化印跡。</h3> <h3>墻上紅蟹在歡迎你。</h3> <h3>安靜的漁村。</h3> <h3><font color="#010101">窺見庭院一抹綠色。</font></h3> <h3>玄關。</h3> <h3>漁村民宿。</h3> <h3>漁村人家。</h3> <h3>漁村人家。</h3> <h3>墻上標志。</h3> <h3>小巷子口上都有路標指示。</h3> <h3>墻上魚圖。</h3><h3>處處顯示漁文化。</h3> <h3>幽徑。</h3> <h3> 后記</h3><h3><br></h3><h3> 我們游覽漁村老街,又來到漁村口的海邊上,漁攤一字排開,帶魚,黃魚,烏賊……。價格不太便宜,空氣中彌漫著魚腥味,轉一圈,大伙兒來到路邊上有開著多家海鮮酒店,進了一家人氣旺的旅游定點飯店,找個包間用餐,這里上萊快,量多質好,價格很實惠。</h3><h3> 餐后,大家漫步,金山衛火車站離漁村不遠,就邊走邊聊,在深秋陽光下,觀賞著金山地區濃濃的的秋色。不知覺中,已到火車站。</h3><h3> 結束在金山衛,探訪上海僅存的最后一個漁村游程。</h3><h3><br></h3><h3><br></h3><h3> 圖/文 阿強</h3><h3> 配音 古箏</h3><h3> 漁家姑娘在海邊</h3><h3> </h3><h3> 2018,6,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阳县|
嘉义市|
博白县|
桐城市|
香港
|
成武县|
龙岩市|
台前县|
天全县|
四子王旗|
商洛市|
大石桥市|
富锦市|
宜昌市|
永宁县|
阿合奇县|
苗栗县|
泾川县|
余庆县|
乐都县|
独山县|
成都市|
梁平县|
阳信县|
旌德县|
赤峰市|
乌鲁木齐市|
安塞县|
武宣县|
建宁县|
齐齐哈尔市|
肃宁县|
洱源县|
平顶山市|
梅河口市|
新宁县|
农安县|
华宁县|
磐安县|
临洮县|
偃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