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翻閱報紙,說這個城市某巷子里有一棵月季花樹,很高很大,讓人稱奇,并附了圖片。我仔細欣賞,感覺無論是花樹的造型,還是花開時滿枝的燦爛,真的很像小時候,奶奶家屋后那一棵月季。 </p><p> </p><p> 爺爺奶奶有六個兒女,便有很多的孫子和孫女。我們堂姊妹三人,一般大的年齡。父母親特別忙的時候,就會把我們放于奶奶家照顧。在奶奶家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情,而最為回味的,就是奶奶幫我們梳頭戴花的景況。 </p><p> </p><p> 春天的時候,屋后的月季花開了。奶奶家的月季花,就是那種玫瑰紅色的月月紅。月月紅,其實幾乎每個月都會開花。即使冬日,我們也會看見白雪紛飛里那最后一點斗雪紅。</p><p><br></p><p> 不過,繁花初放總是最美的模樣。月季早春開始長出新的枝椏,也孕育新的花蕾。四五月間,月季花便相繼開放了。清晨,奶奶拿出一個白瓷大碗,盛上半碗清水,帶上一把剪刀,領著我們到屋后去摘花。</p> <p> 我們姊妹仨跟著奶奶站于花下。抬頭看見天空好藍,那月季比成人都高,花枝繁茂,枝頭滿是亭亭的花苞,大朵的、小朵的,透著艷艷的紅,好些已經開了。春天、早晨、露水、芬芳,花影斑駁里,我們直面時光里一幅美好的畫卷。 </p><p> </p><p> 奶奶攀著枝,看看這一朵,放下;看看那一朵,又放下。經過一番挑選,最終小心翼翼地剪下幾支開得正盛的,放進水里。我們非常開心,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奶奶剪下的不只是花,還有對我們的照料和陪伴,讓我們對美有了一種初始的追求。</p><p><br></p><p> 我們像小麻雀一般蹦跳著跟著奶奶回來。奶奶將盛花的白瓷碗放下,到里屋去拿梳子。奶奶常常先用水依次將我們三個小女孩的頭發打濕,這樣順滑一些才好打理,然后便一點一點細心地梳。</p><p><br></p><p> 我們很喜歡自己的頭發被奶奶撫弄的感覺,奶奶大概也喜歡用那雙勞作的粗糙的手在孫女們的頭發上摸索,那是田間勞動之余的一種閑逸和安樂。最后,辮子扎好了,奶奶開始給我們戴月季花。</p><p><br></p><p> 真的想不起來,每一次頭上戴了幾支花。只記得梳洗完畢的我們,總是喜滋滋地捧著奶奶那面巴掌大的鏡子,爭搶著去照。那個鏡子印象頗深,橢圓形,上端有一支小小的紅色手繪牡丹花。那六七歲小女孩純真的臉,配上艷麗芬芳的月季,應該也是美的吧!</p> <p> 戴好花,奶奶就開始分配任務,要我們給她撓癢癢。我們從奶奶的后腦勺一直撓到腰部,看見她的后背有三個小瘊子。每一次奶奶都會交代:別碰到我的瘊子,這是福氣的象征。我們三人聽了,覺得奶奶的話真好玩,又怕說開了奶奶會生氣,便時常一起抿著嘴在旁邊偷偷地笑。</p><p> </p><p> 撓完了,奶奶又吩咐我們把小手放到她的嘴邊哈哈氣,也不說是什么道理。直至現在,我仍然不知原因,卻始終保留了給別人撓完癢癢,一定要把手哈口氣的習慣。 </p><p> </p><p> 奶奶高壽,生前除了幫助帶孩童外,老人家閑時還喜歡在外游玩,心胸開闊,遇事豁達。而我們堂姊妹三人,現已分居不同的城市,幾年才可見上一面。不知她們是否和我一樣,常常會憶起小時候,奶奶家屋后那一棵高大的月季花樹。春天來了,花開了,奶奶給我們梳頭戴花了。</p> <h5>圖片:網絡(感謝)<br>文字:閑聽落花</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宜君县|
台北县|
万山特区|
综艺|
香格里拉县|
乌兰察布市|
福安市|
长寿区|
双鸭山市|
海城市|
鸡泽县|
三明市|
奉贤区|
六安市|
会理县|
庆云县|
项城市|
巴里|
久治县|
利川市|
古田县|
兴海县|
敦化市|
河北区|
长沙县|
大港区|
沈丘县|
新巴尔虎左旗|
张家港市|
南川市|
上杭县|
玛沁县|
兰溪市|
潞城市|
丹巴县|
龙泉市|
天柱县|
临安市|
楚雄市|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