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說起茶,我可一點都不陌生,從小我都是在茶的陪伴中成長,我對茶可是情有獨鐘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記得小時候,有時放學回家,見媽媽在廚房里正忙著,但桌子上那壺沒蓋上的茶水香氣依然飄散著。有時在外面踢球玩累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奔向茶幾,抓起杯子“咕咚咕咚”一陣猛灌,很快解渴,但還不清楚媽媽說的為何茶能生津止渴、消除疲勞,反正我從小就不喜歡喝沒滋沒味的白開水了。 印象中,媽媽似有些茶癮,總喜歡一邊閱讀寫作,一邊慢慢地品,性情所致甚至連茶葉也一同嚼吞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高中畢業趕上最后一波上山下鄉,那天父母單位正敲鑼打鼓、喇叭聲聲,雄渾激越的歌曲遠遠地就能聽見,那是組織歡送干部子女到近郊的大河公社東風大隊第七生產隊插隊落戶的儀式就要開始了,媽媽幫我整理行李時,悄悄地把一包茶葉塞了進來。</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所在的知青點是個蔬菜生產隊,整日里不是挑糞、薅草、澆灌,就是護渠、收割、裝運進城,很是辛苦。初到時正是伏天,氣溫高達三十多度,坐在家里不吹風扇都滿身是汗,何況還要下地干活掙工分。因為從沒有挑過擔子,一對泡了一夜的新木桶上肩,從大隊部挑到大田里都挺吃力,大汗淋漓,哪怕隊長只讓先擔半挑“練練”也依然挑不起,即使挑得起,也是步履蹣跚,滿臉通紅。待傍晚收工時肩膀已經紅腫了,用手一摸生痛。再看老農們,田埂上赤腳挑擔子隨便百多斤挑子健步如飛,好像不費吹灰之力,不服不行。不過,在農村的一兩年中,有茶葉相伴,勞累、迷茫和乏味日子仿佛過得很快。</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說實話,那個時候我還分不清紅茶、綠茶,只知道花茶真香,收工回來趕緊湊在杯口上嗅嗅,一天的勞頓感覺釋去了不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久,我被招工在地方工業局一家機修廠參加工作。因為當時廠里正配合長春一汽的上馬,所生產系列配套汽車排擋變速箱產品中,唯有我們這技術工種緊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會開車的朋友知道,用作手邊掛檔的變速箱里聯動齒輪傳動系統非常復雜,不同齒輪形狀各異,齒輪精度要求高,還要求材料工藝性好。師傅要求我要熟記各種斜齒輪的公法線計算公式,掌握換算成弧度值、設計各種傳動比和旋轉方向的不同組合的技能,以保證齒輪嚙合的穩定性,實現齒形齒向的任意修形,這對我這個剛從農村回城的青工來說,充滿了學習新知的渴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不怕每天三班倒的辛苦趕工,總是見縫插針看書求教。于是,每天繁忙工作里,最愜意的事情就是忙里偷閑地用棉紗將手上的機油胡亂擦拭一下,蹲在車間門外,手捧缸子“咕咚咕咚”喝茶,如有一天不喝茶,心中總是欠欠的。</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看看工具柜上不離師傅左右的那只大瓷茶缸,因年久疏于擦洗,像被煙熏過似得,一層厚厚的茶銹遮住,我曾開玩笑說不放茶葉也能泡出茶味來的,師傅聽了只是嘿嘿一笑。在寒冷的冬季,值夜班值得困乏至極時,手捧一瓷茶缸熱氣騰騰的魅力,真的不是其他飲品可以比擬的哦。</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周末回家休息,發現離休后的父親,每天早起出門兒打太極劍前做家務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泡上一壺濃淡相宜的信陽毛尖,靜靜地放在茶幾上。他習慣了媽媽的唯一嗜好,一日兩三換,茶壺里也總是滿滿的,濃濃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望著曬得又黑又瘦歸來就“咕咚咕咚”大口喝茶的兒子,媽媽總是憐愛地說,慢點喝慢點喝,茶只有慢慢地喝,才能喝出苦味后面的回甜來。媽媽喝茶,就這樣影響了一家人,當一家人一起喝茶的時候,就是溫暖的陪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后來,命運讓我在不同省區、不同崗位都有過磨礪的經歷,工作相對穩定后,我同樣忘不了到辦公室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洗杯盞,燒上一壺礦泉水,泡上一杯茶,讓自己的思緒像茶葉那樣舒展、寧靜而富有個性,慢沖細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來北海這些年,在我學會的當地方言里喝茶被稱作嘆茶。“嘆”字,在粵語里邊有品味、享受之意,就是喝著尋常的茶,就著精美的點心或小菜,品味著美好時光。當然,這個時候喝茶,我已經開始慢慢地一口一口的呷,因為我已經知道,兒時那種急速匆忙的喝法叫牛飲,車間里仰脖一盅叫干杯,這種喝法都是糟蹋了好茶的。此后,我還慢慢地知道了,除了花茶、信陽毛尖以外還有很多名貴的茶葉,只是我還沒有遇見過,更沒有機會喝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曾經在一個職能部門工作,綜合性強,內外協調、日常事務雜事多,頭緒多,有時難免焦慮煩悶疲累,休息不足。好在習慣了,上班第一件事,麻利地打掃一番室內清潔后隨即清洗茶具。這是朋友剛送的白茶,沖泡前抓一把聞聞,嗯,好香!水沸騰了,稍等一下待八九十度時一注沖下,眼看著茶葉們杯中舞蹈,稍停又成桿桿豎旗狀,瞬間辦公室里香氣彌漫,禁不住那杯翠綠的誘惑細細品之,立時清氣上升,濁氣下沉,而心也靜了下來。</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蘇東坡諸多的茶詩茶詞中便有“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佳句,新奇獨特,讀罷內心的困頓,豁然開朗,能治愈所有不安和焦慮。</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當然,若遇上愛喝茶的江湖行路人,不僅能品飲出茶葉的色、香、味、形等外在之美,還能品味出茶葉內在的意境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次赴省外異地培訓,發現同桌的韋兄善飲功夫茶,一口黑黃的牙齒很能證明,同樣茶杯不離手的習慣讓我們有了共同的話題。他對茶頗有研究,還煞有介事地說,茶中的氨基酸會促進多巴胺的大量分泌,多巴胺就是那個產生愛情的東西……其實,我早知道茶的好處真不少,我還知道長期喝茶的人,沒有別人為胖胖的屁股、突出的腹部煩惱啊,哈哈哈哈。</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沒錯,對于像他這樣懂茶的人來說,對喝茶的環境非常講究的,也讓我深切感受到了什么叫“泡對茶”。那是某一年四月芳菲的時節,一家人旅游走入峨眉半山七里坪,一片綠色映入眼簾,第一次直接喝到度假區自產的綠、紅兩款竹葉青。</span></h1><h1><br></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名山,名泉,名茶。說到這里的茶,說到這里的水,董事會金主席他自豪他驕傲。因為,在身處海拔1300米以上的峨眉半山七里坪,他擁有一大片的茶山,這里種植茶樹的土壤更是經過千萬年來各種生物不斷腐化沉積而成的有機腐殖土,加之村民們從來沒有使用過農藥,土壤中無任何農藥殘留,而這優質的有機腐殖土也成為峨眉半山七里坪生命秘密的五寶之一,這也是峨眉半山七里坪的茶葉如此好的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xM5Ft5Z6LMryBDB0P_tEA" target="_blank">泡對茶</a></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認真品著竹葉青,舌齒生香,無限回甘,享受一段溫暖的慢時光,喝茶真的會讓人心境平和耶。正如金主席所言,不怕不會茶,就怕不懂茶。七里坪從小樹開始到成熟采摘,從茶農辛勤勞作,從茶園到茶杯,只為沖出一杯好茶,出味更艱辛,讓我領悟到的是,做茶的工藝流程真是有趣又辛苦,每一種茶都會經過揉搓、烘培,然后獲得獨有的滋味,有好有壞,就像人生。</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后這些年,的確接受了不少好友的饋贈,讓我有幸接觸了基本茶類。比如茶友麥子兜兜關注著西湖龍井的明前茶,并時有寄來,那可是當年春季從茶樹上采摘的頭幾批鮮葉加工而成的茶葉,極為鮮嫩。有一年,麥子兜兜游走西藏,回來還特地為我帶回了一罐“藏王御茶”,至今還沒舍得喝完。網友幽怨河寄來的限版限量發售的一餅云南普洱茶,讓我感動之余,知道了普洱茶是一個承載著悠久歷史,蘊涵著深厚文化的黑茶。同事馬踏飛燕送來的一對小小的茶寵讓我又有了大發現,我們這個民族就是茶水泡大的民族,中國人因為有茶水的浸潤,所以更冷靜更智慧。還聽說,早幾年連續上央視春晚的當紅明星趙本山在云南拍攝電影《落葉歸根》時就覺得喝普洱茶又健康又養生,結果拍完電影后他一口氣收藏了整整4噸,一卡車拉回了沈陽,讓我感覺到茶不僅能喝,還能收藏,還能投資賺錢……</span></h1><h1><br></h1><h1><br></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時,茶就像一個故友,是一種柔軟無比的撫慰,我已經把歷年來友人們贈送的各種茶罐茶盒收藏起來了。</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也有了一整套茶具,什么公道杯、蓋碗、紫砂壺、品茗杯、茶濾、茶盤、茶道六君子等等可謂齊全了,但只有親友家訪時才拿出來,平時還是用慣了侄女婿親手設計的那個土陶杯子。我沒有興趣收藏,卻開始了解不同茶有不同的個性,明白了什么叫品茶,如何在泡茶前審看茶葉的屬性、種類,如何在沖泡中察看茶葉的形與色。</span></h1><h1><br></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忽然想起白巖松說過: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時間長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內心和人生的滋味……是的,不同季節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時間,對應著不同的茶,像極了生命中或涼或暖的時光。</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茶里,卻總有滋味。滿也好,少也好,爭個什么???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今、現在、眼目下,和有趣的人一起,做有趣的事情,一起外出云游,一起追尋不同地域的美食,一起吐槽、 吹牛、嘆茶,小事情,大滿足,感覺很開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想,這輩子大概離不開茶了吧……</span></p> <h3>撰文/海邊螺</h3><h3>圖片/海邊螺</h3><h3>部分動圖/來源于網絡</h3><h3>背景音樂/美篇系統</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尉氏县|
榕江县|
玉环县|
凤阳县|
潼南县|
雷波县|
洛宁县|
富源县|
奉新县|
垣曲县|
孟村|
泾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通州市|
利辛县|
榆中县|
公主岭市|
海阳市|
玉林市|
青田县|
株洲市|
独山县|
汽车|
哈尔滨市|
平湖市|
光泽县|
赤城县|
竹北市|
福海县|
聂拉木县|
石家庄市|
淮南市|
资讯
|
屯门区|
红原县|
石景山区|
博野县|
阳城县|
益阳市|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