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4月28日原羅文公社六大隊社員群的知青戰友,一行14人乘火車(汽車)來到曾經戰斗過的地方————原萬源羅文公社六大隊,重拾當年的記憶,受到了大隊書記、主任、及鄉親們的熱情接待。這次回到第二故鄉的知青有一隊的蔣新華、雷德樹、王蘭英、秦玉蘭、向小容、郭安容,二隊的有蔡明劍、張吉惠、張其立,三隊的有張愛書,九隊的有雷田久、宋德倫。</h3><h3><br></h3><h3><br></h3> <h3>回到六大隊小學(現馬啼壩村委會辦公室)回鄉知青受到了大隊書記、主任們的盛情接待。</h3> <h3>40多年后曾經的有志青年都成了白發的老頭老太了。重新踏上了第二故鄉的路,回到了當年戰斗過的土地,和鄉親們重溫那段令人難忘的崢嶸歲月,同敘鄉情、親情、友情。</h3> <h3>當年羅文通往河對岸的索橋。站在橋上有很多感觸。</h3> <h3>曾經的羅文六大隊小學更名成了李家壩小學,站在校門口與當年曾教過的學生留影。</h3> <h3>留不住的歲月,忘不了的情。這是九隊袁繼珍大姐一家與知青留影。</h3> <h3>八十多歲高齡的袁繼珍大姐與知青合影。祝愿袁姐健康長壽。</h3> <h3>八十多歲高齡的候志民現在還要挑糞做農活,到了冬天連棉衣都不穿,身體棒棒的。祝愿候志民健康長壽。</h3> <h3>重走以前趕場的路。這就是原來從羅文街上通往十四大隊、六大隊的路。</h3> <h3>當年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三軍在羅文原十四大隊"貓坡"山腳下留下的三塊石碑。</h3> <h3>三隊知青張愛書回生產隊的情景。</h3> <h3>張愛書曾經住過房屋,見后有好多回憶難以用語言表達。</h3> <h3>這是在羅文鎮上百宴樓返鄉知青同鎮、街道社區、馬啼壩村領導共進晚歺。</h3> <h3>返鄉知青與三隊知青張愛書40多年后在羅文金豪賓館見面的場景。</h3> <h3>一隊知青郭安容40多年后回到曾經生活過的土地看見40多年未見面的鄉親太激動了。</h3> <h3>一隊返鄉知青合影。</h3> <h3>二隊知青張吉惠。</h3> <h3>胡家云城寨公園山頂風景——天好藍,景色迷人。</h3> <h3>胡家云城寨公園大門部分返鄉知青與候從智(原六大隊候書記的兒子)合影。</h3> <h3>師生情永不忘。云城寨公園內合影。</h3> <h3>胡家鎮</h3> <h3>宣漢洋烈水鄉山水景色優美。是國家AAAA景區。景區貞源得天獨厚,山水環抱,森林覆蓋率高達95%。</h3> <h3>2018年4月30日全體返鄉知青與馬啼壩村的所有賠同人員在洋烈水鄉合影。</h3> <h3>馬啼壩村司書記與返鄉知青合影。</h3> <h3>不忘師生情。</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揭东县|
博白县|
高邑县|
繁峙县|
莲花县|
筠连县|
海淀区|
巩义市|
中方县|
南木林县|
南通市|
剑阁县|
叶城县|
永年县|
济阳县|
荔浦县|
石渠县|
陕西省|
九龙坡区|
波密县|
德钦县|
延川县|
崇信县|
北川|
化隆|
巴楚县|
黑水县|
渝北区|
当涂县|
西丰县|
太谷县|
元朗区|
错那县|
张家界市|
霍邱县|
秦皇岛市|
赤峰市|
临夏县|
怀集县|
丽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