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div> 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紅軍在貴州留下的重要遺址遺跡名錄”中的“沙土中央紅軍指揮所舊址”</div> <h3> 圖為即將修復的中革軍委領導機關指揮所舊址(沙土中央紅軍指揮所舊址)、周恩來住地“胡家祠堂”(今沙土街解放路。曾是老區時期的區公所、沙土衛生院所在地)</h3> <p class="ql-block"> 圖為毛澤東四渡赤水后南渡烏江前在打鼓新場(今金沙縣)沙土街(今金沙縣沙土鎮敦華社區解放路)《圖片來源于畢節日報》</p> <h3><font color="#010101"> 圖為1935年3月底毛澤東在打鼓新場(今金沙縣)沙土鎮留影處(今沙土鎮敦華社區解放路130號)現狀</font></h3> <h3> 圖為已維修的毛澤東住地“萬壽宮”小門(嘉慶5年前為“洪都福地)</h3> <h3> 圖為毛澤東住地“萬壽宮”(今沙土鎮第一小學)</h3> <h3><font color="#010101"> 圖為朱德住地“羅家大院”(今沙土街解放路154號右側供銷社大樓處,曾是沙土公社所在地)</font></h3> <h3> 圖為即將改造的彭德懷住地“石柜臺”(今沙土街光明路28號,現“巷子口")</h3> <h3> 圖為1935年3月底,紅軍在沙土街就餐和住宿地“杜家寨子”(今沙土鎮敦華社區青菜壩組)。書寫的標語有:‘紅軍到,干人笑,紳糧叫;白軍到,紳糧哭,干人叫。要得干人天天笑,白軍不到紅軍到。”</h3> <p class="ql-block"> 圖為1935年3月底,紅軍在沙土街住地“朱家灣子”(今沙土鎮敦華社區油榨房組)</p> <p class="ql-block"> 1935年3月底,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后,為了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跳出蔣介石設下的合擊包圍圈,中革軍委秘密進入金沙縣境內到沙土鎮,準備南渡烏江。中革軍委領導機關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進駐沙土街萬壽宮、仁壽宮、胡家祠堂和羅家大院。在胡家祠堂建立中革軍委領導機關臨時指揮所(即沙土中央紅軍指揮所)指揮各軍團南渡烏江。并在這里上演了與遵義會議一起列為紅軍長征途中十大標志性事件之一的沙土“假電報事件”。在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的指揮下,從3月29日至4月1日,除紅九軍團外,中央紅軍全部從原沙土區后山鄉梯子巖、大塘河、江口三大渡口勝利南渡烏江,把幾十萬敵軍甩在了烏江北岸,巧妙地跳出了蔣介石部署的合擊圈。中央紅軍成功南渡烏江,標志著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勝利結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紅軍總政治部副秘書長錢壯飛烈士為確保中革軍委領導同志安全渡江,到渡江口一帶偵查敵情,遭遇匪徒暗害,犧牲在梯子巖。</span></p><p class="ql-block"> 中央紅軍住在沙土街上,堅持在百姓屋檐下或院壩露天宿營,不驚擾群眾的正常生活。一部紅軍駐守街邊的青菜壩、坪上、茶盆土和馬散土等地。在沙土街場口開闊地青菜壩杜家寨子的屋內安放電臺,用大竹竿架天線,安設電話機,電話線從青菜壩牽往街上軍委機關領導住地和臨時指揮所。另一部紅軍駐守黃土坡、西家溝、木瓜樹、向家壩等地。紅五軍團駐守狗場(今中心)。并派兩個連在官田、普惠進行戒嚴。為詳細掌握南渡烏江的渡口情況,紅一軍團派出兩個連的先遣部隊,連夜趕赴沙土區后山鄉境內烏江邊的梯子巖、大塘和江口三個渡口偵察。紅軍各部后勤人員則抓緊時間做好購買糧食、蔬菜等后勤保障工作。在花灘河,紅軍槍斃了一個作惡多端的地方保長,為當地老百姓除了一害。在沙土街上,將羅、胡兩家土豪的鹽糧分給貧困群眾……</p><p class="ql-block"> 在青菜壩杜家寨子的墻上,書寫有“紅軍干人起來實行土地革命!”等標語口號。熟悉沙土紅色文化的人曾寫下許多關于紅軍長征的詩詞……</p><p class="ql-block"> 翌日紅軍忙啟程,揮師向筑渡江津。</p><p class="ql-block"> 對民不擾無毫犯,百姓依依送大軍。</p><p class="ql-block"> 一直送出場口上,駐觀隊伍往前行。</p><p class="ql-block"> 老區昔日名沙土,欣喜如今建設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紀念館里描述的沙土“假電報事件"</p> <p class="ql-block">央視《見證》欄目,講敘沙土“假電報事件”情景</p> <p class="ql-block"> 2017年沙土鎮人大辦何正開同志走訪調查追尋了紅軍在沙土的活動情況,撰寫了巜追尋沙土中央紅軍指揮所舊址》的網絡文章。此文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縣、鎮主要領導的十分重視,從此拉開了沙土紅色文化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圖為2018年4月18日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饒洪橋少將(右一)、沙土鎮黨委(試驗區黨工委)書記詹世順(左)翻閱文章巜追尋沙土中央紅軍指揮所舊址》(作者:何正開)</p> <p class="ql-block">劉書武大校(左)和廖彬宇院長(右)翻閱文章《追尋沙土中央紅軍指揮所舊址》</p> <h3> 圖為2018年4月18日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饒洪橋少將(右一)、二炮司令部原辦公室主任劉書武大校(左二)、北京四觀書院院長、華夏文化促進會主席廖彬宇(左三)、沙土鎮黨委(試驗區黨工委)書記詹世順(左一)、沙土鎮人大主席團主席何 強(右二)察看即將修繕的中革軍委領導機關指揮所舊址、周恩來住地“胡家祠堂”</h3> <h3> 圖為2018年4月18日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沙土鎮黨委(試驗區黨工委)、北京四觀書院等領導察看已維修的“萬壽宮”小門</h3> <h3> 圖為2018年4月18日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饒洪橋少將(右二)、二炮司令部原辦公室主任劉書武大校(左二)、沙土鎮黨委(試驗區黨工委)書記詹世順(左一)、北京四觀書院院長、華夏文化促進會主席廖彬宇(左一)察看已維修的“萬壽宮"小門</h3> <h3><font color="#010101"> 圖為2018年4月18日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饒洪橋少將(右一)、沙土鎮黨委(試驗區黨工委)書記詹世順(左二)、北京四觀書院院長、華夏文化促進會主席廖彬宇(左一)、沙土鎮人大主席團主席何強(左二)察看即將改造的彭德懷住地“石柜臺”</font></h3> <h3> 圖為1935年3月底,為偵察南渡烏江敵情犧牲的錢壯飛烈士塑像(位于沙土街民心廣場)</h3> <h3> 圖為沙土民心廣場正在建設的紅色文化浮雕</h3> <h3> 圖為紅九軍團菜籽坳戰斗遺址紀念碑(王首道書。位于原沙土區灣子鄉洋壩村,今金沙縣木孔鎮洋壩村)</h3> <h3> 圖為紅九軍團菜籽坳戰斗勝利紀念碑(黃火清書。位于原沙土區灣子鄉洋壩村,今金沙縣木孔鎮洋壩村)</h3> <h3><font color="#010101"> 圖為2018年4月18日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饒洪橋少將(中)、二炮司令部原辦公室主任劉書武大校(右)、沙土鎮人大主席團主席何 強(左)閱覽“紅九軍團菜籽坳戰斗勝利紀念碑”碑文</font></h3> <h3><p> 圖為2018年4月18日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沙土鎮、北京四觀書院等領導在“紅九軍團菜籽坳戰斗勝利紀念碑”前合影</p><p><br></p><p><br></p><h3> <b> 央視七頻道《雄關漫道.長征記憶》欄目2016年10月9日報道,“出奇制勝的老木孔戰斗”(摘錄)</b><br> 遵義會議之后,中央紅軍繼續長征之路,但此時,紅軍已處在國民黨幾十萬重兵的圍追阻截之中,毛澤東決定要進行一場大規模的運動戰役,這就是被稱為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篇章的四渡赤水。如果說四渡赤水戰役是紅軍長征出奇制勝的輝煌篇章,那么其中的老木孔戰斗,就堪稱閃光的精典。1935年3月28日,中央紅軍第四次渡過赤水之后,準備南渡烏江,紅九軍團團長羅炳輝帶領部隊偽裝成紅軍主力留在烏江北岸,牽制敵人的行動。3月31日,中央紅軍從江口、大塘、梯子巖三個渡口順利通過烏江天險,紅九軍團已完成了牽制任務,準備趕往梯子巖渡江。但是,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由于晚到了六個小時,過江的浮橋已被拆掉,無法渡江的紅九軍成為了一支孤軍。在這種情況下,按照軍委的指示,紅九軍團就地隱蔽待命,迂回木孔鄉一帶。4月4號下午,紅九軍團接到情報,黔軍猶國才一個師,正從鴨溪鎮追來,按照敵軍行軍速度判斷,4月5日上午就會到達木孔鄉一帶。羅炳輝根據地形地勢,決定在菜子坳一線山梁上隱蔽,拉開防線,設置口袋陣,伏擊敵人。按照一般的規律,如果兩軍勢均力敵,或者相差不太懸殊的情況下,打一場伏擊戰,不成問題。可當時的情況是,紅九軍團只剩下了一個團的兵力,而敵人是黔軍一個師,五公里范圍內敵我比例七比一,為了確保紅軍主力的安全,羅炳輝決定,一定要殲滅這支尾隨中央紅軍的敵人。4月5號上午8點,敵人的先頭部隊果然沿著大道開來,到中午11點半左右,敵人已經過去了三個團,行軍隊形開始變得雜亂起來,騎馬的,乘滑桿的、擔挑的、吵吵嚷嚷,原來敵人的指揮機關正在進入九軍團的伏擊圈。就在這時,羅炳輝突然一聲令下,子彈、手榴彈雨點般射向敵人,敵軍大叫不好,倉促應戰。鏖戰持續到中午1點的時候,讓人沒有想到的一幕發生了,兩翼的敵人居然同時停止了進攻。正當大家納悶的時候,早年,曾在顛軍當過兵的羅炳輝立刻判斷出這是黔軍的大煙癮犯了,他們停下來是要抽大煙。他立即命令,九軍團所有人員,無論是工兵、通訊兵、衛生員、炊事員統統投入戰斗,決不能給敵人喘氣的時間,務必一舉殲潰敵人,九軍團所有指戰員向敵人發起了猛烈沖鋒,此時,犯了大煙癮的敵人那有精神打仗呢,見萬名黔軍如同無頭蒼蠅到上亂竄,紛紛繳械投降,一時間,兵敗如山倒。老木孔戰斗是紅軍長征途中一場以少勝多的精典戰役。這場仗使敵人感到震驚,由此一直懷疑黔北仍有一支紅軍主力,數萬追軍之敵停止了兩天,從而更加減輕了紅軍主力的壓力,紅九軍團也從容地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h3> <h3> 圖為2016年紅九軍團團長羅炳輝之子羅新安(右三)一行在“紅九軍團菜籽坳戰斗勝利紀念碑”前默哀.(紀念碑位于原沙土區灣子鄉洋壩村)</h3> <h3> 圖為紅九軍團團長羅炳輝之子羅新安在“紅九軍團菜籽坳戰斗勝利紀念碑”前凝視.</h3> <h3> 圖為為確保中革軍委領導安全渡江,到南渡烏江渡口偵察敵情而犧牲的錢壯飛烈士事跡陳列室和塑像(位于原沙土區后山鄉)</h3> <h3><font color="#010101"> 圖為錢壯飛烈士之墓(位于原沙土區后山鄉)</font></h3> <p class="ql-block"> 圖為在南渡烏江大塘渡口處以錢壯飛烈士名字命名的“壯飛大橋”〈大塘渡橋〉(位于原沙土區后山鄉)</p> <h3> 圖為在錢壯飛烈士犧牲處梯子巖修建的亞洲山地競速挑戰賽跑道</h3> <h3> 圖為在“壯飛大橋”附近的南渡烏江渡口修建的“中國工農紅軍南渡烏江紀念碑”</h3> <h3><font color="#010101"> 圖為在南渡烏江渡口處修建的“中國工農紅軍南渡烏江紀念碑”</font></h3> <h3> 圖為在南渡烏江渡口處修建的“紅軍烈士陵園”,現安葬的有彭煥廷、楊 啟、劉金保等11位烈士。</h3> <h3> 圖為在南渡烏江渡口處修建的“紅軍烈士陵園”</h3><div><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紅軍南渡烏江的電文指示(摘錄)</b></p><p class="ql-block"><b> (一)軍委關于我軍南渡烏江執行新的動機給九軍團的指示</b></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八日)</p><p class="ql-block"> 1、敵情另告知。</p><p class="ql-block"> 2、我一、三軍團明二十九日繼續南下,爭取控制烏江,執行新的動機。五軍團在明十二時前在興龍場鉗制楓香壩敵人、以掩護南下。</p><p class="ql-block"> 3、九軍團二十七日二十四時電令(注)不變。但須在馬鬃嶺西北路上擺露天紅標語,路側放煙火扮炊煙,散消息,偽裝我軍主力將在此地區誘敵向北出擊而消滅之模樣,以便我主力借此秘密迅速向南轉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4、軍委明日到沙土。</span></p><p class="ql-block"> (注)指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七日中央軍委命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二)中央主力紅軍南渡烏江</b></p><p class="ql-block"> 1、民國24年(1935年)3月29日</p><p class="ql-block"> 2、中央主力紅軍從鴨溪底壩出發,分兩路過沙溪河(今偏巖河),左路經底水、灣子場到沙土,在此分兩部,一部經文家田壩、三丈水抵烏江北岸梯子巖;右路過沙溪河到官村后,一部去灣子場會合左路前進,大部經羊馬田、老木孔,到大嵐頭。在此,一路走狗場到翁貢水;一路走安底、長壩到翁貢水,兩路會合后,經后山抵烏江北岸之江口、大塘河兩渡口。</p><p class="ql-block"> 3、紅一軍團二團,先期抵達江口,擊潰蔣中央軍薛岳部九十師六十三團的1個營,強渡烏江,控制渡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4、中央軍委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進駐沙土,派兩個連隊到普惠,官田警戒。</span></p><p class="ql-block"> 5、中央軍委三局住大嵐頭。</p> <p class="ql-block">沙土中央紅軍指揮所舊址鳥瞰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紅色故事</b></p><p class="ql-block"> 紅軍來沙土第一次是1934年臘月27日,當時是齊世英當偽區長。紅軍人數近百人,可能是來沙土偵察探路,住了一個晚上就走了。雖然來的人少,住的時間短,但還是嚇破了土豪們的膽,不少有錢人家聞訊逃離。杜少模就是其中的一個。他見紅軍來了,就帶著全家老小前往翁貢長干子偏僻處暫時住下。紅軍南渡烏江期間,他們在那里看到,紅軍白天不敢走,只能晚上出發,看到斷龍崗一帶的火把通宵都在亮,不知有多少紅軍。紅軍離開沙土后,他家才搬回沙土。</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來沙土是1935年3月28日傍晚,紅軍先遣部隊從花灘河方向進入沙土場,紅軍在街上露天睡覺,不打擾老百姓。第二天毛澤東等帶領大部隊到達沙土街。當時,紅軍穿著補了又補的衣服,頭上帶著土灰色的八角帽,腰桿上扎著帶子,腳上穿著稻草、爛布條做的草鞋,背著槍、長桿子和大刀來到沙土街。老百姓見狀,趕緊關上門和窗不敢出門,土豪們早也紛紛離家逃亡躲藏。當時的沙土街只有牛市上、過街樓、巷子口和環街子有房子,有土豪胡家、羅家、周家、鐘家等等,他們早也聞風而逃。于是中革軍委領導周恩來住進胡家祠堂,朱德住羅家大院,毛澤東住萬壽宮,彭德懷住石柜臺。指揮所建立在胡家祠堂,還安有電臺,電話線一直從青菜壩、朱家灣子牽到這里,大門口都有紅軍站崗戒嚴。石柜臺(現巷子口)里面二十多間房子都住滿了紅軍。何運東家住了一個班,還動員何運東參加紅軍打土豪。住朱家灣子的紅軍架電話線到街上,把槍架在院壩里。買了朱家過年沒吃完的黃粑,把分到的一小點鹽放在紙上蘸東西吃。還看見幾架飛機盤旋著向后山方向飛去。萬壽宮、仁壽宮、青菜壩杜家寨子也住了不少紅軍。住在杜家寨子的紅軍,安設電臺、電話機,用竹桿架天線,把電話線從杜家寨子一直牽到街上。在寨子里筑灶燒火,挑水煮飯吃。用茅草捆在一起當筆,用紅色泥巴水在墻上書寫:‘紅軍到,干人笑,紳糧叫;白軍到,紳糧哭,干人叫。要得干人天天笑,白軍不到紅軍到。”“紅軍干人聯合起來實行土地革命……"等標語。紅軍見鄉親們害怕,就到處喊話宣傳:“老鄉們,不要怕,我們是中國工農紅軍,是窮人的隊伍,專門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財,幫窮人過好日子的。”號召大家起來打土豪分田地。到處都貼著紅紅綠綠的標語,上面寫的是:“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財,中國工農紅軍萬歲!”“白軍到,干人叫;紅軍到,干人笑;要得干人天天笑,就要紅軍天天到”“白軍嘩變紅軍”。“工農聯盟是一家,打倒土豪分田地”等,下面寫“紅軍宣”。</p><p class="ql-block"> 紅軍在街上打土豪分鹽、分糧給群眾,還殺有錢人的豬拿給老百姓吃。紅軍在街上喊話:“分浮財,大家趕快出來分土豪老財的豬肉”。紅軍殺的豬,毛沒有刮干凈,老百姓要,就連肉帶毛割一塊給他。有幾個膽子大的鄉下人還上前問這問那,提著帶毛的豬肉高興地回家。不少老百姓都吃過紅軍割的豬肉,他們還編花燈唱道:“紅軍到了沙土場,毛邊雜肉都得嘗······”</p><p class="ql-block"> 1935年,已經30歲的梁樹成,親身經歷了兩件事。一件是住在石柜臺的紅軍有兩個大箱子是他幫忙抬進去的。另一件是,3月31日早上,住在石柜臺的紅軍請他帶路到后山大塘河邊,他帶著紅軍走的是上壩、文家田壩、三丈水、川洞、羅家寨到大塘河邊,這是最捷的路。到大塘河邊時,一個軍官模樣的人寫了張紙條給他,說:“我們是共產黨的部隊,是解放軍。以后你如果有什么困難和要求,拿著這張紙條找我們的人,他們會幫助你的。”他來不及看紙條內容就揣在身上,在回來的路上遇到大雨,全身濕透。到家后他把裝在荷包里的紙條摸出來看時,已經被雨水全浸爛了,字也看不清楚了,不知道寫的是什么內容。后來才知道,那個軍官可能是彭德懷,或者李富春。</p><p class="ql-block"> 紅軍在沙土槍斃了一個偽保長和一個特務,并張貼告示告訴老百姓。一個是從四川銅梁來的龍從云,以賣布為名從事特務活動,被紅軍就地處決。在花灘河槍斃了一個作惡多端的偽保長。紅軍還懲罰了街上一個專開賭場的道吉安,在他家門上寫到“靠剝削人民而生活者道吉安,罰款三百塊大洋。中國工農紅軍。”紅軍還教育了一個開煙館的駱姓妻子。有兩個窮人在沙土街耍猴戲,抽了他家的大煙,沒有錢付,就用毛巾抵押。姓駱的說:“你沒有錢就算了,不要拿東西來抵,以后你有錢了就給我拿來。”他妻子卻不依不饒說:“我用(毛巾)來擦桌子都有它的,為哪樣不要?”夫妻倆吵架鬧矛盾,挑起事端不得安寧。紅軍知道了這件事,就去嚴厲批評教育了駱的妻子。</p><p class="ql-block"> 紅軍在沙土期間,用的是“中國蘇維埃制造”的紙幣,走時又用大洋換回紙幣。還用有錢人的蚊帳、墊單來打草鞋。紅軍在沙土收集大量的布搓成繩子,后在大塘河等地搭浮橋過河往流長方向去了。</p><p class="ql-block"> 紅軍離開沙土街時,毛澤東穿件舊衣服,留中山頭,穿布鞋。沒有帶槍,在黃家壩子里站在方桌上,很有威信地給紅軍講話。</p><p class="ql-block"> 紅軍離開沙土時,有傷兵和生重病的紅軍沒跟上部隊,就留在了沙土。其中就有軍醫楊森明,沙土的張雨昌為了保護他,把他接到家,向他學習醫療技術。楊森明也給他講了不少紅軍在沙土街的活動情況,最后楊森明回了老家參加新中國建設。有個留落的紅軍叫高祥云,建國前落點在干溪河泡東樹王忠柏家,有文化,能跟道士先生寫東西,會做泥水工,也講了紅軍在沙土街發生的事情,建國后也回了老家參加新中國的建設。</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圖為“黔中首鎮”沙土鎮牌坊</h3> 沙土鎮歷史悠久,集鎮街道始建于1702 年(清康熙41 年),至今300 余年。1935年3月,中央紅軍長征途經沙土,中央軍委領導機關在沙土建立臨時指揮所指揮紅軍勝利南渡烏江。1991年撤區并鄉建鎮,2013年區劃調整將官田鄉、源村鄉聯合村劃入沙土鎮。<div> 2011年9月,沙土鎮被確立為貴州省首個“三化同步、統籌發展”改革試驗區,同年被省發改委列為貴州省首個擴權強鎮試點,定位為金沙縣副縣級縣域副中心城市;2012年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第三批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2013年被列為省級示范小城鎮;2014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鎮;2015年底被列為金沙縣唯一的創新鄉村體制機制改革試點鎮;2016年被列為全省環衛保潔試點鄉鎮;2017年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國家衛生鎮”稱號。</div><div> 近年來,沙土鎮始終堅持將沙土建成金沙縣域副中心城市、畢節市東翼門戶重鎮以及“黔中經濟區”重要節點城鎮和全省一流的示范小城鎮。按照“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產業配套、特色鮮明、宜居宜業”的要求,扎實推進特色示范小城鎮建設,助推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幸福美麗新沙土</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圖為正在建設的“仁壽宮”</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圖文/編發 何正開</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貴州金沙沙土鎮</b></h5><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商都县|
鄂伦春自治旗|
长治市|
东丰县|
平潭县|
寿宁县|
眉山市|
宁化县|
满洲里市|
友谊县|
宁国市|
余干县|
景谷|
昆山市|
安龙县|
伊川县|
吴江市|
静海县|
勐海县|
邵武市|
会东县|
金阳县|
招远市|
玛纳斯县|
黑水县|
新建县|
罗甸县|
莆田市|
平南县|
高平市|
如东县|
承德市|
宜兴市|
康定县|
枣庄市|
玉田县|
寻甸|
黑龙江省|
莱州市|
望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