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攝影、文字// 梅啟貴 胡玉太</h3> <h3>(官溪篇157)</h3> <h1><font color="#010101"> 2018年4月28日上午,中國美篇作者一行在中國博士村玉山縣仙巖鎮官溪游覽后,應村民祝小鳳之邀,我們又前往她的娘家上饒市廣豐區東陽鄉龍溪村游覽,圓了大家早就想組團一游龍溪之夢。</font></h1> <h1> 從官溪向東而行,不到20公里的路程,我們驅車便很快到達了龍溪。</h1><h1><br></h1><h1> 龍溪,地處贛浙交界的東部前沿,與浙西江山市鳳林、峽口兩鎮毗鄰,是丘陵山區。龍溪是個人杰地靈的風水之地,當駛入龍溪地界,使我們頓覺此地與其它地方有一種不一樣的靈氣。兩邊青山相伴一條進村的柏油公路,公路兩旁綠化的杜纓、小牛堅樹高矮錯落有致,不時又能看見路邊的參天樟樹和幾棵古樹,山上的各種鳥兒在戀歌,使人心曠神怡,一種古色古香之感油然而生,就好像進入了香格里拉。??????</h1> <h1> 不一會兒,一塊地標:”中國傳統古村落一一龍溪”便展現在我們眼前。我們不知道書寫這地標的書法家是誰,但這行書書法蒼勁圓滑,足讓我們凝視欣賞很久,從內心上就感覺龍溪古村的文化底蘊有多么厚重。</h1> <h1> 龍溪,以村口溪邊西北方向的鰱魚形山和牛壓駝山形相會而酷似巨龍而命名。溪的上游有大陽、田青鋪、嶺下、管村之10多公里的山水而注入,匯經浙江省江山市須江,最后流入錢塘江,也是錢塘源頭之一了。</h1> <h1> 龍溪古村有440多戶人家,2200多個人口。是傳承耕讀文化之村,從古至今,讀書人頗多,時至今日,取得碩士以上學位的就有10多人,同時,不乏一批專家、學者、教授,其中,既有科學家、學科帶頭人,還有名記者、作家、畫家、書法家。這樣一個以詩書傳家的地方,成為”上饒市首座青少年游學營地”、“廣豐首家國學教育基地“,自然是名正言順的。</h1> <h1> 龍溪的名勝古跡很多,大都保存完整而良好。境內有觀音閣、文昌閣、祝氏宗祠、江浙社、木杓井等。其中,江浙社、祝氏宗祠、文昌閣等,都是在2013年3月5日就被國務院授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1> <h1> 龍溪建村具有700多年的歷史。村內祝氏為大姓。相傳,這里的祝氏原居住浙江省江山市的江郎山一帶,有一天,祝氏太公家養的一頭懷孕母豬不知去向,族人們就沿著母豬出走的蛛絲馬跡一路尋找,最后在20公里外的江西東部境內一渺無人煙的鋸齒草叢中找著,并生下了一窩小豬。祝氏太公當即巡看四周,覺得既然家中母豬都尋此繁衍,想必肯定是塊風水寶地。于是,就帶領部分族人搬遷到此地進行拓荒定居。在母豬衍生的地方建了龍溪最早的房子,取名為”江浙社”。 為防患火災,后來祝氏太公又根據地理先生之說,在村口挖了一水塘,在塘邊建了一木杓形的水井,既供人們飲用,又祭度了村東南方向的一座火形山,使村上避兇趨吉,不至于火災。</h1><div><br></div><h1><br></h1> <h3>(江浙社)</h3> <h3>(江浙社)</h3> <h3>(木杓井)</h3> <h3>(木杓井亭)</h3> <h1> 龍溪古村內,建筑規模宏偉的要算祝氏宗祠了。它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間,即1465一1487年,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經歷了三次較大規模的修整和擴建。占地面積2583平方米,包括明中期的江浙社、清晚期的文昌閣、觀音閣,該祠布局嚴謹、體量宏大、構架精巧,不僅大氣樸實,而且彰顯出清晚期建筑的精巧空靈,不愧為江南鄉土建筑特色的瑰寶。</h1><h1><br></h1><h1> 該祠自南而北分三進,一進為戲臺,二進為中廳,三進為享堂,即祖先寢宮,整座祠堂雕梁畫柱,古色古香,精美絕倫。</h1> <h1><font color="#010101"> 我們在祝氏宗祠游覽時,正巧遇廣豐區教師藝術團一行40多人也專程到此參觀,大家對祝氏宗祠的建筑風格都贊不絕口。</font></h1> <h1>祝氏宗祠</h1> <h1> 在祝氏宗祠第三進享堂前的天井,種著的一棵胸圍直徑足有尺余的羅漢松,相傳是伴隨建祠時而栽的,至今仍根深葉茂,見證著祠堂500多年的歷史和龍溪的發展歷程,是一棵名符其實的不老松了。</h1> <h1> 龍溪的文昌閣,設在祝氏宗祠附近。它建于明代,后毀于龍卷風。清同治5年,即1866年,重建于龍溪溪畔。閣內供奉文昌帝君、梓潼帝君和孔子像。占地面積475平方米,為純木質磚瓦結構,造型美觀大方,精巧細膩,是古建筑中的精品。樓閣為三層,內設龍江書院供后人就學,使祝氏宗族歷代重教尚學、耕讀傳家的族規家風興盛不衰,使得子孫后裔中名流賢士輩出。</h1> <h1> 龍溪的觀音閣,建于清乾隆年間,座落在龍溪西岸,占地面積為226平方米,供有觀音菩薩神座。閣分上下兩層,樓閣造型既有飛檐板角的宏偉大氣,又有玲瓏別致的靈巧工藝,富有古樸典雅之韻,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古建筑藝術珍品,也是廣豐區及周邊縣市唯一一座以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古代閣樓。</h1> <h1> 龍溪古建筑多多,悠悠龍溪水日夜奔錢江,但帶不走龍溪兒女心中的一片鄉愁。如今,聰慧而勤勞的龍溪人在建設秀美鄉村中,將新建的景點藝術與古老的亭臺樓閣融為一體,清理河道、景區綠化、廣場建設、木橋架建等,使龍溪更顯得古老而又年輕,充滿活力。村莊內外整潔美觀,房前屋后種花種樹,處處生機盎然。</h1> <h1> 龍溪更將旅游開發與農業產業結構提升相結合,走出一條農村農業發展的新路。農民祝獻海、劉水華等早在2012年上半年就與上海一家公司簽訂了20年的藍莓供貨合同,建起種植藍莓基地700多畝,近年又種植馬家柚1萬多株。我們在基地現場看到,藍莓已掛果累累,壓彎了技頭;馬家柚花兒盛開,又是一個豐收年。</h1> <h1> 藍莓基地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從5月中下旬開始進入藍莓采摘期,每天將有300多名勞力上山采摘;、遇到雙休日,到龍溪旅游自采自購藍莓的游客更是多到每日上千人,可稱得上人山人海,笑語連天。</h1> <h1> 每年的5月26日,是龍溪的”藍莓節”,來自閩浙贛邊界的游客更是川流不息。去年舉辦的”藍莓節”中午有100多桌客人用餐,成了龍溪一日游的名片。</h1><h1><br></h1><h1> 龍溪,已成為廣豐區古村落旅游的一顆璀璨的新星,也是遨游在贛浙山區的一條龍。</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县|
安泽县|
金阳县|
怀宁县|
磐石市|
奇台县|
星子县|
巴林右旗|
德安县|
陇川县|
海盐县|
和田市|
寿光市|
刚察县|
吉首市|
壤塘县|
SHOW|
抚州市|
七台河市|
广水市|
来凤县|
紫云|
固镇县|
白银市|
上杭县|
自治县|
正定县|
灌南县|
胶南市|
五华县|
扬州市|
确山县|
镇安县|
余江县|
金门县|
津南区|
册亨县|
上林县|
开江县|
泽库县|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