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毛主席像章里的故事

熊啊雄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太陽最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毛主席最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不僅僅是一首歌曲的唱詞,而且是億萬中國人民的心聲!當年,人民群眾把對偉大領袖的無限深情轉變成一種對毛主席像章的追捧與熱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那個早已遠去的年代里,毛主席像章成了人們投身革命、寄托情感的紅色標志。其間,每一枚枚小小的像章都包含著一個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6年10月以后,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出現了制作毛主席像章的熱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從那時起,懷著對毛主席的敬仰和崇拜,開始收集并珍藏毛主席像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些形色各異的像章是一個歷史時代的產物,收藏它就是收藏一段歷史,就是收藏一片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物雖不言,事可喻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下面展示的每一枚像章的背后,都有著一個各自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唯一的宗旨,這個宗旨鐫刻在了毛主席像章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中國人民敬愛的好總理----周恩來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他十分喜愛這枚鐫刻著毛主席手書體“為人民服務”字樣的像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他佩戴著這款像章一直走到生命的盡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種方形像章在當時制作的數量非常有限。它的外型和內涵為我所珍愛。</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6年興起大批量制作的毛主席像章,開始時其直徑只有一厘米左右。人們后來出于對毛主席的崇敬,將像章越做越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巨大像章的功用己經不是人們在胸前佩戴的飾物,而是安裝在汽車頂部或者懸掛在室內的紅太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右下角是最早出現的小像章,為毛主席接見我們時所佩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左上角是紀念毛主席誕辰120年,由中國工商銀行發行的金質毛主席像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6年8月1日~12日,中國共產黨八屆十一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公報中說:“毛澤東同志是當代最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為此,創作人員設計了這枚有馬克思、恩格思、列寧、斯大林身影的毛主席半身像紀念章。</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7年5月 ,中央軍委決定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制作向全軍干部、戰士發放以毛主席側面頭像和毛主席手書體“為人民服務”的2枚一套的像章,作為標配。這不僅是全國制作量最大,而且可能是全世界制作量最大的紀念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你知道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備勤人員的員額是多少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是650萬人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厲害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是我入伍后所在部隊發給新戰士的毛主席像章,也是我在部隊獲得的第一枚毛主席像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像章的背面刻有“7557部隊”的字樣,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3軍(原13集團軍,現77集團軍)軍直屬機關的代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新中國建國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3軍直屬隊機關的代號曾多次變換,其代號先后為0923部隊、7557部隊、0010部隊、56005部隊、77100部隊、31667部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她的前身是1927年11月13日黃麻起義后誕生的中國工農紅軍紅25軍73師、川陜根據地紅四方面軍紅31軍、1937年11月改編為八路軍129師386旅,(下轄771團、772團。當年,老蔣為了防共限共,在統一抗戰中壓縮裁減八路軍的編制,1個師限轄2個旅,一個旅限轄2個團,紅軍的干部幾乎是逢人降三級,部隊的編制序列也大幅度壓縮,方面軍壓縮為“師”,軍壓縮合編為“旅”或“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當年,晉東南和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的人民妮稱772團為“老二團”。解放戰爭中,以772團為骨干擴編為中原野戰軍10縱、第二野戰軍四兵團13軍。1954年前后,全軍整編統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3軍,后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集團軍,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7集團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電視劇《亮劍》的許多故事情節就出自這支部隊,李云龍的原型就來自八路軍772團首任團長葉成煥和副團長王近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是一支為數不多的紅軍老底子部隊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補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葉成煥(1914.10.19-1938.4.16),河南新縣人。他是深受劉伯承器重和戰士擁戴的八路軍優秀指揮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14年,葉成煥出生在河南光山縣。1929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鄂豫皖紅軍,先后任指導員、營政委、團政委、師長、師政委等職。抗日戰爭爆發后,葉成煥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772團團長,為129師在抗戰初期的“三戰三捷”做出了重大貢獻。1938年4月16日下午,在長樂村與日軍的戰斗中陣亡而為國捐軀,終年24歲。朱德、劉伯承等八路軍高級將領參加了葉成煥的追悼會。此前,129師黨委已通過決定,準備讓他出任386旅副旅長,一代將星從此隕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2009年9月14日,在新中國建立60周年前夕進行的《新中國建立100位歷史貢獻人物》評選中,葉成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8年8月11日,毛主席在京接見了13軍的軍、師兩級領導干部。13軍特制了這枚像章記念這個特殊的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2016年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重慶接見了13集團軍軍、師、團級干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是一枚13軍制作的“古田會議永放光芒”記念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古田會議”是毛主席當年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紅四軍于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村“廖氏宗祠”召開的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古田,位于福建省上杭縣東北部,是被梅花山南麓莽莽群山懷抱著的一個狹長形的集鎮。群山之中有一彩眉嶺,嶺下有一丘田形似“田”字,故有人以“古墾之田”來稱謂此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古田會議”是中國共產黨黨史和軍史上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認真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建軍建黨的經驗,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會議重申了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等事關黨和軍隊的興衰成敗的根本性問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由毛主席當年起草的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的第一部分——《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其精神至今仍然是人民解放軍遵循的基本原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現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志于2014年10月30日率全軍高級干部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次會議被稱為“新古田會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紀念章的圖案中,可見“古田會議決議”六個小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像章的背面刻有“毛主席的建軍路線勝利萬歲.7557”字樣。</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是原昆明軍區制作的一套異型像章,是記載毛主席革命生涯中五個重要歷史性階段的像章。像章底部的圖案分別是:韶山、井岡山、遵義、延安、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誕生于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27年10月27日,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登上井岡山,開始創立紅色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28日,朱德、陳毅所率的部分南昌起義部隊和湘南暴動農軍到達井岡山,同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35年1月15日-17日,毛主席在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對黨和紅軍擁有了實質上的領導指揮權,帶領紅軍勝利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37年1月13日,毛主席率中共中央機關由保安進駐延安,建立共產黨領導下的陜甘寧邊區政府,配合正面戰場堅持開展敵后抗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和中央機關從西柏坡進入北京,籌建新政權,領導新中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革命圣地令人神往。幾十年來,懷著朝圣心情的人們以不同的方式,絡繹不絕地從四面八方涌向這些革命圣地游覽參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中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開始了史無前例的二萬五千里長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35年5月1日至5月9日,紅一方面軍3萬多人在云南與四川交界的皎平渡巧渡金沙江進入四川。從此,毛主席率領中央紅軍擺脫了幾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跳出了蔣介石設置的包圍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中央紅軍進入四川(西康)后,先后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35年5月2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總參謀長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彝海結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5月25日,強渡大渡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5月29日,飛奪瀘定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6月8日, 翻越夾金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8月21日,開始過草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9月17日,攻克臘子口進入甘肅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其間,約5個半月的時間在川康地區連續進行戰斗和行軍,創造了紅軍長征途中的多個精典戰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些光輝的歷史篇章在中央紅軍的長征史上,為四川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原成都軍區制作了這枚有瀘定鐵索橋、若爾蓋草地、夾金山大雪山為背景圖案的毛主席紀念章,銘記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補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夾金山又名“甲金山”,藏語稱為“甲幾”,夾金為譯音,意為很高很陡的意思。位于小金縣東南,屬邛崍山脈,橫亙于小金縣達維鄉與雅安地區寶興縣之間,海拔4124米。這里地勢陡險,山嶺連綿,重巒疊嶂,危巖聳突,峭壁如削,空氣稀薄,天氣變化無常,當地流傳著的一首民謠:“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人不攀。要想越過夾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間!”就是對此惡劣環境的真實寫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夾金山是中國工農紅軍萬里長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12日下午,紅一方面軍一軍團2師4團在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帶領下,克服千難萬險,終于從夾金山南麓的磽磧鄉成功翻越夾金山,與正在執行任務的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師七十四團的一部,在山下的達維鄉的木城溝溝口地帶相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意外的相逢,為實現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四方面軍兩大紅軍主力的勝利會師奠定了基礎。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枚碩大像章的創作很有新意,創作者將毛主席詩詞“詠 梅”中的句子:“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鐫刻在像章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首詞的全文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卜算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詠 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風雨送春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飛雪迎春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已是懸崖百丈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猶有花枝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俏也不爭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只把春來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待到山花爛漫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她在叢中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當年,經公開發表的毛主席詩詞共34首。這是其中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其實,在這枚碩大的毛主席像章背后還隱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當年,一位戰友在部隊迎來了18歲生日。我找不到合適的禮物相送,于是把這枚心愛的毛主席像章送給了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多年以后,在我心存遺憾的時候,那位當年的戰友帶著這枚毛主席像章來到了我的身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只有那個年代才會發生這樣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8年10月,原昆明軍區召開第二次“四好連隊代表大會”,兄弟部隊14軍(原14集團軍,現75集團軍)制作了這枚對大會致以祝賀的像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像章下方的三朵向日葵寓意為“三忠于”,即: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澤東思想、忠于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當年,成都軍區司令部和政治部聯合制作了這枚“做毛主席的好戰士”的像章,作為對部隊一年一度評選出的“五好戰士”的榮譽資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58年5月12日,總政治部發出《在連隊中開展“五好”運動的指示》,號召開展以“五好”為目標的的群眾運動。隨后,時任國防部長的彭德懷元帥建議把五好內容修改為“學習好,工作好,愛護武器、消滅事故好,生產節約好,身體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八個字是仿繼任國防部長林彪題字:“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做毛主席的好戰士”的手書體而制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枚毛主席像章是我當年所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13軍(現中國人民解放軍77集團軍)于1968年10月換防調離云南時,云南省革命委員會專門制作的送別紀念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像章下部分的七朵向日葵寓意全國七億人民心向毛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那個年代里,毛主席像章的功能己經不限于一般性的佩戴,而且還成為崇高而時尚的政治獎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枚像章是我所在的連隊評為“四好連隊”出席原昆明軍區“第二次四好連隊代表大會”時獲得的獎品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0年12月30日,中央軍委辦公會議提出,1961年連隊工作主要抓四個方面;一是抓政治工作,抓活的思想;二是抓作風,就是三八作風;三是抓軍事訓練;四是抓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據此,1961年1月1日,《解放軍報》發表社論,傳達了中共中央軍委和總政治部關于創造四好連隊運動的指示,并公布了四好連隊的條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政治思想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三八作風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軍事訓練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生活管理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三八作風是“三句話”、“八個字”的簡稱(也稱中國共產黨的“延安經驗”)。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艱苦撲素的工作作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團結、緊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嚴肅、活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八個字也成為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的校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像章下部份的四朵向日葵寓意“四無限”,即:對毛主席、毛澤東思想,無限熱愛、無限崇敬、無限信仰,無限忠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毛主席像章的作用被無限放大,小到交友送禮,大到聯系工作、冾談業務都離不開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8年10月,中央軍委按照毛主席“部隊不能在一個地方住久了,要動一動”要求,安排全軍部隊調換防區。我軍(13軍)按照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部的命令與14軍交接防務后啟程前往重慶接替54軍防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原昆明軍區和云南省革命委員會分別制作了一批毛主席像章相贈,以表達對這支英雄部隊鎮守南疆邊關18年的依依惜別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出發那天,部隊告別駐地的父老鄉親,乘坐軍列北上。軍列行至滇越鐵路途中的小龍潭站會車后卻遲遲不見發車,軍后勤部運輸處長從站長處得知:火車司機想要毛主席像章,運輸處長無可奈何,只好從自己胸前取下像章相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火車司機說:我們是兩個人,你最好再送一個。情急之中的運輸處處長轉身看見我,叫我立刻把胸前佩戴的毛主席像章取下來送給火車司機,并承諾:到了重慶以后一定還我一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就是運輸處處長到重慶后,兌現諾言還給我的毛主席像章。像章中隱現“永遠忠于毛主席”字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是一個上級對下級兌現承諾的見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今天看來,這事有點不可思議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58年3月8日至26日 中共中央在成都召開有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參加的工作會議(即“成都會議”),討論和通過《關于1958年計劃和預算第二本賬的意見》和《關于發展地方工業問題的意見》等40多個文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會議期間,毛主席提出要看看四川的工業建設。毛主席在時任四川省委書記李井泉、上海市委書記柯慶施等人的陪同下,于3月27曰從成都金牛埧賓館出發,乘火車來到200余公里外的位于隆昌縣“兩道橋”的石油工業部四川石油勘探局隆昌氣礦和“圣燈山”碳黑生產車間冒雨視察(當年我的父輩曾在此工作),對四川工業發展作出了“四川很有希望”的評價。這也是“四川很有希望”原典的歷史出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8年10月,四川省成立革命委員會時制作了這枚毛主席像章。在像章下半部份鐫有“四川很有希望”六個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希望是一種對未來的追求,也是一種夢寐以求的渴望與期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在同他的保健醫生談話時,針對農村醫療衛生的落后狀況,指示衛生部“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為廣大農民群眾服務。因而,稱為“六、二六”指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軍醫大學革命委員會制作了這枚像章,宣傳毛主席的這一指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4年12月21日,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周恩來總理在向大會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鄭重發出號召:全國人民“都要學習解放軍、大慶、大寨的徹底革命精神和工作作風,使自己在革命化的道路上向前邁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5年, 黨中央發出“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人民學解放軍”的號召后,全國石油工人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當年的石油工業部四川石油管理局亦是牛氣沖天,雄心勃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是1968年10月,四川石油管理局革命委員會成立時制作的毛主席像章,像章圖案中展示出當年四川石油工業的成就與輝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枚像章的主題是“五.七指示萬歲”,像章的最下部分刻有“五.七”字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五.七指示”是毛主席1966年5月7日對國防部長林彪轉送的解放軍總后勤部一個報告閱讀后寫給林彪的一封信,簡稱為“五.七指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個指示在肯定解放軍開展農副業生產的同時,要求解放軍把“軍學、軍農、軍工、軍民這幾項工作都兼起來”。同時要求全國各行各業都要成為解放軍那樣的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也要批判資產階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這個指示的推動下,全國進一步大規模地掀起學習解放軍的熱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各級、各地的“五.七干校”也因此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由工人(農民代表)、人民解放軍、革命干部“三結合”組成的地方權力機關——“革命委員會”于1967年1月在上海的“一月風暴”中誕生。它最初的名稱叫“上海人民公社臨時委員會”。毛主席聽取中央文革小組匯報后說:“名稱還是叫革命委員會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隨后,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聯合發表社論《革命委員會好》。以此發端,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先后成立革命委員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四川省革命委員會成立于1968年5月31日。對此,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于6月2日聯合發表了題為《七千萬四川人民在前進》的社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8年9月5日,新彊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最后成立。這標志著全國文化大革命的奪權斗爭取得全面勝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制作誕生了這枚“全國山河一片紅”(未含港、澳、臺)的紀念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為了迎接中國共產黨第9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中共中央于1968年在黨內部署開展了整頓建全各級黨組織的工作(簡稱:整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8年《紅旗》雜志第4期發表社論《吸收無產階級的新鮮血液》,文中發表了毛主席“吐故納新”的最新指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毛主席說:“我們的黨要吸收新鮮血液。工人、貧農、紅衛兵中的積極分子要吸收到黨里來。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太多,要清除掉。一個人有動脈和靜脈,通過心臟進行血液循環,還要通過肺部進行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進新鮮氧氣,這就是吐故納新。一個黨也要吐故納新。不清除廢料,就沒有朝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枚毛主席像章就是宣傳毛主席的這一最新指示而制作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8年底中共中央發出通知,1969年4月將在北京召開中共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當年,13軍為了迎接黨的“九大”召開,決定制作一批毛主席像章給黨的“九大”獻禮,這個任務經過層層下達后,這批像章的前期制作任務最終落到我的肩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9年1月,我帶領一個班的戰士冒著嚴寒抵達位于重慶市中梁山的重慶標準件廠。夜以繼日地工作了兩個月,從切板、沖壓、落料、拋光、電鍍各個工序做起,最終圓滿地完成了2萬套像章的前期制作任務。后續工序的上漆、烘干、穿別針、裝袋的各項后續工作則在像章廠內由軍直屬隊的干部子女和軍衛生所的女戰士們義務完成。軍長、軍政委的子女也參與其中,義務勞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套設計新穎、制作精美的毛主席像章共6枚:圓形、方形各三枚,分別涂以紅、黃、蘭色。這個創意在當年的像章制作中是極為罕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制作任務完成后,軍里贈送給我一套經我親手制作的毛主席像章,以資獎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注:本人收藏現存5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是重慶市革命委員會為迎接黨的九大召開而制作的毛主席像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9年3月9日─27日,九大預備會在北京召開。毛主席在預備會上提出九大的任務是:“總結經驗,落實政策,準備打仗。”它成為九大的指導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69年4月1日─24日在北京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512人,代表全國2200萬黨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次代表大會的召開與黨的八大會議已經間隔了13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大會通過了政治報告和黨章修正草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大會選舉出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70人,候補中央委員109人,其中原八屆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保留了53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9年,毛主席從國家計劃經濟委員會的一個報告中了解到,全國制作毛主席像章消耗了大量鋁材。據說,毛主席閱后批示:還我飛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從那時起,鋁質板材的供應緊縮。于是出現了以塑料、陶瓷為基本原料制作的毛主席像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是一枚沒有毛主席頭像的紀念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與世長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按照中共中央的決定,1976年11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毛主席紀念堂奠基儀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77年5月24日紀念堂落成。1979年9月9日舉行落成典禮并對外開放。紀念堂南北大門上方的“毛主席紀念堂”六個鎦金大字為時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國務院總理的華國鋒同志所題寫。</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經意間,時光就這么漸漸地遠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毛主席雖然己經離開我們多年,但是他卻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毛主席像章寄托著一代人的情感和思念,也飽含著一代人的回憶與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歷史已成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往事并不如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熊一雄 收藏圖文發布于2016年4月11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2023年12月26日毛澤東主席誕辰130周年重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州市| 库伦旗| 哈尔滨市| 四会市| 凤山市| 万源市| 平谷区| 泊头市| 星座| 同心县| 三穗县| 驻马店市| 永川市| 松阳县| 陇川县| 鹿泉市| 通州市| 沛县| 呼和浩特市| 宜州市| 石屏县| 怀化市| 宝兴县| 澳门| 枣庄市| 满城县| 信丰县| 苍梧县| 永安市| 丹凤县| 定远县| 长顺县| 东丽区| 马鞍山市| 西安市| 逊克县| 嵩明县| 汾阳市| 南丰县| 凌云县|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