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日本概況<br>日本行政區域<br>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及九州4個大島和3000多個島嶼組成。從行政劃分上看日本全國分為“1都(東京都)、1道(北海道)、2府(京都府和大阪府)、43個縣”,而這些區域的行政首長被稱為“知事”,這源于中國古代的稱呼。其實,在我國民國初期對縣一級最高行政官也稱呼過“知事”。都、道、府、縣之下設市和郡,再往下設町和村。</h3><div><h5><br></h5></div> <h3>日本行政區域上沒有“省”一說。如果說你在日本或國內報道中看到過有關日本“省”的話,那是日本國家行政機關的名稱。比如,“外務省(外交部)”、“防衛省(國防部)”、“大藏省(財政部)”、“文部科學省(教育部)”…,為什么日本的國家部委用“省”來命名,我未作過探究,但國內媒體在報道這些日本部門的時候,往往采用直譯,稱之為“日本的防衛省…、日本的外務省…”,而不是“日本的國防部、日本外交部”來進行報道,這點我始終不知是什么原因。</h3><h3><br></h3> <h3>北海道第1站----根室市<br>■觀光日期:8月</h3> <h3>■觀光目的(1) 品嘗根室特有的“花蟹”。</h3> <h3>■觀光目的(2) 探訪日本的“傷心之地"---根室。</h3> <h3>我之所以把根室稱之為"傷心之地",是因為原屬于根室地區的北方四島,自二戰后,一直被蘇聯及現在的俄羅斯所占領。<br>根室半島為北海道東端的一個半島。長約30公里,寬約8公里。是一個細長的半島。最東端為納沙布岬,也是北海道的最東端。由根室市管轄。<br>許多人認為日本是一個單民族的國家,即“大和族”,殊不知日本也有少數民族,只不過只有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她就是“阿伊努族”。阿伊努人主要分布在北海道地區,根據2006年北海道人口普查,在北海道的阿伊努人僅存23700多人。“根室”的日語發音為“NEMURO”,據說是源自于阿伊努語“NIMUORO(樹木茂盛)”一詞。</h3> <h3>花蟹的特點是碩大而肥美,此時的秋刀魚同樣極為肥美。一邊眺望自然景致、欣賞樸素民風,一邊品嘗海鮮美食,可謂是游客的一大幸事。花蟹僅產自于北海道。根室這里品嘗花蟹的季節是7月到9月之間。</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們來的時候正是花蟹的捕撈季節。花蟹生長在根室附近一個叫“花開(日語:花咲)”地方,所以如果把這種螃蟹直譯成中文的話,應該叫“花開蟹”。又因為花蟹喜好棲居在有海帶(日語:昆布)的地方,所以它還有一個學名叫“昆布蟹”。根室那個地方幾乎沒有任何污染,所以花蟹可以說,它是日本螃蟹中的“LV”。在日本,花蟹成了根室的代名詞,也變成了根室的形象大使。花蟹只要用水煮一下就可以食用,無需任何作料,原汁原味,鮮美無比。這樣大小的花蟹一個只要1500日元(約100人民幣)。</font></h3> <h3>在根室車站附近,有許多吃花蟹的餐館。在餐廳選好螃蟹后,店家就會給你一個大盤子,盤子上一只螃蟹外帶一把剪刀。</h3> <h3>這里是納沙布岬,是日本的最東部的岬。從這里可以眺望“北方四島”。日本人除了年復一年與俄羅斯進行無用的談判,也打算過動用武力奪回四島,并聲稱可在三天之內奪回北方四島。從兵力配置上來看,的確有這可能性。可是,俄羅斯的普京做出的回應更強硬:“俄羅斯土地沒有一寸是多余的!”“我不需要三天,幾分鐘就可抹平日本”。外界也普遍確信,一旦日本敢動手,向來以強悍著稱的普京,將會毫不猶豫地動用自己的核武器,將日本從地球上抹平。不僅如此,梅德韋杰夫隔三差五去島上走走, 這不告訴你“甭管這島是誰的,不給你,咋的?”這還不算,時不時霸氣地整幾架轟炸機繞日本列島轉悠。</h3> <h3>所謂的北方四島就是下面這四個島。<br>國后島:<br>國后島位于北海道野付岬東北,為四島中的第二大島。島長120公里,寬4—30公里,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br>擇捉島:<br>擇捉島位于國后島東北,長約203公里,寬約30公里,面積約3200平方公里,是諸島之中的第一大島。<br>齒舞島:<br>齒舞群島也稱水晶島,是萌茂尻、水晶、秋勇留、勇留、志貳、海鳥、多樂等小島的總稱。總面積僅102平方公里。<br>色丹島<br>色丹島位于齒舞群島東北部,島長28公里、寬9公里,面積約260平方公里。</h3> <h3>在這領土爭議的海域,俄羅斯的艦艇會常在這里巡弋。現在,這里是事實上的俄羅斯與日本的國境線。<br>二戰前四島已有日本居民約2萬人。1945年9月3日,北方四島作為整個千島群島的一部分被蘇聯占領。而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又繼續占領。</h3> <h3>在納沙布岬的靠海處有一座燈塔,它建于日本明治5年(1872年),是北海道中最古老的燈塔。<br>在這這個燈塔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被俄羅斯占領的島嶼。齒舞群島中的貝殼島,距離我站的位置僅3.7公里。<br>在1月1日,也就是日本新年的時候,當地人為了能夠一睹北海道最早的日出,爭先恐后地登上此塔,游人也會蜂擁而至。</h3> <h3>這座塔原先叫“笹川和平紀念塔”,以后被稱為“望鄉塔”、“和平塔”,它建于1987年夏天,塔高96米,它是為了配合當時北方四島歸還運動而建。據說這塔剛建成的時候,因為塔上可以一覽無余,村的婦女便在丈夫去原屬于日本領土的北方四島附近捕魚的時候,便會手拿步話機和望遠鏡登上這座塔,為自己的的丈夫放哨。一旦看到原蘇聯的海上警衛船開來時,便用步話機通知自己的丈夫逃離。<br>為什么最初這座塔以人的名字來命名呢?那就需要介紹一下“笹川”這位人物。<br>在30年代有個叫笹川良一(1899年5月~1995年7月)的人,他曾任“國粹大眾黨”總裁,是有名的右翼首領,他積極從事各種支持軍國主義的恐怖主義活動。1941年,笹川開辦“南進協進事務所”,極力配合日本軍閥侵略東南亞。戰后,他經營賽艇、賽車,積蓄了巨額財富。他長期擔任日本船舶振興會會長,曾是笹川和平財團、造船振興財團等數十個團體的首腦,在日本社會上的影響舉足輕重。1932年偽滿洲國建立的時候和溥儀有過來往,并和川島芳子也有過私交。1945年12月2日以甲級戰犯罪名被逮捕,3年后被釋放。</h3><h3><br></h3> <h3>這是建在望鄉岬公園內的“四島橫跨橋(日語:四島のかけ橋)”。橋被分割成四塊,其代表日本被占領的北方四島。</h3> <h3>明治公園。公園內有3個在1932年用紅磚建成的筒倉。這個筒倉具有俄羅斯風格,其原址為北海道的國營牧場。它也成了根室的標志性建筑。</h3> <h3>風蓮湖<br>是北海道有名的仙鶴棲息地。在這里可以欣賞到330中野生鳥類。</h3> <h3>北方原生花園<br>其實就是一個荒蕪的大草原。隨著日本少子化及老齡化問題的日趨嚴重,在根室的年青人數量也隨之減少。<br>但對于我來說,此時,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拋開了塵世的紛憂,奪享一方寧靜,唯有藍天、牛羊和綠茵如毯的草原與我為伴,不失為一種富有而奢侈的享受。</h3> <h3>根室的海帶(日語:昆布)非常有名。通常在每年的6月~10月捕撈。</h3> <h3>北海道第2站----釧路<br>■觀光日期:<br>2月與8月各一次<br>■觀光目的:<br>(1)探訪仙鶴棲息地—釧路濕原<br>(2)觀賞摩周湖、阿寒湖、硫磺山、漁港節</h3> <h3>釧路我已經來過2次,分別是冬季和夏季,所以會出現夏季和冬季的照片。想要領略北海道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就需要來四次。<br>釧路市位于釧路川出海口,瀕臨太平洋,是日本最大的幾個漁港之一,此外,由于市內有幾家大型的造紙廠,使得釧路也成為道東地區最大的工業城市。<br>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之故,每年夏季由南方吹來的暖空氣與北方的冷空氣在釧路交會,使這里容易起霧,因而獲得“霧城”這昵稱。</h3> <h3>釧路市范圍內最知名的名勝是位于釧路川河口的幣舞橋。并且,由于市區北境緊鄰著日本國內最大的濕地——釧路濕原,因此每年都有許多來自日本國內外的旅客路經該市,至釧路濕原國立公園觀光。是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個過路客。</h3> <h3>聽當地人說幣舞橋上觀落日最佳。于是,向酒店服務生打聽好落日時間,匆匆前往。</h3> <h3>海水中的海鷗好似得到了夕陽的褒獎,異常興奮,時而飛起,時而嬉鬧地落入水中。</h3> <h3>在冬天那次來釧路的時候,為了能夠欣賞冬日的夕陽,特意入住在中央埠頭(碼頭的意思)附近的日航酒店。</h3> <h3>北方的冬季游人稀少,那天碼頭旁空無一人,那一抺夕陽不知不覺讓人感到了傷感。<br>夕陽尋夢待落幕,楓情凝露落葉霜。</h3> <h3><font color="#010101">夕陽染紅了被海水承載著的浮冰,卻絲毫未給我帶來一絲溫存。</font></h3> <h3>看著夕陽的余暉在碼頭的白雪上漸漸消逝,不禁感嘆自己的青春芳華已隨著夕陽落幕,剩下的只是那陌生城市的孤獨客了。</h3> <h3>釧路濕原<br>釧路濕原是同年2月份去的,當時的北海道冰天雪地。<br>釧路濕原位于北海道東部的釧路市北面,是日本第一個在拉姆薩爾條約(有關水禽生息地的國際條約)上登記的濕地。總面積183 平方公里,十分遼闊。這里生息著北海道鹿(蝦夷鹿),白尾雕等2000 種動植物。一到夏天,各種野花爭奇斗艷,而寒冬時節還會有特別天然紀念物丹頂鶴的光臨。</h3><h3><br></h3> <h3>冬季的釧路濕原白雪皚皚。<br>為了一睹寒冬時節時到來的特別天然紀念物---丹頂鶴,不得不在冬季造訪此地。</h3> <h3>看到照片的左上方有個紅白相間的箭頭吧,那是為了給司機指路用的。一到冬季北海道的道路常常會被大雪覆蓋,使開車的司機"出軌"。那剪頭所指的位置真是馬路的路肩。那為什么我們看到的這個標識在左面呢?哈哈,對了,日本的交規規定汽車靠左行駛的。</h3> <h3><font color="#010101">夢幻的冰雪景色</font></h3> <h3>在開了一個多小時車后,迎接我們的便是這群丹頂鶴。</h3> <h3>丹頂鶴據說是以家族群出來活動的,有時可看到數個或幾十個家族群一起活動。<br>這個應該是一個家族群。一家三口在遛彎呢!不去打擾它們,遠遠地拍張照片吧!</h3> <h3>據當地人說,在嚴冬季節,丹頂鶴會在這條不凍的河流旁過夜。</h3> <h3>與當地的攝影師及泰國驢友交流拍攝經驗。</h3> <h3>當地的攝影師,據說他老家在橫濱。他年紀不大,留著絡腮胡。好像搞藝術創作的都是這個范。</h3> <h3>與泰國驢友夫婦合影。世界驢友大團結萬歲!</h3> <h3>去摩周湖的路上。<br>摩周湖是夏天去的。因為比起冬季,夏季的摩周湖更為神秘、端莊。</h3> <h3>途中小歇。<br>我們已進入阿寒國立公園區域。</h3> <h3>阿寒國立公園內有聞名世界的火山景致,雄阿寒岳、雌阿寒岳與神秘的摩周湖、綠球藻棲息其間的阿寒湖和北海道第二大湖的屈斜路湖,至今仍保留著原始自然景觀。</h3> <h3>摩周湖<br>位于日本北海道東部川上郡弟子屈町的一個湖泊,為火山湖,是全日本乃至世界上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據說能夠看到水深30多米處。在2001年被列為北海道遺產。</h3><div><br></div> <h3>為了怕湖水遭到污染,禁止游人接近湖水。我們只能在湖邊的山上眺望摩周湖。</h3> <h3>湖的四周都是懸崖絕壁,經常被迷霧所籠罩,通常游客難得一睹湖水的真容。當日,老天終于被長途跋涉、遠道而來的我們所打動,破格地安排了我們與湖面如鏡、卻始終裹著神秘面紗的摩周湖進行"會晤”。</h3> <h3>水面湛藍,非常寧靜,如同進入了世外桃源,使人忘記了一切。據北海道朋友說:“當你看到晴天中的摩周湖時,如果你是單身,你將不會結婚;如果你是情侶,你將會她(他)"薩約屋那拉";如果你是一個創業家那你的事業將不會成功…”。</h3><div><br></div> <h3>站在湖邊我不由得想起了60年代曾流行的一個歌曲---《霧中的摩周湖》,也就是你現在聽到的歌曲。<br> 霧の摩周湖 (霧中的摩周湖)<br>霧にだかれて しずかに眠る<br>(在迷霧環抱中,靜靜地入眠)<br>星も見えない 湖にひとり<br>(在星星也看不見湖畔,我獨自徘徊)<br>ちぎれた愛の 思い出さえも<br>(回想起破損的愛)<br>映さぬ水に あふれる涙<br>(望著映不出回憶的湖面,淚水盈眶)<br>霧にあなたの 名前を呼べば<br>(如果在霧中呼喚你的名字)<br>こだませつない 摩周湖の夜<br>(回聲也充滿悲涼,這就是摩周湖的夜晚)<br>あなたがいれば 楽しいはずの<br>(如果你仍在我身邊,肯定有快樂的旅程)<br>旅路の空も 泣いてる霧に<br>(而現在旅途的上空,霧似乎也在哭泣)<br>いつかあなたが 話してくれた<br>(何時再能與你敘話)<br>北のさいはて 摩周湖の夜<br>(在遙遠北方的湖,這就是摩周湖的夜晚)</h3><div><br></div> <h3>阿寒湖<br>阿寒湖位于日本北海道東部,是周長30公里,海拔420米,水深45米的火山口湖,湖上有大島、小島、呀依他依島、忠類島等4座島,風景秀美,是特別天然紀念物綠球藻生長的神秘之湖。搭乘游覽船環湖一周須1小時25分鐘,途中停靠忠類島上有綠球藻展覽觀察站。湖畔溫泉是道東著名溫泉休閑度假勝地之一。</h3> <h3><font color="#010101">阿寒湖湖邊的小鎮,依然保留著原住民阿伊努人的群落遺址。</font></h3> <h3>各種帶有"阿伊努"元素的旅游紀念品。</h3> <h3>在湖邊等候游艇。</h3> <h3>屈斜路湖<br>屈斜路湖,日本北海道東部湖泊,阿寒國家公園的一部。面積為79.7平方公里,周圍57公里。呈半月形。水深一般40米,最深117.5米。水面海拔121米。夏季表面水溫20℃。注入的河流眾多,湖水由釧路川流出。</h3> <h3>這里屬于喀斯特地貌,具有溶蝕力的湖水對湖邊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形態。我們從湖邊上的石頭可以看到被湖水溶蝕的痕跡。<br>因為湖水酸度強,不太適合魚類生活。</h3> <h3>硫磺山<br>硫磺山也在阿寒國立公園內,是屈斜路湖和摩周湖鄰近地帶的一座仍在持續活動的活火山,高約512米。是在大約1700年前由于火山爆發形成。</h3> <h3>在硫磺山上可以看到不斷噴出的煙霧,因為危險又怕游客靠近,便用繩索把噴霧的地方圍了起來。</h3> <h3>“咕嘟、咕嘟、咕嘟…”,那種硫磺特有的臭味彌漫在空氣里。當地人和我調侃地說:“在硫磺山能聽到地球的心跳聲”。這哥們挺會說話,把一個臭哄哄地方說的那么有詩意。<br>“聽到地球的心跳聲了! 不過有點心律失常,不會是早搏吧!”,我這么這一說,把他樂壞了。</h3> <h3>北海道第3站----知床<br>■觀光日期:8月<br>■觀光目的:<br>(1)游鄂霍次克海<br>(2)知床原始森林探秘</h3> <h3>知床半島位于北海道島的東北部,瀕臨鄂霍次克海。2005年知床被認定為新的世界自然遺產。 “知床(しれとこ=SHIRETOKO)”這個地名的在日語里面的發音不是用通常的日語來發音的,而是用阿伊努語注音,其意思是“大地的盡頭”。<br>冬天來知床的話,可以看到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南下的流冰。而夏天許多驢友會選擇去山上看“知床五湖”。而我們選擇的是請當地向導陪同我們去無一絲人工痕跡的原始林,尋找森林中生息著黑棕熊、蝦夷鹿等大型哺乳動物。 <br>知床的主要景點在一個叫“羅臼”的深山小鎮附近。到那里去的話,需要從知床斜里坐車,翻過知床山巔(這條道路冬季實行封路),往東行駛約30公里。</h3> <h3>鄂霍次克海</h3> <h3>登上知床觀光船,可以欣賞到懸崖峭壁連綿的半島全貌。</h3> <h3>知床的海域也是海豹、魹等海中動物群的出沒地。</h3> <h3><font color="#010101">出發進山</font></h3> <h3>山上的景色絕美,沒有一絲人工雕琢的痕跡。</h3> <h3><font color="#010101">從山上俯瞰鄂霍次克海非常的美</font></h3> <h3>蟬破蛹而出</h3> <h3><font color="#010101">蝦夷鹿</font></h3> <h3>向導似乎發現了什么,原來他發現了黑棕熊在樹上留下的爪痕。</h3> <h3>一堆不知什么動物的骨頭。<br>這次看到了蝦夷鹿,但沒有看到黑棕熊。</h3> <h3>從知床斜里到綱走市有一條沿著鄂霍次克海邊行駛的鐵路,叫“釧綱本線",沿途都是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能看到許多自然景觀。</h3> <h3>濤沸湖</h3> <h3>原生花園小站</h3> <h3>原生花園</h3> <h3>附件視頻說明:<br>釧路的漁港節,每年8月的第一周周五開始,進行三天慶典。視頻是第一天錄的。由于第二天要去釧路濕原,很遺憾,沒看到第二,三天的慶典。</h3> <h3>北海道上篇完。<br>待續</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宁陕县|
凯里市|
保亭|
新晃|
赣榆县|
罗江县|
温泉县|
集安市|
县级市|
福建省|
五家渠市|
密山市|
沁阳市|
思南县|
阿勒泰市|
开鲁县|
周口市|
建始县|
三亚市|
静宁县|
和硕县|
屯门区|
于田县|
克拉玛依市|
沾化县|
罗田县|
增城市|
阳新县|
巴东县|
普陀区|
安平县|
湾仔区|
连平县|
抚松县|
北海市|
博湖县|
红安县|
苏尼特左旗|
思茅市|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