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攝影:智者愚夫</h3><h3>文: 婉約</h3> <h3>水榭樓閣,雕梁畫棟,槳聲燈影里,那一句句讓人沉醉的吳儂軟語,江南給人的,永遠是魂牽夢縈,哪怕一陣風,都帶著花的香息,哪怕一陣雨,都帶著水的脈脈。此去經(jīng)年,浮生若夢,多少流年暗換,江南給人的,又何止是溫婉柔情。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輪回千年的世事滄桑,讓江南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靈性,一磚一瓦都寫滿了故事。</h3> <h3>行走在詩意含蓄的江南,舉手投足,都能感受到云淡風清,低眉垂首,亦會有感動在心頭。如果說江南,是老去的時光在生命的皺褶里遺落下來的風情萬種,那么古鎮(zhèn),便是江南的魂。它似一葉小舟,泊進我們的心湖,那或明或暗的燈火,召喚著我們,讓我們在鬧市中,也能覓得一絲清寧。它似一支竹笛,幽遠綿長,吹響在我們生命的原野,那清麗婉轉的笛音,讓我們走的再遙遠,也能找到心的歸途。</h3> <h3>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相信每個人的心里,都有這樣的奢望:在最充滿溫情的地方,守一段最美的愛情,做一回生活的寵兒。然而很多時候,我們追不上理想的翅膀,只能在事與愿違中煎熬。每每,穿行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面對越來越高聳的樓宇,出入越來越高端的場所,享受越來越豐盛的美食,坐擁越來越便捷的交通,我們卻倍感孤寂,除了空空的行囊,真正屬于我們的,少之又少。</h3> <h3>“烏鎮(zhèn)永遠是烏鎮(zhèn),在這江南水鄉(xiāng)最美的一隅,那么溫潤,猶如黃昏里的一簾幽夢,晨光中一支搖曳的玫瑰。”是啊,烏鎮(zhèn)永遠是烏鎮(zhèn),一個完整地保存著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xiāng)風貌和格局,有著1300多年建鎮(zhèn)史,素有“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美譽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一個積淀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翰墨流芳,詩畫般唯美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一個回蕩著南梁昭明太子朗朗書聲,孕育過文學巨匠茅盾,擁有獨一無二草本彩烤工藝制作的藍印花布、各式古物館藏、佛門道觀,原汁原味生活著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h3><h3>走進烏鎮(zhèn)景區(qū),仿佛走進了一幅古老而意境幽遠的水墨丹青畫軸里,那依水傍街,鱗次櫛比的明清建筑,那錯落有致的粉墻黛瓦,那爬滿青苔的河埠石檻,那咿呀歡唱的烏篷小船,那細雨般幽深綿長的古老街巷…無一不震撼人心。這種感觀上驚艷的美,一支瘦筆又怎能寫盡,或許只有身臨其境,親自踏上悠悠的雨巷,住一住古樸的民居,摸一摸古老的藤蔓,看一看古舊的典藏,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歷史賦予它的厚重,才能真正感知它的妙不可言。</h3> <h3>小橋、流水、煙雨、人家,處處都濃郁著詩情畫意。如果說水,是古鎮(zhèn)永恒的主題,那么明清建筑便是這首主題曲中不可忽缺的組成部分,而水閣更是其中的點睛之筆。烏鎮(zhèn),不愧為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十字形的內(nèi)河水系將烏鎮(zhèn)劃分成東南西北四個區(qū)塊,河流密度和石橋數(shù)量均為全國古鎮(zhèn)之最,茅盾先生筆下所描寫的那些能夠站在后門口用吊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到櫓聲唉乃飄然而過的水閣就散布在市河的兩側。</h3><h3>水閣風韻天成,面朝古街,背倚市河,清一色木質(zhì)結構,外涂黑漆,三面有窗,屋屋相連,綿延數(shù)里遠。那些筑建在河道上與主樓房連成一體的樓閣,被石柱、木樁撐起,象極了傣族的吊腳樓,遠遠望去就像是行走在水里的船。樓上是煙火人家,樓下是流水潺潺,魚鱗狀的青瓦在屋脊上連綿起伏,那沾染上煙火味的醉心之美,自無需說。</h3> <h3>坐在瘦小的烏篷船上,看河兩岸那些遠了又近了的景,那高聳的馬頭墻、觀音兜,那青灰色的瓦片、起伏的屋脊,那飛翹的檐角,雕花門窗,禁不住浮想聯(lián)翩。試想,在某個月白風清的夜晚,在水閣臨窗的小木桌上,借一盞臺燈桔黃色的光,鋪開信紙,將心中玲瓏婉約的心思一句一句寫在粉藍色的信箋上,然后輕輕折疊,放進信封,遙寄給思念的遠方。或者是某個細雨纏綿的秋夜,捧一杯菊花茶倚窗而立,看細密的雨點滴落在水面,任清涼的晚風吹起發(fā)梢,吹皺閣樓下那泓流淌的水。微微的遐思里,往事隨雨點穿塵而來,密集而下,剪不斷,理還亂,此時心,也一定會沾上水氣,細膩而濕滑。那該是多么美妙的事。</h3><h3>烏鎮(zhèn),風景秀麗,人杰地靈。故居、書院、道觀、當鋪,古跡名勝俯首皆拾,名俗館藏亦如瑰寶,讓每一個與之邂逅的人,都甘心沉淪,來過,便不想離開。</h3> <h3>走在悠長的雨巷,看青青的石板壘起故事,看蒼勁的藤蔓爬過墻角,看高高的屋檐講述傳奇,看流年似水匆匆而過。感覺每一片苔蘚都寫滿詩意,每一架紡車都纏著曾經(jīng),輕觸一扇扇古老的門窗,思緒萬千,不知道如煙往事,鎖往過多少寂寥惆悵,也不知道古老長巷,有多少故事曾紛紛上演?</h3><h3>烏鎮(zhèn),就是這么一個能夠讓人浮想聯(lián)翩,觸景生情的地方,正如我試圖推開一扇窗,烏鎮(zhèn)卻為我打開一扇門,那種不期而遇的欣喜與感動。</h3> <h3>當我站在宏源泰古老的手工染坊前,看高達十幾米的曬布桿上,那一桿桿密密匝匝懸掛下來的藍印花布,我的心再一次被深深震撼。這些有著上千年歷史,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漿烤藍,在手工紡織的白布坯上,刻版,刮漿,再經(jīng)過多道印染工藝制作而成的純草本手工布藝,就象一股清新而自由的空氣,帶著原野里泥土的芬芳,在空曠的曬布場上飄飄蕩蕩。那純粹的藍,那質(zhì)樸的白,那如精靈般飄逸的美,滌去浮躁,攝人心魂,讓人一下子就回歸到了純真年代。</h3><h3>穿行在舞動的藍印花布間,被似曾相識的感覺包圍,是油然而生的幸福。或許曾經(jīng),我就是古鎮(zhèn)農(nóng)家的女孩,著一襲藍印花布,采桑養(yǎng)蠶,紡紗織布。閑時,也會去院里采一枝梅花或碧桃,插在古舊的白瓷瓶里,也會給茉莉澆水,將白蘭花串成一對別在衣襟,也會在河埠上淘洗,看船只過往,也會迎著朝露,目送晚霞,把每一天都過成梔子花開的模樣。或許曾經(jīng),我就是那個行走在飄渺雨霧中的民國女子,曾站在飛檐翹角的屋檐下,倚著木門,依依不舍地目送過心愛的男子遠出求學,看那襲飄逸的綢衫,在雨霧中漸遠,而那條隨風擺動的白色圍巾,又把思念拉的悠長悠長,牽住彼此的心。</h3> <h3>不知誰說過,人生中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躲過雨的屋檐。或者,人生中最美的,不是和你一起躲過雨的屋檐,而是那些能夠被喚醒和銘記的點點滴滴。</h3><h3>若人生,有許多值得記取的東西,那么烏鎮(zhèn)老郵局便是最能喚醒記憶的地方。老郵局創(chuàng)辦于清光緒二十九年,歷經(jīng)風雨的洗禮,至今仍然對外營業(yè)。它是一座磚瓦結構的老式洋房,也是西柵景區(qū)唯一一座濃郁著西洋味的建筑物。那圓型的拱柱,鏤空的鐵藝門窗,還有默默佇立在門口的綠色大郵筒,會讓你想起許多鴻雁傳書,與書信有關的片斷。</h3> <h3>華燈初上,老郵局彌漫著更加迷人的氣息,屋子里柔和的燈光從鏤空的門窗里泄出來,與古鎮(zhèn)上的萬家燈火融為一體,珠聯(lián)璧合,于古樸中揉入了浪漫,于浪漫中增添了更加溫馨的情調(diào)。思緒忽然被拉的很長很長,仿佛回到了民國時期,十里洋場的上海灘,余音裊裊,紙醉金迷,有舞步輕盈,有紅酒搖曳。</h3> <h3>如果說古樸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那么紙醉金迷又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當我們在喧囂的縫隙里,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去審視遠去的古樸之時,古樸又成了時尚。今夜,當我坐在臨河的茶館,在紅泥火爐一點一點的光亮里,在杭白菊不絕如縷的裊裊清香中,看七彩燈光勾勒出如夢似幻仙境般存在的烏鎮(zhèn),看對岸酒樓上推杯換盞,把酒臨風的身影,看烏篷船在眼前隱隱綽綽飄然而過,時光的漿上再次鍍上令我沉醉的光芒。</h3> <h3>走過悠悠的雨巷,飲過三白酒的醇美,愛過一個正當年華的人,當我在鋪滿故事的雨巷,把流走的歲月?lián)焓埃畼影闳崦赖臑蹑?zhèn),已不只是一個古鎮(zhèn)。夢圓,你是我心的港灣,離去,你是我心的原鄉(xiāng)。縱然流年似水,而這靜謐的時光,靜默中的相依相守,已烙進我心里,足夠溫暖我的,一世一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长市|
津市市|
麻江县|
伽师县|
长丰县|
中西区|
虹口区|
佛教|
电白县|
芒康县|
蒙山县|
白河县|
泰兴市|
进贤县|
大庆市|
昭觉县|
寿光市|
日喀则市|
辽源市|
霍州市|
兴义市|
宣城市|
香港
|
麻城市|
通江县|
微山县|
乐至县|
黄冈市|
股票|
宁津县|
揭西县|
翁源县|
贵州省|
海丰县|
曲阳县|
宜兰市|
贞丰县|
徐闻县|
南平市|
东乌珠穆沁旗|
高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