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策劃聯絡:江賢勝 張德勝 龔中純</p><p>圖片攝影:中心知青</p><p>文字創作:劉昌國</p><p>美篇編輯:程華華</p><p>小車駕駛:張德勝 王淑東</p><p>倪場村村委會人員: 許衛國 倪平釗 李艷琴</p><p> 張兵祥 萬美青 吳運和</p><p>中心知青: 江賢勝 劉昌國 張德勝 雷引娣 </p><p> 付如意 龔中純 龔環林 周三云 </p><p> 程華華 </p><p><br></p> <p>一張張笑臉滿懷著期待,離別四十余載的第二故鄉“京山縣永隆區和平公社中心大隊”,我們即將回來了。</p> <p>四月十九日上午,鄉親們聚集在村委會門前翹首期盼著知青朋友的到來。</p> <p>親人們回來了!這是當年的小江、小付嗎?</p> <p><br></p><p>嗬!這是小“黑牛”劉昌國!</p> <p><br></p><p>雷引娣相貌沒有大的變化,只比那時略顯富態哦!</p> <p>“幺叔您身體好嗎?我常常夢見居住在您們家的情景,毛婆婆當年給了我們許多的支持和幫助”!五隊知青龔中純此時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淚流滿面。</p> <p>房東“幺叔”告訴小龔,我們一切都很好,謝謝你的關心!</p> <p>此時,倪家村原書記、三喜哥、時忠哥和幺叔都與小龔握手表示歡迎!</p> <p><br></p><p>龔中純與原小隊婦女隊長的女兒互訴衷腸。</p> <h3><br></h3><h3>會清說:“龔環林、周三云你們是六位知青的大姐姐,你們與我們一起勞動相處的時間最長,我們終于又見面了”!</h3> <p><br></p><p>當年的勞動能手杏安姐、三喜哥、臘春妹高興地與周三云見面。</p> <p>周三云與當年中心小學的倪汝英老師交談甚歡。</p> <h3><br></h3><h3>振華與房東幺叔、杏安姐親切握手交談。</h3> <h3><br></h3><h3>“哦!當年的小會計都滿頭白發了,但是,我一眼就認出你是會清”。</h3> <h3><br></h3><h3>快來看:“我們過去的公社、大隊隸屬關系現在已經改為京山縣雁門口鎮倪場村”。</h3> <h3><br></h3><h3>中午時分村委會領導及部分老村民與知青聚餐,知青對老鄉的深情眷戀;鄉親們對知青的盼望、掛念,千言萬語表達不盡;唯有把這真摯的情感融化在醇厚甘甜的美酒里,讓它醉在這難忘的時刻里,千杯萬盞盡在不言中。</h3> <h3><br></h3><h3>瞧!知青們還給我們帶來了精美的禮品。</h3> <h3><br></h3><div>團聚在村委會,知青與村委們互留通訊資料,現代的通訊手段將會把我們聯系得更加緊密。</div> <h3><br></h3><h3>全體村委會成員及部分老村民同全體知青在“倪場村”村委會門前合影留戀。</h3> <h3><br></h3><div>六隊知青回到曾經生活勞動的地方,這是灣里僅存的老屋。</div> <h3><br></h3><h3>這是我們居住的老屋嗎?高大的門庭已蕩然無存,映入眼簾的竟是這斷垣殘壁。可喜的是屋后翠竹經幾十年的風雨,仍蒼勁挺拔、郁郁蔥蔥。</h3> <h3><br></h3><h3>江賢勝、劉昌國舊址前留影。</h3> <h3><br></h3><h3>付如意、雷引娣與當年同村小姐妹張梅生在舊址上合影。</h3> <h3><br></h3><h3>張得勝一直在為大家攝影,你也站進來合一張。</h3> <h3><br></h3><div>在當年民兵連長張德培家(右一)促膝談心,想當年他高大魁梧,劉昌國和張德勝曾在他的帶領下參加了焦枝鐵路的建設,現如今因一場不幸的車禍不能行走,長期與輪椅為伴,令人嘆息!</div> <h3><br></h3><h3>五隊知青同當年小隊干部和老村民在公屋曬場上合影。</h3> <h3><br></h3><h3>當年夏收時節我們曾經在此通宵打麥,第二天分到幾十根油條讓我們欣喜若狂!(左起:龔環林、周三云、龔中純、程振華)</h3> <h3><br></h3><div>看,這是我們五隊知青生活過的地方,原居住的老屋已經全部拆除,留下的是隔壁鄰居的土坯磚墻雜物間。它歷經歲月熏陶蒙上了一層黑釉,睹物生情,知青仿佛又回到了難忘的蹉跎歲月。</div> <h3><br></h3><h3>水塘!我們曾經生活用水的池塘,現在已經被自來水取而代之、雜草叢生。</h3> <h3><br></h3><div>身后是“城嶺山嗎”?怎不見我們當年栽種的松樹苗成林?幾十年了山道還是我們下放來時的模樣,為何不曾有所改變?但愿有生之年重返故地,舊貌換新顏。</div> <h3><br></h3><div>五隊知青和鄉親們來到當年勞動能手杏安姐家座談,我們欣喜的看到她家的巨大變化,房間整齊的家俱,冰箱、彩電、煤氣壇一一展現在我們眼前。當年的小隊會計說:“龔中純回城前夕的鑒定是我寫的,她是五好社員”,我們高興地鼓掌表示感謝!</div> <h3><br></h3><div>相見時難別亦難,再見了鄉親們!短暫的相聚,難分難舍,你們的情誼留在了心里,將伴隨我們的余生。</div> <h3><br></h3><div>午后,熱情的村委會領導陪同知青游玩了鄰近的“月湖公園”,平靜的湖畔、郁蔥的林間、歡歌笑語、熱情洋溢、秀美的山水,令人流連忘返。</div> <h3><br></h3><h3>周三云、龔環林、付如意、王淑東在湖邊留影。</h3> <h3><br></h3><div>村委會的成員與中心知青在公園共同享受無限美好的春光。</div> <div><br></div>中心知青心情舒暢、輕松交談、漫步在公園的林蔭小道。 <p><br></p><p>曾經在不同時間段任教于中心小學的是左起:程振華、倪汝英、江賢勝、劉昌國。請看優秀教師倪汝英的感謝詞:</p><p>“感謝你們這次真誠的探訪,你們沒有忘記和你們朝夕相處過的農民親人,還來看看鍛煉過的農村,這里的一草一木在你們心里都留有深刻的印象。我們會珍藏這份真摯的友誼!祝你們幸福安康!附上我對你們的真誠祝福:″知青歲月相逢,友誼天長地久,奮斗半輩子,夕陽會更紅"。謝謝!</p><p> 倪汝英 2018-04-20</p> <h3><br></h3><h3>傍晚,村委會在屈家嶺(原易家嶺)為知青準備了豐盛的送別晚餐。并邀請了雁門口鎮的部分領導參加,表達了村委會及所有村民對老知青回鄉探訪的極大重視和熱忱之情,令人感動!</h3> <h3><br></h3><div>村委會饋贈知青豐厚的禮物,飽含了鄉親們的深情厚誼,鄉親們,謝謝了!</div> <h3><br></h3><h3>可愛的故鄉啊!我們來了,又走了。你留下了我們青春的足跡,你留給了我們永恒的記憶。(物品正在裝車)</h3> <h3><br></h3><h3>翌日清晨,倪家村原書記和倪汝英老師專程趕來送行,中心知青感激萬分!</h3> <h3><br></h3><h3>返城的間隙,一行來到京山烈士公園憑吊先烈和1938-8-29罹難的先輩們,也實現了下鄉幾年卻未曾到過縣城看一看的夙愿。</h3> <h3><br></h3><h3>先烈的革命精神是千秋萬代取之不盡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九七四年在此建立了革命先烈紀念碑,為緬懷先烈全體知青在紀念碑前拍照永存。</h3> <h3><br></h3><h3>再見了——京山!中心知青攜手回鄉行圓滿結束,即將踏上返回武漢的路程。</h3> <p><br></p><p>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謹以此篇“中心知青攜手回鄉行”獻給曾經年輕的老同學們,祝您們永遠健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长寿区|
和政县|
云和县|
临武县|
镇雄县|
镇江市|
年辖:市辖区|
黄平县|
尤溪县|
贵南县|
清新县|
宝坻区|
西充县|
兴山县|
库车县|
石泉县|
高青县|
定日县|
垣曲县|
南乐县|
宁强县|
龙井市|
韶山市|
镇坪县|
府谷县|
平泉县|
乌拉特中旗|
大余县|
淄博市|
孙吴县|
旺苍县|
建水县|
金溪县|
河源市|
秭归县|
南京市|
西宁市|
封开县|
阜城县|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