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石林,巖高數十仞,攀援始可入,其中怪石林立,如千隊萬騎,危檐逐窟,若九陌三條,色俱青,嵌結玲瓏,尋之莫盡,后有伏流清冷如雪。相傳有人與隆冬遙見石上有李二株,果實鮮紅,臨不及取,次日尋之不見,俗呼李子箐。"—(《路南州志》,清康熙五十七年)</h3><h3> 地質學家說,地球上有20多處石林,有的生在高山之巔,路途艱險;有的藏在熱帶雨林之中,只能從直升飛機上觀看。而中國云南石林卻以最好的通達條件讓游人走近她,欣賞她。</h3> <h1>??大石林</h1> <h3> 碧波粼粼的石林湖,據說根據周恩來總理建議而修建的。<br /></h3> <h3> 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07年6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h3> <h3> "在石林縣,石林喀斯特發育的主要階段經歷了2.7億年,跨越了從二疊紀到現今的四個主要地質時期,展示了這種喀斯特階段演化的特征"—世界遺產委員會,2007</h3><h3><br /></h3> <h3> 1963年,朱德委員長摩崖題刻"群峰壁立,千嶂疊翠"。</h3> <h3> 三石疊置在一起,分離卻平衡,巍然與風雨中,形如一道孤獨的天然屏風屹立與風雨中。 </h3> <h3> 原周鐘岳的"石林"崖刻題字在文革中被鑿去,現字跡為原云南省主席云龍題寫。</h3> <h3> 蒼勁灑脫的墨跡為石林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h3> <h3> 搖搖欲墜,神來之筆。導游說"男士如攢私房錢,經過時石頭就會搖動",女兒聽后急忙說"爸爸,快點過來,我看見石頭動了"。??</h3> <h3> 石頭會說話,鱷魚張大嘴。</h3> <h3> 完美的劍狀、刃脊狀,還有蘑菇狀、塔狀。</h3> <h3> 似劍如戟,拔地而起,破土直刺蒼穹。</h3> <h3> 滴水穿石。</h3> <h3> 各種各樣的表面溶蝕形態,溶溝、溶紋、溶窩、溶蝕貝紋、紅色藻痕、重力崩塌溝痕等。</h3> <h3> 歷經滄桑、斑斑駁駁,訴說著滄海桑田的巨大變遷。</h3> <h3> 挺拔俊俏的獨立巖柱。</h3> <h3> 石頭被人賦予靈氣,可以讓人心想事成、給人帶來好運和福氣,于是乎在千萬雙玉手的滋潤下,石頭漸漸玉化。</h3> <h3> 望峰亭,欣賞"林海"的最佳處,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是公園中最早的建筑。憑欄遠眺,峰林疊嶂、參差錯落,奇峰險峻、溝壑縱橫,如驚濤拍岸,又宛若萬馬奔騰。</h3> <h3> 淡青灰色,直立突兀、線條順暢。密集的石峰,有如一片石盆地。</h3> <h3> 綠樹掩映、翠蓋蔽空。</h3> <h1>??小石林</h1> <h3> 鄰近的小石林,分割成若干園林,曲徑通幽,移步易景,更顯得疏朗、清雅、秀美。<br /></h3> <h3> 唐僧打坐石。</h3> <h3> 孔雀開屏。</h3> <h3> 吉祥三寶:底部大象,中間烏龜,上部青蛙。</h3> <h3> 美麗的傳說,阿詩瑪。</h3> <h3> 芳草蔭蔭、鮮花爭艷,頎長高挑的"阿詩瑪",她頭戴彝族包頭,身背竹簍,凝視遠方,翹首期盼。</h3> <h3> 一潭清水,她風姿綽約倒映水中……</h3> <h3> 石林,經歷了近3億年地殼運動的滄桑巨變,見證了滄海變陸地、平地變,是一部真正的地質傳奇史。保存和展現了最多樣化的喀斯特形態,高大的劍狀、柱狀、蘑菇狀、塔狀等石灰巖柱是石林的典型代表。</h3> <h3>2018.4.14</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茶陵县|
吉木乃县|
白河县|
饶平县|
新民市|
梓潼县|
宜阳县|
洪洞县|
泰宁县|
永胜县|
蕉岭县|
旬邑县|
新丰县|
宝山区|
织金县|
马山县|
岫岩|
铜川市|
万州区|
怀来县|
绥芬河市|
德化县|
鸡东县|
灵丘县|
嘉祥县|
桐庐县|
泽州县|
南皮县|
田东县|
白玉县|
治多县|
东城区|
始兴县|
兖州市|
濮阳市|
禹州市|
青田县|
化州市|
星座|
兴化市|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