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舟山之聞名,首在普陀山,其次就數沈家門了。</h3><h3> 沈家門是世界三大漁港之一,中國最大的天然漁港。</h3> <h3> 一踏上沈家門漁港地界,就分明感覺這空氣中迷漫著濃濃的海鮮味道。</h3> <h3> 沈家門標志性建筑——舟山國際水產城,貫穿繁華的沈家門十里漁港,擁有漁港交易岸線1200米,業已建成集活、鮮、凍、干水產品交易于一市,融購物、旅游、嘗鮮于一體,產供銷一條龍的國際化大型水產品專業批發市場,成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農業部重點定點市場,中國百強綜合商品批發市場和中國20強水產品批發市場等。2014年實現水產品交易65萬噸,95億元,交易水產品輻射到國內20余個省(市、區),其中約30%出口到東南亞和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水產城通過提升改造工程建設,成為集舟山漁業文化展示、旅游商貿服務、水產批發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旅游商貿綜合體。</h3> <h3> 沈家門漁港位于舟山本島東南側,面臨東海,背靠青龍、白虎兩山,構成一條長約十里,寬約半里的天然避風良港,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漁港,與挪威的卑爾根港、秘魯的卡亞俄港并稱世界三大漁港。它與海天佛國普陀山、海上雁蕩朱家尖、海上仙山桃花島形成了東海旅游的金三角。</h3><div> 沈家門最早歷史記載為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距今已有895年歷史,南宋時,成為宋朝對外交往主要港口,此間,隨著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形成和發展,沈家門成為朝圣普陀山的必經之地。在清朝中期形成了熱鬧的街市,曾有“市肆駢列,海物錯雜,販客麋至”的記載,素有“小上海”、“活水碼頭”之美譽。這里常年萬船穿梭。每逢漁汛,沿海十幾個省市的幾十萬漁民云集港內,桅檣林立,魚山蝦海,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海島漁港景觀。入夜,漁燈齊放,繁星如織,美不勝收。</div><div> 沈家門漁港經過近現代的開發,逐步發展成漁船集中避風、補給休整、水產品加工集散的大型漁港,并兼客貨運輸的綜合性港口。地處長江、錢塘江、甬江三江入海交匯處,北連長江口,直至黃渤海漁場;南臨海南漁場;東瀕溫外、閩外等漁場,每逢魚汛季節,我國沿海各省市,舟山各島嶼漁船,甚至臺灣地區的漁船常云集于此,或進港避風,或交易魚貨,休整船具,進行補給。高峰時泊船萬艘,人員十余萬。</div><div>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沈家門一港兩岸開發和建設,特別是魯家峙海洋文化創意園區和舟山國際水產城旅游文化商業綜合體的建設,形成了具有濃郁海洋漁業產業文化特色的“沈家門漁港特色小鎮”,成為舟山群島旅游中令千萬游客向往的必到旅游目的地。</div> <h3> 雖然還是淡季,緊靠碼頭的水產城交易區仍然車水馬龍,交易異常活躍。漁民抓緊“五一”開始的休漁期前寶貴時間,港口內漁船密布,穿梭不停,作業區內分揀、交易、包裝、運輸有條不紊,一片繁忙景象。</h3> <h3> 水產交易據說集中在拂曉時段,時至下午,優質的水產品早已發出,碼頭上看到的魚蟹并不算多,從分揀出的蟹看,品質較差,這恐怕也是設置休漁期的初衷吧。</h3> <h3> 干水產品市場規模并不大,生意冷清,商家過于“熱情”招攬,反倒令人望而卻步……</h3> <h3> 這唯一一爿貝殼商店商品琳瑯滿目,卻是值得一看,只是一不識貨,二無興趣,三無財力??</h3> <h3> 門口擺放一碩大硨磲,導購并不報價,只稱僅供展示,又婉拒店內拍攝。</h3> <h3> 拾級而上,國際水產城風光盡在漁民廣場……</h3> <h3> 來到漁民廣場,沒想到這二樓平臺之上別有洞天。</h3> <h3> 難怪乎舟山國際水產城是4A級風景區,游覽舟山沈家門的好地方。</h3> <h3> 精水產品市場,應該是面向游客的海產品商場。</h3> <h3> 海產品都是明碼標價的,超市化運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碩大的米魚、馬鮫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傳說中的野生大黃魚價格不菲</h3> <h3> 再上一層樓,頗具特色的帆船餐廳平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極目沈家門漁港和魯家峙島</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沈家門大街</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城县|
四川省|
镇平县|
河北区|
沁源县|
东至县|
龙海市|
海安县|
内乡县|
汾西县|
大姚县|
峡江县|
蓝田县|
广安市|
铜山县|
宣恩县|
甘泉县|
满洲里市|
嫩江县|
鹤山市|
甘孜县|
疏勒县|
五寨县|
砀山县|
韶关市|
汉阴县|
视频|
北辰区|
疏附县|
黄陵县|
临沧市|
青海省|
襄垣县|
绍兴县|
页游|
于田县|
合川市|
镇江市|
阜城县|
霍城县|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