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4月19日,早上6:30從草壩站出發,多云,無雨,途徑碧色寨、黑龍潭,下午15:30分到達芷村站 ,行程33公里。至此,滇越(昆河)鐵路,全程465公里全部走完。</h3> <h3> 從2017年11月30日開始,至2018年4月19日,跨越6個月,5次出發,走行12.5天,穿越155座隧道,跨越425座橋梁,走行465公里。跨越長江水系、珠江水系、紅河水系,從海拔1900米的昆明,俯沖到海拔76米的河口。與南盤江為伴,與南溪河同行,翻越大圍山。從昆明出發,經呈貢區、宜良縣、澄江縣、華寧縣、彌勒市、建水縣、開遠市、蒙自市、屏邊縣、馬關縣,到達河口縣,一路穿村過鎮,翻山越嶺,四處化緣,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終于完成偉大的鐵路長征。在此,感謝大家的關注,感謝開遠工務段西扯邑工區、戈姑工區、k95看守點,開遠車務段駐馬哨站楊站長贊助的盒飯,感謝河口縣老范寨鄉鄺副鄉長提供的住宿,感謝k324村民大姐給的枇杷,感謝路上遇到的每個好心人,真的謝謝你們!</h3> 從2018走向1903<div>穿越百年的時空</div><div>尋找遺失的記憶</div><div>幸福的生活</div><div>不能忘記苦難的過去</div><div>一個積貧積弱的清末</div><div>苦難的云南人民</div><div>在帝國主義的皮鞭下</div><div>用帶血的雙手</div><div>在滇南崇山峻嶺間</div><div>摳出了一條曠世鐵路</div><div><br></div><div>一根道釘一滴血</div><div>一根枕木一條命</div><div>尸鋪滇越路</div><div>血染南溪河</div><div>為了這條鐵路</div><div>八萬筑路者永遠長眠于滇南大地</div><div>殖民者通過這條鐵路</div><div>掠奪云南財富的同時</div><div>也帶了西方科技之光</div><div><br></div><div>西南邊陲云南</div><div>從此聯通世界</div><div>中國最早的電燈</div><div>最早的電話</div><div>最早電站</div><div>落戶昆明</div><div><br></div><div>陸軍講武堂的創立</div><div>護國運動打響一槍</div><div>四十萬滇軍出滇抗日</div><div>六十軍血戰臺兒莊</div><div>譜寫一曲曲壯歌</div><div>滇越鐵路功不可沒</div><div><br></div><div>這也是一條命運多舛的鐵路</div><div>誕生于帝國主義的襁褓中</div><div>自強不息</div><div>始于中法戰爭</div><div>歷經一戰</div><div>抗日戰爭</div><div>援越抗美</div><div>自衛反擊戰</div><div>毀了修,修了毀</div><div>不曾拋去</div><div>也從未放棄</div><div>鏗鏘之聲從未停止</div><div><br></div><div>從1903走向2018</div><div>從欺辱走向富強</div><div>今天</div><div>高鐵馳動車馳騁于中華大地</div><div>不可一世的帝國主義</div><div>已向中國搖尾</div><div>你可以含笑百年了</div><div><br></div><div>從河口走向昆明</div><div>一路風雨一路云</div><div>蜿蜒前行</div><div>一路四季</div><div>穿平壩</div><div>越過河流</div><div>翻過高山</div><div>一路走來一路歌</div><div>幸福就在當下</div><div>歷史不容忘記</div> <h3>高歌猛進,時代列車。</h3> <h3>回不去的過去,留不住的芳華。</h3> <h3> 碧色寨,一座因鐵路而馳名的車站,一座石頭城,解放前十分繁華,號稱“東方小巴黎”,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紙迷金醉。</h3><h3> 因前期有名,引來馮小剛拍《芳華》取景,又因《芳華》電影的熱播,碧色寨更是享譽全國,游人如織,租套綠軍裝,留下青春芳華,僅今年春節就有十五萬人蜂擁而至。不過,碧水寨還有許多景點、建筑破破爛爛,尚未修復,這需要昆明鐵路局和蒙自地方上共同努力,再造輝煌,讓游客來了住得下,玩得爽,記憶深。</h3> <h3>北回歸線穿過的地方,據說沒朋友的摸了就可找到戀人,結了婚的摸了生雙胞胎,有小孩的摸了包二奶,若假包換。</h3> <h3>9點在碧色寨10元吃了一大碗過橋米線。蒙自是過橋米線的故鄉。</h3><h3> 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與滇越鐵路同齡哦)。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后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后用滾油燙熟,之后加入米線,鮮香滑爽。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后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h3> <h3>寸軌蒸汽機。</h3> <h3>滇南重鎮蒙自,大壩子,盡收眼底。</h3> <h3>花椒之鄉,枇杷之鄉,石榴之鄉,過橋米線的故鄉,兵城蒙自。</h3> <h3>蒙自市是云南省紅河州下轄市之一,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位于云南省東南部,是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區。蒙自市國土面積2228平方公里,其中壩區面積544.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4.4%,主城區面積30.8平方公里,轄區內有省級蒙自經濟開發區和省級紅河工業園區。2015年,蒙自市戶籍總人口39.7萬人,常住總人口為43.14萬人。蒙自市轄7鎮、2鄉、2民族鄉,2012年蒙自市GDP為102億元</h3> <h3>蒙自已有上萬年人類繁衍活動史、2100多年建縣史。“蒙自”,一說以縣西壩子邊緣目則山而得名,漢語訛為蒙自。一說目則為昧則目音轉,系蠻語,意為山竹。一說系苗語“苗族之家”之意。</h3><div>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置賁古縣,屬益州郡所轄24縣之一。</div><div>東漢屬益州益州郡賁古縣,三國蜀漢屬益州興古郡賁古縣,兩晉至南朝梁屬寧州興古郡賁古縣。</div><div>北朝周屬南寧州。隋屬南寧州總管府。</div><div>唐初屬劍南道戎州,唐南詔國屬通海都督府轄地,宋大理國屬秀山郡目則</div><div>元憲宗七年(1257)置蒙自千戶,屬阿僰萬戶;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改置蒙自縣至今,隸屬臨安廣西元江宣慰司臨安路。明為蒙自縣,隸屬臨安府。</div><div>清初沿明制,為蒙自縣,隸屬臨安府。雍正八年(1730)7月,臨安府屬迤東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臨安府屬迤南道;中法戰爭(1883~1885年)結束后,光緒十三年(1887)10月,為適應對外通商需要,清廷與法國在北京簽訂《中法續議商務專條》,指定開廣西龍州和云南蒙自為通商處所,蒙自成為中法之間的“約開商埠”。同年,清廷在蒙自設分巡臨安開廣道,下轄臨安府(今建水縣一帶)、開化府和廣南府(均屬今文山州一帶),兼管即將正式開關的蒙自海關關務。由此,蒙自成為云南近代史上的滇東南軍事、政治中心。光緒十五年(1889),蒙自海關落成并正式開關,這是近代云南第一個海關,也是近代中國21大海關之一。</div><div>民國初年屬蒙自道,為道尹駐地。民國十八年(1929),廢道后直屬云南省。民國三十一年(1942),屬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屬云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div> <h3>革命圣地。</h3> <h3>黑龍潭站</h3> <h3>最后一座隧道</h3> <h3>芷村水庫</h3> <h3>你用一樹花開的時間等待我的到來</h3><h3>而我仍在路上徘徊</h3><h3>猶豫的心</h3><h3>錯過了人生最美麗的彩排</h3><h3>春天不能相見</h3><h3>秋天何必等待</h3><h3>夏天雨水不生</h3><h3>冬天雪花不來</h3> <h3>黃色小鎮,芷村。</h3> <h3>后記: </h3><h3> 2018年1月,滇越鐵路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滇越鐵路與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正在積極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中。</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彝良县|
兴城市|
大关县|
桓台县|
叙永县|
深水埗区|
阳春市|
太仆寺旗|
青海省|
扎鲁特旗|
即墨市|
济南市|
揭西县|
潼关县|
隆德县|
邯郸县|
阳曲县|
敦化市|
孟州市|
中江县|
资溪县|
潢川县|
上饶市|
彩票|
河北省|
双江|
南投县|
黄龙县|
酒泉市|
合山市|
沈丘县|
连江县|
柳林县|
台中市|
驻马店市|
方正县|
行唐县|
南江县|
成武县|
嘉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