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甲村全景(2007年 )</p> <p class="ql-block">夜色下的大甲鎮(zhèn)區(qū)</p> <h1> 大甲鎮(zhèn)位于古田縣東部,東北、東南分別與蕉城、羅源交界。大甲別稱蓋竹、甲竹、版竹,與竹結(jié)緣,筍資源豐富。在故鄉(xiāng),最具盛名的是“苦筍”。</h1><h1> 苦筍,又名甘筍、涼筍,其呈苦味的糖甙有刺激巨噬細胞生成的作用,該細胞有防癌解毒的功效;苦筍含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蠕動,從而縮短膽固醇、脂肪等物質(zhì)在體內(nèi)的停留時間,故有減肥和預(yù)防便秘、結(jié)腸癌等功效。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苦筍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熱黃,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熱氣、益氣力、利尿、下氣化氮,理風熱腳氣,治出汗后傷風失音”。可見,苦筍是醫(yī)食俱佳的珍稀竹筍。</h1><h1> </h1> <h1> 苦筍多產(chǎn)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qū),野生于崇山峻嶺間。在古田多處出產(chǎn)苦筍的區(qū)域中,尤以大甲鎮(zhèn)的最為正宗。不言“細姨自夸大腿白”,不曾“王婆賣瓜”,聆聽點贊,尊重事實,大甲苦筍的確是色味俱佳,品質(zhì)最優(yōu)。幾天前,鄉(xiāng)友說起一樁趣事:在大甲苦筍走俏的某縣城,有頗具創(chuàng)意的筍販,取那些形似苦筍肉的同類施以黃連汁,浸出人為的苦味,偽裝成大甲苦筍兜售,但騙術(shù)很快就被識破。因為大甲苦筍這張名片,是原創(chuàng)的,同時又是經(jīng)典的。它難以復(fù)制,拒絕盜版。</h1> <h1> 獨特的美味造就了大甲苦筍的流行。其質(zhì)地脆嫩、色白,入口微苦,進而清涼,回甜爽口,令人百吃不厭,欲罷不能。它可以單獨做菜,如素炒苦筍、苦筍湯、涼拌苦筍等。也可以拌料,加入一些食材,可做成苦筍燒排骨、苦筍燒雞、苦筍炒肉等種種誘人菜肴。</h1><h1> </h1> <p>苦筍蟶干湯</p> <h1> “久拋松菊猶細事,苦筍江豚那忍說。”當年慘遭貶謫的蘇軾把江豚與苦筍并列,可見苦筍味道也與江豚一樣絕佳。以至他的好友黃魯直調(diào)侃他:“公如端為苦筍歸,明日春衫誠可脫。”為了吃苦筍,你連官都可以不做了。借問東坡君,倘若您品嘗了大甲苦筍之美味,是否“不辭長作大甲人”呢?</h1><h1> 流行原因之二是人們對它的崇尚。大甲苦筍雅俗共賞,被公認為純天然綠色保健的珍品,于是乎,地不分內(nèi)外,人不管大小,位不論輕重,眾皆崇尚。大甲苦筍除了滿足本地需求外,還被當?shù)厝艘暈闀r尚禮品以饋贈親友之方式,或經(jīng)鎮(zhèn)內(nèi)外筍販之手,源源不斷出鎮(zhèn)門,上古田、下寧德、進省城、赴特區(qū)……成為人們餐桌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深受顧客青睞。</h1><h1> </h1> <h1> 陽春三月,萬物勃發(fā),五谷下地,在農(nóng)夫忙著犁田耙田插秧的時節(jié),苦筍長出來了,所以它也被一些人喚作“耙田筍”。受海拔高、氣候寒之影響,大甲的苦筍比別地晚,上市一般要到“五一”前夕。它從山上的原料到廚中的食材,要經(jīng)過幾道工序,可歸納為三個字:掰、剝、焯。掰,是在山上,找到苦筍把它整個拗斷斬獲。采筍人一大早提籃帶袋上山,披荊斬棘,不停跋涉、巡視,既要亮眼找尋苦筍身影,又得提防蛇蟲山蜂的出沒,思想緊張,注意力不容分散,汗流浹背,十分勞碌。采多了,一路負重,累得氣喘吁吁,摘少了,失望在心,不免步履沉重。剝,就是剝掉筍殼。一群婦孺坐在大門口的木凳上,各自把苦筍包裹的殼,層層剝落,直至取出潔白的筍肉來。坐久了,腰酸背痛,剝多了,指甲生疼。焯,即把苦筍肉置入鐵鍋水煮。一旦鼎沸就要及時撈出,焯若太久,質(zhì)地太爛,就失掉苦筍固有的嚼勁和原味。為保證苦筍的鮮度,常要連夜加工。完畢后將苦筍予以大小搭配,均勻捆扎,束成一把一把的,以備明早上市出售。大甲各村中,茶洋、林峰、寧洋、前桃、里桃、際下、巖富、遠洋等村苦筍資源豐富,前幾年缺乏交通工具,賣筍人拂曉時分就要緊趕慢跑,為的是能在大甲街上搶得先機。大甲苦筍凝聚著采摘人的幾多艱辛,同時也給勤勞者帶來回報。這些年,苦筍價格穩(wěn)中有升,讓采筍人也有一筆可喜的收入。6月底,我們邀約閩東日報社阮副總一行到巖富采訪時,從受訪村民們言談中,獲知村里就有幾戶人家在苦筍一季月半時間里,不辭辛苦,上山采摘,換來數(shù)千元的勞動成果呢。</h1> <h1> 大甲苦筍飽含著濃濃的親情和友誼。大甲是個勞務(wù)輸出大鎮(zhèn),外流人口多,主要集中在福州。故土難離,夢里尋鄉(xiāng),念念不忘是家鄉(xiāng)的苦筍啊。閑暇歸鄉(xiāng),看看熟悉的故鄉(xiāng)山水,看看守望家園的老人,返時肯定不忘帶上特產(chǎn)山珍苦筍,好讓一家人品味舌尖上的鄉(xiāng)情。也可以是電話情思,聲聲問候,一聲叮嚀,在省城,啥也不缺,最想吃的是家中苦筍呀!堂嫂次子在榕創(chuàng)業(yè)有成,購房買車,娶妻生子,儼然是福州人了。可每到苦筍季節(jié),堂嫂就會和她的大媳及小女到幾公里外的茶洋山去“討”筍,不懼艱辛,不怕煩瑣,把采摘到家的苦筍一根根加工好,次日由大兒專車或是寄班車送達。大哥舉家在閩都謀生已逾十五載,開個小店,得過且過。我每逢筍季下去看望兄長,也自然不忘送上苦筍。而他又總會拿大部分送予友人,增進友誼。在苦筍旺季,大甲日發(fā)福州的兩輛大巴,行李倉居然變成了苦筍庫。一寄一收間,苦筍讓親情傳遞,讓愛得以升華。</h1><h1> </h1> <h1> 大甲苦筍,密布于大甲的群山眾巒中,采之不盡,年復(fù)一年。得一友人告知:很多日子,太陽還未清醒,可茶洋村路邊早已落滿小車、摩托車,山上盡是“討”苦筍人。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不時在變陣,熱鬧極了!蕓蕓“討”筍人,或為生計,或是自食,還有純屬體驗的。他們是本鄉(xiāng)本土的,也不乏來自四里八鄉(xiāng)的,豁達大度的大甲人,抒寫著山里人的開放情懷,如苦筍般的樸實無私,敞開胸懷,誠邀樂迎八方來客共唱大甲的苦筍之歌。</h1><p><br></p> <h1> 大甲苦筍,亦如一首古老的歌,深入人心,祖祖輩輩傳唱至今,愈唱愈紅。多年來當?shù)攸h委政府立足鎮(zhèn)情,著力發(fā)展苦筍經(jīng)濟,把它作為鄉(xiāng)土特色項目來抓,一方面保護好固有的苦筍資源,同時引導(dǎo)村民人工種植野生苦筍,并打出建設(shè)大甲萬畝苦竹筍生產(chǎn)基地的招商項目。多管齊下,擴大苦筍面積,增加產(chǎn)量,以滿足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好歌越唱大路越寬闊”,大甲苦筍這首歌,有了政府的領(lǐng)唱,將會唱得更響亮,發(fā)出更強音。<br> 注:本文發(fā)表于2014年8月2日《閩東日報》,入選《地域的榮耀——作家筆下的寧德名產(chǎn)》一書。</h1> <p class="ql-block">苦筍真空包裝,饋贈親朋好友佳品</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市|
武清区|
高唐县|
海城市|
油尖旺区|
兴国县|
弥渡县|
泗阳县|
英山县|
普安县|
清涧县|
镇沅|
固安县|
集贤县|
曲阜市|
平昌县|
怀宁县|
永修县|
亳州市|
灵璧县|
琼中|
策勒县|
安多县|
宜宾市|
奉节县|
沁阳市|
顺昌县|
饶平县|
建阳市|
格尔木市|
拜城县|
西华县|
肇源县|
安顺市|
团风县|
泽州县|
凤冈县|
苏尼特左旗|
花垣县|
合肥市|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