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回到久別的故鄉,在縣城遇到同在粵省回來處理母親后事的農和蘭,并相約在蘭的故鄉挖筍,我曾寫過《挖筍記》,記錄過此事。.</h3><div> 蘭的家鄉原名蔡村,因四十年前,在此拍過一部很有名反映農村改革的電影《月亮灣的笑聲》,由安徽劇作家方義華編劇,張雁、寇振海主演。該片上映后引起轟動。故蔡村后來更名月亮灣,成為故鄉一大著名景區,與這部電影不無關系。</div> <h3> 挖筍后我們下了山,蘭的哥嫂說,我們不妨去下附近的小坑,那里是電視劇《大江大河》的外景地。后來網上查了下,原來該電視劇是一部八十集大制作,紀念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獻禮作品。該劇由上海廣播電視臺、東陽正午陽光影業制作,制片人侯鴻亮,孔笙、黃偉導演,著名演員王凱、楊爍、童瑤與董子健主演,是《瑯琊榜》《偽裝者》《歡樂頌》的創作班底,劇本也是根據《歡樂頌》女作者阿耐的獲獎小說《大江東去》改編,由袁克平編劇。該創作班子一直被譽為中國電視劇的良心。來月亮灣拍外景,是否有呼應當年那部反映農村改革開放的電影,不得而知。但如今就在故鄉取景,又近在咫尺,豈有不去參觀之理。</h3> <h3> 車行幾公里,來到小坑村,經人指點,穿過一片泛著新綠的青檀林,來到一片荒涼的河灘上,眼前赫然出現一個上個世紀70年代江南的村莊,約模有二三十戶人家,有的泥墻上斑斑駁駁,還殘留“農業學大寨““努力實現四化”等政治標語。河邊有一座石拱小橋,過了橋來,眼前是簡陋的房屋,每座房屋都有低矮的泥墻,墻邊放著農具和生活用品,房檐下還掛著辣椒干或晾曬的梅菜。許多制景工人正在忙碌。據劇情得知,劇中的男女主人公全都是從這個村莊走出去的弄潮兒。</h3> <h3> 進了村,還發現有涼亭,村頭廣場,高臺,大隊部,宣傳欄,帶轆轤的水井,還有大大小小的草堆。在搭這些外景時,逼真地還原了那個時代的特征。</h3><h3> 穿行在這個70年代的村莊,心里充滿好奇,這一片布滿鵝卵石空曠而荒涼的河灘上,這個村莊是如何拔地而起的呢?我們用手敲敲那些房屋的墻壁,發現都是空心的,全是用三夾板做好,外面糊上泥或顏料,顯得斑駁的樣子,都連墻腳那些布滿苔蘚形態各異的石塊,都是用塑料貼成的,制景工人真是巧奪天工。</h3> <h3> 在村莊的設計中,還有意利用自然之景,如河灘邊的竹子花木,都被巧妙地嵌進村莊每一戶人家的院落。我們還找到了雷東寶的"家”,院子里就有一棵大樹,但部分葉子,都是塑料做的。</h3><div> 村頭山坡的竹林里,有一座考究的新墳,我想該不會也是做的吧?和蘭的兄長登上去看了下,才知是當地小坑村民親人的真墳。</div><div> 這座村莊雖然逼真,但好景不長,只要一場暴雨引發山洪,這個村莊便不復存在。很快就要入梅雨季節,關于這個村莊的戲還是越早拍為妙。</div><h3> 聽說劇組已在故鄉其它地方緊鑼密鼓的拍攝,看到如此精心打造的村莊,我對《大江大河》這部電視劇充滿了期待。</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州市|
宝清县|
苍溪县|
奎屯市|
二连浩特市|
甘德县|
偏关县|
文化|
称多县|
辽宁省|
博白县|
沙田区|
罗山县|
融水|
合川市|
科技|
闽清县|
金川县|
交城县|
呼图壁县|
汪清县|
平果县|
新闻|
巴彦县|
洪泽县|
马鞍山市|
沁水县|
南召县|
普安县|
巩留县|
桦甸市|
来凤县|
通山县|
永城市|
开鲁县|
乌兰浩特市|
房产|
霍城县|
资阳市|
长治县|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