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二零一八年三月十九日,為了兌現我的承諾,陪著兩個朋友去西藏,開啟了我的第八次西藏之行。此次西藏行共計五輛車,十八人。出京前就已經說好,大家在拉薩分手,三輛車去云南,兩輛走阿里環線。但由于去阿里的另一輛車上的同行者出現高反,為了確保人身安全,他們只好隨其他三輛車從云南出藏。走阿里環線只剩下我一輛車,四個人,這也是我多次進藏以來的第一次,單車走阿里。我此行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趕三個花季,嘉陽小火車與油菜花,金川梨花,林芝桃花。</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h1>早上八點鐘,在京港澳高速竇店服務區集結,同行的五輛車,有一輛已經在路上,我們約好到鍵為匯合,余下四輛從北京出發一起走。到達犍為縣已經是二十號的晚上八點多了,我的車前制動出現問題,不修好是不敢再走了。</h1><h1>早上睡到自然醒,去汽修廠,不到一個小時車就修好了,換好了剎車片心里就踏實了。</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h1>嘉陽小火車是一部運行在四川省犍為縣嘉陽煤礦附近的窄軌老爺火車。小火車的軌距比國家標準列車的軌距少了將近一半,往返一次約兩個小時,是世界上唯一正常運營著的客運窄軌蒸汽火車。坐在小火車上,火車發動和停車都能感到明顯的晃動,十分有年代感。小火車途徑的觀光景點為蜜蜂巖、段家灣、老鷹嘴、菜籽壩、亮水沱等。花季時候,沿途還能看到大片的油菜花。火車行駛途中,你會發現火車會走詹天佑發明的“人字形”鐵路,機頭換向行駛。</h1> <h1>在蕉壩附近的噴氣表演十分精彩,小火車邊鳴笛邊噴氣,結合遠處的農家山水,場面十分震撼。一路上,火車越過田野,爬上山坡,穿過隧道,路過農舍......在綠色的山野中歡快地奔跑著,展現著原生態火車的風采。這里是體驗鐵路文化和田園風光的絕佳選擇。</h1> <h1>羅城古鎮被譽為“中國的諾亞方舟”,位于犍為縣東北部,距樂山市 60公里,距犍為縣城25公里。居住著漢、回、彝、滿、藏、黎、苗7個民族。 古鎮主街涼廳街俗稱“船形街”,始建于明代崇楨元年,老街今仍保留著部分明清時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風貌。</h1><h1><br></h1> <h1>街道兩側木結構的長排舊瓦屋,臨街一面的屋檐異常寬大,形成了叫做“涼廳子”的罕見長廊,長廊下擺著成排的桌椅人們在悠閑地喝茶聊天打麻將,小孩子在做功課,嬉戲玩耍。隨著狹窄的街道由窄變寬又由寬變窄“涼廳子”的屋檐也隨之變寬變窄,從高處向下看呈一個梭形,中間一座老式戲樓突兀而立,盡頭是座靈官廟,這就是在央視上《舌尖上的中國》中介紹過的船形街了。</h1> <h1>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內,海拔四千二百九十八米,是康巴第一關。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西面為高原隆起地帶,有雅礱江,右為高山峽谷地帶,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態等方面處于過渡地帶,主要分布著有“嘉絨”之稱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壩州的大小金川一帶,折多山以東是山區,而折多山以西則是青藏高原的東部,真正的藏區。</h1> <h1>從八美到丹巴被稱為中國的熊貓大道,我們車隊一行小心翼翼地跑在復著冰雪的路上,路邊的樹木上滿是雪掛,山體也被雪覆蓋著,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看到路邊有個頂果山風景區的牌子,于是就把車開了上去。今天的天氣不錯,陽光暖洋洋的,山谷里傳來陣陣的誦經聲而我們卻不知聲音的來處,忽然對面的云霧散去,對面山坡上一座寺院的金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h1> <h1>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縣境內,距縣城約八公里,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區。</h1><h1>“甲居”,藏語是百戶人家之意。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層向上攀緣,一直伸延到卡帕瑪群峰腳下,整個山寨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連綿,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灑落在綠樹叢中。</h1> <h1>每年三月底,金川萬畝梨花綻放,綿延百余公里的大金川河谷兩岸漫山遍野的梨花與藍天、白云、麥地、河流、民居、碉樓等共同描繪出一幅幅宛若圖畫的“世外梨源”風光。我們運氣不好,前兩天的一場霜縮短了花期,我們來時已經是落花滿地,這讓我們興致大減。</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喇榮寺五明佛學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境縣城東南方約二十公里處,海拔四千米以上。在重重的群山環繞之中,溝里的僧舍,以佛學院的大經堂為中心,密密麻麻搭滿了四面的山坡,不計其數的絳紅色小木屋,延綿無數,一眼望不到頭。這些紅色小木屋,是一萬多名僧侶的住所。我們先把住處安頓好然后驅車去佛學院,到了大門口被橫桿攔住,工作人員說外來的車一律要停到旁邊的停車場,本地車也要憑通行證進入。聽這么一說我們有點懵,之前我來過這里,汽車是可以直接開到山頂的。無耐之下,只能乘坐佛學院的大巴車進入,票價到是不貴每人三塊錢,但等候的時間確很長。</span></h1> <h1>亞青寺建于一九八五年,又名《亞青烏金禪林》,位于四川省白玉縣昌臺區阿察鄉境內,由大圓滿龍欽、龍薩兩大清凈傳承祖師喇嘛阿秋仁波切修建主持。亞青寺現常住兩萬余僧尼,以覺姆為主,是藏區很有影響力的寺廟,它與五明色達佛學院都屬于寧瑪派寺院,相比五明色達佛學院,亞青寺更顯得神秘,條件更為艱苦,來這里的游客并不多。</h1> <h1>金沙江支流昌曲河在這里形成個小島,島上住著萬余名苦修的覺姆,男人禁止入內,此島被稱為世界上最大覺姆島。</h1><h1>安頓好住處我們就驅車來到寺院邊的山上,從山頂俯瞰覺姆島一覽無余,每當清晨或黃昏,炊煙彌漫,河水閃耀著金光,隨風傳來陣陣宛如天籟的誦經聲。這里四面環山河流清澈,四千多米海拔,極度的寒冷并沒阻擋人們來亞青寺學佛的熱情,來自各地萬余名覺姆,自力更生建起了數不清的小木屋,條件雖然清苦卻猶如活在天堂,精神早已超越物質自由翱翔。</h1> <h1>每到入冬,覺姆們就會進入到一個僅容一人的"火柴盒"屋里,進行為期百日的閉關修行,以我們無法想象的苦修換取日以繼夜的修法之樂。在閉關之前她們會舉行大規模的轉山,這個活動要持續二十天之久,這是覺姆島最盛大的法事活動,每到這個時節,難以數計的覺姆成群結隊踽踽前行,漫山遍野都是耀眼的絳紅色,氣勢磅礴蔚為壯觀。</h1><h1>我很想知道究竟是怎樣的力量讓姑娘們舍去紅塵,選擇一生與信仰和絳紅色為伴,也許永遠無解,也許非常簡單,佛的慈悲和智慧讓修行的世界充滿信仰的力量,讓她們的人生像五彩經幡一樣多彩。</h1> <h1>德格印經院始建于一七二九年,上午開放下午關門,只有一些藏民在轉經。德格印經院是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里面不允許拍照。因為不能拍照我們沒有進去,在外面拍張照片到此一游也就罷了。</h1> <h1>“怒江七十二拐”是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的八宿縣境內的一條路,也位于川藏南線上昌都邦達至八宿區間,這條路也稱“川藏九十九道彎”。我們下午六點鐘到達觀景臺,大家紛紛下車拍照留念。我們的女車手,手握方向盤,從上山到下山,一直開到八宿溫泉酒店,成功翻越七十二道拐。</h1> <h1>然烏湖位于然烏鄉,成因是由于山體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堰塞湖,在地質運動活躍的藏東南一帶有很多這樣形成的堰塞湖,然烏湖就緊靠川藏公路。</h1> <h1>中午一點到了米堆冰川,在門口登記了身份證后放行,最近這一段時間西藏地區的旅游景點一律免票,米堆冰川也不例外,五十元門票免了。我們把車一直開到米堆村邊的停車場,后我們幾個人騎馬來到了米堆冰川。</h1> <h1>通麥是川藏線最險的一段路,驢友們稱它為“通麥天險”!我已經走過多次,走過“通麥天險”成為驢友向別人炫耀的資本。由于頻繁地受到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質災害影響交通經常中斷,通麥大橋長期實行單邊放行。即使是放行,跑在泥濘濕滑坑洼不平的山路上一邊是懸崖一邊是絕壁,險象環生的路況對自駕進藏的驢友的心臟來講絕對是考驗。</h1><h1>二零一六年四月十三日,國道318線川藏公路102滑坡群和通麥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終于完成,兩座大橋和四個隧道的貫通結束了通麥天險通車難的歷史,如今過通麥與行駛在任何一條高速公路上一樣,平穩而順暢 ,川藏公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天塹變通途。</h1> <h1>過了通麥天險,下午兩點四十分到達海拔四千七百二十米的色季拉山口,今天我們卻沒有那么幸運了。山上到處是積雪風也很大,天氣陰沉沉的,遠處的南迦巴瓦峰被厚厚的陰云屏蔽著,沒有一點露面的意思。我們還要去看林芝的桃花節不能久等,于是拍了一張“羞女峰”就離開了。四點多鐘就到了林芝第十六屆桃花節的主辦地嘎啦村,桃花節辦得挺熱鬧,沿路彩旗飄揚,會場里新搭的舞臺上文藝演出正熱鬧,坡上溝里怒放的桃花與金燦燦的油菜花相映成輝,身著艷麗服裝的游客活躍其間。我們也隨著游人上山,選擇好的位置拍照留影。</h1> <h1>三月三十日,早上從工布江達出發前往拉薩。車行進到松多遇阻,前面有警察把路攔住了。我們把車停下過去詢問,原來是海拔五千零十三米的米拉山口被冰雪封住,我們過不去了。在高原自駕就怕下雨,山下下雨山上就下雪,翻山的危險性很大。受阻近兩個小時,車輛開始放行,下午兩點到達拉薩。八次進藏,七次自駕,八次與布達拉宮合影,還能有第九次嗎?</h1> <h1>四月一日,我們從拉薩出發去羊卓雍措,大家商定在羊卓雍措游玩之后分手。羊卓雍措簡稱羊湖,與納木錯、瑪旁雍錯并稱西藏三大圣湖,快到海拔五千零三十米的崗巴拉山時車又堵了,排起了長長的車隊,警察告訴我們,山上的路面被雨雪凍成了十公分的冰,只怕今天不會放行了。大家就在車臺中相互告別,并鳴長笛互祝平安。車隊的其他車輛從云南出藏,我們則繼續單車前往日喀則先看看扎寺,再前往珠峰大本營。</h1> <h1>扎什倫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是該地區最大的寺廟。</h1><h1>扎什倫布寺可與達賴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并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h1> <h1>今天去珠峰大本營,早上八點半出發,中午一點四十到珠穆朗瑪國家公園門口。去年來的時候,我們夫妻連車帶人花了五百八十元,而今年在售票處登記,按手印后就可進入。去大本營的路全部都是柏油路,彎道又多又急,下午四點鐘到達絨布寺。</h1> <h1>珠峰大本營的帳篷營地就在絨布寺旁邊,由于我們來的時間比較早,營地還沒有開營,一個帳篷都沒有。原計劃在大本營住一晚,現在看來不可能了。老天爺還是挺給面子的,讓我再次目睹了珠穆朗瑪峰。</h1> <h1>從珠峰大本營下來后在老定日住了一晚,第二天前往仲巴,途經希夏邦瑪峰。</h1> <h1>希夏邦瑪峰海拔八千零一十二米,在世界十四座八千米級高峰中排名第十四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八千米級山峰。</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四月六日,今天進入阿里地區去普蘭縣。早上八點半出發,下午三點多鐘到普蘭。我們沒在縣城停留,直接把車開到了,跟邊防軍對付了半天也不放行,只好拍張照片后,掉頭前往科迦寺。中印尼三國交界的西藏科迦寺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科迦村,科迦系邊境藏語“定居”之意。</span></h1> <h1>我們在村里落實好住處后,看天色還早就想到村里逛逛,剛出門就看到三位藏族老人在對面墻邊的陽光下喝酒聊天,見到我們就招手,我過去就和老人聊了起來。一位老人熱情地邀我喝酒,推不過就接過來一口干了。誰知老人非要要我連飲三杯,無耐之下索性再干兩杯了事。在村里轉了一圈,來到一個餐吧,因為里面有wifi,我們坐了很長時間,出來時外面漆黑一片,在手機電筒的照明下我們返回了賓館。</h1> <h1>早上出發時,房東告訴我們岡仁波齊只有上午可以看到,我們急忙上路,路上沒車,我們跑的很順暢,快到拉昂措就看到了岡仁波齊,我們先到了拉昂措觀景臺,直接就把車開到了湖邊,到了湖邊又發現了藍冰,這讓我們興奮不已。</h1> <h1>岡仁波齊位于西藏阿里普蘭縣,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與瑪旁雍錯并稱“神山圣湖”,是苯教、藏傳佛教、印度教、古耆那教共認的世界中心,常有信徒前來轉山。由于峰頂常年云霧繚繞,因此藏人認為能看到峰頂的人是有福的。我們也是有福之人,這一路想看想做的都如愿了。嘉陽看小火車、林芝看桃花節、色達轉山、亞青寺天葬、米堆冰川乃至珠穆朗瑪峰和希夏邦瑪峰,我們都趕上好天氣好機緣,老天爺真是很眷顧我們。今天我們又如愿以償地瞻仰了神山岡仁波齊的尊容,除了拍照留念之外心中只有感恩。告別岡仁波齊,我們驅車前往幾百公里外的扎達土林和古格王朝。</h1> <h1>扎達土林位于阿里扎達縣境內。為遠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歷千萬年地質變遷而成。方圓近幾百平方公里的土林內滿是高低錯落的“林木”,形態各異,并有早期人類洞窟遺址。</h1> <h1>下午五點多鐘我們來到古格王朝遺址,同車的其他三人去登古格王朝遺址,由于我以前登過,所以在車內等他們。返回扎達縣已經快晚上九點了,晚飯后在托林寺賓館住下。</h1> <h1>從扎達出來后,我們前往獅泉河。獅泉河鎮是阿里地區行政公署和噶爾縣政府所在地,也是我們此行的最遠點和折返點。我們在獅泉河旁拍照留念后,進入阿里大北線,踏上了回家的路。</h1> <h1>阿里大北線海拔偏高,平均海拔在四千五百米以上,自然條件惡劣,早晚溫差較大,生活條件比較差,走大北線對旅行者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都是個考驗。進入大北線氣溫明顯降低,路兩邊都是積雪,剛過獅泉河風卷冰雪撲面而來,茫茫四野都被陰云籠罩著。這邊人煙稀少很少看到村落也很少遇到車,我們冒著風雪沿著S301前行,就好像行駛在混沌之初的地球盡頭。晚上住宿革吉縣。</h1> <h1>早上八點我們從革吉縣出發,外面很冷,車上都掛滿了霜。裝好車后我們繼續走S301,很快我們就駛入了一個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荒原山巒被厚厚的冰雪覆蓋,冰凍的路面在陽光映射下泛著亮光,跑這樣的路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也不敢有絲毫大意。原計劃今天的目的地是七百公里之外的尼瑪,照目前的狀態只有且行且謹慎,走哪算哪兒了。在進入大北線之前的普蘭、札達、獅泉河等地溫度已經到了零上,進入大北線氣溫驟降,已是零下11°了。好在陽光很足地面的冰會很快融去,我們只要低速慢行倒也無大風險。正走著突然涌來大霧,能見度不足十米,我們在濃霧中打著雙閃勻速前行,不敢有些許懈怠。幾公里后濃霧褪去,無所不在的冰雪也消失了,眼前突然成了荒原戈壁,觸目所及的淺黃色荒草伸向無垠的地平線。路邊出現了牧民的帳房、散漫的羊群和奔跑的狗,沒走多遠又看到成群的藏野驢和羚。大北線真是個神奇的地方,大自然就這么如此隨意的切換,有如電影的蒙太奇,讓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分鐘會發生什么,也會給你一個想不到的驚喜!</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十點過后,我們第一次見到了對面的來車,在S301溜溜跑了兩個多小時才見到同類,我們不再孤獨。當然沿途還有藏野驢,它們會在你不經意時出現,幾只或一群在草甸路邊游走,我們的停車也不會引起它們的恐慌,它們甚至會轉過身來氣定神閑地看著你,直到你的離去。下午四點二十我們到尼瑪縣界檢查站,司機又得拿著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去登記。從這里進入尼瑪地界,離尼瑪縣城還有兩百多公里。駛進尼瑪地界不久氣候大變下起了雨雪,能見度驟降,我們只好降低車速緩慢行駛,十幾分鐘后雨雪過去,一切恢復如常,雨雪就像沒發生過一樣。大北線的天兒孩子的臉兒,說變就變!六點四十分我們到達尼瑪 ,今天跑了七百多公里。</span></h1> <h1>今天的行程從尼瑪去兩百公里外的雙湖,我們走了一條土路,這條路比另一條柏油路近一百公里。從尼瑪縣出來車子開進了一條沒有任何標志的小路,向羌塘草原縱深駛去。陰云低沉在暗黃色草原盡頭才看得到一線天色,這是一條地圖上都找不到的路,只有當地人才敢走,外地單車若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自信是斷不敢走這條路的。</h1><h1>從尼瑪穿越羌塘草原至雙湖的兩百公里及明日去普若崗日冰川的九十公里均屬羌塘無人區的范圍,是我們此行最艱苦的一段,從出行成本來看當然走三百公里柏油路合算,既快又安全,但是從親近大自然和野生動物豐富人生經歷來講,走這條路自是我們的不二之選。這就是一條鄉間小路,所不同的是它筑起了高高的路基,看著比一般的土路正規些。我們跑在這條土路上車咯噔咯噔顛簸的非常厲害,老司機叫它搓板路,速度快了不安全,速度慢了人忍受不了,顛簸久了讓人覺得筋骨酥軟五臟移位。實在受不了了就把車開進草甸,跑在草甸子里反而平穩了不少。就這樣沿著土路不停地跑,遇到河流就回到土路從橋上通過,這一路所有的橋都是鋼鐵結構,橋面鋪的是鋼板,每逢車輪從鋼板上平穩地滑過會讓人覺得舒適無比。一路上我們看到一群群的藏野驢、藏羚羊、藏羚和野牦牛在大草原上悠閑地吃草,還看到在草地里飛跑的野兔,探頭探腦的鼴鼠、振翮而飛的蒼鷹,一切是那么原始又是那么自然。</h1><h1><br></h1> <h1>突然前面的路被冰河封住,我停車去探路,繞過河之后又進入車轍路,下午兩點多到了雙湖縣,把車直接開到林業局,去年我們過來就是在林業局辦的去普若崗日冰川的手續,這次被告知去旅游局。我們去旅游局又找不到辦事人員,只好把車開到去冰川的檢查站,到了那里有了好消息,我們當時交上身份證然后登記簽字按手印就領到了門票,這樣明天一早我們就可以直接進景區了。晚上住宿雙湖縣。</h1> <h1>今天我們去普若崗日冰川。</h1><h1>普若崗日冰川處于羌塘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沿途及其周邊地區可觀賞到成群的藏羚羊、藏野牦牛、藏野驢等野生動物。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它的外圍極為罕見地分布著許多湖泊和沙漠,湖泊臨近冰川卻不結冰,沙漠靠近水源卻不長寸草,冰川、湖泊、沙漠,這三種難以并存在的地理現象在這里卻和諧相處、共濟相生,這在世界上也是一處極為罕見的自然景觀。這主要是由于普若崗日冰川海拔高達六千八百米,形成自身獨特的寒冷的小氣候,而山腳下海拔僅五千多米,由此形成了巨大溫差。普若崗日冰川是世界第三大冰川,比它大的只有南極北極,所以人們稱它世界第三極。</h1><h1>我們昨天穿越羌塘無人區來到雙湖,就是為了一睹普若崗日冰川的風采。進景區的手續昨天已經辦好,還免了每人三百元的門票費,今天早上7:30時我們直接開車到了檢查站,叫起了工作人員放下攔索我們得以入內。從這里到普若崗日冰川要跑九十公里的搓板路,這里是無人區,工作人員一再囑咐路上小心,不要穿越無人區。現在我們的任務就是跑路,只要沿著這條搓板路一直跑下去就可以看到這座緯度地區最大的冰川。</h1> <h1>在無人區跑車是件枯燥的事兒,越野車劇烈地抖動就像要散了架,有時候一個顛簸人會撞到車頂,五臟六腑都移了位,就這么不停地顛簸不停地跑 唯一讓我們驚喜的就是與野生動物的不期而遇,每逢這時我們會把車停下來拍照,同時可以享受短暫的喘息。</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兩個小時后我們抵達了普若崗日冰川。在山坡處能看到了三塊巨石,上面分別鐫刻著普若崗日冰川和它的海拔六千五百米。我們先在冰川的紀念石邊留影,為了親近這座大冰川,我們又踩著礫石冒著高海拔缺氧的風險向冰川走去。冰川比我們去年來的時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為破壞嚴重。在大冰川我們逗留了兩個多小時,十二點開始返回,等我們回到入口已是下午兩點。我們要趕往三百六十多公里外的班戈縣并住一晚,為明天走青藏公路做準備,六點多到達班戈縣。</span></h1> <h1>今天要走上青藏公路,翻越唐古拉山口,海拔五千二百三十一米,鐵路海拔五千零七十二米,山口處建有紀念碑及標志碑。我們的女車手,成功翻越唐古拉山口。下午四點半到達沱沱河,離格爾木還有五百公里,為了不走夜路,只好往下。我認為青藏公路是目前所有進藏公路中最難走的,車多,路爛。</h1> <h1>今天一直在路上,從沱沱河到大柴旦六百多公里,沿途值得停留的地方并不多,一個是著名的“索南達杰保護站”,另一個就是“昆侖山口”。</h1><h1>可可西里國家自然保護區索南達杰保護站,一九九六年五月奠基,一九九七年九月十日建成。</h1> <h1>昆侖山口位于青海西南部,昆侖山中段,格爾木市區南160公里處,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因山谷隘口而得名,亦稱“昆侖山埡口”。</h1><h1>昆侖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神話傳說的搖籃,古人尊為“萬山之宗”、“龍脈之祖”,因而有“國山之母”的美稱,藏語稱“阿瑪尼木占木松”,即祖山之意。</h1><h1>我們原計劃是經格爾木、都蘭到茶卡,去看那里的鹽湖,后來得知鹽湖要到四月二十六日才開始接待游客,所以改道大柴旦,來領略世界獨一無二的水上雅丹神奇風貌。</h1> <h1>昨晚宿大柴旦,大柴旦雖是個小鎮卻給我們的感覺非常好,干凈整潔井然有序。從大柴旦到水上雅丹兩百多公里,車少無限速,兩個多小時就跑到了。水上雅丹,也叫水上魔鬼城。是世界上唯一一處水上雅丹地貌,因為吉乃爾湖面抬升,逐步淹沒北緣的雅丹群,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水上雅丹。我們今天的運氣差,天氣不好,不如去年。從水上雅丹出來后,我們前往南八仙。</h1> <h1>南八仙,傳說這個地名有個悲壯的故事。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剛成立,八名來自南方的女地質隊員在進行石油勘探期間,遭遇嚴重沙塵暴,英魂長眠于此,故名南八仙。</h1><h1>看完南八仙,我們前往敦煌住宿。</h1><h1>到了敦煌安頓好住處,到街上吃了晚餐,就等天黑去看鳴沙山月牙泉的夜景了,誰知等天快黑時趕過去,人家告知過了七點就不售票了,這又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小遺憾。其實這都很正常,生活中充滿變數,隨遇而安就好。</h1> <h1>今日從敦煌出發去武威,武威炮校是我當兵的地方。一九七零年踏入社會的第一站就是在武威,穿上新軍裝的我在一個黑夜闖入這片陌生的土地,開始了艱苦卓絕的生命之旅。四年的軍旅生活影響了我的一生,這個改變一生的地方讓我念念不忘,今天經過這里豈有不探望一下的道理!我們坐著部隊的電瓶車游覽了大院的各個角落,在我住過的營房,大禮堂等熟悉的地方停留拍照,故地重游自是一番感慨!</h1> <h1>早飯后從武威出發前往延安,途中繞道永泰古城。古城原是軍事要塞,城墻上原有炮臺十二座、城樓四座,城下有甕城、護城河,整個城池形狀酷似烏龜,故被稱為“永泰龜城”。只是炮臺和城樓早已被時光抹去,護城河也大半被掩埋,一條主路貫穿古城,兩旁是清一色的土屋,雖然有四百多年歷史,但古跡已經蕩然無存,只剩下些西北特色的民居。</h1><h1>我們在古城停留一個小時后離開,趕往延安,回望古城,狼煙早已散去。曾經戍邊將士守望的城墻之上,已經破敗殘缺,唯一的城門顯得格外蒼涼,這里極少游客,連村民都極少,更適合訪古發呆。</h1> <h1>在古城幫當地老鄉挑水,古城中沒有自來水。</h1> <h1>下午五點半左右到達延安最好的酒店棗園賓館,這是兄弟承躍安排的酒店,今天我們就住在這里。晚餐安排在“延安新味道”,一桌豐盛的特色風味,一瓶窖存二十年的老酒讓我們聊了好久,熱情的兄弟又精心安排了第二天的活動,讓我們這些在外游蕩了近一個月的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h1> <h1>今天上午進行紅色教育,我們先后去棗園,寶塔山,楊家嶺,延安新城區參觀。午飯后經南泥灣到壺口,住在景區門口的瀑布大酒店。</h1> <h1>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的水流流經壺口時,收縮的河道加上巨大的落差使得原本平緩的黃河水頓時咆哮起來,翻騰的浪花在谷底升騰起大量的水汽。在適宜的時節,晴朗的天氣下,一道巨大的彩虹橫跨在黃河兩岸,猶如連接兩岸的一架七彩橋梁。</h1> <h1>九點半離開壺口,十小時飛奔九百公里,于晚上七點鐘平安返回北京。總行程一萬四千一百公里,用時二十九天,艱苦,輕松,漫長,愉快的旅行結束啦??</h1><h1>此行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在亞青寺目睹了天葬的全過程,可遇而不可求。死亡常常是令人恐懼的一件事情,但又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事情。無論你是萬人之上的帝王,還是形如螻蟻的草民,無論你是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還是擁有傾城傾國的容顏,死神都不會放過你。藏人對待生死的那份淡定,讓人敬佩,藏人死后布施行善的那份超脫,讓人敬佩,而平靜可能來自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請珍惜好活著的每一天,珍惜好身邊愛你和你愛的人,善待自己,善待有緣的人,把握生命的寬度比在乎生命的長度更加有意義。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樣的人生才不會遺憾,面對死亡才不會遺憾。</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聊城市|
嘉鱼县|
平远县|
海口市|
富平县|
茂名市|
龙江县|
怀来县|
琼海市|
延安市|
屏边|
陆良县|
南汇区|
泸水县|
和林格尔县|
西宁市|
义乌市|
区。|
南汇区|
江山市|
无为县|
凤山县|
保亭|
溧阳市|
孝昌县|
石渠县|
怀安县|
平乡县|
抚松县|
邻水|
抚远县|
康定县|
甘德县|
无极县|
兴安盟|
繁昌县|
东平县|
南通市|
东光县|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