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閑談永和哥這間屋

鄧永平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歲月悠悠記鄉愁,情懷不老總依舊</h3> <h3>(泰瑞山風景)</h3> <h3>  文化尋根、文化守護是永恒的話題。光輝哥回家,考證出大水山是泰瑞山,是進士村,研究朱德當年率領的八一南昌起義軍是從三河壩路過泰瑞山、和村,最后在饒平與主力部隊會師;山哥不甘落后回老家呆了十多天,研究出鄧氏入粵始祖南宋進士鄧志齋(太乙)公與和村深戈里太丙公鄧志興的天大關系,考證出和村曾有司馬第、都司第,還有明清出三四品“中央委員”的官第村,與大埔百侯、茶陽名鎮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準備提議案列入旅游區建設。當然,這些我們都無從考究咯。倒是山哥說的永和哥這間屋,現在帶諸位客官來考古一下,雖歷史遠不及司馬第,但對于我們一幫娃鬼來說,格外有古味,格外親切,至今記憶猶新。</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打“拖拉機”</h3><h3> 話說永和哥的母親梅珍婆,眼見自己的兒子都比自己高出了一個頭,在八十年代花了前半身的全部積蓄,計劃給永和哥討埔娘而建了這屋。誰曾想金山、海豹、偉洪、生鳳、秀滿等鬼子把廣州的新鮮事”拖拉機”開了回來,每晚在此屋鬧到深更半夜,打斗八弄得雞犬不寧。正如王羲之的《蘭亭序》所說,“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h3><h3> “拖拉機”要開還真不容易。當時和村只會打一副牌的升級,對他們的打法無限憧憬,涯兜細人的(小孩)對和村讀書人的偶像崇拜得很,只能在窗外偷看偷學的份,哪有資格進入?偶爾有人愛去屙尿,涯就興沖沖地幫人去抹牌。為了多機會摸牌,涯夾夾(快快)沖茶給佢兜人食,好像這個家就是我的家似的,熱情得很,讓他們多去屎缸。盡管如此,我依然上不了桌子真正加入戰斗。</h3> <h3>(永和哥這間舊屋)</h3> <h3>(永和哥的新屋)</h3> <h3>  辦法總比困難多。后來我充分調動身邊環境資源,想了一個鬼主意,把我3歲的侄女鄧裙帶上,她乖巧得很,又配合得好,她一見永和哥就嚷嚷著要舅舅抱,面對外甥女的請求能不抱么,場面馬上出現奇跡——三缺一,這三缺一的滋味識打牌的人都能深刻感受——無奈無助。蜀中沒大將,廖化當先鋒,水到渠成讓我上陣,與他們打牌等于入了當時和村的文化圈,仰望得很,真是受寵若驚!自己好象一下子從中學生高大成大學生似的,自信滿滿!與優秀的人在一起就是進步得快,加上打牌這東西,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很快我就學會開拖,異常興奮和驕傲。在“傳幫帶“的作用下,慢慢漢京、向進、勁偉、育強等小不點也緊跟上形勢?!蓖侠瓩C”就雨后春筍般在和村蓬勃發展起來,特別是老崇叔與時俱進,一家大細老嫩全部會。“拖拉機”成為了和村一大流行文化。每年寒暑假白天我們響應馬克思的號召,"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下田耕作,晚上除了當時文化下鄉每月有一場電影外,都是開拖,打得天昏地暗,人事吾分醒,給寂靜的農村帶來無限生機,把生活中無聊的時刻變成享受的時光。生活有時就這么簡單,兩副撲克牌,一個假期就玩得神魂顛倒。</h3> <h3>永和哥(左一) 鄧珺(最高處) 攝于1987年7月</h3> <h3>  時光從不會浪費,只要你覺得當下那一刻有意義,那就是生命的意義。記得涯與漢京合作,心有靈犀一點通,在和村市打遍天下無敵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包括老師傅金山哥、永和哥、海豹叔等都是手下敗將。當然鄧珺后來能考去華南理工大學讀研究生,一定是永和舅經常抱她,給了靈氣的結果,難道不是我的一片苦心的功勞么。</h3><h3> 過了幾年去廣州讀書,山哥提醒說拖拉機開不好,是不能從華師大畢業的。因此在讀大學那幾年謙虛得很,時刻牢記使命,怕有損和村形象,把牌打得爐火純青,四人三副、六人四副、五人四副、七人五副等花樣都玩了個遍,號稱牌棍,還很儼然地代表華師大埔同鄉會與五華、興寧、梅縣開擂臺賽,牛逼!真是打出了水平,打出了感情,打出了風格,打出了和村,沖出了大埔。</h3><h3> 現在想想,這間小屋就象毛澤東的八角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年清明節回和村,問山哥為什么不開拖了?他說開拖拉機速度慢!沒有賭性,沒有利益,不夠刺激,是八、九十年代的產物,現在年輕人基本不玩。都高鐵時代了,速度快!“復機”、“三公”才過癮,快!準!狠!有錢上落才有味道。</h3> <h3>(和村人在廣州講滂古)</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打鑼鼓(番外篇)</h3><h3> 說起舊時的“流行文化”,給我印象深的,除了“拖拉機”,還有“打鑼鼓”。以前過年時打鑼鼓是我們小孩兒最興奮最激動的事!年廿五鼓響年到,入年界,這是號角,鑼鼓喧天,大家聚在一塊鬧熱,喜慶!經常遠遠聽鼓聲就知道是哪位打鼓,永宏哥的鼓節奏快,有力;國勝哥人樂伙打鼓也悠著點;光叔、國球做人老實打起鼓來也中規中矩等等。正月初五鼓停年終,出年界,準備播種耕作,上山撿柴,這是號令。</h3> <h3>  每年的年三十下午,都有一個傳統的節目,村干部都組織大家要敲鑼打鼓到軍烈屬家庭送上慰問,并且幫忙貼上對聯“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叫做“送光榮燈”,備受溫暖,這種儀式感印象深刻。我們小孩兒會不約而同跟在隊伍后面,爭著舉紅旗、抬鼓打鑼敲碰鐘,拿對聯提漿糊,很有擔當精神,一路浩浩蕩蕩,耀武揚威,好神氣!從市中心大屋下、鋪里出發,兜兜轉轉幾個小時,走遍了和村每個角落,順便把各位同學的家底也查得一清二楚,類似農村婚俗“查家門”。說實在只有當時才有閑心這樣逛,才知道志興叔、頌安的深戈里、海鷗叔的坑子里、漢庭哥的橋頭鋪、生爵的樓背、德明叔、建興叔、小滿姑的石子嶺等和村郊區在哪兒,長大工作后幾十年就再沒有去過。和村這么大,不是想走就能走到的了。</h3> <h3>(和村東部橋頭鋪)</h3> <h3>(和村東部石子嶺)</h3> <h3>  為了搞好過年氛圍,各生產隊有時會進行民間打鑼鼓比賽接龍,出現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記得有一次背頭嶺與陶谷前對抗比賽,初陽、漢京、天宋、國初等年紀小,中途就睡著了,英勇的國鋒師單槍(獨自一人牽著僅3歲的寶珍,背著1歲大的寶珠,又會打鼓又會打鑼)戰群雄(背頭嶺的鏡光、一武、國標等在下崗打得不過癮,為拉大戰場,擴大影響力,把鑼鼓抬到溪背山再戰,巾幗不讓須眉,小芳、七妹、麗英等姐妹們在后方做好后勤工作,還送點心慰問等壯舉),猶如三國演義里的常勝將軍趙子龍!足足戰了一日一夜,!這種精神驚天地,泣鬼神,即使年齡增長,想起也永遠年輕,芳華不會流逝。正如電影《無問西東》說的,“不問西東,只問盛放,只問深情,只問敢勇,只問初心。" <br></h3> <h3>(華僑小芳(左)與七妹、麗英憶往事 攝于2017.10)</h3> <h3>  和村人之間很多姻緣,例如恩賜哥與梅英姑、廣茂哥與葉英姐、志敏叔與金花姐,富臣哥與月清姐、南京叔與金蓉姐、金福哥與小珍姑、志猛哥與寶珠、鏡光與彩英姑婆、初陽與水金姑、國城哥與永偉、建城叔與建綠、偉洪哥與細英姑、城安與友瓊、自力公與建容(大)婆、大林與鋪里建容(?。㈤L生哥與千芳、紅平哥與一紅姐、振鋒與七妹、金宇與偉華、天宋與愛華、南岳叔與豬容姐等都是因為這些活動而點燃愛情火花的,同一條村同一個姓男女結婚人數之多在大埔也是有名的。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據坑子里八十多歲的育民老師飽滿感情、痛心回憶,金山哥、永和哥、生鳳哥這屆男生對“送光榮燈”特別不積極,導致紅蓮姑、秀滿姐等村花嚴重外流。至于山哥說和村人這種“近親”結婚不利于后代,和村男人與百侯妹結合才是最佳的講法,他本人是否有難言的秘密有待下次考證。</h3><div><br></div> <h3>(鏡光、一武、國標在為往事干杯)</h3> <h3>  但是,現在過年還有誰去打鑼鼓呢,癟頭叔國恩自結婚二十年未曾回家,今年春節轉和村,計劃打鼓在老婆子女面前威一下的,卻找不到打鑼的合伙人,連村干部的慰問軍烈屬也是靜悄悄的,如今農村待齡青年特別多與沒打鑼鼓有關系么?</h3><h3> 開”拖拉機"這個新事物與傳統的打鑼鼓二十年時間就變成落后的代名詞,滄海桑田,物是人非,時代拋棄你,不會打招呼,就像那間小屋——永和哥的新娘房,一下子變成和村的古董。</h3><h3>  古董有古董的好。有時想想,人真正的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你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記憶。</h3><h3> </h3> <h3>(2018年正月初十在大埔老姑丈家里打鑼鼓鬧燈場面)</h3> <h3>往期好文:</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敦煌市| 舒城县| 宁津县| 平南县| 当涂县| 青川县| 黄浦区| 黄山市| 阜宁县| 康保县| 灵寿县| 城步| 体育| 石柱| 布尔津县| 股票| 崇文区| 南投市| 陕西省| 西昌市| 内江市| 三门县| 大城县| 洛浦县| 威信县| 新丰县| 西昌市| 宝山区| 开远市| 高唐县| 克拉玛依市| 明光市| 棋牌| 伽师县| 屏南县| 尚义县| 周口市| 柳林县| 达孜县|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