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在廣渤浩瀚的東太平洋上,煙波飄渺的迷蒙霧氣下,一群孤寂的島嶼神秘地若隱若現。</h1> <h1>它由地球最深處的烈焰誕生</h1><h5>(檔案照片)</h5> <h1>千萬年來,它不停地由西向東漂泊,演繹著從最初的洪原蠻荒到鮮活生命搖籃的過程。</h1> <h1>它會在持續的移動中冷卻、收縮、碎裂、最終沉歸大海。你如果有幸看到它,就珍藏了一張它在時間洪流中的快照。</h1> <h1>它的奇特不僅是它的由來,還在于它的位置。由于海底火山合并形成的巨大平臺,使太平洋中不論來自南部的秘魯寒流、還是北部的赤道暖流,都在這里產生劇烈的改變。</h1><h1><br /></h1><h1>由它們帶來的南、北方的動、植物,從海底涌上,完成三度空間的垂直遷徙。赤道炙烈的陽光,為這些新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生命能量。無數的動物和植物,把這塊煉獄之地打造成生機盎然的生物樂園。</h1> <h1>一位男子在這里看到了生命的真相,從此,這個群島改變了世界!</h1><h1>它就是 Galapagos 加拉帕戈斯群島,又稱為科隆群島。(紅圈所示為我們此行登陸的島嶼)<br /></h1> <h1>科隆群島有許多嘆為觀止的頭銜, 例如:The Island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英國科學家達爾文【進化論】靈感來源 (BBC TV)...</h1> <h1>...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World Heritage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十個最值得去的國家公園之一 (Smarter Travel旅游網)...</h1> <h1>...一輩子必須去的五十個地方 (美國《國家地理》雜志) 和世界十大島嶼的榜首 (ETtoday旅游網)等。</h1> <h1>科隆群島,這個海底火山噴發堆積形成的火山島嶼, 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最美麗的群島"。 它形成于300-400萬年前。因盛產巨大象龜 (西班牙語Galapagos) 而得名。 </h1><h1><br /></h1><h1>它位于南美洲以"赤道之國"聞名世界的厄瓜多爾Ecuador的西海岸外約1000公里的赤道附近。在這片1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上有7個主島和眾多小島。</h1> <h1>整個科隆群島屬于厄瓜多爾的國家公園。島上的動物,完全生活在自然的狀態下。該群島從1970年起向世界游客開放,為了保護群島的自然生態, 目前每年約限150,000名游客登島,并規定只有在國家公園的持證專家引領下,才能進入島上的任何自然生態保護區。</h1> <h1>讓我們尋著達爾文的足跡,踏上這片神奇美麗的凈土 - 地球上最后的伊甸園。</h1> <h1>從美東到科隆群島,可以從紐約直飛或到邁阿密轉機,到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Quito或該國的第一大城市瓜亞基爾Guayaquil都行。 瓜亞基爾離科隆群島較近, 但社會治安稍差。 我們因為要參觀基多的赤道紀念碑, 就選擇基多作為中轉站。</h1><h1><br /></h1><h1>由于第二天一早就要轉機去科隆群島, 為節約時間, 這一晚就住在機場附近的一家溫馨的民宿中。</h1> <h1>民宿的小主人們很好客</h1> <h1>第二天早餐后,民宿的主人開車10分鐘把我們送回基多機場。登機手續要到標有"Galapagos"的窗口辦理。交納10美元購買一張入島卡, 走專門的通道拿登機牌,通過嚴格的安檢, 所有的行李都被封起。</h1> <h1>到達科隆群島的巴爾特拉島Baltra機場已是中午時分。旅客們直接下機,走上跑道。</h1> <h1>蔚藍的天空、碩大的云朵、熾烈的陽光、荒蕪的土地、奇異的仙人掌、簡陋的航樓,使我們立刻感到了此地的原始粗曠。</h1> <h1>巴爾特拉島上的這個國際機場原為美國的軍用機場。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擔心巴拿馬運河的航運安危以及對美國本土的威脅,于是在獲得厄瓜多爾政府許可后,在這里建造空軍機場。二戰勝利后,美方把機場移交給厄瓜多爾軍方。1970年科島向世界開放后,這里成為民用機場。</h1><h1><br></h1><h1>在這個簡陋的航樓<font size="3">,</font>交納100美元登島費后,由機場的交通車Shuttle bus把旅客們拉到碼頭。</h1> <h1>坐輪渡Ferry(1美元)10分鐘后到達圣克魯斯島Santa Cruz港口。在這里乘坐出租車約50分鐘(一輛車約20美元)到達該島的中心Puerto Ayora鎮。</h1> <h1>Puerto Ayora是科隆群島觀光業的重鎮, 人口也最密集,餐廳、旅館和旅游社眾多。我們選定一個名叫"沿著達爾文足跡"的六日巡島的行程。</h1> <h1>附近海域上都是游輪Curies。游客們采取不同方式觀賞科隆群島, 如自由行、組團式或乘坐游輪。</h1> <h1>繁花似錦</h1> <h1>青春靚麗的厄瓜多爾女郎</h1> <h1>魚市</h1> <h1>我們住在Red Mangrove Galapagos Lodges。 Resort的餐廳面朝大海。每天用餐時,都會觀賞到動物之間的有趣互動。</h1> <h1>科島海鬣蜥 </h1> <h1>科島地雀 Darwin’s Finchs</h1> <h1>在圣克魯斯島,印象較深的景點有海龜灣Tortuga Bay、象龜保護區Tortoises Reserve、達爾文研究站Charles Darwin Research Station和火山地貌。這里還有海上皮艇Sea Kayaks 和浮潛Snorkeling 等活動。</h1> <h1>去海龜灣的這天早上,我們租了Resort的自行車(免費),騎車15分鐘,到鎮外的一座小山坡下, 徒步登山。在山頂的一間登記處留下姓名和聯系方法。</h1> <h1>徒步一段2.5公里的山道。這條幽靜的小路穿過茂密的樹林,向神秘的遠方延伸,更加激發我們對前方景致的期待。</h1> <h1>沿途風光</h1> <h1>小道的盡頭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眼前的海龜灣晶瑩剔透,一塵不染。</h1><h1>我在這里,邂逅天堂。</h1> <h1>海水在陽光下鱗波蕩漾,一切景色美得令人炫目。</h1> <h1>海水似一面魔幻之鏡,映照著目不暇接的大自然美景:蔚藍天空、細白沙灘、五色陸地、紅色螃蟹、黑色火山礁、褐色海鬣蜥,巨大的海藻,還有花樣海鳥。</h1><h1><br /></h1><h1>紅石蟹</h1> <h1>火山礁</h1> <h1>海鬛蜥 Marine Iguana</h1> <h1>水藻</h1> <h1>在海灘散步,一只海蜥蜴一直跟隨在側。</h1> <h1>原來是想照一張</h1> <h1>立刻支棱起來,擺好姿勢。</h1> <h1>達爾文研究站的景色充分體現了圣克魯斯島的特點。這里是當今世界上少有的奇花異草薈萃之所、珍禽異獸云集之地。巨大的象龜和艷麗的陸鬣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h1> <h1>英國科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于1835年9月17日至10月20日到科隆群島考察了34天,采集了近200種植物和蜥蜴、象龜、禽類等動物標本。他發現由于群島中各島上的生態環境的明顯差異,導致不同亞種的象龜形態上的變異。在濕潤而植被豐茂的高地島,象龜的體型更大,具有半球形龜殼和較短的脖頸。而在干燥的低地島,象龜則體形變小,呈馬鞍形殼和較長的脖頸。</h1><h1><br></h1><h1>大量的物種變異的事實,啟發了達爾文對"進化論"的思考。他看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命演化真相。經過長期的深思熟慮,在十年后發表了《進化論》 (又名"天演論"、"物種起源"), 震撼了世界!</h1> <h1>達爾文研究站目前的主要工作是保護和恢復群島上的瀕危物種。例如,在全球自然保護團體的支持下,該站的象龜保育計劃已使科隆群島的象龜的數量回復了10%。</h1> <h1>桔黃艷亮的陸鬣蜥 Land Iguana也是瀕危物種。</h1> <h1>象龜自然保護區 Tortoises Reserve</h1><h1>科島的象龜,體重可達500-800磅,壽命可達125-200年。<br /></h1> <h1>今天的活動是海上皮艇 Sea Kayaks 和浮潛 Snorkeling ,觀察海島沿岸和水下的動、植物。領隊給每人發了劃漿,要求在指定時間,將雙人皮艇劃至指定的地點。</h1> <h1>大海泛舟</h1> <h1>沿岸所見</h1> <h1>科島海獅 Galapagos Sea Lion</h1> <h1>浮潛 Snorkeling </h1> <h1>火山地貌之一:天坑 Pitt Craters。</h1> <h1>火山地貌之二:熔巖隧道 Lava Tunnels。</h1> <h1>在圣克魯斯島上游玩了三天后,我們乘坐快艇飛越太平洋,到伊莎貝拉島Isbala。快艇隨著海浪的翻騰而激烈起伏。這兩小時的顛簸非常考驗機體的平衡能力,可能需要提前服用暈船藥。</h1> <h1>伊莎貝拉島是科隆群島上最高和最大的島嶼。在這里,可以觀賞到火山噴發后形成的驚人地貌。</h1> <h1>今天攀登島上兩座最大的火山口:謝拉內格 Sierra Negra Volcano 和奇卡 Volvan Chico。</h1> <h1>在四小時內,疾行十六公里。</h1> <h1>島上火山錐林立,熔巖遍地、地面崎嶇不平。地洞口眾多,呼呼向外噴熱氣。</h1> <h1>到達謝拉內格拉火山口</h1> <h1>繼續前行</h1> <h1>頭頂赤道炙日,腳下騰騰熱氣。行走在尖利的火山錐上。滿目望去,崎嶇不平的黑色地表堆滿了暗紅、焦黃、灰褐、深藍的火山噴發物。</h1> <h1>遠處幾株倔強傲立的樹型仙人掌,召喚著我們頑強前行。</h1> <h1>終于到達奇卡火山口。中立者為我們的領隊、國家公園的地質專家Monino。</h1> <h1>Spectacular Views!</h1> <h1>在火山頂駐足良久</h1> <h1>下山</h1> <h1>在伊莎貝拉島上還可觀賞到環礁湖、海蜥島、海獅灣和企鵝島。</h1> <h1>環礁湖</h1> <h1>海蜥島</h1> <h1>這里遍地都是形形色色的蜥蜴,足下一不留神就踩著一只。</h1> <h1>海獅灣</h1><h1>海獅Babies</h1> <h1>海獅媽媽</h1> <h1>攝影師在海獅灣記錄海獅baby的生活狀態</h1> <h1>企鵝島</h1><h1>在赤道上可以看到企鵝 (南極漂過來的),非常奇妙的感受。</h1> <h1>在伊莎貝拉島浮潛</h1> <h1>一只巨大的海龜向我們游來</h1> <h1>六天之后,返回基多。</h1><h1>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被世人喻為赤道上最耀眼的明珠。該城海拔2850米,是在16世紀一個印加Inca城市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盡管歷經了多年的風雨考驗,基多仍然是南美洲保存最好的歷史中心。基多老城世界文化遺產。</h1> <h1>舊城區的圣弗朗西斯教堂 de San Francisco、圣多明哥教堂 Iglesia de Santo Domingo,國家大教堂 Basilica del Voto Nacional、拉孔帕尼亞教堂 La Compania de Jesus是我們觀賞的重點。</h1> <h1>"這些建筑外部的華麗大氣和內部的精美裝飾都呈現了‘基多巴洛克風格’的純正風范,完美地將了西班牙、意大利、摩爾人式、佛蘭德和當地藝術融成一體"。引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世界文化遺產 - 基多老城的評語</h1> <h1>城市南端的面包山Cerro de Panecillo上有全市人民的精神依托 - 圣母石雕像Monumento a la Virgen de Quito,她被譽為基多人民爭取獨立自由的象征。</h1> <h1>沿著曲曲彎彎的盤山公路來到山頂,站在高大的圣母雕像下俯瞰全城,基多美景盡收眼底。遠處的皮欽查火山Pichincha云霧繚繞, 遼闊而神秘。山下基多市區密密麻麻的城市建筑由遠處的山峰映托著,明亮的陽光與潔白的云朵相互追逐著, 歡快地灑落在山坡和城市的屋頂上,讓基多顯得更加靜謐、嫵媚。</h1> <h1>皮欽查火山海拔4650米,白雪皚皚、絢麗多姿。 它像忠實而威武的壯士守護著基多城。它也是觀賞基多城的最佳地點。通往皮欽查的纜車站叫Teleferiqo。乘著纜車上行約20分鐘, 但要到其主峰還有爬一段山路,往返大概需要3小時。由于時間關系, 我們放棄了登頂計劃,只在Teleferiqo纜車站留影紀念。</h1> <h1>來到基多的游客無一不去參觀赤道紀念碑。我們在Teleferiqo纜車站叫了出租車,直奔赤道紀念碑。</h1> <h1>赤道紀念碑La Mitad del Mundo落成于1982年,在基多市的北方,開車約50分鐘。紀念碑建于四面環山的盆地中,海拔2483米。碑前大道兩側有一系列人頭塑像,以紀念那些對測量赤道、修建碑身做過貢獻的國際和厄瓜多爾的科學家們。</h1> <h1>赤道紀念碑高30米,用花崗巖建成。碑身呈正方形,四面刻有醒目的E、S、W、N 4個英文字母,表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碑的東面鐫刻著西班牙碑文,下端刻著"這里是地球的中心。西經格林威治78°27 8,緯度為0°"的字樣。碑頂是一個大型的石雕地球儀,安放的方向是南極朝南、北極朝北。碑身內部分10層,設有電梯升降。每層還開辟了展覽廳,介紹了厄瓜多爾各省的地理、文化和風土人情。 碑頂設有了望臺,站在碑頂平臺上,可以遠眺安第斯Andes山區的絢麗風光。</h1> <h1>地球儀的中腰,從東到西刻有一條十分清晰的黃線代表赤道,它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平臺上。</h1> <h1>有趣的是在離赤道紀念碑300米之外,還有一個赤道紀念牌,說是根據GPS計算出來的真正緯度0的位置,比官方的那個更準。</h1> <h1>這里是由一家私人公司經營, 周邊<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還建成了民俗村Museo Solar Intinan,可以看到厄瓜多爾土著 (獵人族) 的生活和文化。好在這兩個紀念碑的門票都很便宜,不妨兩廂都看看。</span></h1> <h1>在這里, 導游會讓你參與許多與赤道有關的小試驗。 如把雞蛋直立起來,在正常的情況下,雞蛋是不可能直立的,但由于在赤道上南北半球的引力相同,雞蛋竟然可以站起來。 二是水流實驗。在一個裝滿水的盆子放上小樹葉,然后拔走了栓子。如果是在赤道線上,樹葉隨水是直線向下流走的,但如果在南半球時,樹葉隨水則會順時針的卷走,在北半球時卻是逆時針的;第三個是閉眼實驗。如果閉起雙眼走在赤道上,不可能行到一條直線的。因為沒有了地心引力,內耳便會失去平衡感,沒有眼睛的幫助就難以走到一條直線上。 還有肌肉力量實驗等等</h1><br /> <h1>旅游結束了,總結旅游小貼士如下:<br />1. 科隆群島長年恒溫, 1~6月為暖濕季,7~12月為干涼季,全年任何季節都適合旅游。</h1><h1>2. 學幾個西班牙語單詞:你好Hola, 謝謝Gracias, 先生Senor, 女士Senora,小姐Senorita, 廁所Bano,飛機場Aeropuerto, 出口Salidas。</h1><h1>3. 美元通用。<br /></h1><h1>4. 持美國護照者不用簽證。<br /></h1><h1>5. 在科隆群島拍照時不能用閃光燈。<br /></h1><h1>6.. 赤道地區紫外線很強,要做好護膚措施。<br /></h1><h1>7. 基多海拔近3000米,要慢慢適應高原缺氧狀態。<br /></h1><h1>8. 基多與美東的冬令時沒有時差,科隆群島晚本土一小時。<br /></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罗平县|
辽阳县|
腾冲县|
百色市|
富顺县|
剑川县|
宜川县|
宾川县|
炎陵县|
正安县|
思茅市|
隆回县|
安远县|
花莲县|
鲜城|
香河县|
道真|
彩票|
澳门|
宜丰县|
固镇县|
苏州市|
沙坪坝区|
正阳县|
栖霞市|
明水县|
曲周县|
红河县|
鄢陵县|
安泽县|
龙州县|
定边县|
桂东县|
阜新市|
黔江区|
手游|
雅江县|
威信县|
太谷县|
贵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