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br></b></h1><h1><b> 清明時節,南國氣溫應景式驟降,寒風索索,細雨斜飄,行人匆匆.獨坐,思緒飄飛,慢慢飄向遙遠的小山村,小山村里的殘舊的老屋,在那里仿佛依稀還能見到在屋前屋后穿梭的奶奶的身影,轉眼奶奶離開我們已經十年,可跟奶奶相處的點點滴滴還記憶猶新。</b></h1> <h1><b> 清明,家鄉有做艾米果的習俗,記得當年,奶奶最喜歡的就是我放假回家的日子了,我一放假,就能幫她做米果了(年紀大時的奶奶有點老小孩的性子,很多東西想吃,又怕麻煩父母,怕他們會嫌棄她)。而我在家就不同了,往往在我回家的第二天,祖孫兩就忙乎開了。奶奶會提前一天就把做米果的材料準備好:浸泡好大米和黃豆,洗干凈石磨和油炸用的勺子。吃過早飯,就開始磨米漿,我推磨,奶奶把浸泡好并混合一起的黃豆和大米一勺一勺地往石磨中間的洞孔里放,基本轉兩到三圈就放一勺,我勻速推磨,奶奶眼疾手快地放材料,從來不會發生碰撞事故,之后白白黃黃的米漿就順著石磨流下來,慢慢沿著石磨下層的槽流入桶中,滿滿一大桶之后才會罷休。平時少干體力活的我,推石磨對我真是一大考驗,而奶奶每次都會隔一會兒就讓我休息一下,所以往往磨漿的時間就要花上一上午。</b></h1> <h1><b> 吃過午飯,奶奶配好料(往米漿里加鹽和蔥花或者芝麻等),開始準備油炸,油炸時用一個有著長長手柄,圓圓淺淺平底的勺子,用調羹把米漿舀入勺子鋪平后放入沸騰的油鍋里,大概半分鐘之后米果成型脫離勺子,再讓米果在油鍋里翻滾油炸至金黃就可以起鍋,,一鍋根據油量的多少可以放五到十個(邊放邊起鍋)。我負責油炸,奶奶在灶邊放柴火同時進行技術指導。一老一少的兩人,往往會在第一鍋起鍋時就會像小孩一樣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也顧不上燙嘴,一嘴下去,香軟酥脆,口齒生香,油而不膩。沒牙后的奶奶只能用牙齦慢慢地磨,扁扁地嘴唇一挪一挪地,滿是皺紋的臉上會慢慢綻開像菊花般的笑容。那時也顧不上會上火,也顧不上會冒痘,邊炸邊吃,往往我吃幾個奶奶才能吃完一個,可這一點也影響不了奶奶的好心情,我們會一邊吃一邊點評。大多數一炸就是一下午,一大盆或幾大盆。之后拿一大碗,東家送一碗,西家送一碗,有時,一下就能去掉一大半,但奶奶卻毫不吝惜,因為平時他們有什么好吃的也會特意留著送給奶奶吃。從小,我們就是這樣互相吃著彼此家里認為好吃的東西長大的。</b></h1><h1><b> </b></h1><h1><b><br></b></h1><h1><b><br></b></h1><h1><b><br></b></h1><h1><b> </b></h1> <h1><b> 如今,已相隔十年未與奶奶一起推磨炸米果了,那老家的石磨因為拆遷也早已不見蹤影,每次回家鄉,在鎮上的早餐鋪子里看到黃燦燦的米果總會想起奶奶,總會忍不住買幾個來嘗嘗,可再也不是我跟奶奶一起做的米果的味道了。</b></h1> <h1><b> 奶奶從年輕時在村里就以勤勞能干而出名,特別是有一手好廚藝。記得小時候,父親每天去鎮上上班,母親負責田里的農活,奶奶則負責打理家里和一日三餐。從我上大學開始,奶奶年紀大了,一個人做飯有點吃力,因此,我就成了奶奶的最佳助手。每年暑假,農忙時節,我跟奶奶負責全家的伙食,那時,奶奶把她的全部絕學都傳給了我。開始幾年,我只負責切菜洗菜燒火等輔助工作,掌勺的還是奶奶。后來,角色對調,我掌勺,奶奶站在邊上指導,何時下鍋,放什么配料,配料多寡,火候的掌控,色澤的調配,味道的咸淡等等,事無巨細,一一傳授,什么啤酒鴨,燒皮肉(家里是叫法),紅燒魚,芋頭扣肉等大菜,紅燒茄子,爆炒苦瓜等小菜,都留有奶奶的影子。至今,廚藝還說得過去的我,都離不開奶奶那幾年的啟蒙。如今,每當在大灶前做菜,都好像能看到奶奶站在灶前,一邊拿著火鉗不時添添柴火,一邊指導我做菜的樣子。<br> 奶奶愛喝米酒,有時,她的晚飯就是一大碗糯米酒,所以家里常年都有幾大缸不同口味的米酒。小時候最喜歡就是釀米酒的時候了,把糯米蒸熟之后,我們幾個小孩會得到一個奶奶握得實實的糯米飯團,香軟香軟的,對小時候的我們來說這也許就是最美味的小吃了。除了釀米酒,還喜歡做豆腐的時候,因為做豆腐時有豆漿喝也有豆花吃,之后還有豆腐,豆泡,豆渣,豆腐乳,鹽蛋豆腐(家里叫法),一做豆腐簡直就是豆腐盛宴。小時候,只是單純因為有得吃而喜歡,忙上忙下的是奶奶。長大后,這些也成了我跟奶奶共同的回憶,釀酒時的泡糯米,蒸糯米,下鍋起鍋,燒火,放酒曲,晾涼,保暖發酵;做豆腐時的泡黃豆,推石磨,燒漿,下石膏,上箱,壓水,切塊,一道又一道工序,奶奶指導,我干活,都留下我們共同的身影。<br> 雖然小時候也因為奶奶偏心姐姐和弟弟而偷偷哭泣過,但她人生的后幾年陪她更多的應該還是我這個有寒暑假的孫輩,暑假時一起摘花生殺雞宰鴨負責三餐的忙碌,寒假時一起曬太陽發呆看電視的悠閑,不知這些陪伴有沒有給她最后幾年的生活一些慰藉,如今想來,與奶奶相處的這些點點滴滴卻是如此的難以忘懷。<br> 2008年7月2日,已放暑假的我正打算回家,可那一天,奶奶永遠閉上了眼睛,沒有等到我這一年的暑假,此后的每個暑假,再也沒能聽到奶奶喊我名字讓我干這干那的聲音了,再也不能和奶奶做我們兩人都喜歡的米果了,此后的暑假,也沒在老家的老屋度過了,那寧靜又喧鬧的小山村,那殘破的老屋,那昏暗的廚房,那磨損的石磨,那穿梭的身影,只能到記憶深處去找尋了。</b></h1> <h1><b> 在乍暖還寒的清明的今天,我突然想起奶奶,想起她蒼老又溫柔的臉龐,想起她稀疏而又梳得整齊的白發,想起她屋中窗下摸得光滑的老藤椅,想起她房中墻角笨重漆黑的老衣柜,想起她在老家屋前屋后喂雞喂貓佝僂的身影,想起與她一起做菜與炸米果的日子。十年過去,奶奶,您在天國一切都安好嗎? </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川县|
广丰县|
邵阳县|
盐池县|
陆良县|
婺源县|
兴义市|
二连浩特市|
资源县|
吴桥县|
奉节县|
塔城市|
大余县|
彰化市|
弋阳县|
镇远县|
墨江|
沁阳市|
彭水|
宁德市|
贡觉县|
正宁县|
大兴区|
大丰市|
红安县|
牟定县|
通海县|
文化|
额尔古纳市|
鸡泽县|
于都县|
乡城县|
安西县|
富源县|
石棉县|
合水县|
镇远县|
云梦县|
寿光市|
常熟市|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