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萬寧城歷史悠久,唐代已是縣的治所。歷史上,萬寧有不同的稱呼,如萬城、萬州等。如今,萬寧市政府設在萬城,一般意義上的萬寧是指萬城。</h1> <h1> 我很奇怪,1996年萬寧撤縣設市時,為何不把治所設在興???因為那時興隆既是著名的華僑之鄉又是熱門的旅游區,知名度超過萬寧。然而,萬寧畢竟是個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建城容易,人文歷史需積淀,人們不會拋棄自己的根基。</h1> <h1> 大凡歷史久遠的地方都有老城??墒怯行┑胤降睦铣窃诔鞘谢M程中被拆得面目全非,承載人類文明原始印記的老城在一拆一建中消亡,厚重的人文歷史變得淺薄而蒼白,再想補救就困難了。</h1> <h1> 萬寧的老城位于市區的東南角,紅專東路的南邊。雖然市區在擴展,但老城區沒有拆掉。萬寧保留老城,興建新城的方式值得借鑒。<br> 有次理發時問店主為何把理發店開在紅專東路,而不在市中心?店主告訴我這里曾是市中心,是最熱鬧的地方。現在鬧市區已轉至人民中路地段,再過若干年,隨著政府部門的搬遷,國瑞城附近可能要成為市中心了。</h1><h3><br></h3> <h1> 我們有時會去老城區走走,那里有舊時的街巷與民居,有散布在各個角落的寺廟和宗祠,有時還能遇見百年古樹或古墓。徜徉在老城區,無疑于翻閱萬寧老城的百年史冊。</h1> <h1> 老城歷千年,許多街巷古已有之,我們常常跟古人走在同一條路上。有些街巷的名稱記載了久遠的歷史,比如“武丁街”、“迎恩街”等,讓人想起遠古的圣賢,而“解放路”、“人民路”等,只是個代號,缺乏內涵。過去沒有汽車,運載工具以馬車或手推車為主,街道不寬,兩輛馬車能夠過往便可,所以老城街道比較狹窄。過去老城沿街人家多為店鋪,為方便行人顧客,門前建有騎樓。如今時過境遷,店鋪不開了,但騎樓猶存。老城昔日繁華的景象已消落,但當地人的傳統和習慣沒有改變,依然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h1> <h1> 潮州商人走遍天下,潮幫在世界各地設立會館,潮州會館往往設在名都商阜處。海南島僅海口與萬寧建有潮州會館,可見萬寧老城昔日在商界的地位。如今潮州會館已成為萬寧的文物保護單位,但會館門楣上泥塑的花鳥仍不失昔日的風采。</h1> <h1> 敬鬼神、重祭祀是萬寧的傳統,每逢傳統節日,宗祠或寺廟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或慶典儀式,各家各戶也要焚香點燭祭拜一番。宗祠以姓氏為脈絡,供奉同一祖宗。海南人大多來自大陸,或發配,或逃難,流落海島,亡命天涯。有的在海南安家謀生,經數百年繁衍,儼然一支旁出,根深葉茂了。于是續族譜,建宗祠,以告慰祖先。老城有不少姓氏宗祠,門前的對聯都擬得大氣磅礴,足以耀祖光宗。</h1> <h1> 寺廟則是幾個宗祠共同供奉的神靈,有玉皇大帝、觀音菩薩或媽祖等。寺廟供奉的神靈帶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功利性,如漁民敬海神、媽祖,生意人供奉關公、財神爺。國人燒香拜佛就為祈求神靈的保佑,目的性比較明確。</h1> <h1> 老城的故事很多,有些習俗在大陸已難得一見。讓人難忘的有兩件事,一是獨特的訃告方式:某家父親去世,門口插面白旗,上書“嚴父告終”,此舉頗具漢唐古風,既簡明又肅穆。二是為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建孤魂廟,設祭壇立牌位,祭曰:“孤去兮遍行天地,魂歸哉永佑鄉閭”。孤魂廟實不多見,由此可見萬寧人的仁慈與寬厚。<br></h1><h1><br></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呈贡县|
嘉峪关市|
株洲市|
清镇市|
隆子县|
祁东县|
怀宁县|
五指山市|
随州市|
萨迦县|
平邑县|
成武县|
南汇区|
平舆县|
肇庆市|
通许县|
宜宾市|
临邑县|
阿坝县|
浮梁县|
二手房|
扶风县|
鹿邑县|
曲麻莱县|
彭山县|
辛集市|
武宁县|
临朐县|
蒙自县|
朝阳市|
永安市|
浦北县|
蓝田县|
通州市|
崇仁县|
铜梁县|
灵丘县|
菏泽市|
武宁县|
盘山县|
涟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