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對美的熱愛和追求能升華人性,并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古往今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永無止盡,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時,如果日復一日辛勞的工作,每天的經歷都一成不變,每天的精神食糧總是千篇一律不吐故納新,孤獨、無聊和壓抑就會伴隨著你,你的人生將了無趣味。那么如何去尋找快樂呢?其實很簡單,順其自然,該放下的放下,撿石去。那是找尋美好、培養審美力的絕佳機會。</p> <p class="ql-block">當你走進大自然,清新的空氣、秀麗的山川、靜靜流淌的河水、綠樹、芳草、夕陽…所有的自然美景,都會讓你心情豁然開朗。</p><p class="ql-block"> 興步山間,突見綠草叢中的美玉,驚喜之后將它輕輕捧起,億萬年時光歲月,仿佛就濃縮在眼前,忘卻了煩惱,消除了煩燥,笑了,原來,快樂就是這么簡單??</p> <p class="ql-block">隨著鄂爾多斯玉石產業的逐步形成和發展,不僅吸引了更多的當地人加入了撿石大軍,許多外地人也紛紛踏足鄂爾多斯尋寶,但除了經驗豐富者外,許多人更是一種盲從。為了讓大家提高撿石識玉水平,我以前寫過《初識鄂爾多斯玉》,但比較簡單,為了彌補以前的不足,此篇從撿石開始,直到成為產品上市逐步進行學習,讓更多的人受益,共同促進鄂爾多斯玉石產業的發展。</p><p class="ql-block"> 第一篇 撿石裝備</p><p class="ql-block"> 撿石是一種非常辛苦戶外運動,風吹日曬、爬山下溝是常事,且具有一定的風險性,而配備好撿石裝備,不僅讓你輕松應對,更不失尋寶者的風度。</p> <h3>1、配備沖鋒衣,它防風、防水、透氣、耐刮,同時建議配備面巾防曬。褲子最好選作訓褲,耐磨、防刮、防水。</h3> <h3>撿石最好穿這種鞋,可以防止腳腕扭傷,防滑、耐贓,既可防塵進入,又穿脫方便,鞋帶不需要每次解系,拉開拉鏈即可,看下面。</h3> <h3> 工兵鍬大家一看就知道,可以挖、砍、刨,就不多說了。</h3><h3>三色強光手電用處很大,以后篇中會講到怎么用。</h3><h3>這些基本裝備有了,我們就可以出去撿石了。</h3><h3>你先準備著,下一篇帶你到戶外辨認玉石,待續。</h3> <h3> 第二篇 撿石</h3><h3> 撿石,主要是撿兩種石,一種是具有觀賞價值的奇特的石頭,另一種就是玉石。奇石我們在以后篇中專門講,這里先講玉石。在我們出去撿石之前,首先對玉石作個概念性了解。</h3><h3>玉石是一種美麗的礦石,質地細膩而堅硬,有光澤。玉分為軟玉和硬玉,軟玉是指中國傳統的玉料,硬玉是指產于緬甸的翡翠。</h3><h3>古人對玉的解釋是:“玉、石之美者,色陽性潤質純為上品”。</h3><h3>對初次撿石者來說,古人對玉的定義是非常適用的:美的石頭就是玉。美,可以理解為顏色漂亮、油潤、純凈,而且通透,記住這幾點,我們就按照古人的指點,到大自然中撿鄂爾多斯玉石吧。</h3> <h3> 鄂爾多斯玉石絕大多數屬于籽料,主要分布于鄂爾多斯的丘陵地區(東部有少量礦料),地表的玉石主要集中在石頭多的山梁溝壑,所以,大家撿石不要選土質山。</h3><h3>玉石不同于普通石頭,外觀材質細膩有光澤,不像其它石頭那樣粗糙,且手感光滑、水潤。</h3> <h3> 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外表有魚鱗紋的石頭(也有人叫指甲紋),其紋路有深有淺,顏色多樣,主要有灰、紅、黃、黑、青、淺綠等,此種石頭易于辯認,也是初學者最好識別的外部特征。看下圖就是??</h3> <p class="ql-block">表里如一</p> <p class="ql-block">常見的</p> <p class="ql-block">魚鱗紋不明顯,色彩好</p> <p class="ql-block">老皮料,很多表里不一</p> <h3>老皮料</h3> <h3> 沒有魚鱗紋的玉石通常有兩種:</h3><h3>一種是有鮮艷皮色,外表光滑細膩的;</h3><h3>另一種是單色或淺色的,來看下圖</h3> <h3>有皮色的</h3> <h3>單色的,此種石一般內外一致,潤度次之。</h3> <h3> 接下來我們繼續看第三種玉石
此種玉石主要產自準旗暖水、達旗敖包梁一帶,屬于礦料,主色為黃、紅,伴有黑、綠色,外表干澀,微透光或不透光,老百姓叫本地瑪瑙,因其外觀近似戰國紅,也有人叫鄂爾多斯戰國紅。<br></h3> <h3> 此種玉易于辨認,我們不做過多的介紹,別看它裂多、干澀,做出的產品是非常漂亮的,看下圖。</h3> <p class="ql-block">準旗還有一種烏鴉皮料,肉色有單黃、單紅、紅黃相間的,普通的潤度差點,少量的精品料細潤,做出的產品很漂亮。</p> <h3>我們繼續來說撿籽料玉石</h3><h3> 第一次出去撿石的時候,人們很難把握石頭的潤度、通透感,但有光澤、色彩漂亮的石頭普通人都能感受到,所以,第一次撿石一定要選擇最漂亮的石頭,另外就是看有經驗的石友如何選擇。</h3> <h3> 撿石是既辛苦又驚喜的戶外有氧運動,當你撿到一塊美石,并被石友確認為是玉石時,成就感油然而生,你會忘了勞累,調動全身的能量繼續尋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撿到很多石頭,這個時候一定要學會放棄,將撿到的石頭放在一起比較,好劣自然看得明白,不好的石頭堅決扔掉,有舍才有得,放棄次品,才能學會撿精品。</h3> <h3>該扔的,老手都是這樣做的。</h3> <h3>該留的</h3> <h3>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出去撿石的人都能忘記煩惱,放松身心,但它的刺激性也會使人們過度透支體力,必定身體才是本錢,撿石一定要注意適當休息和補充能量,和石友的野餐也是一種享受。</h3> <h3>享受完美食,一定要做一個文明的撿石者,餐飲垃圾要打包處理干凈。</h3> <h3> 撿石一定要結伴而行,互相有個照應。最好約上有經驗的石友,他既可以帶你到有玉石的地方,也能幫你分辨玉和石。餐后休息的時候,可以做個現場交流,看看別人的,再看看自己的,選優去劣,切身感悟。</h3> <h3> 人們常說,玉尋有緣人。“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用這句經典詩歌來形容撿石頭的過程真是再貼切不過了。撿到一塊美石的那一刻,再多的勞累和辛苦,都被這一刻的歡樂取代。</h3> <h3> 當你撿起的玉石被落日的余暉照射下,看到它變幻出更加絢麗的色彩,就在這光芒閃爍的一瞬間,仿佛千年的時光被壓縮成了一束奪目的光芒,再多的汗水,再疲憊的腳步在此刻都變得有意義了。</h3> <h3> 撿石既能忘記煩惱,也能忘記時間,切記日落前起程回家。</h3> <h3> 第三篇 洗石、保養</h3><h3> 撿回了玉石,下面我們就該洗石了。洗石對于初識玉石者來說是必須的。通過洗石,可以對撿回的石頭進一步篩選,從而對玉石有進一步的感悟。</h3><h3>首先準備一個塑料桶,將部分有白色硬殼的石頭放入桶中,然后加水淹沒石頭,之后慢慢加入液體草酸,當看到桶內起泡即可。</h3><h3><br></h3> <h3> 注意,塑料桶一定要放在窗戶通風的地方。加入草酸起泡后就別管了(放24小時后,戴上橡膠手套取出石頭用自來水沖洗),我們去洗其它的石頭。</h3><h3>洗石一定要用流水沖洗,最好在自來水龍頭上配個花灑,既可以節省水,又能沖的干凈。</h3> <h3>只用水沖是不行的,還需有擦洗工具。最好用下圖的棕毛刷,不軟不硬,洗石正好。</h3> <h3> 當你拿上石頭用水沖洗的時候,這是進一步篩選玉石的最好時間。如果看到有明顯的小砂粒(石頭斷裂的表面最明顯),而且表面粗糙,就要果斷淘汰。</h3><h3> 一塊好的玉石,一般手感光滑細膩,要注意仔細感覺一下:當水沖去石頭表面泥土時,你會覺得手中的石頭非常光滑,像涂了油一樣。進一步用刷子清洗后,就覺得手中的石頭不滑了,這時說明石頭已徹底清洗干凈。</h3><h3>洗石的過程,也是對玉的進一步認識過程,當你優勝劣汰后,會大為驚訝:平常我們不在意的石頭,怎么會如此艷麗!</h3> <h3> 大自然就是如此厚愛我們,將億萬年造就的天地精華呈現在你面前,令你愛不釋手,浮想聯翩。</h3> <h3> 洗完石后,要用干布擦干水份放置半小時風干。這時,你會覺得此時的玉石好像失去了光澤,沒有了撿石時的艷麗奪目!那是因為你在洗石時,洗去了玉石的天然保護膜,這時我們就該養玉了。</h3> <h3>感覺干澀,沒有了潤度。</h3> <p class="ql-block">玉石保養一般常用兩種油:</p><p class="ql-block">一種是奇石保養油,另一種是刮痧油。</p> <h3>高濃度的</h3> <h3>普通刮痧油</h3> <h3>刮痧油(好點的)</h3> <h3>上油的時候,用刷子點一滴就可以了。</h3> <h3>之后用手抹開油</h3> <h3> 上油的過程,也是更進一步感悟玉的過程。此時的玉已將全部的美展現在你面前,純凈度一目了然,料越細,用油越少,感覺光滑細膩。</h3><h3> 如果你想拍照曬石,一定要用干布擦凈拍,既能讓大家看清楚玉質,又能感受一下成品拋光后的效果。</h3><h3> 準備保存的玉石,不必擦干油,可以延長保養時間。</h3> <h3> 第四篇 品玉</h3><h3>品玉,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說,料和工。</h3><h3>料,看的是玉質;工,看的是雕刻工藝。</h3><h3> 第一部分 看玉質</h3><h3> 經過撿石的第一步篩選,洗石的第二步篩選,我們基本上選出了玉石,但玉石的材質也有好有劣,上油的時候玉質表現很明顯,一定要再進行分選,便于以后因材利用。</h3><h3> 玉質好劣,主要從幾個方面把握:硬度、純度、潤度、色彩、通透度,以及料的粗細。</h3><h3>經檢測,鄂爾多斯玉的硬度是7,這一點大家在品玉的時候不用擔心和考慮,我們主要從其它幾方面品味把握。</h3><h3>1、首先我們利用強光手電看玉質(打黃光)。</h3><h3>將手電垂直接放到玉石表面慢慢平移,可鑒定玉石質地結構是否均勻,透光不均勻(光圈不圓),說明結構均勻性不好。</h3><h3>用白光背照或側照,可以查看是否有裂和瑕疵。</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看上去很好的玉石</h3> <h3>光圈不圓 有散光</h3> <h3>光圈圓,說明結構均勻。</h3> <h3> 許多人打光看玉,當看到整體透光時,就認為是精品,其實這是錯誤的,通透度只是玉質的一方面,需要結合其它方面綜合考慮,整體通透,往往說明結構不致密,通常光圈在一到二厘米的較好。</h3> <h3>原石結構不致密</h3> <h3>打光整體通透</h3> <h3>還有一些是指甲紋深,表面看上去玉化好</h3> <h3>但是打光后看到光環圈小,說明里面玉化不好。</h3> <h3> 打光看玉要靈活掌握,還有些老皮料是打不進光的,不代表里面不好。</h3> <h3>再看看下面這塊玉石,玉質潤,色彩好,打光均勻,算得上精品。</h3> <h3>2、看色彩、純凈度。</h3><h3> 色彩絢麗,沒有雜質的玉肯定好,這兩方面應該好理解,大家看下圖感受一下。</h3> <h3>色彩絢麗,有3種以上顏色的稱彩玉。</h3> <h3>純凈</h3> <h3>3、看玉料粗細、潤度</h3><h3> 玉石的晶體顆粒小,結構緊密,料細。</h3><h3>顆粒大,結構松散,料粗。</h3><h3>料的粗細可以肉眼感覺到,也可以用手觸摸,有粒阻感的,料粗,反之,感覺光滑細膩的,料細。</h3><h3>潤度,是一種油脂感,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有所悟,潤度好的,往往料細、純凈,但料細、純凈的,不一定潤度好,看下圖。</h3> <h3>細料</h3> <h3>色彩好,但料粗,潤度也差。</h3> <h3>色好料粗</h3> <h3>一塊玉石如果色彩好、料細、油潤、加之結構均勻,且無裂,即為上品。</h3> <h3> 大多數玉石有斷裂的碴口和裂面,我們通過碴口和裂面能品出玉質好劣。有的外表玉化好,但里面卻不行。</h3> <h3>看,表皮玉化好,顏色也不錯。</h3> <h3>里面的樣子</h3> <h3> 通常來說,一般小料表里如一,玉質看得清楚,而大塊頭的料,特別是外型完整的,里外不一定就一致,需要大家在實踐中仔細品鑒。</h3><h3> 品玉如品人一樣,中國玉文化歷史悠久,約有七千年之久,玉石表面的溫潤代表了中國人溫和的外在,內質的堅硬代表了中國人堅強的內在;沒有哪一個物件能夠像玉石這樣可以完美體現中國人的個性!品玉悟人生是最高境界。</h3> <h3> 第二部分 看玉雕工藝</h3><h3> 玉雕是以玉為紙,以刀代筆,運用繪畫中的點線面構圖,設計制作出立體的畫作。</h3><h3> 玉雕師和畫師所用的材料不一樣,玉石不象一張紙,做出來的圖是不能隨意再進行修改的,否則就毀了一塊玉料,他們在雕刻前必須對玉料的性質、顏色、形狀等都進行考慮,做到最完美最大限度的使用玉料。然而,在我的現實中卻不是這樣的,許多人對玉雕只學到一點皮毛,買臺雕刻機就敢開店,只要你讓做什么,他就敢做,來看下圖。</h3> <h3>這兩塊料不好,如果是非常好的玉,是不是毀了?!</h3><h3> 每個雕工不一定是全能的,有的雕山水是特長,有的雕花鳥是特長,之所以出現上面的“石刻”,一方面是雕工的技術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我們的欣賞水平差。</h3><h3> 欣賞水平不是看幾篇作品能提高的,它是一種生活的積累、文化的沉淀,我們這里講點入門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提高欣賞水平打個基礎。</h3><h3>玉雕的常用工藝主要有浮雕、圓雕、透雕和內雕。</h3><h3>浮雕:看起來立體,畫面感豐富。一般分為淺浮雕,高浮雕和凹雕三種,浮雕的空間構造可以是三維的立體形態,也可以兼備某種平面形態。</h3> <h3>圓雕:又稱立體雕,屬于三維立體雕刻,物件的上下左右,每個細節都雕琢。由于圓雕作品極富立體感,生動、逼真、傳神,所以必須具備與實物相適當的比例。</h3> <h3>透雕:又叫鏤空雕,是在淺浮雕或深浮雕的基礎上將某些相當于“地”或背景的部位鏤空,使作品層次增多,工藝較復雜。</h3> <h3>內雕:是較復雜的工藝,在一塊玉料上雕刻里外二層或三層景物,業稱“絕活”。</h3> <h3> 玉雕的品種很多,主要有山水、人物、器具、鳥獸、花卉、印章及飾物等,這些我們在實際生活或畫面中都見過,所以,當你第一眼看到玉雕作品特別有美感,有流暢的線條,生動活潑的形象,活的畫面,表現出生動、自然、不呆板,那么就基本可以認定工藝不錯。接下來我們看圖片領焐工藝的細節。</h3> <h3>流暢的線條</h3> <h3>生動活潑的形象</h3> <h3>飛禽的動作形象</h3> <h3>看看這滴水是不是有動感</h3> <h3>動物的姿態特征</h3> <h3>是不是有種意境感</h3> <h3>山水擺件要特別注意比例適當</h3> <h3>仔細看細節</h3> <h3> 欣賞水平,有個逐步提高的過程,需要大家在實際生活中多學習,多接觸,細感悟。</h3><h3>前面我們說過,每個雕工不一定是全能的,準備雕刻前,最好先看看他的作品再決定。我們要求大師級的工藝水平也不現實,但最起碼能入眼,讓每個人看了是玉雕,而不是“石刻”。</h3> <h3> 第五篇 觀賞石</h3><h3> 觀賞石俗稱奇石,與玉石同屬于賞石文化。是指天然形成,具有觀賞、陳列、收藏價值的石頭,其紋理、造型、色彩及圖案能夠滿足人們的好奇,可供觀賞的石頭。</h3><h3>其特點是形態奇,圖案、色彩美和神韻美。</h3><h3>色彩、圖案一般普通人都能看得出來;形態,從各個角度看是不一樣的,有人能看出來,有人沒有感覺;神韻,是一種高級賞石境界,需要有一定文化修養的人才有領悟。</h3><h3>此篇我們簡單講講撿奇石注意把握的幾點。</h3> <h3>1、無論象形石還是圖案石,形狀和圖案不論是抽象還是具象,都要有很強的識別性(多數人一眼就能看到它象什么)。</h3> <h3>傲視群雄</h3> <h3>小和尚或悟道</h3> <h3>2、都有“奇特美”看起來賞心悅目</h3> <h3>3、除了給觀賞者以美感,還有一定的意境,能引起觀賞者的情感共嗚。</h3> <p class="ql-block"> 因美篇限圖片一百張,上面觀賞石圖片少,也不代表哪個有價值,只是引導大家從幾個方面把握。</p><p class="ql-block"> 奇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是上蒼賜予我們的瑰寶。賞石,不僅是看它的外形、色彩,更主要的是,賞石的內涵、意境、神韻。</p><p class="ql-block"> 不論品玉還是賞石,它的美與文化韻味,潛移默化的感染人,塑造人,希望通過此篇的基礎學習,對大家撿石品玉有所幫助,貼近自然,感悟人生。</p><p class="ql-block">交流學習加微信15804777867</p><p class="ql-block">打賞多少不重要,但也是一種鼓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冈县|
紫云|
崇阳县|
临澧县|
武胜县|
芦山县|
永川市|
邢台县|
营山县|
卫辉市|
西盟|
二连浩特市|
岑巩县|
进贤县|
天镇县|
龙门县|
深泽县|
团风县|
册亨县|
苗栗市|
鞍山市|
含山县|
奉新县|
新营市|
绥滨县|
龙游县|
宾阳县|
班戈县|
庆阳市|
秀山|
邢台市|
临猗县|
凌源市|
西贡区|
庆城县|
琼海市|
库尔勒市|
朝阳区|
屯门区|
株洲县|
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