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重要性</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冷水江市海虹幼兒園 曾鵬</h1><h1><br></h1><h1>幼兒園環境是幼兒課程的一部分。它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一種隱形的教育。一所好的幼兒園,當人一走進去,首先會被感染的應該是里面那濃濃的育人文化的環境氛圍。</h1><div><br></div><h1> 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要考慮它的教育性,應使環境創設的目標與幼兒園的教育目標相依至。同時,幼兒正處在身體、智力訊續發展與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有多方面的發展需要,幼兒園環境創設應與幼兒心身發展的特點和需要相適宜。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提現幼兒與教師合作的過程,教師要有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意識,認識到幼兒環境的教育性不僅蘊含于環境之中,而且還蘊含在環境創設的過程當中。</h1><div><br></div><h1>那么要如何充分利用空間,體現幼兒園語言特色,以幼兒參與為主線,創設一幅幅有情趣、內容多元化的畫面,拓展幼兒的視野,促進幼兒的想象 ,讓幼兒受到其中美的熏陶, 真正達到使幼兒感受到幼兒園是文明的校園, 生活的校園,開心的樂園呢?我個人認為可由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環境創設。</h1><div><br></div><h1>一、主題墻</h1><div><br></div><h1>幼兒園對墻面的布置,絕不僅僅是一種裝飾品,而是和當季教育內容相互依托、相互影響,它們兩者之間應該是不可分割的一個共同體。</h1><div><br></div><h1>班級主題墻面的布置,對幼兒的一日流程活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起到了裝飾、美化教室的作用,它還能鞏固幼兒的知識、陶冶幼兒的情操,培養幼兒的思維邏輯、審美能力等等,是對幼兒施以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種有效途徑。</h1><div><br></div><h1>在墻面環境創設中,色彩和素材內容固然重要。但教師布局的好壞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布局就如同燒菜,不但要有好的食材原料、刀功,還要有高超的廚藝,才能燒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菜。很多幼兒的作品素材在布局上運用得好,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視覺效果。對教師來說,布局是一種提綱挈領式的藝術創意。因此教師對墻面布置中,要充分運用多種變化的布局,豐富幼兒的視覺經驗和想象,幫助他們發現事物的多樣性。</h1><div><br></div><h1>二、親子作品墻</h1><div><br></div><h1>親子作品墻,可鞏固幼兒對教學內容知識的全面了解和掌握,也為促進親子間的交流,實施親情影響的、有目的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同時也為實現孩子學習,家長參與引導,以致達到老師、家長與孩子進行的互動與家園共育模式。</h1><div><br></div><h1>親子作品圍繞教學內容為主題,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整理教與學的資料、作品,制作成主題墻,使主題內容的教與學一目了然。能引領幼兒探索學習,回憶經驗、記錄發現,梳理主題網絡層次,幫助幼兒學會主動學習。所以親子作品墻是班級教育環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h1><div><br></div><h1>三、教學活動區域</h1><div><br></div><h1>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設置應涵蓋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各個方面,滿足幼兒各項活動的需要。一般有語言區、科學區、美工區、益智區、建構區、生活區等。</h1><div><br></div><h1>(1)語言區: 主要功能是通過故事書、圖片、飾品、玩偶等的觀察、操作、拼擺等講述活動,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h1><div><br></div><h1>語言區的氛圍應該是靜謐、愉快的,小班宜采用粉色等溫暖的色調,中大班則更多采用清新的綠色或靜謐的藍色作為主色調。在地上鋪設泡沫軟墊,擺放柔軟的沙發和靠枕,選擇高度合適的桌椅,讓幼兒可以舒適地閱讀。對材料的擺放,從小班起就可以引導幼兒自主收放圖書。小班幼兒已能感知事物的一一對應,可以在書架上貼各種簡單的形狀或動物標記,并相應地在每本書封面的一角也貼上標記,引導幼兒尋找對應的標記,把書“送回家”。到了中班,幼兒產生了類別意識,可以在書櫥上每層貼一個標記,擺在這層的所有圖書都貼上一樣的標記,以引導幼兒學習對應標記分類擺放。隨著幼兒類別意識的增強,可以引導幼兒將圖書分為故事類、科學類、美術類等不同類別,分別繪制不同的標記貼在封面上,以便按標記整理。</h1><div><br></div><h1>(2) 科學區: 主要功能是通過各種科學小游戲及數學操作活動,從小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發展幼兒數學能力和動手操作等能力。 </h1><div><br></div><h1>此區域可陳列動、植物標本、種子、礦石等,放置比較方便拿取的地方。孩子活動需要的操作材料還少不了小工具,比如放大鏡、望遠鏡、磁鐵、溫度計,記錄本等。</h1><div><br></div><h1>(3)美工區: 主要功能是通過撕、貼、剪、畫、捏、做等美術操作表現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h1><div><br></div><h1>材料應當以分類收納畫筆、剪刀、膠棒等小物件,既整齊美觀,還方便幼兒取用;也可按顏色分類的方法,很好的提高了幼兒對顏色的感知能力;還可以按功能分類展示的可以稱為”粘貼畫“區域,所需材料按具體劃分要求分類擺放,避免了幼兒”四處找材料“帶來的混亂。有部分材料,經常出現打結在一起的情況,不方便幼兒取用,可準備一個篩子或筐筐均能輕松解決問題。</h1><div><br></div><h1>(4)益智區: 主要幫助幼兒發現、了解,并展開探討的區域,每種材料的不同,幼兒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知識經驗也就不同。投放材料可選擇以下幾種教學方面材料進行投放。</h1><div><br></div><h1>A、感統訓練</h1><h1>操作材料主要鍛煉幼兒的精細動作,培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h1><h1>B、空間感知</h1><h1>此類操作材料主要鍛煉幼兒對空間的認知,對客觀事物的位置、方向、大小、遠近等概念的認識能力。</h1><h1>C、幾何認知</h1><h1>此類材料主要是對客觀事物形狀的認知,幫助幼兒區分辨別周圍世界形形色色的物體,為將來學習幾何圖形奠定基礎。</h1><h1>D、數量學習</h1><h1>此類材料主要使幼兒初步接觸數字和數量概念,了解數字的不同用途,并學習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同時激發對數字的興趣, 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h1><div><br></div><h1>(5)建構區: 主要功能是利用投放的材料進行的建構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空間知覺,發展幼兒的空間想象力、動手操作及交流合作能力。</h1><div><br></div><h1>單一的材料是不容易引發幼兒的創造性行為的,而且,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在活動中使用材料的層次也不同,所以,我們在為建構區準備材料的時候,除了投放不同形狀、不同類型的積木之外,也可以投放一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廢舊材料。如紙箱、一次性紙杯、廢舊紙筒等等。豐富多樣的材料能讓幼兒在建構的同時,增加對物體初步的認知,形狀的多樣性也能增強幼兒的數學認知發展。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為幼兒準備建構角色扮演的服裝、安全帽等,讓幼兒更加有角色感的去“建設”自己的作品。多元化的材料,不僅大大提高了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也能大大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h1><div><br></div><h1>(6)生活區: 主要功能是通過各種生活模仿性操作與練習,發展孩子編、系、扣、穿、夾等基本的生活操作能力。 </h1><div><br></div><h1>孩子在日常生活區經歷了兩個階段的發展:</h1><h1>第一個階段:2歲半到4歲半</h1><h1>2歲半到4歲半的孩子進行日常工作是為了滿足自我發展需求,也就是說,他們在探索怎么運用自己的身體,這就是為什么孩子總是積極地不斷地重復這些工作,他們洗了一遍又一遍的桌子。</h1><h1>這個階段的兒童是受到自我動力的激勵,為了自我的發展而產生的,為了自我發展而做。</h1><h1>第二個階段:4歲半以上</h1><h1>4歲半以上的孩子做日常的工作往往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他人。</h1><h1>舉個例子,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去清洗桌子,往往是因為桌子臟了要清洗才可以使用,而不會像以前那樣,在一張桌子上反復清洗。</h1><h1>這也能解釋我們常常會看到在午餐預備的時候,會有2-3個孩子進行桌子的清理工作,另外2個孩子可能會掃地,另外的2個可能會去發盤子。 </h1><div><br></div><h1>所以我們可以給大孩子一些任務。對于午餐進行不同準備工作。對大孩子制定工作表。工作表可以清晰列明孩子對環境的照顧工作,讓孩子清楚地知道做什么,讓孩子承擔責任。</h1><div><br></div><h1>四、家園聯系欄</h1><div><br></div><h1>家園欄是幼兒園和家長聯系的一個重要紐帶。一份設計適宜的家園欄,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園所的課程安排,更好地配合你的保、教工作。</h1><div><br></div><h1>可選用各班級獨特的色調來進行裝飾,本人喜歡藍色,藍色給人純凈的感覺,還可以搭配海洋、天空、宇宙星球、青花瓷、民族風等主題的環創,淺淺的藍色還可以打造小清新的風格。</h1><div><br></div><h1>以上是我個人對環境創設的觀點。另外,我覺得作為一個教師而言,在生活和教學工作中應做到善于自我調適,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自盡其力,淡泊自定,問心無愧,富于情感又不乏理智,從而去擁有一個和諧的教育教學環境。我還覺得作為一名教師給予遠比接受要幸福。在這個世界上有什么比“給予”更幸福的事情呢。給予的過程其實是最快樂的,學生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提升別人的同時也是在提升著自己。認真地做一座讓學生成功通往美好未來的“橋”,嚴謹地做一艘載著學生順利到達美麗彼岸的船,執著地做一條讓學生健康行走的路,何樂不為?</h1><div> </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县|
天台县|
威海市|
临桂县|
元朗区|
龙口市|
新龙县|
文化|
海城市|
湖州市|
夏津县|
宜都市|
东安县|
公安县|
新邵县|
阳信县|
福鼎市|
郎溪县|
太仓市|
大庆市|
文安县|
墨江|
镇原县|
三穗县|
祁东县|
梁山县|
通辽市|
巴马|
巴中市|
民县|
房山区|
思茅市|
普格县|
德安县|
介休市|
民乐县|
博罗县|
通化县|
平利县|
新野县|
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