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哥倫比亞,你好!南美順時針一圈,我們又回來了。邊境小城伊皮亞萊斯的峽谷教堂留不住我們,波帕揚的白色城廓留不住我們,卡利的薩爾薩舞曲留不住我們。一路北上,在回波哥大之前,我們把時間放在了亞美尼亞地區一個名叫薩倫托的山區。這里有著綿延起伏的種植園和冒煙的火山。在Valle de Cocora科科拉山谷,在Las Acacias Coffee咖啡農場,在Rio Boqueron河邊,我們度過了在哥倫比亞的最美好時光。</h3> <h3>哥倫比亞西南部的山谷,從南部開始,到卡利附近的考卡山谷,一直延伸到包括馬尼薩雷斯(Manizales)、佩雷拉(Pereira)和亞美尼亞(Armenia)的咖啡產區。除了有同樣優美的山谷景色外,還有伊皮亞萊斯、帕斯托、波帕揚、卡利等一些著名的城鎮,包括著名的考古區圣阿古斯丁、INZA。</h3><h3>山谷從南向北,隨著海拔降低,溫度升高,氣候條件和地形地貌發生著變化,從以種植業為主,逐步轉變為以畜牧業為主。不變的是藍天、白云和牛群散落的風光,和漸行漸近的亞熱帶植被景像。</h3> <h3>作家三毛在其作品集《萬水千山走遍》里曾是這樣描述哥倫比亞的:這是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這里的土地一半種著金子般的咖啡,一半種著魔鬼般的罌粟。在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交界處,毒品的種植、加工、販賣和轉運一直是哥政府頭疼的問題。而幾年前,英國新經濟基金會評選的全球十大幸福地區,哥倫比亞赫然在列。哥倫比亞人享受生活:波哥大的步行街是文藝天堂,隨處可見雜耍、跳舞的藝人;馬爾克斯文化中心,市民安靜地讀著《百年孤獨》; 商談生意或逛街走累了的人,會在Juan Valdéz點上一杯咖啡。</h3> <h3>亞美尼亞(Armenia)等三座咖啡產區城市周邊有許多值得游覽的小鎮, 旅行者可以象我們一樣,探訪薩倫托(Salento)附近的科科拉山谷(Valle de Cocora),在咖啡農莊近距離了解咖啡加工過程。</h3><h3>薩倫托(Salento)距亞美尼亞一小時車程,也可能是"100年的距離"。乘坐中巴前往約4000比索。</h3> <h3>薩倫托(Salento)鎮中心很小,房子色彩鮮艷亮麗,宛如童話世界。</h3> <h3>小鎮主要街道為Carrera 6,也被稱作Calle Real,街上有許多餐館和手工藝品商店。沿著這條街道到底,是天梯般的逐級臺階,坡頂有一個眺望臺 (Mirador),咖啡區峽谷的萬千景像盡入眼簾。</h3> <h3>當地的特色食物是鱒魚 (Trucha),做法多樣,一般配上炸香蕉和沙拉食用,這樣的快餐約8000比索。小鎮住宿多為民宿和青年旅舍,有品質的民宿100000比索/晚起。</h3> <h3>小鎮奔馳著五顏六色的威利斯Willy。它們并不是車迷的收藏品或是只接待游客的觀光車,實際上有時僅僅是本地的小公交或某個咖啡農夫的自用車。哥倫比亞農夫用滾滾的車輪演示著吉普車簡單的運行和維護,而幾乎每個到此一游的外國佬都不會放過威利斯游。</h3> <h3>哥倫比亞景不撩人溫情濃。在兩個月前的南美第一站波哥大,我們沒有更多體驗;在萊蒂西亞等待巴西簽證的日子里我們就喜歡上了這里;而在南美五國繞一圈從厄瓜多爾再次進入哥倫比亞,特別是在薩倫托住了幾天后,感覺哥倫比亞其實很美,人們熱情好客。</h3> <h3>我們所在旅館門前就是停放著Willy吉普車的廣場。早7點就有游客等候坐車。越野車兩側有板座,可坐8人;車廂后面再放一塊踏板,可站立四人。湊足12位就開。單程票價4000比索。</h3><h3>即興跳上吉普車去科科拉山谷Walker。WILLY(吉普車)轟然嘎響,厲害的司機還是在鄉間小路上飛馳。</h3> <h3>翻過Salento的后山,正是前往Cocora的泥土路,一個深山里的谷地,棕櫚樹聳立,等待著山行者的前來。</h3> <h3>科科拉山谷Valle de Cocora是Nevados國家公園的一部分。這里被安第斯群山環繞,云霧繚繞如同仙境。動植物資源豐 富,可以看到蜂鳥。哥倫比亞國樹蠟橡樹(Palma de Cera)高聳入云,生長在這里已有百年以上,其筆直的樹干高高聳立,樹冠在霧中搖曳,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h3> <h3>開始進山了。我們跟著前行的,邊走邊拍照,未加思索走進了人馬同道的涉溪路線。在簡易的售票關卡處,付3000比索,詢問了道路,拍下了這張圖,才弄清楚科科拉山谷徒步原來如此:</h3><h3>從右側公園入口走谷地涉溪路約3小時可以到達Acaime,選擇左邊的上坡道走山梁可至La Monta?a,大約2小時,能夠俯瞰山谷的全貌。</h3><h3>決定按售票小哥的建議:沿溪谷走,而后攀上山脊農場走山梁穿越棕櫚樹林返回,兩條線路往返走一個圖示的完整環線。</h3><h3><br /></h3> <h3>這正是傳說中"豪華版的瑞士"。只是,這趟根本是預料之外的高難度健行行程,扣除一段綠色草皮以外,幾乎全是舉步維艱的"水泥路"。</h3> <h3>健行的步道其實也是馬匹的行走要道,路徑明顯,并無迷路擔心。但愈往谷底走,路徑因為常年的侵蝕塌陷,愈發難行。橫跨了六、七座簡陋的吊橋和獨木橋,有兩段還須溯溪而過,每個人都興奮、快樂并疲憊痛苦著。</h3> <h3>峽谷溪流,道路泥濘,遇急流過吊橋,扶巖壁走獨木,不曾滑倒或落水已是幸運。<br /></h3> <h3>山谷內的涉溪線路一直保留著原始的依稀可見的路徑,人馬同道,即使不下雨,谷底林間的涉水道路也非常泥濘,這正是科科拉徒步的魅力和挑戰所在。體力不好的旅行者可以選擇步行前往騎馬返回,費用約為50000比索。</h3> <h3>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 "ACAIME"終在眼前。這是為保護蜂鳥棲地而建立的農莊。蜂鳥的西班牙文俗稱Colibri,整個保護區內雖然可以聽見它的叫聲,卻很難看到。據說農莊喂食糖水,才吸引來蜂鳥聚集。</h3> <h3>離開溪谷,攀爬山梁,前往 Finca La Monta?a。海拔不斷上升,心跳愈發厲害。待爬上3000多米的山脊,累得快說不出話了,好在上了山梁已是勝利在望,一條農場土路直通山下Cocora的吉普車返程處,漫山的棕櫚樹?? 一路相伴。</h3> <h3>有人說:科科拉山谷是現實世界的潘多拉星球。正如驢友感嘆的:當我們仰著頭站在高聳入云的蠟棕櫚面前時,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看著眼前的奇異景象,我們就像是誤闖入巨人國的小矮子,只剩下目瞪口呆。海拔2400米的科科拉山谷里的蠟棕櫚樹,如祭典上的侍從靜靜地林立在山脊上,宛如一種形態優雅的生靈,一蓬不大的棕櫚葉散開在五六十米高的筆直樹干上。那種景象有些魔幻。因為歷史上的過度采伐,它們已成瀕危物種。</h3><h3><br /></h3> <h3>其實這一片靜謐的山谷距離哥首都波哥大只有200公里,但因為山高路險,再經亞美尼亞轉車,要一天時間。</h3> <h3>引錄一則Trekking 的網上綜合資訊:</h3><h3>1. Salento 的廣場每天都有前往 Cocora 的吉普車,基本上湊滿人數就會發車,回程也一樣。</h3><h3>2. Cocora 是個非常迷你的小鎮,飲食和住宿非常貴。建議從 Salento 帶午餐干糧在健行路上吃。</h3><h3>3. 健行路線 [ Cocora - Acaime - Finca la monta?a - Cocora ] 全程約5~6小時。</h3> <h3>咖啡莊園之旅Finca Don Elías,tour。</h3><h3>薩倫托有著哥倫比亞最好的咖啡。這個海拔的山谷,有雪山融化的溪水。揚名國際的,是其出產的咖啡。位於哥國中部的「咖啡帶」的精華區,排水良好的坡地,云霧繚繞,終年涼爽,加上農民的有機工法,打造出最好的咖啡豆。</h3><h3>又是Willy,互不相識的人在廣場拼車,去往山谷里的農場,開始咖啡尋旅。在這里居然碰上了昨日科科拉山谷一起徒步的兩位法國姑娘,還好,大家的腿都沒有瘸,又都精神煥發了。</h3> <h3>先是參觀丘谷里的咖啡種植園。主人逐個詢問客人可接受的語言。我們倆選擇了英語,居然其他的游客都選擇了西班牙語。老板表示分兩批進行,很有禮貌地請我們先行。其實我倆的英語遠未到可以口語交流的程度,我們當即邀請其他游客一同前往,而請主人直接用西班牙語講解,就不用單獨為我們安排了。觀光還是人多些熱鬧,與不同國家的朋友拼團是很愉悅的。就這樣,咖啡園主人特別熱情的講解,盡量照顧到每位游客,游客間也在分享交流。不只在哥倫比亞,這種精神的溝通有時比語言還重要。</h3> <h3>走進咖啡種植園,遠望山色如黛,近觀綠葉中零星點綴著或青或紅的咖啡豆。樹果采摘后通過剝殼浸泡篩選,留下沉入水中的好豆果。而將浮在面上的去掉,連同殼發酵后用作肥料。正在日曬的咖啡豆是黃白色的,還要經過風干烘焙等步驟。烘焙后的咖啡豆散發著淡淡的香味。</h3> <h3>這時間感覺美好,還是直接引用一位驢友在咖啡莊園的體驗描述吧:</h3><h3>一臺古董級的意大利Caldaia煤氣咖啡爐還在完美地工作。咖啡技師照例要講解咖啡的分類、分選以及有多少種味道,而多少味道是普通人嘗不出來的之類話題。但在品嘗比較的環節,他很認真地建議大家用勺喝。也許有人害怕這是場捉弄人的游戲,但咖啡師先用小勺盛了咖啡吹了吹,然后放在唇邊,滋的一聲,一吸而盡。于是大家恍然大悟,這就像一臺反向的噴霧器,勺里的咖啡霧化在了口腔里,充分地與味蕾親密接觸,自然就把所有味道都交代了個一清二楚。于是咖啡廳里響起各種大小不一的滋滋聲和笑聲。即使對于咖啡盲,這么喝咖啡也是蠻好玩的體驗。</h3> <h3>有行家評價哥倫比亞咖啡,不像巴西咖啡那么熱情濃烈,也不像非洲咖啡帶著酸意,而是一股幽香,如紳士般的優雅,口感綿柔。</h3> <h3>我們問:Excuse me, Is this Arabica?主人:Yes!阿拉比卡淡味咖啡正是當地種植園主的驕傲。</h3> <h3>咖啡莊園Finca Don Elías,tour(含一杯咖啡)是8000 pesos。咖啡一包不論是粉還是豆子都是11000/500g。</h3> <h3>哥倫比亞人熱衷于喝咖啡,就像中國人愛品茶。最著名的咖啡連鎖叫(Juan Valdes) ,一般的餐廳餐后都會提供正宗的Coffee,當地人一般要一杯espresso。</h3> <h3>我們熟悉的胡安蒂斯大叔牽騾子的標志,實際上是哥倫比亞咖啡的行業標志,就是說所有哥倫比亞咖啡品牌都可以使用。至今,在咖啡產區的山里還經常看見這樣的農夫。他們戴著草帽,肩頭搭著安第斯風格的套頭披肩,穿皮靴,背挎包,腰間掛著皮鞭和開路的砍刀,牽著騾子或馬走下山來,絕對哥倫比亞中部山地風格的帥氣。</h3> <h3>強烈建議:和當地人拼車去隨便某個村子體驗一場時空之旅,返回廣場后找個咖啡館喝一杯純正的哥倫比亞咖啡。</h3><h3>在薩倫托小鎮,人們通常去耶穌馬丁(Cafe Jesus Martin)咖啡館。一杯醇香的卡布奇諾只要半個美元。時間富裕的可以向本地的大叔大爺那樣,兩人捉對下棋,或是伏在窗口看著廣場發呆,任時光流淌。夜幕降臨時,這里的薩爾薩舞曲就會響起,整個廣場的游人都流連忘返。</h3><h3><br /></h3> <h3>在一個清晨來到"咖啡金三角"(即麥德林、亞美尼亞與馬尼薩雷斯這三個重要產區)。在亞美尼亞,只見云霧繚繞的山頭一片蔥綠,晨曦給綠野披上了一襲金色的薄紗。小鎮和田野,彌漫著懶散清閑的氣息,沒有疾馳的汽車,沒有趕路的人們,牲口也是優哉游哉、漫無目的地閑逛,這就是哥倫比亞農村的生活-窮游驢友</h3> <h3>我們在薩倫托待了四天,除了在Valle de Cocora健行,就是漫步在咖啡植被的谷地河灣。</h3> <h3>哥倫比亞本地游客喜歡來這里體驗騎馬的樂趣。因為是山區,通常沒有人去嘗試策馬揚鞭,而是在蠟棕櫚樹下或咖啡山丘中緩轡而行。</h3> <h3>我們友好地向這些騎馬的年輕人打招呼,他們一字兒排開,向著我們揮手致意。在參觀咖啡園時,我們示意Together并選擇西班牙語,他們就在參觀中盡可能讓我們也明白。在科科拉山谷,從谷底向山梁攀爬時,走在前面的哥倫比亞人隔著樹林,用簡單的英語We are here呼應著,讓擔心迷路的我們倍感鼓舞。在街邊小餐館用餐時,鄰座的大叔不明白我們為什么沒有喝免費的甜飲,一個勁地示意老板款待客人。那天在薩倫托碰到商家賣草帽,我們為他們拍了張合影,他們熱情地邀請我們坐上吉普,遞上草帽,讓我們過了把"巴拿馬草帽"癮。</h3> <h3>都說哥倫比亞有四寶:黃金、寶石、鮮花與咖啡,其實在哥倫比亞廣袤的土地上,還生活著世界最樂觀搞笑的"胡安蒂斯大叔"們。哥倫比亞人熱情似火,獨特的民間音樂感染著游人。走在哥倫比亞的路上,永遠琳瑯滿目,歡聲笑語。</h3> <h3>近年來,哥倫比亞打出親情旅游牌:EL RIESGO DE VIAJAR A COLOMBIA ES QUE QUE TE QUERIAS QUEDAR ACA!! 來哥倫比亞度假的危險是你會想要留在這里。</h3> <h3>在波哥大機場,我們看到有人在書店選書,那是本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h3><h3>再見,哥倫比亞!再見,南美!</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乾安县|
寻甸|
泸溪县|
宜兴市|
金阳县|
剑河县|
舞钢市|
青阳县|
九江县|
民乐县|
仪征市|
灵台县|
恩平市|
河曲县|
台中县|
静安区|
浦北县|
武威市|
松溪县|
荔浦县|
张家界市|
金塔县|
太康县|
祁东县|
长沙县|
甘孜县|
河南省|
陆丰市|
岱山县|
分宜县|
三台县|
雷波县|
昌平区|
五台县|
定陶县|
海淀区|
巴南区|
广水市|
辽阳县|
正定县|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