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清明給父母上完墳,我和大姐一起到鄰居家小坐,互相問侯了下彼此的家人,聊起上墳,大姐問鄰居家嫂子回來了沒有,鄰居說:”嫂子回來了,但走到村口沒有去墳里,地里剛澆過水,墳里也進(jìn)不去,家人就在地頭燒了個紙。”我和大姐再沒往下說,我們心里很明白,我們村子以前祖上傳有規(guī)矩,“清明兒子孫子上墳,女子媳婦不上墳”。可這一傳統(tǒng)早在2008年的那個清明節(jié)已被我給打破。<br></h3><div><br></div> <h3>記得那天哥哥們吃完飯,提著香燭紙錢,水果食品等祭祀物品,準(zhǔn)備去上墳,我給母親說:“我好多年都沒去父親墳里了,也想去看看”,三哥說:“講究不讓女娃去”,我看了下母親,母親說:“想去就去,新社會那有那么多講究”,最后在母親的陪伴下我跟著哥哥們?nèi)チ烁赣H的墳冢,哥哥們跪著燒紙時,我蹲在稍遠(yuǎn)一些的地方,母親站在我的旁邊,古有說法:”兒子燒的是錢,女子燒的是紙”,哥哥們燒紙時,我便自覺地離遠(yuǎn)一點,默默地望著他們,只怕影響到給父親燒的錢的含金量。</h3><h3>大哥把成捆的燒紙撒開點著,三哥用一小棍把沓在一起的燒紙?zhí)羝鸲堕_,悠悠的火焰在墳前炫目耀眼,燃盡的紙錢變成形狀不一的碎片,伴著哥哥們的念叨詞,懸著浮著升騰著飛向天邊,這讓人有種參與陰陽兩界銀庫交接儀式的神圣莊嚴(yán)感,哥哥們念叨完讓父親拿著錢去買好吃好喝,與那些過世的街坊鄰居去玩紙牌,隨后起身立定,又齊刷刷跪下,向墳冢連叩三個頭,才起身禮畢。</h3><h3>我瞅見話語不多的二哥偷偷用手背抹眼淚,那會讓二哥動情落淚的原由,我無法猜測,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善良內(nèi)向的二哥,一定是遺憾父親走的太早了,兄妹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卻不能讓父親多享我們幾天福。看著哥哥們扛掀提籃起身往回走,我才輕輕走近墳頭,站在墳前,整衣捋發(fā),雙手合十,給父親深深鞠了一躬。那時心里多少還是有些忌諱,沒敢下跪叩頭,只怕驚到了父親。那次母親一直陪在身邊,哥哥們也沒多說什么。這便是我的第一次清明節(jié)上墳。</h3><div><br></div> <h3>有了我開的這第一次頭,第二年清明節(jié),我們兄弟姐妹六個便一起上了墳,再后來幾年,嫂子和侄女們也都跟著一塊去了,尤其是母親去世后的這幾年,每年從清明節(jié)前幾天開始,在外的兄弟姐妹,侄子侄女,便互通電話,約定回家上墳的時間,三哥三嫂也開始張羅準(zhǔn)備著家人回家團(tuán)聚的飯菜。清明節(jié)這天,家人一定會在十一點前紛紛趕到老家集合,人都到齊后,便全家出動,由孫輩兒挑著白紙刷子走在隊伍前面,我們拿著香蠟紙錢,水果食品走在后面。</h3><h3>到了墳地,先是由哥哥,侄子們清除墳冢上的雜草,鏟土填坑堵洞,把墳冢整理一新,把紙刷子插上墳頂,再在墳頂用磚塊壓上三張白紙,給墳頂壓紙可不是小事,壓過紙則標(biāo)明該墳已有人上過,沒壓則標(biāo)明還沒人上墳。對家人和睦融洽的家族來說,大家一起來上墳,就是忘了壓紙,這也不是太大的事,但對兄弟姐妹不合,侄男子弟分崩的家族來說,大家不能同時來上墳,這幾張壓紙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h3><h3>祖上另有講究,清明節(jié)上墳,一天內(nèi)同一墳冢只可燒一次紙,先到先燒,燒過的紙灰早已飛得無蹤無影,而后到的子孫,只要看見墳頂壓過了白紙,便不再壓紙燒紙,但其它儀式則不受影響。相比村上其他家庭,我們家族的上墳則要隆重得多,男子們清理雜草,整理墓冢,女士們則帶著孩子抺去石碑上的浮灰,清洗貢桌上的塵土,給老人搭配衣服鞋帽,擺放水果點心,對接花環(huán)裝扮墓碑,待一切就序,由大哥帶頭,按順序齊跪墳前,開始給父母燒紙錢,與父母一起分享食物,最后清掃門前,掩埋果皮,做好環(huán)保。</h3> <h3>近幾年,清明節(jié)這天,家人回來的越來越多,儀式也越來越隆重,我們每次盡可能多的讓孫子重孫輩們參與,尤其是給墓碑抹灰,孩子們先抹低處,夠不著的高處再由侄子托起孩子來完成,最后分享水果食品環(huán)節(jié),嫂子和侄媳婦們年年會把蘋果、橙子和抽子之類水果,用刀認(rèn)真切成小塊,生怕父母咬不動,嚼不爛,齊整整擺在貢桌上供父母享用,我往往會拿走一部分撒在父親的弟弟~我的叔父叔母墳上,讓他們與我的父母一起分享。每一次看著圍在貢桌前虎頭虎腦,古靈精怪,爭相分享祭品的孩子,我又仿佛置身在母親健在時,我們一家三十多口四代同堂,圍著母親,一起度過的無數(shù)個豐年佳節(jié)。我的家人,注重在每一次相聚時,在每一個儀式上,將孝道,將家風(fēng),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給后人們。<br></h3> <h3><br></h3><div>在我的家人的影響下,加上國家近幾年大力提倡清明祭祖,又給大伙放了公假,我們村這幾年陸續(xù)有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女子媳婦也開始上墳,而且隊伍越來越壯大,星星之火早已燎原,當(dāng)然仍有少數(shù)思想保守的家庭仍固守著祖上的成規(guī)。今年清明節(jié)這天,村子就像過大會,嫁出去的女子,在外工作的子女,從四面八方趕回村子,麥田地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簇簇,一群群,散落在各自祖墳,鞭炮聲在墳地里此起彼伏,新墳的后人表情肅穆,而老墳的子女則相對輕松。幾只上墳的隊伍在回村的路上,交織在一起,大隊人馬,絡(luò)繹不絕,連綿幾里地,因年齡和性別的差異,人群又形成了新的組合,老老少少,又說又笑,相互打聽著其它多年未見鄉(xiāng)鄰的近況,隊伍浩浩蕩蕩,好不熱鬧。一幅鄉(xiāng)鄰和睦,國強(qiáng)民富,盛世升平的新農(nóng)村畫卷頓時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div><div><br></div> <h3>今天村上的女子媳婦能夠走進(jìn)祖墳,為先人磕個頭,為父母燒柱香,都說要感謝我,我給大家?guī)Я藗€頭。我心里明白,這事要說感謝,首先要感謝的是我那開明的母親,當(dāng)年沒有母親的準(zhǔn)許,沒有母親的陪伴,我就是膽子再大也邁不出那開先河的第一腳。母親一輩子勤勞寬容,慈愛堅強(qiáng),對鄰里樂善好施,對子女要求從嚴(yán)。因為母親,我擁有了完整的人格;因為母親,我擁有了滲進(jìn)骨髓的堅強(qiáng)和不怕輸?shù)捻g勁;因為母親,我擁有了我夢寐以求的美滿家庭和幸福生活。</h3><div><br></div> <h3>按村上祖?zhèn)鞯恼f法,家里老人去世過了三周年,兒子每年清明節(jié)、寒衣節(jié)和年三十可去墳里燒個紙,而女兒則再也沒有了祭拜老人的機(jī)會。在父親離開我們十多年后的2008年,我因思念父親,試探性的給母親說了自己的想法,在母親的支持和陪伴下,我忐忐忑忑,甚至叫偷偷摸摸的實現(xiàn)了自己的一個小心愿,卻不成想這竟開了我村的一個先河,讓眾多的農(nóng)家女子媳婦陸陸續(xù)續(xù)能夠像男子們一樣,大大方方,坦坦蕩蕩地走進(jìn)祖墳,去祭祖,去行孝。不經(jīng)意間,我改變了祖上傳下來的清明上墳規(guī)矩。</h3><h3>我們應(yīng)該慶幸,我們遇到了一個倡導(dǎo)孝老愛親,提倡男女平等的好時代,在不知不覺中,我竟順應(yīng)了潮流,做到了洽好,這便是常說的”順勢而為”或”無心插柳”吧。冬去春來菜花黃,再次感謝母親的開明,再次感謝鄉(xiāng)鄰的寬容,最最重要的是要感謝我八輩祖宗的不怪不罪之恩。祖恩浩蕩,我定當(dāng)不負(fù)祖恩,正念做事,正直做人。</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河县|
康保县|
民乐县|
多伦县|
浦北县|
吴忠市|
双鸭山市|
和平县|
江城|
榆社县|
余江县|
崇阳县|
武宁县|
大荔县|
龙游县|
哈尔滨市|
巨鹿县|
民和|
武清区|
福海县|
邳州市|
盘山县|
台安县|
道真|
河北区|
巩留县|
江口县|
巴塘县|
洪江市|
德安县|
尼玛县|
武冈市|
海伦市|
龙胜|
大新县|
莱西市|
大城县|
水城县|
兴国县|
自贡市|
星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