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沏壺熱茶香滿室,</h3><h3> 提筆直把游記抒。</h3><h3> 不管窗外雨紛飛,</h3><h3> 心中還留錦山圖。</h3><h3> 在聞名中外的中國瓷都德化城郊外,有個隸屬于三班鎮的小山村——錦山村。錦山錦山,錦繡江山。這小村子古樸寧靜,非常適合于踏春郊游,有五大看點,一是可賞春花爭艷,田園風光如畫。二是觀竹海浩瀚,看青山滴翠澗水長流。三是行千年古道,遙聽瓷幫腳步聲,感受古人之艱辛不易和輝煌的德化外銷瓷史。四是品鑒錦山傳統竹篾工藝。五是登虎豹雄關,追尋史上傳奇。在這草長鶯飛的四月天里,我與好友自駕游了錦山。</h3> <h3> 如今,自駕游錦山已不需要走回頭路了,可從三班鎮往橋內方向行走至儒坑,再上錦山,回程就走龍闕通蔡徑回城,反之也行。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先上著名的天馬山游玩,或是到離錦山不遠永春縣的吾峰古鎮一游,都會有讓你不錯的收獲!</h3> <h3> 當下的錦山風景純屬大自然原始狀態,還沒有形成什么規模,我想最適應于二類人去游玩。一是想輕松休閑而又不想太花錢的人可能很適應,因為只花點油錢,而一路自駕走來,山清水秀,山花爛漫,空氣清新,你會忘記了煩惱,陶冶了心情,很劃算的。二是喜歡考究歷史的人應該多來這里研究研究,雖然這條石砌千年古道不起眼,但是,它是古時德化聯系山區與海港的官驛道,位置非常重要,那些由古代人用腳板磨平了的石頭,顯得格外光滑透亮,而且它蘊藏著厚重的歷史,是著名的瓷幫古道,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里,德化的瓷器源源不斷銷往世界各地。從這里,無數人離開家鄉漂洋過海下南洋。</h3> <h3> 隨著現代交通迅猛發展,千年的瓷幫古道湮沒在歷史長河中,但它厚重的文化底蘊正吸引著人們來研究挖掘。于是,近年來錦山的虎豹關,瓷幫古道成了近年來絲瓷文化和旅游關注熱點,各路媒體蜂擁而至來一探究竟。</h3> <h3> 暮春時節,錦山,儒坑,龍闕各村田野里到處有紫云英花開放,田園里芥菜花,蘿卜花,馬鈴薯花,香菜花隨處迎風怒放,五彩繽紛,裝扮了田園山村。</h3> <h3> 這戶人家飼養的幾百只蛋鴨,有的在樹萌下休憩著,有的正在水塘里歡快地游弋覓食。</h3> <h3> 山坡上的野生杜鵑花,開得紅紅火火,而且特別有形,遠觀,萬綠叢中簇簇紅,真不愧映山紅這稱號!近視,感覺與公園里人工種植的又完全不一樣。它是那么地紅艷,那么熱烈奔放,又那么夸張地自由伸展,讓人總想摘下一枝花擁為己有。</h3> <h3> 偶遇這位小姑娘,她看到我們在拍照,湊了過來,一點也不膽怯,與她聊聊天,原來她很喜歡拍照,于是成了我們的半路撿的“模特”,你看她很有范,無師自通擺出各種造形,形象甜美,惹人喜歡,大家都夸她聰慧活潑。她后來又喚來姐姐一起來拍攝,給我們的畫面增色了許多。</h3> <h3> 錦山村里一個正在獨自玩耍的小女孩。讓我有點想起了過去的農村和回憶起以前孩童時代。</h3> <h3> 錦山村盛產竹子,竹林成海,靠山吃山,當地村民利用竹子加工生產竹用品 。錦山村的竹藝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聞名全省,工藝精湛,久符盛名。這是錦山村里的一位老篾匠師傅,正與退休賦閑在家而正在大力推廣錦山莊子旅游文化的莊老局長合影。</h3> <h3> 以下是拍自三班鎮龍闕村里一個現代農莊的畫面。或許,偉大的中國夢實現后,農村,應該都是這樣的,讓我們共同期待!</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县|
贵阳市|
高台县|
嘉义市|
蒙城县|
长宁区|
佛冈县|
玉田县|
射阳县|
广饶县|
扶绥县|
洛浦县|
湘西|
山阴县|
孝义市|
兴安盟|
锡林郭勒盟|
民和|
临西县|
黔西|
西乌|
海晏县|
洱源县|
兴义市|
新丰县|
西峡县|
安吉县|
石楼县|
盐源县|
通城县|
乾安县|
哈巴河县|
大关县|
古丈县|
扶风县|
汝阳县|
靖江市|
玛多县|
金溪县|
科尔|
华容县|